首页 / 正文

梁士彦传

梁士彦字相如,定安乌氏人。

年少时行侠仗义,不愿在州郡做官。

性情刚烈果敢,喜欢评判别人的是非曲直。

好读兵书,并涉猎经史。

北周时凭军功拜为仪同三司。

周武帝将要与东夏作战,听说梁士彦勇敢果决,便把他从扶风任上郡守提升为九曲镇将,进位上开府,封为建威县公,北齐人对他非常畏惧。

不久,调任熊州刺史。

后来随周武帝攻下晋州,进位柱国,拜官使持节,晋、绛二州诸军事,晋州刺史。

周武帝回京后,齐后主高纬亲自统领六军围困晋州,梁士彦孤军死守晋州,外无援兵,军心震恐,但他仍慷慨自若。

齐后主调集所有精锐部队攻打,城楼全部被摧毁,城墙仅剩下七、八尺高了。

双方将士有时短兵相接,有时兵马相交冲进杀出。

梁士彦看形势危急,便对将士们说:“看来今天要战死在这里了,那就让我作你们的表率吧!”于是将士们勇烈奋发,喊杀声惊天动地,无不以一当百。

齐军渐渐退却。

梁士彦趁机命令自己的妻妾、城中军民和儿童一道日夜抢修城防,三天就修复了城墙。

周武帝也在这时率大军赶到,齐军于是解围,撤退到城东十余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梁士彦拜见周武帝,抚摸着周帝胡须,流着泪说:“我差一点见不到陛下了!”武帝也泪流满面。

当时,周武帝认为将士们已十分疲惫,想要班师。

梁士彦拉住马缰劝谏说:“现在北齐军队遁逃,军心动摇,趁着他们的畏惧心理而乘胜追击,一定能够大获全胜。”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派大军大举进发。

武帝握着梁士彦的手说:“我现在拥有晋州,是平定齐国的基地。

如果不巩固晋州,事情就不好办了。

我不担心前线,只怕后方发生变故。

你替我好好守住它。”等到平定齐国后,封他为成阝国公,进位上柱国、雍州主簿。

周宣帝即位后,任命他为东南道行台、使持节、徐州总管、三十二州诸军事、徐州刺史。

他与乌丸轨一起在吕梁擒捉了陈将吴明彻、裴忌。

又率军攻下黄陵,平定了淮河以南的地方。

隋高祖杨坚作相时,他改任亳州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

这时尉迟迥发动叛乱,朝廷任命他为行军总管,随韦孝宽出征平叛。

到河陽,与叛军对峙。

梁士彦命令家僮梁默等数人作为先锋,自己带部属跟随而进。

大军所向披靡,乘胜追击到草桥,尉迟迥又纠合自己的部队抵抗,梁士彦率部进击,大败叛军。

等到围住邺城,从北门攻入,又驰马打开西门,放宇文忻部入城。

平定尉迟迥叛乱后,又授官相州刺史。

高祖猜忌他,没多久,把他调回京师。

他在家闲居,无事可做。

他自恃功高,心怀怨恨,和宇文忻、刘日方等人图谋反叛。

打算率领僮仆,在宗庙祭祀之前,趁高祖车驾出来之时,图谋起事。

又想在蒲州起兵,攻取黄河以北的地方,拿下黎陽关,阻断河陽要道,拦截朝廷征调的布帛去做军需,招募流寇来充当兵士。

他外甥裴通事先知道他们谋反的事而上奏高祖。

高祖没有宣扬这事,任命梁士彦为晋州刺史,想观察他的动静。

梁士彦高兴地对刘日方等人说:“这是天赐良机啊!”又请求高祖让仪同薛摩儿做长史,高祖答应了他。

梁士彦后与众公卿一起朝见高祖,高祖令卫士从官列中把梁士彦、宇文忻、刘日方等抓了起来,责问他们说:“你们这些人图谋反叛,怎么敢产生这种想法?”梁士彦等起初还不认罪。

当时恰好薛摩儿被押到了,于是当廷对质。

薛摩儿把谋反的经过全部讲了出来。

并说:“他的二儿子梁刚流泪苦苦劝谏他不要谋反,三儿子叔谐却说:‘作猛兽就要作兽中之王。’”梁士彦听后,脸色骤变,回头对薛摩儿说:“是你杀了我啊!”于是伏法被杀,终年七十二岁。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司马迁
  高祖纪一·薛居正
  卷二百四十·列传第一百三十七·柯劭忞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佚名
  ◎异想天开之掘金谈·李定夷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纪昀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八·杜大珪
  史记集解卷七十·裴骃
  薛大鼎传·刘昫
  祝钦明传·欧阳修
  耶律韩八传·脱脱
  张行简传·脱脱
  尤时熙传·张廷玉
  卷五十一·杨士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 辩通传·刘向

      卷六之一 齐管妾婧  妾婧者,齐相管仲之妾也。宁戚欲见桓公,道无从,乃为人仆。将车宿齐东门之外,桓公因出,宁戚击牛角而商歌,甚悲,桓公异之,使管仲迎之,宁戚称曰:“浩浩乎白水!”管仲不知所谓,不朝五日,而有忧色。

  • 提要·佚名

      《越史略》三卷,不著撰人名氏,紀安南國事。上卷曰國初沿革,為趙佗以下諸王;曰歴代守任,為西漢至石晉交州牧守姓名;曰吳紀,乃五代末吳權及其子昌岌昌文等事蹟;曰十二使君,乃昌文没後諸將杜景碩等争立事蹟;曰丁紀,則丁部領以下

  • 铁围山丛谈卷第六·蔡絛

    太宗时得巧匠,因亲督视於紫云楼下,造金带,得三十条,匠者为之神耗而死。於是独以一赐曹武穆彬,其一太宗自御,其後随入熙陵,吴本「其」作「之」属上句。而曹氏所赐带,则莫知何往也。别本「知」竝作「测」。余二十八条,命贮之库,吴

  • 卷之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百六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夏四月。壬寅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外记注  ○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壬子皆如之外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刘树堂、前因豫东边境。土匪滋事

  • ◎张宗昌该打该打·宣南吏隐

    现在韩家潭百顺胡同鸿升班之伎女洪嫒媛老七,张效坤(宗昌)之下堂妇也。七言宗昌在赣时,一日,觞客浔阳江亭,忽然诗兴勃发,强同座联句,盖是时之宗昌,以曹景宗岳飞自负,故有提创此风雅之举,座客均解文墨。首座先曰:“风景一天秋,”次曰

  • 三九、子夏居西河在东方河济之间不在西土龙门汾州辨·钱穆

    《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索隐》:“西河在河东郡之西界,盖近龙门。刘氏云:今同州河西县有子夏石室学堂是也。”《正义》则云:“西河郡今汾州也。子夏所教处,《括地志》云:

  • 145.魏征直言敢谏·林汉达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魏征见了秦王,秦

  • 卷三十一·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巻三十一宋 朱子 撰孟子或问大丈夫之説其详可得闻乎曰廓然大公心不狭隘则所居者真天下之广居矣履绳蹈矩身不苟安则所立者必天下之正位矣秉彝循理事不苟从则所行者皆天下之大道矣得志与民由之

  • 卷九·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九宋 陈经 撰征【夏书】此篇乃夏之始衰然古人之教化制度尚有可见东坡考案史记左传之説以为仲康即位时乃羿之秉政其权皆出于羿侯即羿之党羲和乃夏之忠臣侯承王命以征意者如后世挟天子令

  • 第四章 4·辜鸿铭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辜讲孔子说:“只有一心一意地专心于提高自己的品德,才会远离邪恶。”

  • 卷九十八·道世

    △法灭灾第九十八(此有九部)▲述意部第一窃惟正像推移,教流末代。人有邪正,法有讹替。或凭真以构伪,或饰虚以乱真。假讬之文,词意浅杂;玉石朱紫,无所逃形。复由世渐浇浮,人心改变。妄想居怀,专崇业祸。增长三毒,弥招四恶。所以怀

  • 卷第一百五·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五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第三十七世随录鼎州德山冰铁宗禅师麻城宋氏子。普请插田。小参。举百丈示众曰。你诸人与我开田。我

  • 八阵合变图说·龙正

    一卷。明龙正撰。龙正生卒年不详。《四库提要》云:正,武都人。正德中,莱阳蓝章巡抚四川,驻兵汉中。遣人至鱼复江图八阵垒石。正时在章幕中,遂推演为 《图说》,刊于蜀中。此书首述八阵号令,并附八阵图。次述八阵变例。内外之

  • 浪迹丛谈·梁章钜

    笔记。近代梁章钜著。二十五卷。凡正集十一卷,《续谈》八卷,《三谈》六卷。其中《丛谈》作于道光二十六至二十七年(1846~1847),《续谈》作于道光二十七至二十八年,《三谈》作于道光二十八至二十九年。章鉅字宏中,一字

  • 生死场·萧红

    中篇小说,萧红作,1935年12月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并由鲁迅编入《奴隶丛书》。中篇的前十章描写沦陷前的东北,自第十一章以下,描写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广大人民的苦难和斗争。小说写出了东北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

  • 周礼·佚名

    亦称《周官》、《周官经》。中国古代职官政典。相传是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来的一部古书,古文经学家认为周公所作,今文经学家认为出于战国,也有人指为西汉末年刘歆伪作。近人从周秦铜器铭文所载官制,参证该书中的政

  • 三弥勒经疏·憬兴

    亦称《弥勒经料简记》。佛典注疏。唐新罗僧憬兴撰。一卷。是沮渠京声译《弥勒上生经》、鸠摩罗什译《弥勒下生经》及竺法护译《弥勒成佛经》的注释书。释《弥勒上生经》部分分为五个方面:(1)述教兴缘起;(2)广辨教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