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要义卷第二十九

问丧至深衣

一初丧之节

亲始死鷄斯徒跣扱上祍交手哭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伤肾乾肝焦肺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麋粥以饮食之注云亲父母也鷄斯当为䈂纚声之误也亲始死去冠二日乃去䈂纚括发也今时始丧者邪巾貊头䈂纚之存象也徒犹空也上祍深衣之裳前五藏者肾在下肝在中肺在上举三者之焦伤而心脾在其中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二袒踊爵踊送形迎精之节

悲哀志懑气盛故袒而踊之所以动体安心下气也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故曰辟踊哭泣哀以送之送形而徃迎精而反注云故袒而踊之言圣人制法故使人然也爵踊足不絶地辟拊心也哀以送之谓葬时也迎其精神而反谓反哭及日中而虞也

三冠者不肉袒肉袒则著免

或问曰冠者不肉袒何也曰冠至尊也不居肉袒之体也故为之免以代之也注云怪冠衣之相为也言身无饰者不敢冠冠为䙝尊服肉袒则著免免状如冠而广一寸

四童子当室则杖而免

或问曰免者以何为也曰不冠者之所服也礼曰童子不缌唯当室缌缌者其免也当室则免而杖矣注云怪本所为施也不冠者犹未冠也当室谓无父兄而主家者也童子不杖不杖者不免当室则杖而免免冠之细别以次成人也缌者其免也言免乃有缌服也

五三秊之丧旣练期旣葬差相似

三年之丧旣练矣有期之丧旣葬矣则带其故葛带绖期之绖服其功衰有大功之丧亦如之小功无变也注云带其故葛带者三年旣练期旣葬差相似也绖期之葛绖三年旣练首绖除矣为父旣练衰七升母旣葬衰八升凡齐衰旣葬衰或八升或九升服其功衰服粗衰大功之麻变三年之练葛期旣葬之葛带小于练之葛带又当有绖亦反服其故葛带绖期之绖差之宜也此虽变麻服葛大小同耳亦服其功衰凡三年之丧旣练始遭齐衰大功之䘮绖带皆麻无所变于大功齐斩之服不用轻累重也

六君之母非夫人则羣臣无服

君之母非夫人则羣臣无服唯近臣及仆骖乗从服唯君所服服也注云妾先君所不服也礼庶子为后为其母缌言唯君所服伸君也春秋之义有以小君服之者时若小君在则益不可正义曰妾先君所不服也天子诸侯为妾无服唯大夫为贵妾服缌故知妾先君所不服云礼庶子为后其母缌者案丧服缌麻章云庶子为父后者为其母是也云言唯君所服伸君也者若其不为后则为母无服故丧服记云公子为其母练冠麻衣縓縁今以为君得著缌麻服是伸君之尊也君旣服缌是近臣得从君服也此谓礼之正法云春秋之义有以小君服之者郑旣以正礼言之又引春秋之时不依正礼者有以为小君之服服其妾母者是文公四年夫人风氏薨是僖公之母成风也又昭十一年夫人归氏薨是昭公之母齐归也皆乱丗之法非正礼也案异义云妾子立为君得尊其母立以为夫人否今春秋公羊旣说妾子立为君母得称夫人故上堂称妾屈于适也下堂称夫人尊于国也云子不得爵命父妾子为君得爵命其母者以妾在奉授于尊者有所因縁故也榖梁传曰鲁僖公立妾母成风为夫人是子爵于母以妾为妻非礼也故春秋左氏说成风妾得立为夫人母以子贵礼也许君谨案舜为天子瞽瞍为士起于士庶者子不得爵父母也至于鲁僖公得尊母成风为小君经无讥文从公羊左氏之说郑则从榖梁之说故异义驳云父为长子三年为衆子期明无二适也女君卒继摄其事耳不得复立为夫人如郑驳之言则此云春秋小君服之者是灼然非礼也云时若小君在则益不可者其小君无而以夫人服之巳为不可今小君旣在而以夫人服妾母弥益不可

十一外宗之女有三内宗有二

熊氏云凡外宗有三案周礼外宗之女有爵通卿大夫之妻一也杂记云外宗为君夫人犹内宗是君之姑姉妺之女舅之女从母之女皆为诸侯服斩为夫人服期是二也此文外宗是诸侯外宗之妇也若姑之子妇从母之子妇其夫是君之外亲为君服斩其妇亦名外宗为君服期是三也内宗有二者案周礼云内女之有爵谓其同姓之女悉是一也杂记云内宗者是君之五属之内女是二也引丧大记曰外宗房中南靣者证外宗之义也

十二禫而饮醴酒食乾肉

又期而大祥有醯酱者谓至大祥之节食醯酱则小祥食菜果之时但用盐酪也若不能食者小祥食菜果之时得用醯酱也故丧大记云小祥食菜果以醯酱中月而禫禫而饮醴酒又云食肉者先食乾肉丧大记云祥而食肉者异人之说故不同也注先饮醴酒食乾肉者不忍发御厚味正义曰以醴酒味薄乾肉又澁所以先食之者以丧服除孝子不忍发初御醇厚之味故饮醴酒食乾肉也

十三有事其缕无事其布曰缌

有事其缕无事其布曰缌者以三月之丧治其麻缕其细如缌故云缌麻以朝服十五升抽去其半缕细而䟽也有事其缕事谓鍜治其布纑缕也无事其布谓织布旣成不鍜治其布以哀在外故也

十四冠衰升数及练以后除脱之差

斩衰三升者此明父母之丧初死至练冠衰升数之变并明练后除脱之差也受以成布六升者以言三升四升五升之布其缕旣粗䟽未为成布也六升以下其缕渐细与吉布相参故称成布也葛带三重者谓男子也旣虞卒哭受服之节要中之带以葛代麻带又差小于前以五分去一唯有四分见在三重谓作四股纠之积而相重四股则三重未受服之前麻带为两股相合也此直云葛带三重则首绖虽葛不三重也犹两股纠之也期而小祥练冠縓縁者父没为母与父同也至小祥又以卒哭后冠受其衰而用练易其冠也又练为中衣以縓为领縁也又期而大祥素缟麻衣者谓二十五月大祥祭此日除脱则首服素冠以缟纰之身著朝服而为大祥之祭祭讫之后而哀情未除更反服微凶之服首著缟冠以素纰之身著十五升麻深衣未有采縁故云大祥素缟麻衣也中月而禫者中间也大祥之后更间一月而为禫祭二十五月大祥二十七月而禫禫而纎者禫祭之时

猜你喜欢
  荆园小语全文·申涵光
  唯利是图必然招来怨恨·孔子
  理学类编卷八·张九韶
  提要·袁仁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七·王顼龄
  卷五十八·程川
  河广·佚名
  春秋传卷九·胡安国
  卷二十五·张廷玉
  第一 捭阖 4·王诩
  ·格物无分动静··王守仁
  成公·成公十年·左丘明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五·唐慧琳
  梵网合注卷第二·智旭
  论 哲 学·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八十四·彭定求

        卷284_1 【古别离二首】李端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   人老自多愁,水

  • 卷十四·阮阅

      ●卷十四·警句门下  石曼卿以诗酒豪爽得名。尝独行京师,倏有豪士揖曼卿语,已而曰:“公幸过我家。”曼卿语诺。豪士顾从骑载曼卿同行,入委巷,前抵大第,三四门乃至内堂。庭户宏丽,施设锦绣,侍女珠翠,延饮

  • 卷三·陈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 后山诗注卷三 宋 陈师道 撰 任 渊 注 观兖国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欧阳文忠封兖国】 生世何用早我已後此翁【柳子厚答元饶州论陆先生春秋书曰若吾生前距此数十年则不得是学矣今适後之不为不遇也此句

  • 七言巻五十七·洪迈

      七言  狂题一十八首      司空图  莫恨艰危日日多时情其奈幸门何貔貅睡穏蛟龙渇犹把残烧朽铁磨  别鹤凄凉指法存戴逵能耻近王门世间第一风流事借得王公玉枕㾗  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徒倾致铄金不是史

  • 卷三·房祺

    钦定四库全书 河汾诸老诗集卷三 元 房祺 编 陈先生赓子扬 游龙祠 黄河如丝导崑仑万里南下突禹门枝流潜行大地底派作八道如霆奔吾闻川真岳灵有冥宰况乃利泽开洪源神龙窟宅瞰平野千古庙貌何雄尊深林含蓄雷雨润冷殿似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五·焦竑

      順天府   應天府   ◆順天府   府尹   府丞   府尹   ○府尹   順天府尹王公賢墓志銘(姚夔)   順天府尹陳諤傳(雷禮)   順天府尹藺君琦墓志銘(李東陽)   順天府尹劉公淑相墓志銘(霍韜)   順天府尹

  • ●卷二十九·徐梦莘

      靖康中帙四。   起靖康元年正月八日甲戌,尽十日丙午。   八日甲戌郑望之与金人吴孝民来。   上御崇政殿引见差知枢密院事李梲借工部侍郎郑望之为计议使副再使於斡离不(入作斡里雅布)军前。   郑望之奉使录曰

  • 列传卷第四十六 高丽史一百三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辛禑一。○辛禑小字牟尼奴旽婢妾般若之出也。 或云: "初般若有身满月旽令就友僧能佑母家产*能佑{能佑}母养之未期年儿死能佑恐旽让旁求貌类

  • 邢邵传·李延寿

    邢邵,字子才,小字叫吉。小时候因避讳,不再叫这个名字。五岁时,北魏吏部郎,清河人崔亮看见他十分惊奇,说“:这孩子今后当有大的作为,地位和声望都会很显著。”十岁就能写文章,很有才思,智慧聪明,记忆力强,每天能背诵万余言。族兄邢

  • 高模翰传·脱脱

    高模翰,又名松,渤海人。颇有膂力,擅长骑射,喜欢谈兵。起先,太祖平定渤海,模翰逃至高丽,高丽王将女儿嫁给他。因为有罪逃回。后因酗酒杀人获罪入狱,太祖知他有才,宽恕了他。天显十一年(937)七月,唐遣张敬达、杨光远率兵五十万进

  • 第三章 中国疆域的沿革·吕思勉

    普通人往往有一种误解:以为历史上所谓东洋,系指亚洲而言;西洋系指欧洲而言。其实河川、湖泊,本不足为地理上的界线。乌拉山虽长而甚低,高加索山虽峻而甚短,亦不能限制人类的交通。所以历史上东西洋的界限,是亚洲中央的葱岭,而

  • (二)·梁漱溟

    人之于仁,诚所谓我固有之,不待外求者,宜其至易矣;胡乃言其不易邪?事实正是如此;同时具有其至易、至不易之两面。仁,人心也。心非一物也,以求物者求之,夫岂可得?(1)(孟子悲悯人心放失,借用鸡犬提出警告,而如何求放心固不同于鸡犬

  • 卷五十七(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须弥藏分第十五声闻品第一南无十方一切诸佛。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佉罗帝山。依牟尼仙住处。与大声闻众过出众数。一切皆是佛大弟子。与大菩萨众无量无边。悉从十方诸佛世界而来集会。次第究竟梵翼记分尔时众中去

  • 卷第二十九·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二十九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不举敷具学处第十四之余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有长者。请佛及僧就舍而食。于时有一少年苾刍。策励身心修诸善品。便作是念。今日佛僧受请。我

  • 岫岩志略·李翰颖

    地方志。清咸丰七年(1857)台隆阿等修,李翰颖等撰,有二者序。隆阿字湘眉,满洲镶黄旗人。官通判。翰颖字芝岩, 辽宁辽阳人。贡生。著有《蕊峰集》。奉檄纂修,咸丰七年(1857)成书。约五万字。凡十卷:沿革、营建、舆地、

  • 续名医类案·魏之琇

    中医医案专著。魏之琇编集。有清《四库全书》刊本及同治年间刊本。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据信述堂之1957年影印本。魏之琇(1722—1772),字玉潢,别号柳州,浙江杭州人,家为世医。他在重订《名医类案》的基础上,发现该书固然

  • 双珠记·沈鲸

    明代传奇剧本。沈鲸撰。《曲品》著录。取材于元陶宗仪《辍耕录·贞烈墓》,人物姓名及情节已有改动。写唐王楫代伯父谪戍,挈妻子至郧阳投军。离家时,母以家传双珠中一颗与之,留作纪念。至戍所后,营长李克成谋占楫妻郭氏,陷害

  • 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佚名

    一卷,失译。佛在祇园。应供于长者婆私腻迦家,其女不出。佛遣化女以残食与之,女念其夫,其夫即至。乃同见佛。与舍利弗及文殊师利菩萨问答,明生以不生生为生义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