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七十七    明 湛若水 撰

脩虞衡下【贡赋附】

汉顺帝永建元年帝即位以遗诏罢郡国盐铁之禁纵民煮铸

臣若水通曰盐铁者天地自然之利先王之世与民同之后世之君铸山煮海欲以富强于天下至安帝收盐铁固非先王公天下之利矣顺帝即位以遗诏弛其禁而纵民以煮铸惩创前弊其庶几先王之意

晋武帝咸宁四年司冀兖豫荆扬州大水螟伤稼度支尚书杜预上疏以为今者水灾东南尤剧宜敕兖豫诸州留汉氏旧陂缮以蓄水余皆决令饥者尽得鱼菜螺蜯之饶此目下日给之益也水去之后填淤之田亩收数钟此又明年之益也典收种牛有四万五千余头可分以给民使及春耕种谷登之后责其租税此又数年以后之益也帝从之民頼其利

臣若水通曰大水天地之灾也鱼菜螺蜯填淤之田天地之利也或决陂或留陂而反灾为利杜预权时之宜经画出自意外真得度支之体矣周诗曰靡人不周无不能止防患之仁固如是也

梁武帝天监五年四月魏御史中尉甄琛表称周礼山林川泽有虞衡之官为之厉禁盖取之以时不使贼而已故虽置有司实为民守之也夫一家之长必恵养子孙天下之君必恵养兆民未有为人父母而吝其醯醢富有羣生而防其一物者也今县官鄣防河东盐池而收其利是専养口腹而不及四体也乞弛盐禁与民共之

臣若水通曰甄琛口腹四体之喻可谓切至矣君之于民如口腹四体民胞物与之仁也徒知防民之利以奉上而不知均利以养民则民日贫而君亦不能独富矣不亦犹口腹四体与俱丧乎故周礼山林川泽皆有厉禁撙节培养以待用无非为民也后世反以之自为而防其利亦独何哉

唐肃宗至徳元载三月第五琦为山南等五道度支使作盐法用以饶

臣若水通曰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为盐院业盐者免其杂徭私市者论以法使人不益税而上用以饶当肃宗初年间关战伐而琦也为之经营国费亦可谓能臣矣惜乎不讲于先王虞衡与民同利之政尔

代宗大歴十二年秋八月霖河中府池盐多败判度支韩滉恐盐户减税奏虽多不害盐仍有瑞盐生帝疑其不然遣蒋震往视之

臣若水通曰盐之为物天地自然之利所以养人也古之虞衡之官为之厉禁其实为民守之也韩滉之判度支秋霖败盐宜以实奏乃复为瑞盐以进谀则是防上贼民也以是为富国之计可乎

徳宗建中元年五月转运使刘晏専用盐法充军国之用时自许汝郑邓之西皆食河东池盐汴滑唐蔡之东皆食海盐其江岭间去盐乡逺者转官盐于彼贮之或商絶盐贵则减价鬻之谓之常平盐由是国用充足而民不困弊

臣若水通曰山林川泽之利盐其一也禁之是上下争利也不禁则民相争利也求其下不至于互争其利上不争民之利夫然后不失先王之意也唐至中叶起兵天下军饟禄俸皆仰给于盐夫以天下之大其赋之多而専利于盐则当时之民贫可知矣刘晏虽善理财独非病民者乎

柳宗元零陵郡复乳穴记曰石钟乳饵之最良者也楚越之山多产焉于连于韶者独名于世连之人告尽焉者五载矣以贡则买诸他部今刺史崔公至逾月穴人来以乳复告邦人恱是祥也杂然謡曰甿之熈熈崔公之来公化所彻土石烈以为不信起视乳穴穴人笑之曰是恶知所谓祥邪向吾以刺史之贪戾嗜利徒吾役而不吾货也吾是以病而绐焉今吾刺史令明而志洁先頼而后力欺诬屛息信顺休治吾是以诚告焉且夫乳穴必在深山穷林氷雪之所储豺虎之所庐由而入者触昬雾扞龙蛇束火以知其物縻绳以志其返其勤若是出又不得吾直吾用是安得不以尽告今令仁而乃诚吾告故也何祥之为士闻之曰謡者之祥也乃其所谓怪者也笑者之非祥也乃其所谓真祥者也君子之祥也以政不以怪诚乎物而信乎道人乐用命熈熈然以效其有斯其为政也而独非祥也欤

臣若水通曰上下相与之际公而已矣上以公利之心感其下下以公利之心应其上矣栁宗元钟乳废复之说得非在人情间哉上苟以公不失民之利则利之归于上必多故曰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又曰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故后之人君欲得天下之利必先公天下之利则其为利也慱矣

宋儒程颢劄子云圣人奉天理物之道在乎六府六府之任治于五官山虞泽衡各有常禁故万物阜丰而财用不乏今五官不脩六府不治用之无节取之不时岂惟物失其性材木所资天下皆已童赭斧斤焚荡尚且侵寻不禁而川泽渔猎之繁暴殄天物亦已耗竭则将若之何此乃穷弊之极矣惟脩虞衡之职使将养之则有变通长乆之势

臣若水通曰虞廷之治咨益作虞周礼虞衡属于地官参賛化育其职匪轻矣自古以来官得其人则品物咸亨国用不匮而民頼以安自夫山林川泽之禁弛而万物弗若其性府库空民用困矣故后世有图治之君者虞衡之脩山泽之禁乃王政之先务也

陜西曽有议欲罢铸铜钱者以谓官中费一贯铸得一贯为无利程頥曰此便是公家之利利多费省私铸者众费多利薄盗铸者息权归公上非利而何又曽有议解盐钞欲髙其价者増六千为八千頥曰若増钞价卖数须减盐出既众低价易之人人食盐盐不停积嵗入必敷

臣若水通曰铸铜煮盐皆山泽之利也铸钱者利在收公权而不在于多入也论盐钞者利在乎广食户赢嵗入而不在乎髙价也是山泽之利始以裕民终以裕国惟理之无其道则始以求利终以致害矣程頥之言其真见利害之实乎然则理财之职岂可任之匪人哉是故治天下者当知用人又为理财之本

程頥论郑白渠书云昔韩欲罢秦兵使郑国说以凿泾水溉田注填阏之水溉防卤之地四万顷亩收常一钟关中遂为沃壤无凶年秦以富强至汉白公复引泾水以溉田民得其饶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衣食关中亿万之口此两渠之功也秦汉而下皆获其利

臣若水通曰郑国渠凿泾水自中山西抵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白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三百里两渠之利秦汉而下咸頼之是故水利兴则民食足水利废则民食匮故自然之利在天府事之脩在人然则水利诚不可以不讲也有裁成辅相之责者可不究哉

胡瑗在湖州置治事斋学者有欲明治道者讲之于中如治兵治民水利筭数之类尝言刘彛善治水利后累为政皆兴水利有功

臣若水通曰财用治国之首务也水利生财之大道也是故水利兴则上可以足国下可以足民矣刘彛以治水利有功岂无自而然哉尝有言曰二股河北流今已闭塞然御河水由冀州下流尚当疏导以絶河患此其学之所见者也虽然天下之用皆原于心教者以是为教而学者亦以是为学水利诸事乃其心中所发之事业耳

杨时论金人入冦第二劄子有云夫天地之蔵取之不竭实在山泽摘山煮海之利天下财计所从出也臣若水通曰自古有天下者必厉山海之禁何哉盖以天下之财多山海之所生其生也有时其取也无穷故也是故山泽之令弛而财用困矣杨时当金人入冦之急而为此言似迂濶而逺于事情矣然衣食者人之命财赋者国之命不可朝夕无者也是故欲御冦者在强兵欲强兵者在富国欲富国者在山泽若外此以求富国之术如王安石之为则国未及富而国本已蹶矣然后知时之説为义利两全富强之至计也奚其迂然则虞衡之职最今日所当重者伏惟圣明留意焉

杨时上渊圣皇帝书略云自汉唐以来善治财赋者必以刘晏为称首晏之言曰理财当以养民为先户口众多赋税自广此至论也然晏専用盐利以充军国之用其为法止于出盐乡置官收买盐户所煮之盐转鬻商人任其所之无余事也其始江淮盐课嵗不过四十万缗季年乃至六百余万缗不啻相什百也岂当时可行而今不可行耶

臣若水通曰刘晏之时天下之赋盐居其半何脩而可以至此极也不过剥削灶户转鬻商贾之所致尔夫以天子万民之父母而为转贩剥削之事其于王道之爱民也不亦逺乎书曰利用厚生孔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所谓利者皆为民而言也若夫琼林大盈之积果足以为利耶人臣为其君之深计者固当以义为利也

杨时上茶法劄子有云茶自唐末始有祖宗盖尝行之矣而官自鬻之积年之乆流弊滋甚仁祖令有司防茶净利均为茶租而户输之弛其禁使自兴贩县官坐收茶之利而民得自便无冒禁之患可谓公私两利也故当时诏书有曰民被诛求之困日惟咨嗟官受滥恶之入嵗以陈腐私蔵盗贩犯者实繁严刑重诛情所不忍是以江湖数千里设防穽以害吾民也

臣若水通曰茶者天地自然之利生人之所日用不可阙者也人君与之以利民宜矣而唐徳宗时赵賛议税茶以为常平本钱然寻即亟罢贞元九年张滂又请以税茶钱代水旱田租民犹未至于病也穆宗时王播増天下茶税率百钱増五十及为相置使自领之延及有宋太祖干徳五年又有私卖之禁民之受害于是滋矣仁宗始令有司防茶净利均为茶租而户输之弛其禁使自兴贩杨时以为公私两利似矣虽然书曰以万民惟正之供故先王之治天下义有贡赋之正而不利酤之私此又公私两利之至道也然则利害之辨为人君者可不省念之哉

杨时盐法劄子有云熈宁间有献议再者方神考大有为之时凡可以益国而利民者知无不为以是为不可沮其议而不行是终不可行也

臣若水通曰利害公私之辨不明由于圣学之不讲尔管夷吾相齐负山海之利始有盐铁之征以为利国之术而不知其大不利也其论盐则曰少男少女所食皆欲计之其法自以为详而不知其为大踈也自夷吾以下又可知矣宋熈宁间有献议再者神宗寝其议而不行呜呼亦悟矣语曰一之为甚而可再乎后之为人君者宜讲明利害公私之极致审于王覇之辨神宗之为君管仲之为臣未足以法也

杨时盐法劄子有云山谷之民食盐之家十无二三而州县均敷盐钞民间陪费与茶引等廹于殿最之严往往计口授之以充嵗额人何以堪

臣若水通曰先王山海之禁所以为民畜利而已初无所利焉后世管商功利之説兴始有征其税者矣又不已则有其沽者矣又不已则有户收食盐之钞者矣又不已则又有不食盐而亦取其盐钞者矣此杨时所以感而有言乎大学曰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上之取之剥刻无所不至而望下之以义报其上不亦难乎为人君者可以思矣

杨时坑冶劄子有云取鑛皆穴地而入有深及五七里处仅能容身一有摧防则无遗类矣非有厚利人谁为之纵大兴发亦民间私自货易官中亦无所得虽有重法不能禁也若以数千万缗分在诸塲中使以时给与则坑冶自兴不须他求也

杨时坑冶劄子又有云元符中亦尝遣使踏逐坑冶奸吏诡妄百出乃以新坑铜量増价市之嵗终与旧坑铜通融以充嵗额监官无亏课之责不复检东而坑户得以自便以旧为新冒取善价而新坑实无有也其欺防莫此为甚

臣若水通曰此二节皆杨时坑冶奏劄中语也金银未成器谓之鑛周礼丱人掌金玉锡石之地为之厉禁盖防民之取君未尝利之也杨时坑冶劄子前一节悬价以与坑户以期坑冶之兴后一节言以旧坑为新坑而欲禁奸欺之弊其兴利除弊固无所不悉矣臣愚以为人主者天下之表上苟以利存心则下莫不竞于利上下交利而能治者未之有也上茍以义存心则下莫不趋于义上下交义而不治者未之有也夫天下之大亨而利于正利孰过焉进言于君者当正义利之辨苟以利言矣犹区区于得失利病之间抑末矣

国朝教民榜民间或有某水可以灌溉田苗某水为害可以隄防某河壅塞可以疏通里老人等防集踏勘丈量画图贴説以凭兴利除害

诸司职掌凡各处水道可灌田亩以利农民者务要时常整理疏浚如有河水横流泛溢损壊房屋田地禾稼者须要设法隄防止遏踏勘丈尺濶狭及工力多寡若本处人民不敷令邻近添助所用木石或见有支用或附近采取务要农隙之时兴工毋妨民业其急于害民功可卒成者随时脩筑以御其患

宪纲圩岸埧堰陂塘行属常川体勘境内遇有坍塌壅塞务要趂时脩濬以备旱潦

问刑条例河南地方盗决及故决河防毁害人家漂失财物渰没田禾犯该徒罪以上为首者充军

臣若水通曰帝之命益曰往哉汝谐孔子之称禹尽力乎沟洫王制司空度地居民山川沮泽时四时量逺近兴事任力盖国依于民民依于食食依于地水土之用不亦大哉害者除之利者兴之而民斯乐业矣书曰民非后不能胥匡以生我祖宗拳拳保民之至意可以为万世元后者之法矣

宣徳九年六月行在工部尚书吴中言湖广及山西蔚州产木山塲宜禁民采伐上曰卿为国计意甚厚但山林川泽之利古者与民共之不必屑屑其已之

臣若水通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民以为小者与民同其利故也齐宣之囿方四十里民以为大者不与民同其利故也君不私其利而公于民民不有其利而忠于君上下懐仁义以相与欲天下无治不可得矣君専其利而攘其民民私其有而遗其君上下懐利以相与欲天下之治不可得矣此我宣宗弛山泽之禁而与民同之虽三代公天下之心何以过此圣子神孙所宜万世遵之而不可忘焉者也防哉

格物通卷七十七

猜你喜欢
  卷十六·沈棐
  第七章 14·辜鸿铭
  卷二十四·吴澄
  第十六卦:《豫卦》·佚名
  卷三十九·高闶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二·欧阳竟无
  分塞令第十五·尉缭
  哀公·哀公十年·左丘明
  襄公·襄公十八年·左丘明
  孟子卷七·朱熹
  修行胜道住分第四·佚名
  复程天度居士书·太虚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一·佚名
  解深密经卷第三·佚名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赵翼

      ○白香山诗  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试平心论之,诗本性情,当以性情为主。奇警者,犹第在词句间争难斗险,使人荡心骇目,不敢逼视,而意味或少焉。坦易者,多

  • 顾鉴中·隋树森

    顾鉴中,生平、里籍均不详。《张小山小令选·附录》录其曲。注“元顾鉴中”。 小令 【正宫】醉太平 出浴图 荡春心火烧,沐天露油浇。侍儿扶起一团娇,掩双酥凤绡。杏花浅露胭脂萼,鸡头新剥珍珠宝,海堂微

  • 第四十九回 履尊择配后族蒙恩 犯阙称兵豪宗覆祀·蔡东藩

      却说妥欢帖睦尔留宫三月,因燕帖木儿已死,乃由太后与大臣定议,奉他即位,且约以万岁之后,传位燕帖古思,如武宗、仁宗故事。诸王宗戚,相率赞成,遂奉上玺绶,于至顺四年六月,赴上都即位,又有一道赦诏,其文云:  洪维我太祖皇帝,受

  • 卷之一百零六·佚名

      顺治十四年。丁酉。春。正月。甲辰朔。上拜神异。诣太祖妃、皇太后宫行礼毕。御太和殿。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群臣、及外藩蒙古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上表行庆贺礼。是日、赐宴。  ○朝鲜国王李淏

  • 西汉年纪卷十一·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武帝元光元年冬十一月衞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长乐衞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鴈门【考异曰汉书本纪作中尉程不识按百官表张敺自建元元年为中尉凡九年至元光四年始迁御史大夫中间安得有不识为中尉事当是纪

  • 二○四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遵旨给还各家遗书折·佚名

    二○四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遵旨给还各家遗书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初十日陕甘总督臣勒尔谨、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钦奉上谕事。窃臣等准办理四库全书处咨,本年六月二十六日奉上谕:外省采访遗书,各设公局办理,交到后有因重

  • 卷七十三·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七十三乾隆二十四年五月甲辰定边右副将军富徳等疏奏抚定和阗情形富徳等奏言臣等于四月十六日兵至和阗之哈塔里副都统瑚尔起等遣侍卫达三保纳尔布公品级伯克鄂对之侄阿卜达里木库车伯

  • 杨巨源传·脱脱

    杨巨源,字子渊,他的祖先是成都人。他父亲杨信臣,客居在益昌,于是他家住在益昌。杨巨源洒脱有大志,善于骑马射箭,涉猎诸子百家的书籍。考进士不中,考武举又不中。刘光祖见他认为他是奇才,把他推荐给总领钱粮陈晔,以重要的职位推

  • 王觉题战国策·吴师道

    王觉题战国策 战国策三十三篇刘向为之序世久不传治平初始得钱唐顔氏印本读之爱其文辞之辩博而字句脱误尤失其真丁未岁予在京师因借馆阁诸公家藏数本参校之盖十正其六七凡诸本之不载者杂见於史记他书然不敢辄为改易仍

  • 潘司空奏疏巻六·潘季驯

    (明)潘季驯 撰○督抚江西奏疏减免站银疏题为敷陈末议以仰禆圣治事据江西布政使司呈奉臣批据江西按察司驿传道副使王象坤呈先奉臣案验前事仰道即查所属某驿递座站红船各若干只每船水夫若干名每名工食若干船铺什物若干俱

  • 卷九八·邱濬

    ▲章服之辨 《书舜典》曰:明试以功,车服以庸(民功曰庸)。 孔颖达曰:“人以车服为荣,故天子之赏诸侯皆以车服赐之,《觐礼》曰‘天子赐侯氏以车服’是也。” 程颐曰:“言之善者,从而明考其功,有功则赐车服以

  • 是不是愚民政策?·孔子

    【原文】 子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孔子说“老百姓,可以让他们跟从,不可以让他们知道是为什么。” 【读解】 这就像军队下命令一样,目标何方,距离若干,限什么时候到达。或者是,冲锋号一响便冲锋起来,撤退令

  • 卷八·胡彦升

    <经部,乐类,乐律表微钦定四库全书乐律表防卷八原任知县胡彦升撰攷器下周礼小胥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大夫判县士特县【乐县谓钟磬之属县于笋簴者也郑司农云宫县四面县轩县去其一面判县又去其

  • 如来品第二十一·佚名

    自获正觉最无等,一染世间一切法。具一切智力无畏,自然无师亦无证。自获正觉最无等,不染一切世间法。具一切智力无畏,自然无师无保证。善逝独证无等伦,应现世间成正道。如来诸天世中尊,一切神通智圆满。我为佛世尊,断漏无淫欲

  • 父子合集经卷第七·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紧那罗王授记品第十二   尔时会中。有八俱胝紧那罗王。其上首者名曰大树。见诸阿修罗王乃至诸药叉众。咸于佛所广作供养。复闻如来与授

  • 陶庵全集·黄淳耀

    明代诗文别集。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著。为黄淳耀门人陆元辅所编,初由张懿实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刊刻,有《陶庵文集》7卷、诗集8卷、《吾师录》1卷。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又在张刻本基础上重修,增加《谷帘学吟》1卷

  • 直指玉钥匙门法·真空

    音韵学著作。明释真空撰。此书附于《篇韵贯珠集》编入释真空所辑《韵书四种》,有明正德中刊本。此书在刘鑑十三门法的基础上加以补苴,共立二十门法:1.音和,2.类隔,3.窠切,4.轻重交互,5.振救,6.正音凭切,7.精照互用,8.寄韵凭切,9.

  • 四体书势·卫恒

    又名《四体书传并书势》。书学论著。一卷。晋卫恒撰。成于撰者晚年。卫恒,字巨山,生年不详,卒于晋永平元年(291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官至侍郎。卫氏父子皆能书,卫恒弟卫宣长于篆字与草书,与父兄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