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诗说

周南

《关雎》、文王之妃太姒思得淑女以充嫔御之职,而供祭祀宾客之事,故作是诗。首章于六义中为先比而后赋也,以下二章皆赋其事而寓比兴之意。

《葛覃》、此亦大姒所自作赋也。

《桃夭》、周人美后妃终始妇道之诗,皆比而后赋也。

《螽斯》、美周室多男之诗,兴也。

《麟止》、文王之子多仁贤,美之,皆比中有赋也。

《卷耳》、文王遣使求贤而劳之以诗,首章先比而后赋也,后三章皆赋也。

《兔罝》、文王闻大颠闳夭、散宜生皆贤人而举之,国史咏其事而美之,皆比而后赋也。

《樛木》、诸侯慕文王之德而归心焉,故作此诗,皆比而后赋也。

《汝坟》、商人苦纣之虐,归心文王而作是诗,首二章赋也,末章兴也。

《汉广》、文王化行江汉而男女知礼,国史美之而作是诗,皆比中有赋也。

《芣》、童儿草、嬉戏歌谣之词,赋也。

召南

《鹊巢》、诸侯嫁女,其民观焉,即其事而赋之也。

《采蘩》、美夫人亲蚕之诗,赋也。

《江有汜》、诸侯之媵始不容于嫡,终而进之,故作是诗,兴也。

《羔羊》、美大夫之诗,赋也。

《采苹》、内子敬祀,诗人赋之。

《殷其》、武王克商,诸侯受命于周庙,出就终南之馆,故作此诗,皆比而后赋也。

《草虫》、南国大夫夏聘于周,次于终南,睹王室之多贤,相率以归心焉,赋也。

《小星》、小臣奉使行役之诗,赋也。

《邹虞》、美虞人之诗,赋也。

《摽有梅》、女父择之诗,兴也。

《野麋》、昏恶无礼之诗,赋也。

《行露》、强委禽而不受,至于兴讼;大夫以礼断之,而国史美之,一章比也,二章、三章皆兴也。

《甘棠》、燕人追美召公之诗,赋也。

《鸱鴞》、管及其群弟流言于国,周公避居于鲁,殷王禄父遂与十七国作乱。周公忧之,作此诗以贻成王,欲王省悟以备殷,全篇以鸟之育子成巢者,比先王之创业而代之为言也。

《东山》、周公伐武庚,既克而归,劳其从行之士,故作此诗,皆赋中有兴焉。

《狼跋》、周公居于鲁,鲁人睹其德容而作是诗,先比而后赋也。

《伐柯》、管以殷围卫大夫议迎周公,乃作此诗,一章全比也,二章比而赋也。

《九罭》、周公归于周,鲁人欲留之不可得,作是诗,兴也。

《破斧》、周公至自征殷,四国美之,赋也。

僖公城楚丘以备戎,太史克美之,赋也。

《駉》、史克美僖公考牧之诗,赋也。

《泮宫》、僖公作泮宫而落其成,太史克颂祷之调,前三章皆赋其事以起兴也,下四章皆赋也。

《有駜》、燕饮而颂祷之词,兴也。

《閟宫》、鲁僖公新作后稷文王之庙于太庙世室及孝、惠、桓、庄四亲庙之上,而史克作诗以颂之,非孔子所录也,十一章皆赋也。

《柏舟》、康因管欲害周公,挟武庚以叛,忧之而作,一章兴也,下四章皆赋也。

《雄雉》、邶之臣谏管而作此,一章、二章皆兴也,三章、四章皆赋也。

《匏有苦叶》、邶人刺管之诗,一章比也,二章兴而比也,三章、四章全比也。

《北门》、邶之仕者处危国,事乱君,因征役而出门,赋之以自叹也。

《东兮》、伶官心乎王室而自伤之诗,前三章赋也,末章兴也。

《北风》、邶人厌乱之诗,皆比而赋也。

《谷风》、邶之良妇见弃于夫而作是诗,一章比中有赋也,二章赋也,三章比而赋也,四章比而后赋也,五章、六章皆赋也。

《凯风》、邶人母不安其室,七子自咎而作,一章、二章比而赋也,三章、四章皆兴也。

《静女》、陈古讽今之诗,赋也。

《墙有茨》、墉人刺三监之诗,兴也。

《相鼠》、刺三之诗,兴也。

《伯兮》、墉人有从武庚而伐卫者,室家忧而作,一章、二章赋也,三章比而后赋也,四章赋也。

《考盘》、美隐者之诗,赋也。

《木瓜》、朋友相赠之诗,赋也。

《芄兰》、刺霍叔也,以童子僭成人之服,比其不度德量力而助武庚作乱。

《有狐》、君子于寒夜见贫民与狐涉水而伤之,赋也。

《氓》、淫妇为人所弃,墉人述其事以刺之,首二章皆赋也,三、四(五)〔章〕皆兴也,五章赋也,六章赋中有比也。

《柏舟》、卫厘侯在位,世子恭伯先卒,恭姜守义,齐武公欲召之归宁而嫁之,恭姜不许,故作此诗,兴也。

《淇奥》、美卫武公之诗,兴也。

《干旄》、美武公好贤,赋也。

《硕人》、卫庄公娶于齐,曰庄姜,贤而公不礼焉。国人闵之而作是诗,前一章赋也,二章赋而比也,三章赋也,四章兴也。

《绿衣》、卫庄公嬖人生州吁,有宠而好兵,庄姜忧之而作,前二章皆赋也,三与四皆比而赋也。

《终风》、庄姜戒州吁,公不悦;姜忧而作诗,四章皆比而后赋也。

《日月》、州吁弑桓公,庄姜大归而作是诗,赋也。

《燕燕》、庄姜与娣戴妫皆为州吁所逐,同出卫野而别,庄姜作诗以赠妫焉,前三章皆兴也,后一章赋也。

《击鼓》、州吁伐郑,国人怨之而作,赋也。

《亲台》、卫宣公为伋娶妇而美,筑亲台而自纳之,卫人恶之而赋其事也,末章比中有赋也。

《二子乘舟》、宣公欲立少子朔,使伋寿如齐而沉之于河,卫人伤之而作是诗,赋也。

《君子偕老》、刺宣姜之诗,赋也。

《鹑之奔奔》、刺宣姜与公子顽之诗,兴也。

《采唐》、宣姜召公子顽于公桑,久处而远送之,国人刺之而作是诗,兴也。

《载驰》、许穆夫人闵卫之亡,伤许之小力,不能救恩,归唁其兄,义又不得,故赋是诗,前二章皆赋也,三章、四章皆兴也。

《泉水》、宋桓夫人闵卫之破而作,首兴,后皆赋也。

《竹竿》、宋桓夫人之媵和《泉水》而作,首章兴也,二章、三章先比后赋也。

《河广》、宋桓夫人生襄公而出归于卫,襄公即位,夫人思之而义不可往,故作此诗,赋也。

《旄丘》、狄逐黎侯,黎侯寓于卫,卫穆公不克纳,黎大夫怨之而作是诗,一章兴也,二章、三章、四章赋也。

《式微》、黎侯失国而寓于卫,其臣劝之归,赋也。

《蝃蝀》、卫灵公为南子召宋朝,国人讥之,二章皆先比而后赋也,末章赋也。

《黍离》、幽王伐申,申侯逆战于戏,射王,弑之。立平王于申。自申迁洛,命秦伯帅师逐犬戎于镐京,寻遣尹伯封犒。秦伯之师过故宗庙宫室,秦人皆垦为田,咸生禾黍,旁皇不忍去,故作此诗,赋也。

《之水》、荆子讨申侯弑幽王之罪,伐申侵甫及许,平王遣兵戍之,周人怨思而作,兴也。

《君子于役》、戍申者之妻所作,赋也。

《葛藟》、王族流散而作,兴也。

《子》、王室下衰,学政废弛,弟子多倍其师,君子伤之而作是诗,赋也。

《何草不黄》、桓王之世伐藤、薛、唐、杞诸国,连岁不息,周人苦之而作是诗,前二章兴也,三章赋也,末兴也。

《崭崭之石》、桓王伐郑,将帅不堪劳苦而作是诗,赋也。

《采菉》、周人从征,其妻念之而作是诗,赋也。

《大车》、周人从军,寓其室家之诗,赋也。

《何彼秾矣》、齐襄公杀鲁桓公,庄王将平之,使荣锡桓公命,因使庄公主昏,以桓王之妹嫁襄公,周人伤之而作是诗,一章赋中有比也,二章赋也,三章兴也。

《唐棣》、僖王者弃贤而讽之,首章兴也,二章、三章赋也。

《采葛》、贤者被谗,见黜于野,周人闵之而作,兴也。

《无将大车》、周大夫有亲信小人者,其臣谏之而作是诗,比而后赋也。

《君子阳阳》、景王好音而士遂习音,君子讽之而作是诗,赋也。

《黄鸟》、民适异国,见拒于人而思归故乡,乃作是诗,比而后赋也。

《苕之华》、景王崩,王室乱兵,连岁馑,民物尽耗,君子自伤生逢其难而作是诗,二章兴也,末章赋也。

《中谷》、民饥而流,夫妇不保,君子闵之而作是诗,兴也。

《有兔》、赵鞅杀苌弘,周人伤之而作是诗,比而赋也。

《东方未明》、齐大夫相戒以劝于公,故作此诗,前二章皆赋也,末比而赋也。

《卢》、齐襄公好田,君子讽之而作是诗,赋也。

《营》、齐俗好田,君子刺之,赋也。

《丰》、襄公无道,即位之四年,公弟小白避之莒,齐人慕之而作是诗,赋也。

《敝笱》、鲁桓与夫人文姜如齐而襄公通焉,齐人刺之,比而后赋也。

《南山》、襄公久留文姜,齐人刺之,比而后赋也。

《载(驱)〔驱〕》、齐襄纳卫朔抗王人,鲁人从之,文姜归齐以犒师,齐人刺之,赋也。

《猗嗟》、鲁庄公朝于齐,遂及齐大夫狩禚,齐人刺之,赋也。

《风雨》、齐桓得管仲以为相,齐人喜之而作是诗,比而后赋也。

《鸡鸣》、齐卫姬劝桓公以勤政,故作此诗,赋也。

《东方之日》、齐庄公好女乐,君子讥之,赋也。

《甫田》、齐景公急于图霸,大夫讽之,二章兴也,末比也。

《著》、齐俗废亲迎之礼,君子讥之,赋也。

《伐檀》、君子能,其宦而不用,魏人慕之而作是诗,比而兴也。

《十亩之间》、政乱国危,贤者不乐仕于其朝,而思与友归于农亩,赋也。

《杕杜》、君子教人孝友之诗,兴也。

《陟岵》、魏人行役而思其亲,故作此诗,赋也。

《园有桃》、君子忧国而叹之,故作诗,赋也。

《硕鼠》、大夫贪戾,魏人怨之而作是诗,比而后赋也。

《鸨羽》、民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故作此诗,兴也。

《葛履》、魏之内子俭不中礼,媵者怨之,一章兴也,二章赋也。

《蟋蟀》、唐人相戒之诗,兴也。

《山有枢》、唐人忧国之诗,兴也。

《》、唐昭侯封公子成师于曲沃,成师治聚盛强,师服忧之而作是诗,比中有赋也。

《之水》、成师有篡国之谋,唐人知之而作是诗,比而后赋也。

《无衣》、唐公孙偁弑三君而取其国,尽以宝器赂周僖王,王命之为晋侯,国人作此以刺之,赋也。

《葛生》、晋献公之时,国人久于征役,室家念之而作是诗,二章兴也,后三章赋也。

《采苓》、晋人谏献公信谗之诗,赋也。

《杕杜》、晋文公好贤而国人美之,兴也。

《野有蔓草》、晋臼季荐却缺于文公,晋人美之,比也。

《羔求》、晋人美其大夫之诗,兴也。

《彼汾》、晋人刺其大夫之诗,兴也。

《绸缪》、晋乱民穷,昏失时,君子伤之而作是诗,兴也。

《尸鸠》、曹为政有度,国人美之而作是诗,兴也。

《下泉》、东迁之初,曹人闵周而作,皆比而后赋也。

《蜉蝣》、君怠国危,曹大夫闵之而作,皆比而赋也。

《候人》、曹君多任非人,国人讽之,首章赋也,后三章比也。

《羔求》、郐君不能自强于政治,国人忧之而作,赋也。

《匪风》、周室衰微,贤人忧叹而作,赋也。

《苌楚》、郐人困于赋役而作,赋也。

《素冠》、三年之丧废,君子伤之而作,赋也。

《之水》、兄弟为人所间而被谗者诉之词,比而赋也。

《大路》、弃妇之词,赋也。

《缁衣》、郑武公好贤,赋诗贻之,赋也。

《将仲子》、郑庄公欲陷弟()〔段〕,授以大邑,祭仲谏,阳拒之,大夫原其情而刺之,皆赋中有比也。

《于田》、()〔段〕多才而好勇,大夫忧之而作是诗,赋也。

《大》、()〔段〕不义而得众,大夫忧之而作是诗,赋也。

《有女同车》、郑世子忽辞昏于齐,祭仲足谏之而作是诗,赋也。

《箨兮》、郑庄公卒,公子争立,而齐、楚交伐,忠臣忧之,欲相率献谋,以救其国,故作此诗,皆先比而后赋也。

《清人》、郑文公恶其大夫高克,欲远之,而使御狄于境,久而不召,师将溃散,公子素忧之而作是诗,赋也。

《扶胥》、郑灵公弃其世臣而任嬖人狂狡,子良谏之而作是诗,兴也。

《麦秀》、灵公不听子良之谏,将逐之,故作是诗,以责狂狡,一章兴也,二章赋也。

《褰裳》、子良如晋,作诗以寓灵公,赋也。

《溱洧》、刺乱也,皆赋体。

《羔求》、郑子皮卒,子产思之,追颂焉,赋也。

《女曰鸡鸣》、夫妇相警戒之词,赋也。

《出其东门》、郑之贞士宜其室家不染淫俗而作此诗,赋也。

《宛丘》、陈人讥其大夫之诗,赋也。

《衡门》、君子乐隐之诗,赋也。

《株林》、陈灵公通乎夏姬,国人刺之,赋也。

《墓门》、泄冶谏灵公,孔宁仪行父谮而囚之,冶作是诗,兴也。

《防有鹊巢》、泄冶被谗,内子忧之而作,比而后赋也。

《泽陂》、泄冶谏而死,君子伤之,兴也。

《东门之枌》。

《东门之池》。

《东门之杨》。

《月出》、朋友相期不至而作,兴也。

《无衣》、秦襄公以王命征戎,周人赴之,赋也。

《小戎》、秦襄公征戎而劳其大夫之诗,赋也。

《车邻》、襄公初为诸侯,周大夫与燕,美之而作,首章赋也,下二章比也。

《终南》、襄公初为诸侯,秦人祝之而作,兴也。

《驷铁》、秦人从狩而作,赋也。

《渭阳》、晋公子重耳归于晋,秦穆公送之而作是诗,赋也。

《黄鸟》、秦穆公卒,世子罃以三良殉之,秦人伤之而作是诗,兴也。

《蒹葭》、君子隐于河上,秦人慕之而作是诗,兴而比也。

《晨风》、秦君遇贤,始勤终怠,贤人讥之,兴也。

《权舆》、与前篇同义,赋也。

小雅

《鹿鸣》、天子燕宾师之歌,盖《鹿鸣》、《伐木》、《菁莪》、《隰桑》皆燕贤者而词有重轻,敬有隆杀,所谓尊贤之等也,三章皆以《鹿鸣》起兴而赋之。

《伐木》、天子燕友之歌,兴也。

《青莪》、天子燕宾兴之士则歌此诗,比而赋也。

《隰桑》、天子燕士之诗,前三章比而赋也,末章赋也。

《白驹》、贤者将隐去,王者留之而作是诗,赋也。

《常棣》、天子燕兄弟之歌,首章兴也,二章赋也,三章至末皆赋也。

《頍弁》、此燕王族之诗,赋中有比也。

《嘉鱼》、此前二章皆赋也,后二章先比而后赋也。

《鱼丽》、此诗全篇皆赋也。

《瓠叶》、全篇皆赋也。

《南山有薹》、大臣颂美天子之诗,兴也。

《天保》、大臣祝颂天子之诗,赋也。

《煌华》、天子遣使于四方,歌此饯之,首章兴也,下四章皆赋也。

《四牡》、天子劳使臣之诗,首二章皆赋也,三章、四章皆兴也,末章赋也。

《杕杜》、劳还戍之诗,前三章皆兴也,末章赋也。

《邠风》、周公陈农政之诗,赋也。

《南山》、王者劝农而祷祀之诗,赋也。

《楚茨》、农事既成,乃祭宗庙、燕及王族之诗,赋也。

《甫田》、农事既成,祀田祖而并犒农夫之诗,赋也。

《大田》、农夫报上之诗,赋也。

《斯干》、王者落其新宫,史佚美之,赋也。

《鸿雁》、王者柔怀远人,流民喜之而作是诗,比而赋也。

《蓼萧》、诸侯来朝,天子燕之而歌此诗,兴也。

《常常者华》、天子美诸侯之诗,前三章兴也,末章赋也。

《湛露》、天子燕同姓诸侯之诗,兴也。

《彤弓》、诸侯敌忾献功,天子赐弓矢,燕之而奏乐歌,赋也。

《桑》、天子燕方伯之诗,前二章皆兴也,二章皆赋也。

《采》、诸侯免丧入朝,天子锡赉之诗,前二章皆兴也,中一章赋也,末章皆兴也。

《瞻彼洛矣》、天子会武于洛邑,诸侯美之,赋也。

《鸳鸯》、诸侯祝天子之诗,兴也。

《鱼藻》、亦诸侯美天子之诗,兴也。

小雅续

《六月》、尹吉甫帅师征猃狁,史籀美之,赋也。

《出车》、宣王再命南仲伐猃狁,遂平西戎,劳其还师,史籀美之,赋也。

《采薇》、宣王之世既驱猃狁,劳其还(帅)〔师〕之诗,前四章皆兴也,下二章皆赋也。

《采芑》、宣王命方叔征荆,荆人来归,史籀美之,前三章皆兴也,末章赋也。

《黍苗》、宣王命召穆公往城谢以迁申伯,史籀美之,此章兴也,下四章皆赋也。

《车工》、宣王大阅于东都,诸侯毕会,史籀美之,赋也。

《吉日》、宣王畋猎复古,史籀美之,赋也。

《庭燎》、宣王勤政,史籀美之,赋也。

《沔水》、宣王即位,乞言于群后而作是诗,皆兴也。

《无羊》、宣王考牧,史籀美之,赋也。

《车舝》、宣王中兴,士得亲迎,其友贺之而作此诗,首章赋也,次章兴也,三章赋也,四章兴也。

小雅传

《鼓钟》、昭王南游,宴乐于淮水之上,君子忧伤而作是诗,赋也。

《圻招》、穆王西征,七萃之士咸怨,祭公谋父作此诗以讽谏,赋也。

《北山》、大夫行役,不得以养其父母而作是诗,赋也。

《蛮》、大夫失位,远适它国,其过宾之主人闵之而作是诗,兴也。

《青蝇》、厉王之世谗言繁兴,君子忧之而作,兴也。

《小东》、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大夫作此以告病,首章赋中有比也,次章赋也,三章兴也,后四章皆赋也。

《菀柳》、厉王暴虐,诸侯相戒而作,兴也。

《小明》、厉王流于彘,大夫之从行者历时既久,悲伤而作,皆赋也。

《小弁》、尹伯奇为后母所谮而出,其邻大夫作此诗以讽其父吉甫,首章至第五章皆兴也,六章兴也,七章赋中有兴也,八章兴也。

《巷伯》、幽王之时,孟子遭谗而被宫刑,为寺人而作此诗,前六章皆赋也,末章先比而后赋也。

《巧言》、周幽王时大夫伤于谗而作是诗,前三章皆赋也,四章兴而比也,五章兴也,下章皆赋也。

《小旻》、大夫以王惑于邪谋不能断,以从善而作此诗,赋也。

《鸣鸠》、此大夫遭周之乱,而兄弟相戒以免祸之诗,首章兴也,二章赋也,此下三章皆兴也。

《白华》、幽王宠褒姒,废姜后,后归申而作此诗,兴也。

《角弓》、王不亲九族而好谗佞,宗族相怨之诗,首章兴也,下三章皆赋也,五章比也,下三章皆先比而后赋也。

《十月之交》、幽王之时天变见于上,地变动于下,而奸臣乱政于外,嬖妾败德于内,大夫忧乱亡之将至,故作是诗,赋也。

《正月》、周室丧乱,大夫伤之而作是诗,前三章皆赋也,四、五章赋也,六章兴也,七章赋中有比也,八章、九章皆比也,十章先比而后赋也,十章、十一章皆赋也。

《宾之初筵》、卫武公自警之诗,赋也。

《懿戒》、卫武公自警兼训国人,首四章皆赋也,五章赋中有兴也,六、七章皆赋也,八章赋中有比也,九章兴也,至末三章皆赋也。

《四月》、大夫遭谗,流离南国而作是诗,前三章皆赋也,中三章兴也,七章赋也,末章亦兴也。

《蓼莪》、王室昏乱,谗邪肆行,其大夫士有没而不得其所者,孝子痛伤而作是诗,前三章皆先比而后赋也,四章赋也,五章、六章皆兴也。

《雨无其极》、东迁之初,大夫有不忠于王室者,()〔〕御之臣闵之而作,赋也。

《节》、桓王之时任用非人,诸侯咸叛,兵败民残,家父忧之,作此以谏王焉,首二章兴也,下六章皆赋也。

《谷风》、朋友相怨之诗,兴也。

《都人士》、尹伯封作,(问)〔周〕既东迁,见西周风俗之美而伤今之不古若,赋也。

大雅

《文王》、周公追述文王之德,明周家所以受命而代商者,作诗歌奏于清庙,受厘陈戒之时以训嗣王,赋也。

《生民》、周公制礼作乐,尊后稷以配天,故作此诗以推本其始,命之祥明,其受命于天者,其原如此,赋也。

《公刘》、周报公刘,召公述其事以训嗣王,使知民事之诗,赋也。

《》、周报太王,周公述其事以训嗣王之诗,首章起句为比,下五句皆直赋之也,下七章皆赋也。

《棫朴》、周公咏歌文王之德以训嗣王,首章兴也,二章赋也,三章兴也,四章、五章皆先比而后赋也。

《旱麓》、咏叹文王之德,前三章皆兴也,第四章赋也,五章、末章皆有义之兴也。

《思齐》、歌文王之德,而推本言之,赋也。

《皇矣》、诗叙太王、太伯、王季之德,以及文王伐密伐崇之事,赋也。

《灵台》、文王迁都于丰,作《灵台》,以齐七政,奏辟雝,周公述之以训嗣王,赋也。

《大明》、周公述文、武受命之功以训嗣王,八章皆赋也。

《文王有声》、周公述文、武迁都丰、镐以训嗣王,前七章皆赋也,末章兴也。

《行苇》、天子祭毕而燕父兄、耆老之诗,首章兴也,下三章皆赋也。

《既醉》、王族与燕畣《行苇》之诗,赋也。

《凫鷖》、祭之明日,绎公尸之乐歌,兴也。

《嘉乐》、公尸美王者之诗,赋也。

《泂酌》、召康公戒成王之诗,兴也。

《卷阿》、召康公从成王游,歌于卷阿之上,因王之歌,作此以进戒。首章总叙以发端也,二章以下凡五章,皆召公陈其歌咏之辞,皆赋体,七、八章皆兴也,九章即其所见,赋之以寓进戒之意,第十章承上凤皇之鸣而赋之以兴,下章之义,高冈卷阿之脊,末章赋也。

《大武》、康王大禘,报祀成王,奏《大武》,六成既毕,受厘陈戒之诗,赋也。

大雅续

《云汉》、宣王忧旱,史籀美之,赋也。

《崧高》、宣王之舅申伯出封于谢,尹吉甫诗以送之,赋也。

《烝民》、宣王命樊侯筑城于齐,尹吉甫诗以送之,赋也。

《韩奕》、韩侯来朝受命,将归,显父饯之,赠以是诗,六章皆赋也。

《江汉》、召穆公帅师征淮南之夷,史籀美之而作是诗,赋也。

《常武》、宣王亲征淮北之夷,既服而归,召穆公美之,赋也。

大雅传

《荡》、厉王无道,召穆公赋谏之,赋也。

《桑柔》、芮良夫伤厉王之失国而作是诗,首章先比而后赋也,二、三、四章皆赋也,五章赋中有比也,六、七、八章皆赋也,九章兴也,十章赋也,十一章兴也,十二章、十三章皆兴也,末三章皆赋也。

《民劳》、厉王之时,公卿忧乱,同列相戒而作此诗,赋也。

《板》、厉王用事之臣多怀不忠,以致祸败,公卿赋此以责之,赋也。

《瞻仰》、幽王嬖褒姒、任奄人,尹伯奇忧乱而作此诗,前三章皆赋也,第四章赋中有兴也,五章、六章皆赋也,末章兴也。

《召旻》、幽王迩刑人、近顽童巧,用谗慝,诸侯携贰,戎狄内侵,饥馑因之,国人流散,尹伯奇谏王而作是诗,前三章皆赋也,四章比而赋也,五章赋中有比也,六章比而赋也,末章赋也。

《清庙》、周公成洛也,奉成王,见诸侯,作明堂,宗祀文王,以配昊天上帝,率诸侯祀之而作此乐歌,赋也。

《维天之命》、亦祭文王之诗,赋也。

《维清》、亦祭文王于明堂而奏《象舞》之诗,赋也。

《思文》、郊祀后稷以配天之乐歌,赋也。

《天作》、周祭岐山,配以大王、文王之诗,赋也。

《我将》、季秋禘上帝于明堂而配以文王之乐歌也,赋也。

《雝》、成王祀文、武之诗,赋也。

《烈文》、成王祭宗庙而献,助祭诸侯之乐歌,赋也。

《振鹭》、先代之后助祭于周,而劳之之歌,兴也。

《武》、《大武》一成之歌,赋也。

《赉》、述武王大封于庙之诗,为《大武》之二成,赋也。

《时迈》、述武王巡守而朝会祭告之乐歌,盖《大武》之三成也,赋也。

《般》、此述巡守之诗,为《大武》之四成,赋也。

《勺》、亦颂武王之诗,盖《大武》之五成,赋也。

《桓》、此《大武》六成之歌,赋也。

《闵予小子》、成王免丧,始朝先王之庙,作诗四篇以自警,皆赋也。

《访落》、成王既朝于庙,因作此诗以道延访群臣之意,赋也。

《敬之》、成王受群臣之戒而述其言,赋也。

《毖》、亦访落之意,赋也。

《载见》、此诸侯助祭于武王庙之诗,赋也。

《有客》、成王既讨武庚,封微子启于宋,来朝于周,见于祖庙,此其燕乐之歌,赋也。

《有瞽》、始作乐而合乎祖之诗,赋也。

《潜》、荐鱼于寝庙之乐歌,赋也。

《丝衣》、士执事于王祭而饮以旅酬之乐歌,赋也。

《臣工》、祭先农之诗,赋也。

《丰年》、秋冬报赛之乐歌,盖祀田祖先农方社之属,赋也。

《载芟》、亦《丰年》之意,赋也。

《良耜》、与《载芟》同意,赋也。

《昊天有成命》、康王禘成王于明堂之诗,赋也。

《噫嘻》、康王孟春祈谷于东郊,以成王配享之诗,赋也。

《执竞》、昭王禘康王于明堂之诗,赋也。

商颂

《()〔那〕》、祀成汤之乐歌,赋也。

《烈祖》、与上篇同。

《长发》、大禘之诗,赋也。

《玄鸟》、此亦禘祀之诗,赋也。

《殷武》、祀高宗之乐,盖帝乙之世,武丁亲尽当祧,以其中兴功高,存而不毁,特新其庙,称为高宗而祀之,故作此歌,赋也。

猜你喜欢
  提要·马永卿
  纷华·胡宏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五·吕柟
  诗与政治·孔子
  卷六·程端学
  无衣·佚名
  春秋说卷二十九·洪咨夔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佚名
  爱欲品第二·佚名
  集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佛教性质之确定”征文·太虚
  慈宗三要序·太虚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佚名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卷第一·佚名
  十地经论 第十二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承旨起岩(华峰漫稿)·顾嗣立

    起岩,字梦臣,其先章丘人,徙家济南。中延佑乙卯进士,除同知登州事,改集贤修撰,转国子博士,升监丞,进翰林侍制,兼国史院编修官。丁内艰,服除。拜监察御史,迁中书右司员外郎,进左司郎中,拜太子右赞善。丁外艰,服除,改燕王府司马,拜礼部尚

  • 卷一百四·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四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三十一 鲍子卿【诗品有梁步兵鲍行卿未知是否】 咏画扇【玉台新本作高爽者非今从旧本下同】 细丝本自轻弱彩何足眄直爲发红顔谬成握中扇乍奉长门泣时承柏梁宴

  • 卷三百九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九十二苔藓类五言古咏青苔         【梁】沈 约縁阶已漠漠泛水复绵绵防根如欲断轻丝似更聨长风隠细艸深堂没绮钱萦郁无人赠葳蕤徒可怜新苔          【梁】

  • 卷三·贺铸

    钦定四库全书 庆湖遗老诗集卷三    宋 贺铸 撰古体诗中四十首 和张谋父游石佛山观魏太武书 按南北史彭城图经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太武南侵至瓜埠筑宫驻跸声欲渡江宋人患之遣使请婚馈百牢以犒师明年春旋师渡淮复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七年五月按是月壬戌朔甲子直龙图阁知建康府张澄言临安建康均为驻跸之地而财赋所入多寡殊绝本府所得仅支半年不惟军储窘乏兼虑阙于供亿以速罪戾欲望许依驻跸近例参酌应副诏与权免分拨二年乙丑上与辅臣

  • 第三十回 杨光远贪利噬人 王延羲乘乱窃国·蔡东藩

      却说晋主得杨光远奏报,不欲遽允,仍敕光远进攻魏州。光远意存观望,遇有军事调度,辄与朝廷龃龉。晋主曲意含容,且令光远长子承祚,尚帝女长安公主,次子承信,亦拜美官,光远乃整军徐进。到了魏州城下,驻立大营,亦不过虚张声势,迁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七·佚名

    弘治元年八月壬辰朔唐世子弥鍗乞敕词臣为其父庄王撰墓铭礼部言各王府旧无词臣撰铭事例不可从 上贻书世子知之○罢五军营左掖坐营广平侯袁辂右掖坐营都督同知白王巳先是二营缺官英国公张懋襄城侯李瑾疏举辂王巳二人堪

  • 卷九十上·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九十上    元 郝经撰 録第八上 兵 兵道 兵制 兵之有书尚矣唐虞以来职在司马以为政典至周而後大备于是有司马法军志军?军势等书及战国

  • ●序·文秉

    烈皇昔由藩邸入继大统,毒雾迷空,荆棘满地,以孑身出入于刀锋剑芒之中,不动声色,巨奸立扫,真所谓聪明睿智,神武不杀者耶!仪监于殷,尽彻诸内奄,政事俱归于外庭,诚千载一时也。然而逆珰遗孽,但知力护残局,不复顾国家大计,即废籍诸公,亦阅

  • 武宗本纪·欧阳修

    武宗名炎,穆宗的第五个儿子。母亲是宣懿皇太后韦氏。武宗最初被封为颍王,官职渐升至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开成五年(840)正月,文宗病危,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诈传伪诏废黜皇太子李成美仍为陈王,立颍王李炎

  • 卷二十·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十 朱批何天培奏摺 雍正元年三月二十四日镇海将军署理江苏廵抚印务【臣】何天培谨 奏为淮关势难兼管恳 恩酌改事窃照江南各关奉 旨俱

  • 太宗文皇帝圣训序·顺治

    圣人之情因辞以见易曰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盖以通天下之志以成天下之务本乎至诚施诸命令无意于辞而理臻其极厯观尧舜禹汤文武之世典谟训诰厘然具存后人奉之为经列在学官为载籍首矧夫运际开天功存继志制作侔造化敎泽被

  • 卷五十三·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五十三宋 宋敏求 编大臣宰相出镇上陆象先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制杜黄裳河中节度平章事制武元衡西川节度平章事制李夷简淮南节度平章事制裴度河东节度平章

  • 卷十八·杨士勋

    ◎昭公起十四年,尽三十二年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大夫执则致,致则名,意如恶,然而致,见君臣之礼也。大夫有罪,则宜废之。既不能废,不得不尽为君臣之恩,故曰“见君臣之礼”。○见君,贤遍反。[疏]“大夫执则致”。○释曰:重发传者

  • 卷五 集素·陈继儒

    袁石公云:&ldquo;长安风雪夜,古庙冷铺中,乞儿丐僧,齁齁如雷吼,而白髭老贵人,拥锦下帷,求一合眼不得。呜呼!松间明月,槛外青山,未常拒人,而人人自拒者何哉?&rdquo;集素第五。 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为鄙夫;山

  • 心地光明魔自远离·印光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堕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搅扰。汝宜于念佛毕回向时,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此外概不理会

  • 乐圃余稿·朱长文

    宋代诗文别集。10卷。朱长文撰。全名为《吴郡乐圃朱先生余稿》。朱氏生平著述丰富,所撰诗、词、赋、辩、表章、杂说凡100卷,号《乐圃集》。南渡后毁于战乱。其从孙朱思裒集遗文得诗163篇、记5篇、序6篇、启7篇、墓志5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明佺

    凡十五卷。唐代明佺等撰。又作武周刊定众经目录、大周录、武周录。为东汉至武周有关翻译经论之目录。共收经典三六一六部,八六四一卷。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唐则天武后天册万岁元年(695),由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七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