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五、孔子去鲁适卫考

孔子去鲁,《世家》在定公十四年,《鲁世家》在十二年,《卫世家》在灵公三十八年,则当鲁定公十三年。《十二诸侯年表》鲁定公十二年孔子行,卫灵公三十八年孔子来。江永《乡党图考》谓去鲁实在十三年春,鲁郊尝在春,故经不书,当以《卫世家》为正。今考《世家》又谓:“孔子去鲁,凡十四年而反乎鲁”,孔子反鲁在哀公十一年,则去鲁正定公之十三年也。且《鲁世家》书孔子去于十二年毁三桓城,孟子不肯堕成之后,《左传》围成不克,在冬十二月,知孔子去在十三年之春矣。(臧庸《拜经日记》谓:“鲁郊在周正首月,实夏正十一月,孔子于鲁定公冬十一月郊后去鲁,至十二月公围成弗克,孔子已去鲁矣。使十一月不去鲁,十二月围成,有弗克乎?”不悟《春秋》固用周正,其说疏陋,殊无足辨。)又《世家》载齐人归女乐,崔述疑之,谓“《孟子》但言不用,从而祭,膰肉不至,未尝言归女乐。且其事不书于《春秋经》,又不见于《传》,惟《论语 微子篇》有之,疑出战国策士所伪撰。”翟灏《四书考异》谓“《语》《孟》俱不专于记事,各见一边,理无嫌也。”余谓孔子去鲁,亦不载于《春秋》,何论于归女乐?且《韩非》书(《内储说下》)亦载此事,其与《史记》所叙,虽诚有类战国策士口吻者,然孔子在当时,主复古礼以折私家之奢僭,故内则权臣抗其政,外则敌国忌其事,谗间交作,决非一端,女乐之事,何必无之耶?(林春溥《孔门师弟年表后说》谓:“武叔之毁仲尼,桓子之受女乐,亦当由堕都之故。盖始患家臣之强而堕之,继闻处父之言而疑之,物必先腐而后虫入焉。使桓子不疑孔子,岂女乐所能间?”刘光蕡《烟霞草堂文集》卷一《孔子周游列国说》则谓:“孔子周游,为避祸,非为行道。陈氏于齐,犹季氏之于鲁。孔子用于季氏,抑私家,强公室,齐、鲁近而相亲,鲁治,齐必效之,陈之谋篡齐急,故忌孔子之用鲁,为女乐以馈之,所以间孔子。孔子用于鲁,实季氏主之,故孟子见行可之仕,不曰鲁定公,而曰季桓子。用女乐以饵季氏,与为密谋,谓孔子利鲁不利季氏。季氏欲杀孔子,公不敢违。郊不致膰,即食不设箸之意。以孔子去之速,知季氏必欲杀孔子,而圣人已见其机也。孔子在外,屡发思归之叹。其出也,师已送之,曰:夫子为罪也。当时不罪夫子,师已何为辨其无罪?而夫子亦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则出走为避死明矣。故其归也,必待冉有用于季氏,季氏召之而后敢归也。既信孔子而用之,不信去之可矣。曷为必欲杀之?曰:所谓交不终兮怨长也。且不杀孔子,无以对叔、孟,更无以挟定公,三月之间使两易其政也。谓女乐之馈出自陈氏。以昭公之出,陈氏援季,简公之弑,三家庇陈知之也。”今按两家之论,虽非的证,而颇得当时情事,抑刘辨深刻矣。又《王荆公行述》谓古之人仆仆然其身以求行道于世而曰吾以学孔子,惑矣。孔子始食于鲁,鲁乱而适齐,齐大夫欲害己则反而食于鲁,鲁受女乐不朝者三日。义不可留则乌乎之,曰卫灵公之遇贤者,庶乎其犹有礼;于是之卫,卫不可与处,于是不暇择而之曹,以适宋、郑、陈、蔡。其志犹去卫而之曹也。老矣,遂归于鲁以卒。孔子之行如此,乌在其求行道也。孔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仆仆然劳其身以求行道于世,是沽也。王氏此论,颇若与刘说为近。然时人固曰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亦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斯二义者,合而观之其可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七 长沙嗣王业子孝俨 业弟藻 永阳嗣王伯游 衡阳嗣王元简 桂阳嗣王象·姚思廉
  卷一百0一 晉紀二十三·司马光
  卷八十八 大中祥符九年(丙辰,1016)·李焘
  第四十回 流民图为国请命 分水岭割地畀辽·蔡东藩
  卷七十五·杨士奇
  尚史卷三十二·李锴
  ◎三小姐与西犬·吴虞公
  二十三 曹寅奏闻江南秋收丰登情形摺·佚名
  一○一二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抄单)·佚名
  五四 秋瑾·周作人
  宣穆张皇后传·房玄龄
  杨巨源传·脱脱
  卷八·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二七·吴楚材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出 权哄·洪昇

    【双调引子·秋蕊香】〔副净引祗从上〕狼子野心难料,看跋扈渐肆咆哮,挟势辜恩更堪恼,索假忠言入告。 下官杨国忠。外凭右相之尊,内恃贵妃之宠。满朝文武,谁不趋承!独有安禄山这厮,外面假作痴愚,肚里暗藏狡诈。不知圣上

  • 巻十七·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签卷十七明 胡震亨 撰诂笺二洞案郑谷诗端简炉香里濡毫洞案边宋景文云凡朝防排正仗吏供洞案设前殿两螭首间案上设燎香炉修注官夹案立其名为洞人多不知予疑通朱漆为案故名洞云景文此解恐未是洞洞敬

  • 唐诗镜卷二十七·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__唐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二十七 明 陆时雍 编 盛唐第十九 杜甫【七】 五言排律 投哥舒开府翰二十韵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先锋百胜在略地两

  • 卷一百三·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三巧艺钓赋           【周】宋 玉宋玉与登徒子偕受钓于?洲上而并见于楚襄王登徒子曰夫?洲天下之善钓者也愿王观焉王曰其善奈何登徒子对曰夫?洲钓也以三寻之竿八丝之线饵

  • 御选明诗卷八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八十五七言律诗十八王懋明同鸿山公游吴尚寳水云居【时吴复宦京师】公子高标抗俗氛翠微开馆坐氤氲回塘暗引荆溪水虚阁常蒸玉洞云花隠房栊春不去席依松竹画疑曛主人却有家山胜鹤怨空岩讵忍闻姚咨

  • 卷五十一·黄以周

      徽宗   △宣和七年(乙巳,一一二五)   1、十二月(案:钱氏《四史朔闰考》:十二月戊戌朔。) 己未,手诏:“朕获承祖宗休德,讬于士民之上,二纪于兹,虽兢业存于中心,而过愆形于天下。盖以寡昧之资,藉盈成之业。言路壅蔽,导谀日闻;恩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九年六月己酉朔签书枢密院事楼炤与东京留守王伦同检视修内司趋入大庆殿过斋明殿转而东入左银台门屏去从者入内东门过会通门由垂拱殿后稍南至玉虚殿乃徽宗奉老子之所殿后有景命殿复出至福宁殿即至尊寝

  •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后主本纪·姚思廉

    后主名叔宝,字元秀,乳名黄奴,高宗嫡长子。梁承圣二年(553)十一月二十日生于江陵。次年,江陵陷落,高宗随迁关右,留后主于穰城。天嘉三年(562)回京师,陈叔宝被立为安成王世子。天康元年(566)任命为宁远将军,设置佐史。光大二年(

  • 华岳传·脱脱

    华岳字子西,贵池人,为武学生,轻财好侠。韩..胄当权,华岳上书说:“一个月以来,都城士人百姓彷徨四顾,好像将要丧失其家室;军队士兵的妻子儿女隐哭含悲好像将要驱使他们赴水火。市区喧腾纷乱,想要说又闭口不言,惊骇于传闻,不知道所

  • 翁正春传·张廷玉

    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万历中期,担任龙溪教谕。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士第一名,授职为修撰,升任少詹事。万历三十八年(1610)九月,被任命为礼部左侍郎,代替吴道南负责礼部事务。十一月,出现日蚀,翁正春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皇帝

  • 卷一百二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二十二灾祥略【一】【臣】等谨按史家皆志五行始自汉书详列五行传说及其占应後代作史者皆因之人主致中和则天地位万物育其机甚捷其理甚微而为灾异之学者

  • 食货六○·徐松

    恩惠「恩惠」二字原放在天头,今据体例移作标题。居养院养济院漏泽园等杂录【宋会要】居养院始于唐之悲田、福田院。 元符元年,诏:「鳏寡孤独贫乏不能自存者,以官屋居之,月给米豆;疾病者,仍给医药。」 崇宁五年,始赐名居养。从

  • 卷六十一·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六十一歴代三西汉陈平或问陈平当王诸吕时何不谏程子曰王陵廷争不从则去其位平自意复谏者未必不激吕氏之怒也夫汉初君臣徒以智力相胜胜者为君其臣之者非心説而臣事之

  • 卷二十一·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二十一宋 杨复 撰祭法 祭礼五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建立也立天神地祗人鬼之礼者谓祀之祭之享之礼吉礼是也保安也所以佐王立安邦国者主谓凶礼宾礼军礼嘉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云何瑜伽师地。谓十七地。何等十七嗢拖南曰五识相应意有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

  • 覆王弘愿居士书(七通)·太虚

    一承示译权田僧正两部曼荼罗通解付海潮音登载,甚是欢迎!电版应可加入。欧阳君所著,诚如居士所言。拙著指耶、回所奉天神、无甚依据也。罗汉、菩萨变易生死,论疏中往往谈及。楞严七卷中所说众生颠倒,尝谓即是变易生死,是自主

  • 周礼集说·佚名

    十卷。宋陈友仁因无名氏书本增修。陈友仁生卒不详,字君复,浙江湖州人。宋之遗民。《周礼集说》前有陈友仁序,称其友得书于霅(今浙江吴兴),编节条理与东莱吕祖谦《读诗记》、东斋《书传》相似,名氏则未闻,故携以归。训诂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