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十則 雲門塵塵三昧

第五十則雲門塵塵三昧

舉:僧問雲門禪師:如何是塵塵三昧?門云:缽裏飯,桶裏水。

三昧是一種修行,要修行到我心與大自然相親冥。於一微塵中成就一切微塵世界。這樣的修行如何做起?雲門禪師答:從食菽飲水做起。

小時跟哥哥到過杭州西湖法相寺,法相寺在淨慈寺進去。寺古而小,僧侶只三人,主僧和我哥哥是朋友。當晚就留我們住。翌日一清早起來,一桌喫飯,飯頗粗糙,有蒸蘿蔔乾卻極甘香。還有是霉豆與青菜。二僧喫過飯就去寺地農作。

這餐飯極真,覺得比大寺大廟裏招待居士的素食筵席與齋供更好。至於一般人家的一日三餐,那又另是一番風光。我小時每見閭閻村落起炊煙時,總要感動,那實在是有著一個人世的憂喜。與古今歷史上的亂離承平。

人們只知中華料理的品樣豐富多變化,冠於世界諸國,殊不知中國人家日常飯桌上對於一碗飯一杯水的感情闊達深厚,也非世界諸國所及。對於米飯與茶水,印度人的是一個淨字,所謂妙喜食,與日本人的貞親二字。都有一種人世的珍重。比起來,西洋人對於食就只是食慾。而惟獨中國人對於米飯與茶水,不止於淨與貞親,卻還有一種素樸的大氣。

西洋人的只是生存競爭的社會,雖然也有助人與互助,他們的生活規則單調得多。他們的看似簡,其實只是陋,看似明快,共實是粗。中國人的社會是已昇華而有了人世,道德與人事比西洋的真,更得繁簡之理。也比印度的與日本的人世更廣博細緻。所以中國人處世做人,成敗死生之機,悲喜得失之情,決絕與灑脫之意,從其表現於歷史上的離亂與承平者來看,乃至單從其表現於文學上的來看,皆非他國人的可比。然而如釋迦所言:「一切有情,依食而住。」佛有三十二相,卻是喫相第一。中國人的情知與悟,皆報本於餐桌上對於米飯茶水的珍重法。日本人亦叫小孩要揀拾飯粒。日本且有滴水禪師,珍重一滴之水。

真是,一茶一飯有歷史上的離亂與承平,與我此生的悲歡離合。所以雲門禪師說缽裏飯,桶裏水,是塵塵三昧,亦即人世的修行。

然而這裏雪竇禪師卻來了一記翻,茶飯之事,他是把那人世的憂喜之情都來超過了,單取那素樸的大氣,有如崑曲平劇把那劇情的悲歡離合都只是聽個好嗓子。新近郭先生從臺灣寄給我看一本好書,是曾郁芬著「國劇歌唱藝術對話錄」,裏邊講崑曲與平劇的嗓音有六喜與六忌,六喜是寬、亮、清、甜、厚、潤。六忌是炸、劈、乾、飄、皇、肉,我哥哥用書法來比給我聽,說那六喜六忌真是說得對極了。於是兩人再來解雪竇的這則頌。我哥哥教給我道:唱悲劇的嗓音也要是寬、亮、清、甜、厚、潤。譬如易經的卦,爻有吉凶,而卦象都只是一個貞,沒有不好的陽畫(-)與陰畫(——)。超過或解脫云云都不可以只是觀念的,而是要有現實的六喜的嗓音、與易的卦象造形。雲門說的缽裏飯,桶裏水,把那人世的憂喜之情都來解脫了,而只是一個素樸的大氣,也可比是這嗓音與卦象。

經我哥哥這一說,我也明白了。我哥哥真是好,我說哥哥,你的人便也是像那卦象。他笑了,說道:「你就是會離題,且把雪竇的這則頌唸一遍給我聽聽。」我便來唸:

缽裏飯,桶裏水,多口阿師難下嘴。

北斗南星位不殊,白浪滔天平地起。

擬不擬,止不止,箇箇無褌長者子。

哥哥聽了說:「啊!豁脫了亦還是會洪波滔天,那北斗南斗一句真是大。」我卻不理睬這些,只去比想北宋人畫的節日戲嬰圖,說什麼擬不擬,止不止,原來就是那小兒的無心嬉戲。而那幾個小孩太小了,皆只繫肚兜,赤著屁股。

猜你喜欢
  师姑是女人·佚名
  菩萨诃色欲法经·佚名
  第五卷·佚名
  阿弥陀经义述·慧净
  卷二·佚名
  卷四十二·佚名
   第二則  趙州至道無難·胡兰成
  摄大乘论释论 第九卷·世亲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佚名
  卷三百七十七·佚名
  帝释品第二·佚名
  卷五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三·佚名
  第三卷·僧祐
  第二十四 兄弟交战·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激乱·陆采

    【夜行船引】〔净上〕乍解兵权嗟失势。似蛟龙困居浅水。运有来时。升腾云雨。扰乱乾坤都碎。〔西江月〕腹内包藏韬略。军中累建奇功。威名千里鎭羌戎。雄据一方谯共。失计来朝阙下。飞禽自陷笼中。他年若得逞心雄。

  • 卷十·喻良能

    钦定四库全书 香山集卷十      宋 喻良能 撰七言律诗 题确山梵安寺 确山风物似齐山谁着精蓝乱石间僧梵四时看紫翠轩窻终日对孱顔暂容借榻松风惬更欲题诗藓壁悭老我还思十年事飞来峰上晓跻攀 监湖道中口占 轧

  • 列传第五十一 魏卢李杜张韩·欧阳修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着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

  • 卷三十七·谷应泰

      ○汪直用事   宪宗成化十三年春正月,置西厂,命太监汪直讠刺外事。汪直者,大藤峡瑶种也。瑶贼平,直以幼男入禁中,为昭德宫内使,寻堂御马监事。年少黠谲,上宠之。   先是,妖人李子龙以左道惑众,内使鲍石、郑忠敬信之。

  • 第六十一回 慕容垂避祸奔秦 王景略统兵入洛·蔡东藩

      却说桓温自枋头奔归,焚舟弃仗,丧失不资,但命毛虎生督东燕等四郡军事,领东燕太守。温从东燕出仓垣,凿井而饮,沿途饥渴交乘,很觉困顿。那燕大都督慕容垂,却未曾急追。诸将争请追击,垂与语道:“我并非不欲往追,但行军须知缓急,

  • 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成化十五年秋七月乙卯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丙辰巡抚河南右副都御史李衍奏修筑过睢州等州祥符等县黄河冲决堤岸缺口计七万七千七百五十二丈有奇○丁巳 皇太子千秋节文武群臣朝参毕诣文华殿行庆贺礼赐宴于午

  • 卷之五百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纪昀

    宦者传宋 【二】○宋二杨守珍 韩守英 蓝继宗雷允恭 阎文应 任守忠张惟吉 石全彬 甘昭吉李宪 张茂则 李舜举李继和 梁从吉杨守珍韩守英蓝继宗雷允恭阎文应任守忠张惟吉石全彬甘昭吉李宪张茂则李舜举李继和梁从

  • 卷五十二·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五十二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 窦婴字王孙孝文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也【师古曰县名也地理志属信都观音工唤反】

  • 九年·佚名

    (乙巳)九年清乾隆五十年春正月1月1日○辛亥朔,祈穀于社稷。○下綸音于八道兩都曰:「三元之日,十行之綸,槪無歲無之,而今歲此日,予意尤有切焉。昨秋稍熟,民食粗裕,或可以少寬,予宵旰之憂,而憧憧一念,反有甚於歲饑之時。嗟!我八路良長

  • 问辨録卷三·高拱

    ○论语问人不知而不愠何以为君子曰学本已事何与于人即学至圣人亦分内耳若能识得真境到得实际则安身立命自有所在欲人知也何为曰在圣门则谁欤曰颜曽其人也即孔子下学上达不怨不尤亦只如此所以用舍行藏惟其所遇盖皆应迹

  • 卷三·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考卷三宋 叶梦得 撰统论归顺辞也亦易辞也入逆辞也亦难辞也夫顺则易逆则难其理固相因然亦有顺而难者内有敌也亦有逆而易者内有主也顺逆理也难易事也春秋虽各据其实书又有非其实而特书以见义者楚公子

  • 卷三·姚舜牧

    <经部,诗类,重订诗经疑问> 钦定四库全书 重订诗经疑问卷三 明 姚舜牧 撰 魏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诗序刺褊也其民机巧趋利由其君俭啬褊急

  • 等行品第十四·佚名

    尔时于彼众会之中。有一天子。名现不退转。白世尊曰:何谓奉法遵经典者,世尊告曰:天子欲知奉法遵经典者,能崇顺诸法。是则名曰奉遵。于法若能崇顺一切法者,此则名曰奉修于法。所以者何。其不崇顺于诸法者,则不造法亦无不造。

  • 中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梵志青目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觀有無品第十五   問曰.諸法各有性. [一]以有力用故.如瓶有瓶性布有布性.是性衆緣合時則出。答曰.   [二]衆緣中有性 是事則不然. 性從衆緣出 卽名

  • 圣无能胜金刚火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妙高山宝峰楼阁之中。以种种金宝而用庄严。出无数光周匝照曜于诸山岩。复有栴檀沉水涂香粖香种种名花。及诸宝盖铃译如是严饰。尔时有天龙夜

  • 众经目录卷第二·法经

    隋沙门法经等撰众经别生四 合二百二十一部二百六十三卷&middot;华严经十种生法经一卷&middot;佛名经一卷&middot;净行品经一卷&middot;菩萨名经一卷&middot;抄华严经一卷&middot;菩萨十地经一卷右六经出华严经。&mid

  • 右绕佛塔功德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652~710)译。又作绕塔功德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系佛应舍利弗之请,以偈宣说右绕佛塔之功德。初叙在家众右绕塔可得夜叉鬼神等之亲近供养、远离八难、具妙色相、生于最尊之姓、仪容端正等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