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华东基督教教育代表团问(五则)
问一:中国佛教的趋势如何? 答一:佛教徒众可分二项来说:一、居家佛教徒,即在家信仰佛教的男人女人是。二、出家佛教徒,即男人女人出家的,所谓和尚、尼姑是。在家佛徒,近来也有团体的组织,如上海及各地的佛教居士林、净业社、正信会、佛学社等等团体,这是一种新兴的趋势。出家佛徒之寺院庵堂的僧尼,泥困旧式陋习,不合现时趋势,致益堕落的固不少,也有许多能适合现时环境而兴起的,例如全国各地寺院之附设佛学院、僧学林、研究社等僧教育;或设办各项国民小学,及慈善事业之孤儿院、医院、施诊所、赈灾会等等。由以前各个寺院及出家在家佛徒都是散漫的,近来则无论在家出家的佛教团体,渐由一地方乃至全国,都有了系统组织的趋势。在这新旧过渡的变化中,息息与全国民族相关系,将来的结果,要看中国整个民族的趋势如何?
问二:中国佛教教育有何新计划? 答二:佛教教育分二项来说:一、由佛教团体来办的国民教育,概遵照国民政府所规定的学校办法,设办各项小学校及民众学校等,如雪窦寺今亦设有农读学校二所。二、招集有中学程度的僧徒所办的僧徒教育,此即上述各寺院设办之佛学院等,不但使之有学识,而且要符佛教的道德修养以住持现代的佛教。余个人主张,以后应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人,才能允许出家,出家后还要受十二年的僧教育,方能完成宣扬佛教的力量。
问三:中日佛教的关系如何? 答三:日本的佛教在隋唐时由中国传入,到了宋元时代,日本为适应自己国家的环境,产生了日莲宗、净土真宗。真宗的寺僧,同人民一样的有妻子儿女,因此其佛教普遍了全国人民;比如路德改新教后娶妻育子的牧师,就不同天主旧教的神甫和修道女的情形了。其国六千余万民众,除原有的神道教徒占一半,和少数基督教徒外,其余信仰佛教的总在三千万人以上。日本近时佛学研究很发达,于国家社会建设事业,都有长足的进展。但严格以论其佛教的精神、修养,比之我国,学有所长,行有所短也。民十三年,余在庐山召开世界佛教联合会,日本佛教徒曾来出席,日人回国后,发起东亚佛教大会,次年我国亦派代表赴日。在互相间观察的结果,信仰修行以中国为优;然日本之研究佛学,能适合现今的科学方法,故有互相学习的需要。
问四:佛教对基督教应有如何关系? 答四:余对于基督教向无研究,所以讲不到什么。但我想从商界、工界、农界之同一界的关系来说,今基督教和佛教同为宗教界,当然可以有同是宗教的关系。凡宗教对于宇宙万有,都有最高的信仰,为一切思想行为的根本和归宿,使人能悔改抑止罪恶的行为,越加增长其善德而向上进步,并能使有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毅力。佛、耶两教在此点,应有相同关系。但佛是佛教,耶稣是耶稣,其教义当然各别。
然亦有相互资助的地方,佛教大乘菩萨以利他之精神,来救济觉悟众生,是都为群众幸福而牺牲自身利益;此于耶稣舍身救世的精神,颇堪借镜;而近时有许多高明的基督教徒,往往看阅佛经,以体会中国人民一般的心理,以作贯通的学理研究。
问五:中国佛教对于世界之贡献如何? 答五:佛教起于印度释迦牟尼,印度乃婆罗门教国家,阶级制度很严,释尊创平等教义以反抗婆罗门教,似基督反对犹太教的情形。经千余年后,佛教衰颓,婆罗门教复兴,印度即无佛教。而印度千余年的佛教,远播各地,即分三期:初期、小乘佛教,流在锡兰、缅甸、暹罗;二期大乘佛教,传入中国而流及日本、朝鲜;三期密宗佛教,流在中国的藏、蒙等地。由此、现今世界流传的佛教,要算中国来得最完备。所以中国佛教对于世界的贡献,就是佛教对于世界的贡献。于此当略说佛教的特质:世上科学、哲学、宗教等各种学问的讲明,都离不了因果律,不单大的事物必有其因,就是微小的事物亦何尝非果。部别研究让之科学,哲学、宗教专从宇宙万有的原因是什么?将来的变化又如何去追讨。例如基督教以所谓神的上帝为最前的因和最后的原因。但而佛教的因果论是特殊的,佛说一切法皆是因缘所成,就是大而山川日月人兽,小而草木尘沙虫蚁,这些都是仗因托缘而成。譬如稻梁的收获,要有种子的因,经过水土人工肥料和相当时间等缘,方能结实。如此看来,推之无边的世界,近之吾人的身躯,皆由因缘所成。人由业识的因,揽父母之缘而成;大地山河以众生的同业为缘,地、水、火、风、色、声、香、味、触的共相种为因而生起。各因互缘展转而为因缘,没有单独的一物可生其他万物,亦没有特定的一非因果之物可主宰一切,尤没有任何一物不假因缘而能成,是为澈底的因果论。科学分析到最后的元子、电子,便没有了因;其余的宗教、哲学亦然。于是皆不免把因果律推翻破坏,陷于不通。惟佛教的因果论,最讲得通,亦最能餍足人类智识上的信仰。佛教能够贡献于世界的,亦就在此。(性定记)(见正信六卷三四期合刊)注一 原题“太虚老法师对于五个问题之略解”,今改题。
猜你喜欢 卷二十九·佚名 黔南会灯录卷第四·善一如纯 佛说大七宝陀罗尼经·佚名 实际主义批评·太虚 卷第三十四(第五诵之六)·佚名 卷十六·聂先 天台传佛心印记·怀则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二(本疏第二)·智周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第八卷·宗赜慈觉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佚名 妙法莲华经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佚名 佛说毗奈耶经·佚名 宗镜录卷第四十五·延寿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卷第十六·德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