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书传卷二十

宋 苏轼 撰

周书

文侯之命第三十

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

平王幽王之子宜臼也文侯仇义和其字也以圭爲杓柄曰圭瓒

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克愼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祖怀在位

怀安也

呜呼闵予小子嗣造天丕愆

痛幽王犬戎之祸也

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家纯

殄絶也纯大也言无以资给惠利下民民莫爲用者故爲犬戎所侵害我国家者亦大矣

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

西周之所以亡者无人也耆而俊者皆不在位春秋传曰恶角犀丰满而近顽童焉

予则罔克曰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

诸侯在我祖父行者其谁恤我哉

呜呼有绩予一人

有能致功予一人者乎

永绥在位父义和汝克昭乃显祖

谓唐叔也

汝肇刑文武用防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

汝始法文武之道以和防绍接我使得追孝于前文人奉祭祀也

汝多脩扞我于艰

多所脩完扞衞我于艰难也

若汝予嘉王曰父义和其归视尔师宁尔邦用赉尔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

赐弓矢使得征伐

马四匹父徃哉柔逺能迩惠康小民无荒宁简恤尔都简阅其士惠恤其民

用成尔显德

予读文侯篇知东周之不复兴也宗周倾覆祸败极矣平王宜若衞文公越句践然今其书乃施施焉与平康之世无异春秋传曰厉王之祸诸侯释位以问王政宣王有志而后效官读文侯之篇知平王之无志也唐德宗奉天之难陆防爲作制书武夫悍卒皆爲出涕唐是以复兴呜呼平王独无此臣哉

费誓第三十一

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

伯禽周公子费在东海郡后爲季氏邑非鲁近郊盖当时治兵于费

公曰嗟人无哗听命

哗讙也

徂兹淮夷徐戎并兴

成王征淮夷灭奄盖此徐州之戎及淮浦之夷叛已久矣及伯禽就国则并起攻鲁故曰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徂兹者犹云徃者云尔

善谷乃甲冑敿乃干无敢不吊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

敿锻砺皆脩治也吊精至也

今惟淫舍牿牛马

牿所以械牛马者今当用之于战故大释其牿淫大也

杜乃擭敜乃穽无敢伤牿牿之伤汝则有常刑

擭机槛也敜塞也恐伤此释牿之牛马此令军所在居民也

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祗复之我商赉汝乃越逐不复汝则有常刑

军乱生于动故军以各居其所不动爲法若牛马风逸臣妾逋逃而听其越逐则军或以乱亦恐奸人规乱我军故窃牛马诱臣妾以发之禁其主使不得捕逐则军自定得此风逃者当敬复其主我当商度有以赐汝若其越逐与其得而不复者皆有常刑

无敢寇攘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冇常刑甲戌我惟征徐戎峙乃糗粮无敢不逮汝则有大刑鲁人三郊三遂峙乃桢榦甲戌我惟筑

糗糒也师逺行则用之桢榦皆木也所以筑者徐戎淮夷近在鲁东郊不伐之于郊而载糗粮逺征其国既以甲戌筑又以甲戌行何也古来未有知其説者以予考之伯禽初至鲁鲁人未附韩信所谓非素拊循士大夫驱市人而战者若伐之于东郊鲁人自战其地易以败散筑城而守之徐夷必争使土功不得成故以是日筑亦以是日行徐夷方空国寇鲁鲁侯乃以大兵徃攻其巢穴师兴之日东郊之围自解所谓攻其必救筑者亦得成功也费誓言征言筑而终不言战盖妙于用兵周公之子盖亦多材艺耳

无敢不供汝则有无余刑非杀

汝敢不供桢榦则吾之刑汝不遗余力矣特不杀而已糗粮刍茭不供则军饥故皆用大刑大刑死刑也桢榦不供比刍粮差缓故用无余刑而非杀近时学者乃谓无余刑孥戮其妻子非止杀其身而已夫至于杀而犹不止谁忍言之伯禽周公子也而至于是哉

鲁人三郊三遂峙乃刍茭无敢不多汝则有大刑言鲁人以别之知当时有诸侯之师也桢榦刍茭皆重物故独使鲁人供之三郊三遂南西北方郊遂之人东郊以备寇不供也徐夷作难久矣鲁国受其害而以宅伯禽知周公不私其子伯禽生而富贵安佚始侯于鲁遇难而能济达于政练于兵皆见于费誓见周公教子之有方也孔子叙书盖取此也

秦誓第三十二

秦穆公伐郑

秦穆公任好

晋襄公帅师

襄公欢文公子

败诸崤还归作泰誓

秦穆公违蹇叔以贪勤民爲晋所败不杀孟明而复用之悔过自誓孔子盖有取焉崤在农渑池县西

公曰嗟我士听无哗予誓告汝羣言之首

此篇首要言也

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

孔子曰人之言曰予无乐乎爲君惟其言而莫予违也孔子盖以爲一言而丧邦者此言也民讫自若是民尽顺我而不我违乐则乐矣不几于游盘无度以亡其国如夏太康乎

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

人知声色之害己也然终好之知药石之寿已也然终恶之岂好死而恶生哉私欲胜也夫惟少私寡欲者爲能受责而不责人是以难也

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已犯之恶既成而不可追未迁之善未成而不可补日月逝而不复反我心皇皇若无明日悔之至也

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爲亲我视在朝之谋人未见可以就问使我敬畏如古人者故且用今之流亲己者而已

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髪则罔所愆

虽不免且用孟明然必访诸黄髪如蹇叔之流也

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

番番老者虽旅力既愆我犹庶几得而用之

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

仡仡勇者虽射御不违我犹庶几疎而逺之

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

谝巧也皇暇也仡仡勇夫且不欲而巧言令色使君子变志易辞者我何暇复多有之哉

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

我昧旦而起则思之矣曰安得是人哉得是人而付之子孙黎民我无恨矣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至哉穆公之论此二人也前一人似房龄后一人似李林甫后之人主鉴此足矣

邦之杌陧

不安也

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

怀安也

书传卷二十

猜你喜欢
  卷七 七之二·孔颖达
  卷四十 既夕礼第十三·郑玄
  小雅·毛公
  必仁且智第三十·苏舆
  卷八十一·程公说
  第六章 1·辜鸿铭
  卷四·黄伦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1)·戴圣
  防有鹊巢·佚名
  卷三十六·王与之
  第七 揣篇 3·王诩
  我对人类心理认识前后转变不同·梁漱溟
  明哲品法句经第十四·佚名
  答向鉴莹问(二则)·太虚
  甚希有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八·彭定求

        卷58_1 【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李峤   神龙见像日,仙凤养雏年。大火乘天正,明珠对月圆。   作新金箧里,歌奏玉筐前。今日宜孙庆,还参祝寿篇。   卷58_2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李峤  

  • 李子申·唐圭璋

      多丽   好人人。去来欲见无因。记当时、窃香倚暖,岂期蝶散鹣分。到而今、漫劳梦想,嗟后会、惨啼痕。绣阁银屏,知他可处,一重山尽一重云。暮天杳、梗踪萍迹,还是寄孤村。寂寥月,今宵为谁,虚照黄昏。   细追思、深诚密

  • 卷九·昭梿

    ◎宁王养菊京中向无洋菊,篱边所插黄紫数种,皆薄瓣粗叶,毫无风趣。宁恪王弘皎为怡贤王次子,好与士大夫交,因得南中佳种,以蒿接茎,枝叶茂盛,反有胜于本植。分神品、逸品、幽品、雅品诸名目,凡名类数百种,初无重复者。每当秋塍雨后

  • 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十一、我编《当代汉英词典》①·林语堂

    ①原题为《当代汉英词典缘起》。编一部中文词典,以仿牛津简明字典,是我数十载的夙愿。民国三十三年,书成,共六十余册,由家兄憾庐及海戈先生编成。抗战初发,毁于兵火,仅余带走美国之十三册。三十年来常怀此志,民国五十五年,退隐

  • 提要·陆游

    【臣】等谨案南唐书十八卷音释一卷宋陆游撰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隂人佃之孙宰之子初以防补登仕郎隆兴初赐进士出身嘉泰初官至寳谟阁待制宋初撰录南唐事者凡六家大抵简畧其后撰南唐书者三家胡恢书久佚惟马令书与游书盛传而

  • ·请恤沉溺官兵书·丁曰健

    卷查历年哨船、饷船失水,漂没官员弁兵之案,有详请题恤而未奉明文饬知者,有辗转查收册结而迟延未办者,有因复查生死下落久未见覆而即置之高阁者。窃思官弁及兵丁人等因公出洋,皆职分所当为。在水师不详察风云

  • 胡瑗传·脱脱

    胡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人。以经术教授于吴地,达四十余年。景..初年(1034),朝廷改定雅乐,下诏求通晓音律之人。范仲淹特荐举胡瑗,胡瑗以平民的身份在崇政殿回答皇上的咨询。之后,和镇东军节度推官阮逸一同校定音律,分别铸造钟和

  • 王艮传·张廷玉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1400)成为进士。廷试对策名列第一。因他相貌丑陋,而改为胡靖第一,胡靖即胡广,王艮第二,李贯第三。三人都是同乡,一同被授为修撰,朝廷并按照洪武年中成例,设文史馆让他们居住。王艮参与编修《太祖

  • 卷十一·楼昉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十一宋 林虙 编西汉十一哀帝【三十三】益封王根等诏【绥和二年】曲阳侯根前以大司马【一云前在位】建社稷防益封二千户太仆安阳侯舜徃时防太子家导朕【一云辅导】忠诚专壹有旧恩益封五百户新

  • 唐纪二十三则天顺圣皇后下久视元年(庚子、700)·司马光

    唐纪二十三则天皇后久视元年(庚子,公元700年) [1]秋,七月,献俘于含枢殿。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钤卫大将军、燕国公,赐姓武氏。召公卿合宴,举觞属仁杰曰:“公之功也。”将赏之,对曰:“此乃陛下威灵,将帅尽力,臣何功之有!”固辞不受。 [1

  •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目录·李之芳

    卷首督浙恭报到任日期疏(康熙十二年十月)(一)计典届期疏(二)照会各镇防御海疆(三)请修战船疏(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四)核减马价疏(五)咨提督酌议通省增兵(康熙十三年正月)(五)卷一督师请开销试放火药疏(康熙十三年三月)(七)请增设兵马疏(九)飞报

  • 四书经疑贯通卷七·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所言若不同何欤首章以下文专言道而不言性教后章但言性教而不及道何欤首章原性道教之名义自义理上言后章论性教之异同自人品上分故之

  • 卷十三·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十三王制王制者记先王班爵授禄祭祀养老之法制汉文帝令博士诸生作其书采集秦以前古书所载而又杂取传记之说故与周官孟子不尽合程子曰孟子时载籍未经秦火然

  • 贤愚经卷第六·佚名

      (三一)月光王头施品第三十(丹本此品却在五卷为二十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庵罗树园中。尔时世尊。告贤者阿难。其得四神足者。能住寿一劫。吾四神足极能善修。如来今者当寿几许。如是至三于时阿难为魔所迷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澄观

    疏。广大即入于无间尘毛包纳而无外者。第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上句大能入小。下句小能容大。虽有即入意取广狭。无间谓小。小之则无内。以无内故无有中间。无外谓大。大之则无外。无外即是广大之身刹。即入无内之尘毛。

  • 卷第五·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五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佛成道日提纲 雪岩钦禅师。腊八上堂。黄面老子。六载辛勤。寻得鼻孔。打失眼睛。且道。落在什么处。雪山午夜一天星。 佛成道上堂。道本无形。亦本无名。未闻其

  • 全史宫词·史梦兰

    诗别集。二十卷。清史梦兰撰。此书皆为史氏自撰宫词,起自上古有熊氏,下迄明末,凡一千五百首,每首均详注史事,以与诗相印证。意欲以宫词之体综述五千年治乱兴衰,以为读史之助。故于每朝之前,皆列其统系,以便于掌握。许乃普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