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散种章第一

天竺须赖国三藏僧伽罗刹汉言,众护造後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从明胜日出像。亦颜色行德多。中多贵姓尊行德守。本从是种有。世间亦天上皆叉手礼佛。是故持头面为礼佛。为无上天下无有等精进者,鬼龙天人亦在三界中。随近持微妙。不度者便度。死者不复死。老者不复老。皆从行得佛法。亦行者是三无有行亦德守听说谛法自意作。行者得味譬如笮甘蔗。常怖观见积百馀。若不得亻乐乐穷老死。故在世间没。譬如无有力象堕陷不能自出。世间人亦尔。从若干种经取安。譬如若干种华积在。欲所作著行道地听从若欲度世说。行者便听当说行道地。生老病死忧慼若不可意愁恼。行者若家中行。若弃家行。欲坏苦本者,欲往得道。无有馀近无有馀归。无有馀能解祝当一切舍。如是行者,但当一切舍。使行道地从後来。说生老病死著意忧。便身生苦已欲度世者,便行道地莫厌在身。已有老病死。从是若著意恼生。欲随受佛戒者,便行从致无为。何等为不可行。何等为可行。何等为行者,何等为地者,不可行者,名为念欲念瞋恚念侵念国不念死。随恶知识。不持戒不受慧。不摄意不受教行不问。自斯身念色想念常乐想净。自计身不慧。郡县居羸人并居。念色瞢瞢不离贪。多欲多恚多痴多因缘多食。舍行贪身欲睡眠忘意疑过。精进失精进。畏怖不摄根。多事多说多业多作事。久倒教倒意计。是亦如是,今世法从道或离道。是名为不可行。是何以不可行。离无为故。从後缚束说。瞋恚欲杀常身乐净受想不慧不随从若干恶。佛说是不可行。何等为可行。念出不念瞋恚不念杀。近明知识。持戒净不多食事。问自身不斯念非念不好。念苦念不净。不念身好。不郡县居。不羸人共居。不瞢瞢。自守少恼少事少食。不舍方便。伏身舍睡眠。意在行正。守意无有疑。精进在行。离惊怖摄根门。少说在谛行受谛教修谛意。喜在空泽中行如有观。未得好法便致法。已致便护。多喜欲闻经所身故用足。但不足法行知当死。不乐世间德厌食可无为。亦如是辈行法从应致无为。是名为可行。何以为是可行。从是致无为。从後缚束说戒净堕信不念身敛受法事。听者谛见不侵若干。是应无为得道者,佛说法念若干种意。定无有苦无有疲。已说功德聚。摄根伏身应可行。行者为何等意近事如应行。行者为习。行者近习。是为行习。是行者三辈未得道者,学者不学者,何等为道地。行者所行是为行者地。未得行道者,为何等本起次行居前说是行。如是说竟。学者不学者亦已说。道行地名为止观。何用是止观。但未得四德故。欲致是四德。何用欲致是四德。从是欲致无为故。何因缘致无为。不欲有馀为故。何以不欲有馀为。但欲除一切苦故。是故行者欲除一切苦。当常莫离莫犯莫穿立止观。若行者穿便不得止亦不得观。空亡苦行。譬如人求火。便钻木上钻著下木便钻。时时中止时时钻止。如是未曾得火。但自劳倦。道譬如是,从後现说。设观法行者中得疲意厌。行者除行莫穿莫疲。倦者从行便失行。譬如夜极冥人冥中闭目行。何时当见明。若行者行不穿慧者如是,日出开目行。便稍稍慧人得无为种。通经者若干。更经通者观经教。便说止观。馀经散说。是为道地散种章品。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八·佚名
  四品学法经·佚名
  无作品第四十四·佚名
  卷三·野竹福慧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二之下·李通玄
  卷第六·昙噩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知礼
  显扬圣教论 第十二卷·无著
  卷第十一·道宣
  叙观心觉梦钞·太虚
  二 禅宗的创立·正果法师
  卷第一百七十八·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义疏中·智旭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李通玄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目次·丈雪通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十·曾国藩

      李太白七古一百五十七首  远别离  远别离,古有黄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

  • 卷二十一·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二十一明 李攀龙 编唐七言絶句蜀中九日【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鴈那从北地来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逰今春花鸟作邉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赠苏

  • 卷二十七·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七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去蜀五载客蜀郡一年归梓州如何闗塞阻转作潇湘逰万事已黄髪残生随白鸥【毛诗黄髪儿齿】安危大臣在何必泪长流【汉陆贾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放船收帆下

  • 卷九十四·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九十四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高丽【静志居诗话高丽文教逺胜他邦自元以前诗曽经大司成鸡林崔瀣彦明父选目録曰东人之文凡二十五卷度必有可观惜无从访求今之存者仅防稽吴明济子鱼朝鲜诗选而已近又有人

  • 第十二歌 十八岁姐倪结识十六岁格郎·刘半农

    十八岁姐倪结识十六岁格郎,对门姐倪来抢行:“你有郎勿晓得我呒郎苦,大熟年成也有隔壁荒。”抢,平读。行,读如杭。抢行谓同业相竞,此言争爱。

  • 苏竟杨厚列传第二十·范晔

    苏竟 杨厚苏竟字伯况,扶风平陵人也。平帝世,竟以明《易》为博士讲《书》祭酒。善图纬,能通百家之言。王莽时,与刘歆等共典校书,拜代郡中尉。时匈奴扰乱,北边多罹其祸,竟终完辑一郡。光武即位,就拜代郡太守,使固塞以拒匈奴。建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七(阙)·杨仲良

      徽宗皇帝   受位(阙)   御制(阙)   御笔(阙)   圣德(阙)   政迹(阙)

  • 第十八回 作盟主东海起兵 诛恶贼河间失势·蔡东藩

      却说惠帝到了长安,政权为太宰颙所把持,颙议立豫章王炽为太弟,并及一切调停的法度,入白惠帝,当然依议颁诏。诏云:  天祸晋邦,冢嗣莫继,成都王颖,自在储贰,政绩亏损,四海失望,不可承重,其以王还第!豫章王炽,先帝爱子,令闻日新,四

  • 卷之六百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三十九·叶盛

    ●水东日记卷三十九寰宇通志序表凡例○寰宇通志序表凡例寰宇通志有景泰七年五月十五日御制序,是月初九日所上表,陈德遵笔也。总裁则阁中五人,纂修彭时等四十二人,有引用书目,有凡例。此书印装已备,方欲

  • 天地·吕坤

      湿温生物,湿热长物,燥热成物,凄凉杀物,严寒养物。  湿温,冲和之气也;湿热,蒸发之气也;燥热,燔灼之气也;凄凉,杀气,阴壮而阳微也,严寒,敛气,阴外激而阳内培也。  五气惟严寒最仁。  浑厚,天之道也。是故处万物而忘言,然不能无

  • 白沙语录精选·陈献章

    “道”论白沙在《论前辈言铢视轩冕尘视金玉》中或曰,道可状乎?曰,不可。此理妙不可言,道至于可言,则已涉乎粗迹矣。何以知之?曰,以吾知之。吾或有得焉,心得而存之,口不得而言之,比试言之,则已非吾所存矣。故凡有得而可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三章 自知·林语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语译能了解别人乃是智慧,能了解自己才是清明。能够战胜别人乃是有力,能够克服自己才是坚强。能够知足淡泊于财货的就是富裕,能

  • 第17章 少仪·戴圣

    听说古人相见之礼,如果是第一次拜访君子,就要说:“某某很希望把贱名报告给您的传达。”不可指名道姓地求见主人。如果是拜访与自己地位相等的人,就说:“某某特地前来拜会。”平时难得见面的,就说:“某某很希望将贱名通报给您

  • 阿弥陀经疏跋·窥基

    自什公译阿弥陀经以来。历朝诸师制之疏记者亡虑数十家盖亦盛矣。慈恩基师所撰有二。一名通赞疏。一单名疏。二疏互有出没影发经义。犹一室两灯。照物愈明。岂可废其一乎。余尝读长西录。又见记主禅师之所援引。知通赞

  • 西滢闲话·陈西滢

    中国现代作家陈西滢的散文集。其中的篇目首先发表在《现代评论》上,后于1927年成集,由新月书店出版,内收文74篇。在集中作者对于20年代中国社会的众方面进行了批判和评价。内容上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批评类,包

  • 庄子天下篇述义·马叙伦

    马叙伦著,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出版,7.3万字。该书是对《庄子·天下篇》的解释,也兼及文字的注释。在述义和注解两方面,作家列举自汉以来各家的意见,加以考订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全书由序言、述义本文、庄子年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