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准提心要

 明 尧挺撰

 刻准提心要序

一切菩萨之德不可思议况称七俱胝佛母乎一切总持之功不可测量况称陀罗尼之王乎故念准提王者速灭四重五逆持其神咒者顿生三昧智慧灭恶生善其用至矣哉予师伯长寿香法师信奉准提诵持神咒有年矣一日视予准提心要一册而谓曰此之法也其行简易其效神速大有裨於叔世行人者也请子傍加国训梓行於世焉则其利亦岂鲜少哉予闻其言欣然乃诺遂为校阅授之劂生仍书数字冠於卷首。

宝永己丑七月僧自恣日天台山饭谷沙门(慧昙) 谨序

 

准提心要

准提心要序

经言佛国无诸女人解之者曰女人作佛者皆变成佛相不复有女人旧相也而准提王独以佛母名者何哉一日瞻拜之下忽有思曰母者养育之义也慈爱之称也盖父师之督责不能施於有生之初母氏之劬劳偏能适其赤子之性古佛之戒律甚严父师教诲之道也准提之接引甚宽母氏慈祥之德也何者古佛欲众生之出世也必严其防而正告之曰人生好色者不能成佛尔之妻子不必有也人生残忍者不能成佛尔於有情之肉不必食也人生迷乱其性者不能成佛尔於清酒美醴不必染指而沾唇也其教可谓严矣於是众生能者从之不能者去之准提王虑其从之者少去之者多也因立一法以诱之曰尔能从吾教吾听尔有妻子也但勿邪淫足矣尔能从吾教吾听尔食肉以果腹也但一月数斋戒足矣尔能从吾教吾听尔取旨酒而少尝之也但令温克不沉湎焉亦足矣若尔不吾信将尔所欲求如官爵如眷属如宝珠仙药之难致者第从吾教而诵吾咒皆可大慰其怀来吾教不以饮酒食肉有妻子之故而拒绝於尔也亦见吾教之宽而可从乎於是众生之从佛者闻准提之名而信之向之即众生之不从佛者亦闻准提之名而信之向之所以然者何也人情畏父师之严乐母氏之宽故世尊之法人畏其难准提之法人乐其宽此佛母之名所由来也欤虽然立教者既宽而奉教者又欲严必体慈母爱子之心如临深如履薄有善必进有过必知而改然后可以立身扬名耳倘恃母氏之宽而不吾责也遂肆情欲以自陷於罪戾虽有圣善之母不能为之地是可悲也夫是可畏也夫奉准提者必作如是观方有合於准提之旨也请以是言为序。

天运壬子岁长至日闽中佛弟子施尧挺熏沐拜撰。

宝像记

准提佛母宝像有无量光明相好身黄白色结趺跏坐上衣下裳皆白縠花纹者体挂璎珞胸生卍字绶带系腰朝霞络身手腕白螺为钏臂上七宝为钏两耳悬宝铛众指着指环首戴花冠冠上化现五如来面上三目目色澄清有下视众生生悲愍意全身十八手臂上两手作说法相(或作结准提印)第二手左执如意幢右施无畏第三手左执红莲花右执剑第四手左执澡罐(一作灌澡瓶)右执摩尼数珠(一作执宝鬘)第五手左执金刚索右执征若布罗迦果(汉言子满果此间无西国有)第六手左执轮右执钺斧第七手左执法螺(一名商佉)右执钩第八手左执贤瓶(一名如意瓶)右执拔折罗(一名金刚杵)第九手左执般若波罗蜜经右执宝鬘(一作执数珠)坐莲花上花下有二龙王拥护此宝像大略也若持诵行者欲想出宝像应作如是观不能作如是观者随意所便谛观一物(十八臂所执法物)则念虑诚一杂妄不生是谓意密加以诵咒口密结印身密是谓三密相应上根持诵方能有此久不间断则获福广大即於此生得进菩提矣癸丑年九日记。

今世所传宝像十八臂中法物彼此互异尧挺详考经忏遗文参酌至当援笔记之使后之观想者知所据即作像者亦知所准云。

集提印法

大三昧印

两手仰掌展舒右手压左手两大拇指以指甲相着放在脐轮下澄定身心后顶上散印○此印能灭一切狂乱妄想杂染思维。

金刚拳印

大拇指捻无名指根第一节捻时念唵字余四指递握大拇指作拳递念四吽字诵咒毕亦递念五吽字递开五指散印○此印能除内外障染成就一切功德。

准提印

两手无名指并小指相乂於内右指压左指(左指迭近胸右指迭在外)两中指直竖相柱两头指屈附中指第一节(一云第二节侧)两大拇指并捻右手无名指中节屈指时念九圣梵字欲有召请时以二头指去来诵咒毕举印顶上两手散开各用响声诀念吽字散之○此印菩萨即来护持能消一切业障积集无量福德皆得现前速证无上菩提。

响声诀

大拇指捻中指头肚头指屈附中指第一节打响一声念一吽字。

上来诸印总要身密若不晓诸印者但结金刚拳亦是身密更有散持者凡行住坐卧皆可持只持唵折[(上/矢)*(入/米)]以下咒文不必结印不必记数不必观想不必对佛对镜所谓口诵便是真行能除烦恼安乐法身者也。

准提印外式

准提印内式

金刚拳

大三昧印

持诵仪轨

持咒人须立镜坛取一新镜未曾用者镜面向西行者面向东每月十五日夜随力设供养具结准提印当心咒镜一百八遍然后照常持咒。

每日早晚对镜焚香礼拜已便观想诸佛菩萨宝像有无量光明相好一一现前念。

南无七俱胝佛母大圣准提王菩萨(三拜或一拜)。

南无准提会上诸佛诸菩萨(一拜)。

南无准提会上护法护咒一切圣众(一拜)拜竟诵普。

供养真言曰。

唵哦哦曩三婆缚袜日啰吽

(口中念普供养真言手中要结普通吉祥印其印法以右手大指与无名指相捻着余三指皆放散是也即以此印印诸器物自然遍法界皆有无尽香花灯涂幢幡珍馐等物供养以表虔诚若无种种香花等物诸供养具者止念此咒结此印亦成无尽供养具诵咒毕顶上散印)跪祝曰弟子(某甲)奉持神咒祈求(某事云云)如意者一拜而起(按显密圆通凡有祈求要先持准提真言五十万遍或七十万遍或百万遍以为先行然后诵咒祈求决定成就若求出世间法者预前持准提真言五百万遍或七百万遍或千万遍而为先行然后诵咒定有灵验)乃金刚正坐(以右脚压左脚[月*坒]上或随人意坐亦得)手结大三昧印想自身顶上有梵书◇嚂字此字遍有光明如明珠如满月然后诵咒(有不能想得梵字者只专心诵咒亦具一切三昧余仿此)或又想◇字变成火轮烧尽自己有漏之身复想大莲花上有◇阿字生成无漏智身更想◇暗字灌顶已又想◇嚂字变成大火烧此有为世界如同劫火烧尽无遗但有空寂复想建立无为之坛於最下方遍想◇欠字杂色而为空轮於空轮上遍想◇含字黑色变成风轮於风轮上遍想◇嚂字赤色变成火轮於火轮上遍想◇鍐字白色变成水轮於水轮上遍想◇阿字黄色变成金刚地於金刚地上遍想有大莲花一一莲花上皆有准提菩萨无量圣众围绕一一准提前皆有行者自身一一自身各出无量华果饮食幢幡等诸供养具而为供养又皆对准提镜坛三密相应(又行者若无准提像并花果饮食等供具但作此观亦得吉祥成就有不能想火轮灌顶建立无为坛等法者但依上文想◇字顶上如明珠如满月止亦得)观想毕捧净水念准提真言二十一遍上下八方洒之即成辟除结界(不便洒水者以手拟水想作洒水状亦同洒水)次诵净法界真言二十一遍左手握金刚拳右手持念珠(或跪或坐随便)诵真言曰。

唵嚂(心想梵字)◇◇

次诵护身真言二十一遍真言曰。

唵啮[口*临](二合[口*临]字去声弹舌呼之心想梵字)◇◇

次诵六字大明真言一百八遍真言曰。

唵么抳钵讷铭(二合)吽

(心想梵字光明又想自身完满洁白徧有光明心作思维曰一切众生身中悉得清净不染烦恼)。◇◇◇◇◇(二合)◇

诵毕以金刚拳印额上次印左肩右肩次印心上喉上於顶上散之印五处时递念五吽字散时递开五指亦递念五吽字。

次诵准提真言两手结准提印以准提真言与一字大轮咒一次同诵一百八遍(若不能结准提印者如前式左手结金刚拳右手执念珠持若结准提印欲记数时於自身分手指上记或准提菩萨手臂上记若忙者只散持之或有不乐大轮咒者只持准提真言亦得○或不能从普供养净法界等真言次第持诵者只持准提神咒亦得更或钝根只唵字以下持之)。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我今称赞大准提惟愿慈悲垂加护(念一遍)。

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真言曰。

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驮俱胝喃怛你也(二合)他唵折[(上/矢)*(入/米)]主[(上/矢)*(入/米)][(上/矢)*(入/米)]提娑婆(二合)诃 唵部林(二合)◇◇◇◇◇◇◇◇◇◇◇◇◇◇◇(二合)◇◇◇◇◇◇◇◇◇(二合)◇ ◇◇(二合)

诵竟於顶上散准提手印或结印诵得一千八十遍更好或一百八遍外但以左手作金刚印右手掐念珠持或持三百遍或五百遍或七百遍或千八十遍或三五千遍或无数无记随力以持皆可但一百八遍外自唵字以下持之(初学者宜全咒持之或不乐持全咒者槩从唵字以下持之或不乐唵字以下持之者从初至终已全咒持之更有息灾法增益法敬爱法降伏法及出世间法五种坛法各有不同只照前法持之凡有所求决定成就详见显密圆通○又正持诵时未满一百八遍不得共人语话若欲语话时舌上想◇字纵有语话不成间断)诵毕仍念完满补阙真言十遍真言曰。

唵呼鲁呼鲁社野穆契莎诃

南无七俱胝佛母大圣准提王菩萨(三拜或一拜)。

南无准提会上诸佛诸菩萨(一拜)。

南无准提会上护法护咒一切圣众(一拜)。

拜竟收镜入囊上来持诵仪轨竟。

准提咒说

唵哦哦曩三婆缚袜日啰吽

是普供养真言加以吉祥印能令遍法界皆有无尽香花灯涂幢幡伞盖衣服卧具楼阁宫殿狮子座音乐歌舞种种珍馐等物遍虚空界而为供养以表虔诚若无香花等物诸供养具者止念此咒结此印亦成无尽供养具(此咒原不属准提古人恐持准提者乏供养以致敬故补此咒於前云)。

唵嚂

是净法界真言想一◇嚂字能令三业悉皆清净一切罪障尽得消除又能成办一切胜事随所住处悉得清净衣服不净便成净衣身不澡浴便当澡浴若用水作净不名真净真言一字变染成净偈云啰字色鲜白空点以严之如彼髻明珠置之於顶上真言同法界无量众罪除一切触秽处当加此字门○若实外缘不具但用此嚂字净之若外缘具者先水澡浴着新净衣更用◇字净之即内外俱清净也。

唵啮[口*临]

是护身真言能灭五逆十恶一切罪业能除一切种种病苦灾障恶梦邪魅鬼神诸不祥事而能成办一切胜事令一切所愿皆得圆满此咒是诸佛心若人专心诵一遍能守护自身一切鬼神天魔不敢侵近诵两遍能守护同伴诵三遍能守护一宅中人诵四遍能守护一城中人乃至诵七遍能守护四天下人。

唵么抳钵讷铭吽

是六字大明真言若诵此咒随所住处有无量诸佛菩萨天龙八部集会又具无量三昧法门持诵之人七代种族皆得解脱腹中诸虫当得菩萨之位是人日日得具六波罗蜜圆满功德得无尽辨才清净众聚口中所出之气触他人身蒙所触者离诸嗔毒当得菩萨之位假若四天下人皆得七地菩萨之位彼诸菩萨所有功德与诵六字咒一遍功德等无有异此咒是观世音菩萨微妙本心若人书写此六字大明则同书写八万四千法藏所获功德等无有异若以金宝造如来像数如微尘不如书写此六字中一字功德若人得持诵此六字大明是人贪嗔痴不能染着若戴持此咒在身者亦不染着贪嗔痴病此戴持人身手所触眼目所睹一切有情速得菩萨之位永不复受生老病死等苦说此六字大明竟有七十七俱胝佛一时现前同声说准提咒即知此六字大明与准提真言次第相须也。

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驮俱胝喃怛你也他唵折[(上/矢)*(入/米)]主[(上/矢)*(入/米)]准提娑婆诃

是准提咒能灭五逆十恶一切罪障成就一切白法功德持此咒者不问在家出家饮酒食肉有妻子不拣净秽但志心持诵能使短命众生增寿无量迦摩罗疾尚得差除何况余病若不消灭无有是处若诵满四十九日准提菩萨令二圣者常随其人所有善恶心之所念皆於耳边一一具报若有无福无相求官不遂贫苦所逼者常诵此咒能令现世得轮王福所求官位必得称遂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无不称遂似如意珠一切随心又诵此咒能令国王大臣及诸四众生爱敬心见即欢喜诵此咒人水不能溺火不能烧毒药怨家军阵强贼及恶龙猛兽诸鬼魅等皆不能害若欲请梵王帝释四天王阎罗天子等但诵此咒随请必至不敢前次所有驱使随心皆得此咒於南瞻部州有大势力移须弥山竭大海水咒乾枯木能生花果何况更能依法持诵不转肉身得大神足往兜率天若求长生及诸仙药但依法诵咒即得见观世音菩萨或金刚手菩萨授与神仙妙药随取食之即成仙道得延寿命齐於日月证菩萨位若依法诵满一百万遍便得往诣十方净土历事诸佛普闻妙法得证菩提龙树菩萨以偈赞曰准提功德聚寂静心常诵一切诸大难无能侵是人天上及人间受福如佛等遇此如意珠定获无等等。

唵部林

是一字大轮咒亦名末法中一字心咒此咒於末法时法欲灭时有大势力能於世间作大利益能护如来一切法藏能降伏一切八部之众能摧世间一切恶咒是一切诸佛之顶文殊菩萨之心能施一切众生无畏能与一切众生快乐凡有修持随意得果同如意珠能满一切之愿若诵此咒於四方面五百驿内诸恶鬼神皆自驰散诸恶星曜及诸天魔不敢侵近若持诵余一切真言恐不成就即用此咒共余真言一处同诵决定成就若不成就及无现验其咒神等即当头破七分是知此咒能助一切真言疾得成就或别持此咒亦得。

唵呼噜呼噜社野穆契莎诃

是圆满补阙真言所以补诸咒之阙失而获圆满之全功也凡持诸真言者如有手印不次第存想不专注诵持有断续等过一念此咒皆有功无罪故编附於后以为准提咒一助焉(此咒原不属准提自他咒采入故云编附)。

若能如法诵咒即有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密迹常随卫护不离其侧如护眼睛如护己命。

设有众生於散乱心口持神咒常有无量金刚藏王菩萨种族眷属昼夜常随侍卫此人纵令魔王求其方便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诸金刚众以宝杵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心未开悟自有散乱处即散乱持咒尚有如是功用也况不散乱者乎)。

若亡人广造恶业死堕三涂真言行者即称亡人名字专心诵咒亡者应时得离恶趣生於天上(若亡人未造恶业者其得咒力生天更无疑也凡仁孝慈悲之士更当留意於此)。

依余门成佛如乘羊马行千里程经久方到依陀罗尼门成佛如乘神通行千里程举意便到所至处虽无异所乘法有迟疾也。

持诵咒者一切所求皆得果遂惟除於咒生疑(不深信者其持咒必无验勿讶咒之罔功也)。

以上说咒功用。

每日持诵须要定其时分若一时持定早晨二时持加黄昏三昧持加正午若务忙者不拘时分有暇则持(若日间有事者从夜间持之若奔走不给者凡应事接物皆散持之○散持谓不结印不记数不对镜不观想)。

持诵有五种随根所乐一瑜伽持想自心如一月轮湛然清净内外分明以九圣梵字布心月中◇唵字居中。

◇折◇[(上/矢)*(入/米)]◇主◇[(上/矢)*(入/米)]◇准◇提◇娑婆◇

诃字从前右旋次第周布轮缘(去声)终而复始二出入息持谓出入息中想有九圣梵字息出字出息入字入字字朗然如贯明珠不得间断三金刚持唇齿不动舌不至腭但口中微动四微声持但令自耳闻之不缓不急字字须得分明称之五高声持令他闻之亦得灭罪。

复有二种持诵一无数持谓不持珠定数常无间断二有数持谓掐数珠每日须限定其数不得阙少(倘有要事阻碍阙少其数事已必须补还或限数简易不过三五百或一二百每日宁过其数不至阙少亦得)。

上根持须得三密相应一身密结印二语密诵咒三意密或想真言梵字或缘持诵之声或想准提菩萨或想菩萨手中所执杵瓶花果等物若用三密为门不须经历劫数具修诸行只於此生足满诸波罗蜜。

行者不须苦节劳形恐心神散乱於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皆得三密修习於见闻觉知惟观◇阿字要在勤策身心不令懈怠欲近成就时必有种种障起应作息灾降伏等法随行者性根差别於其中间必获三昧现前即於定中见无数佛会闻妙法音证得十地菩萨之位。

若人紧切持诵时或逢种种魔障或忽然怕怖或舌难持诵或身心不安或多嗔多睡或见诸异相或於咒反生疑心不欲持诵等(云云)若对治者应观梵书◇啰字或观◇嚂字或观◇阿字等但随观一字彼境界自然消灭若分别心多当观◇洒字即成无分别若着有心多应观◇含字即因缘法本空也○此上且约一途而说若实言之随一字一切处皆得用之谓一字实具一切字一切功用是一切佛菩萨也。

真言行者用功持诵或梦见诸佛菩萨圣僧天女或梦见自身腾空自在或渡大海或浮江河或上楼台高树或登白山或乘狮子白马白象或梦见好花果或梦见着黄衣白衣沙门或吃白物吐黑物或吞日月等即是无始罪灭之相或正持咒时见诸[番*去]光明或见空中遍地奇特之花或见诸佛菩萨圣僧天仙等或见诸佛净土或自游佛国亲承供养或见灯光高一二尺乃至一丈或无火炉中自有烟起或见佛像幡盖自动或闻诸佛菩萨种种美声或觉自身巍巍高大或齿落重生或发白返黑或身润白不生蚤虱或贪嗔痴心自然消灭或总持不忘一字能演多义或智慧顿生自然通晓一切经律论或一切三昧法门自然现前或福德顿高四众归仰等(云云)若逢如上之事但见福慧增长近成就相莫生疑惑之心勿起取舍之念应观所逢境界皆是◇阿字或◇嚂字等或想皆如梦幻或想皆是法界一心若得逢如是应验更须策发三业加功持诵不得宣说咒中境界衒买与人惟同道者不为名利敬赞方得说之○此上所说正持咒时见诸[番*去]光明等事皆是经文今有闲僧儒士泛参禅理者阙见相以为妖异此则非但毁谤最上乘教亦是舍相取性之邪见也不知其相本来自性耳。

以上说持咒工夫。

咒为如来密教惟佛与佛不言而喻即因位菩萨亦不能知其微旨也况(挺)世间凡夫又何能取而说之也然咒不可说而咒之功用与持咒之功夫则可说也苟能从功夫而获功用精进不已亦将超因位菩萨而上之则凡不可说者而皆为可说者矣。

佛弟子施(尧挺)谨述

此咒文所在必有天龙八部拥护最为灵应即不能持诵者亦当虔心奉祀与家中佛神供养一处获福无量切不可混置亵慢自取罪过敬之敬之。

福省南台后洲准提堂藏板

猜你喜欢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二·佚名
  古农佛学答问卷二·范古农
  卷四十一·道世
  十门辩惑论卷上·复礼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二十卷·佚名
  卷第二·行策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一卷·一行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四·宗喀巴
  杂阿毗昙心论 第三卷·佚名
  卷第四十四·佚名
  鼻奈耶卷第一·佚名
  卷一百三十六·佚名
  卷第二十九·佚名
  卷第九·佚名
  开元释教录卷第八·智升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四集目录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目録五卷三十三丙申元旦元旦试笔题黄鼎岁朝图咏和阗玉如意雪新葺宁寿宫落成於新正二日恭侍皇太后宴敬纪八韵题养性殿明牕题董诰画懿戒图题乐寿堂降旨加赈去岁畿南被

  • 卷五百二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十杜牧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复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复为宣州

  • 卷五十·志第十七·柯劭忞

      ○地理五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领路二十二、府一、州二。属州二十四,县九十六。陆站一百八十处,水站八十二处。   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   杭州路。上。宋杭州,属浙西路。宋高宗南波都之,为临安府。至元十三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十三·乾隆

      明  熹宗皇帝  【辛酋】天啓元年春二月辽阳有数日并出  闰月孙如游罢  如游入阁言者诋其不由廷推交章论列如游亦屡乞去帝辄慰留至是疏十四上乃许之【后四年卒赠少保谥文恭】  三月我  大清兵取沈阳辽

  •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卷二·佚名

    道光三十年七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九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十二月二十六日咸丰八年三月二十四日二十六日咪唎■〈口坚〉条款四月初一日十六日五月十八日俄夷和约咪夷约和二十三日夷和约六月初九日十二月十八日咸丰九年三月

  • 卷三·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三 唐 司马贞 撰 项羽本纪第七 下相【县名属临淮案应劭云相水名出沛国沛国有相县其水下流又置县故名下相也】字羽【按下序传籍字子羽也】季父【按崔浩云伯仲叔季兄弟之次故叔云叔父季云季

  • 八、中落时代·包天笑

      以迁居而言,桃花坞之局促,不及刘家浜之宽敞,以孩子的心情,也觉得后不如前了。大概父亲脱离了钱庄业以后,景况便不及以前了,那时的舅祖吴清卿公(祖母之弟,名文渠)就很不以为然,以为既然在钱业中,当然要服从经理的指挥,好比在官

  • 卷一·佚名

    耶律阿海谏杀掠癸酉,拔宣德、德兴,乘胜次北口,阇别攻下紫荆关。阿海奏曰:「好生乃圣人之大德也。兴创之始,愿止杀掠,以应天心。」帝嘉纳焉。(《元史》卷一百五十《耶律阿海传》)石抹也先议取东京及谏屠城闻太祖起朔方,匹马来

  • 綦母怀文传·李百药

    綦母怀文,不知是何郡人士,用道术侍奉高祖。武定初,官军在邙山同周文交战。是时官军旗帜尽红,西军全黑,怀文对高祖说:“红的是火色,黑的是水色,水能灭火,不应该以红对黑。土能战胜水,宜变更成黄色。”于是高祖马上将红色改换成赭

  • 卷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六旗分志六八旗佐领六【正白旗满洲佐领】正白旗满洲佐领上【一参领至三参领】正白旗满洲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十八第二参领下佐领十七第三参领下佐领十七第四参领下佐领十七第五参

  • 卷五 曲礼下第二·郑玄

    五官之长曰“伯”,(谓为三公者,《周礼》:“九命作伯。”○长,丁丈反,后皆同。)是职方。(职,主也,是伯分主东西者。《春秋传》曰:“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一相处乎内。”是,或为氏。○陕,式冉反,依字当作陕。何休注《公羊

  • 诗札卷二·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谨奉教笙诗既无辞则其立名时何所取防走初亦信之既而臆乐部曽无徒立名者不取列词义特以调行岂有此理即汉横吹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用为武乐皆有辞者且通有名若所传黄华子赤之阳望行人等主臣谨奉教

  • 序·彭绍升

    续藏经 居士传清 彭际清述居士传序知归子现居士身说法。着居士传。属予为之序。序曰。知归子学佛。归心净土。发决定往生之愿者也。究论往生之因。因於一念之净。一念之净即成往生之因。况念念相继有不决定往生得觐弥

  • 卷第十·佚名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十  尊者胜友集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强恼触他学处第十七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给孤独园。邬陀夷苾刍欲恼他故。久在门外。共人谈说。夜唤开门入房强卧。自恃陵他因生恼触。其事同前。由

  • 集刻五教仪缘起·续法

    五教仪者。诸佛说法之规矩。历祖判释之权衡也。教理智断。皆出乎此。行位因果。亦不离此。一乘由之而成三觉。大乘由之而阶三道。三乘随之而超三界。人天仗之而越三途。是知舍此无以莹煜乎自体。去此无以化导乎众生。

  • 敲爻歌直解·刘一明

    刘一明撰,解读吕洞宾《敲爻歌》

  • 殷周制度论·王国维

    近人王国维撰。王氏自述撰是篇旨在考殷亡周兴之原因。认为周之所以兴,自制度始。并具体论证殷周制度之差异:其一为立子立嫡之制。殷制兄终弟及,殷以前无嫡庶之制,自周始舍弟传子,严嫡庶之分,定嫡长继统之制,所以“息

  • 粤逆纪略·佚名

    撰者佚名。南京图书馆藏抄本,1卷,《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据以收录。记咸丰三年间事,内涉太平军攻占南京事,而述太平天国馆衙制度特详。记述太平天国在南京实施的各项制度及措施颇详,诸如“拜降”、“拜天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