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八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听法品第三十六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随时听法有五功德。随时承受不失次第。云何为五。未曾闻者。便得闻之。以得闻者。重讽诵之。见不邪倾。无有狐疑。即解甚深之义。随时听法有五功德。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随时听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造作浴室有五功德。云何为五。一者除风。二者病得差。三者除去尘垢。四者身体轻便。五者得肥白。是谓。比丘。造作浴室有此五功德。是故。诸比丘。若有四部之众欲求此五功德者。当求方便。造立浴室。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施人杨枝有五功德。云何为五。一者除风。二者除涎唾。三者生藏得消。四者口中不臭。五者眼得清净。是谓。比丘。施人杨枝有五功德。若善男子.善女人求此五功德。当念以杨枝用惠施。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颇见屠牛之人。以此财业后得乘车马.大象乎。

诸比丘对曰。非也。世尊。

世尊告曰。善哉。诸比丘。我亦不见.不闻屠牛之人杀害牛已。得乘车马.大象。所以然者。我亦不见屠牛之人得乘车马.大象。终无此理。云何。比丘。汝等颇见屠羊.杀猪。或猎捕鹿。如此之人作此恶已。得此财业后得乘车马.大象乎。

诸比丘对曰。非也。世尊。

世尊告曰。善哉。诸比丘。我亦不见.不闻屠牛之人杀害生类已。得乘车马.大象。终无此理。汝等比丘。若见杀牛之人乘车马者。此是前世之德。非今世福也。皆是前世宿行所致也。汝等若见杀羊之人得乘车马者。当知此人前世宿福之所种也。所以然者。皆由杀心不除故也。何以故。若有人亲近恶人。好喜杀生。种地狱之罪。若来人中。寿命极短。若复有人好喜偷盗。种地狱罪。如彼屠牛之人。贱取贵卖。诳惑世人。不按正法。屠牛之人亦复如是。由杀心故。致此罪咎。不得乘车马.大象。是故。诸比丘。当起慈心于一切众生。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释提桓因如屈申臂顷。来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释提桓因白世尊言。如来亦说。夫如来出世必当为五事。云何为五。当转法轮。当度父母。无信之人立于信地。未发菩萨心令发菩萨意。于其中间当受佛决。此五因缘如来出现必当为之。今如来母在三十三天。欲得闻法。今如来在阎浮里内。四部围绕。国王人民皆来运集。善哉。世尊。可至三十三天与母说法。是时。世尊默然受之。

尔时。难陀.优槃难陀龙王便作是念。此诸秃沙门在我上飞。当作方便。使不陵易。是时。龙王便兴嗔恚。放大火风。使阎浮里内。洞然火燃。

是时。阿难白佛言。此阎浮里内。何故有此烟火。

世尊告曰。此二龙王便生此念。秃头沙门恒在我上飞。我等当共制之。令不陵虚。便兴嗔恚。放此烟火。由此因缘。故致此变。

是时。大迦叶即从坐起。白世尊言。我今欲往。与彼共战。

世尊告曰。此二龙王极为凶恶。难可受化。卿还就坐。

是时。尊者阿那律即从坐起。白世尊言。我今欲往降彼恶龙。

世尊告曰。此二恶龙极为凶暴。难可受化。卿还就坐。

是时。离越.尊者迦旃延.尊者须菩提.尊者优陀夷.尊者婆竭。各从坐起。白世尊言。我今欲往降伏恶龙。

世尊告曰。此二龙王极为凶恶。难可受化。卿还就坐。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即从坐起。偏露右肩。长跪叉手。白佛言。欲往诣彼。降伏恶龙。

世尊告曰。此二龙王极为凶恶。难可降化。卿今云何化彼龙王。

目连白佛言。我先至彼化形极大恐怯彼龙。后复化形极为微小。然后以常法则而降伏之。

世尊告曰。善哉。目连。汝能堪任降伏恶龙。然今。目连。坚持心意。勿兴乱想。所以然者。彼龙凶恶备触娆汝。

是时。目连即礼佛足。屈申臂顷。于彼没不现。往至须弥山上。尔时。难陀.优槃难陀龙王绕须弥山七匝。极兴嗔恚。放大烟火。

是时。目连自隐本形。化作大龙王。有十四头。绕须弥山十四匝。放大火烟。当在二龙王上住。

是时。难陀.优槃难陀龙王见大龙王有十四头。便怀恐怖。自相谓言。我等今日当试此龙王威力。为审胜吾不乎。

尔时。难陀.优槃难陀龙王以尾掷大海中。以水洒三十三天。亦不著目连身。是时。尊者大目连复以尾著大海水中。水乃至到梵迦夷天。并复洒二龙王身上。

是时。二龙王自相谓言。我等尽其力势。以水洒三十三天。然此大龙王复过我上去。我等正有七头。今此龙王十四头。我等绕须弥山七匝。今此龙王绕须弥山十四匝。我今二龙王当共并力与共战斗。

是时。二龙王极怀嗔恚。雷电霹雳放大火炎。是时。尊者大目连便作是念。凡龙战斗以火霹雳。设我以火霹雳共战斗者。阎浮里内人民之类。及三十三天皆当被害。我今化形极小。当与战斗。是时。目连即化形使小。便入龙口中。从鼻中出。或从鼻入。从耳中出。或入耳中。从眼中出。以出眼中。在眉上行。

尔时。二龙王极怀恐惧。即作是念。此大龙王极有威力。乃能从口中入。鼻中出。从鼻入。眼中出。我等今日实为不如。我等龙种今有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然无有出我等者。今此龙王威力乃尔。不堪共斗。我等性命死在斯须。皆怀恐惧。衣毛皆竖。

是时。目连以见龙王心怀恐惧。还隐其形。作常形容。在眼睫上行。是时。二龙王见大目连。自相谓言。此是目连沙门。亦非龙王。甚奇。甚特。有大威力。乃能与我等共斗。是时。二龙王白目连言。尊者何为触娆我乃尔。欲何所诫敕。

目连报曰。汝等昨日而作是念。云何秃头沙门恒在我上飞。今当制御之。

龙王报曰。如是。目连。

目连告曰。龙王当知。此须弥山者是诸天道路。非汝所居之处。

龙王报曰。唯愿恕之。不见重责。自今以后更不敢触娆。兴恶乱想。唯愿听为弟子。

目连报曰。汝等莫自归我身。我所自归者。汝等便自归之。

龙王白目连。我等今日自归如来。

目连告曰。汝等不可依此须弥山。自归世尊。今可共我至舍卫城。乃得自归。

是时。目连将二龙王。如屈申臂顷。从须弥山上至舍卫城。尔时。世尊与无央数之众而为说法。是时。目连告二龙王曰。汝等当知。今日世尊与无央数之众而为说法。不可作汝形至世尊所。

龙王报曰。如是。目连。

是时。龙王还隐龙形。化作人形。不长不短。容貌端正。如桃华色。

是时。目连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是时。目连语龙王曰。今正是时。宜可前进。

是时。龙王闻目连语。即从坐起。长跪叉手。白世尊言。我等二族姓子。一名难陀。二名优槃难陀。自归如来。受持五戒。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尽形寿不复杀生。尔时。世尊弹指可之。时。二龙王还复故坐。欲得闻法。

尔时。波斯匿王便作是念。有何因缘。使此阎浮利内烟火乃尔。是时。王波斯匿乘宝羽之车出舍卫城。至世尊所。尔时。人民之类遥见王来。咸共起迎。善来。大王。可就此坐。

时。二龙王默然不起。是时。波斯匿王礼世尊足。在一面坐。是时。大王白世尊言。我今欲有所问。唯愿世尊事事敷演。

世尊告曰。欲有所问。今正是时。

波斯匿王白佛言。有何因缘。令此阎浮里内烟火乃尔。

世尊告曰。难陀.优槃难陀龙王之所造。然今。大王。勿怀恐惧。今日更无烟火之变。

是时。波斯匿王便作是念。我今是国之大王。人民宗敬。名闻四远。今此二人为从何来。见吾至此。亦不起迎。设住吾境界者当取闭之。设他界来者当取杀之。

是时。龙王知波斯匿心中所念。便兴嗔恚。尔时。龙王便作是念。我等无过于此王所。更欲反害吾身。要当取此国王及迦夷国人。尽取杀之。是时。龙王即从坐起。礼世尊足。即便而去。离祇洹不远。便不复现。

是时。波斯匿王见此人去。未久。白世尊言。国事猥多。欲还宫中。

世尊告曰。宜知是时。

是时。波斯匿王即从坐起。便退而去。告群臣曰。向者二人为从何道去。速捕取之。是时。诸臣闻王教令。即驰走求之而不知处。便还宫中。

是时。难陀.优槃难陀龙王各生此念。我等无过于彼王所。方欲取我等害之。我等当共害彼人民。使无遗余。是时。龙王复作是念。国中人民有何过失。当取舍卫城人民害之。复重作是念。舍卫国人有何过失于我等。当取王宫官属尽取杀之。

尔时。世尊以知龙王心中所念。告目连曰。汝今当救波斯匿王。无令为难陀.优槃难陀龙王所害。

目连对曰。如是。世尊。

是时。目连受佛教诫。礼世尊足。便退而去。在王宫上。结加趺坐。令身不现。是时。二龙王雷吼霹雳。暴风疾雨。在王宫上。或雨瓦石。或雨刀剑。未堕地之顷。便为优钵莲华在虚空中。是时。龙王倍复嗔恚。雨大高山于宫殿上。是时。目连复化使作种种饮食。是时。龙王倍复嗔恚炽盛。雨诸刀剑。是时。目连复化使作极好衣裳。是时。龙王倍复嗔恚。复雨大沙砾石。在波斯匿宫上。未堕地之顷。便化作七宝。

是时。波斯匿王见宫殿中雨种种七宝。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便作是念。阎浮里内有德之人。无复过我。唯除如来。所以然者。我家中种粳米一根上生。收拾得一斛米。饭以甘蔗之浆。极为香美。今复于宫殿上雨七宝。我便能作转轮圣王乎。是时。波斯匿王领诸婇女收摄七宝。

是时。二龙王自相谓言。今将有何意。我等来时欲害波斯匿王。今日变化乃至于斯所有力势。今日尽现犹不能动波斯匿王毫牦之分。

是时。龙王见大目揵连在宫殿上结加趺坐。正身正意。形不倾斜。见已。便作是念。此必是大目连之所为也。是时。二龙王以见目连便退而去。是时。目连见龙去。还舍神足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时。波斯匿王便作是念。今此种种饮食不应先食。当先奉上如来。然后自食。是时。波斯匿王即车载珍宝。及种种饮食。往至世尊所。昨日天雨七宝及此饮食。唯愿纳受。

尔时。大目揵连去如来不远。佛告王曰。汝今可持七宝饮食之具。与大目连。所以然者。蒙目连恩。得更生圣贤之地。

波斯匿王白佛言。有何因缘。言我更生。

世尊告曰。汝朝不至我所。欲得听法乎。尔时。有二人亦来听法。王生此念。我于此国界。最为豪尊。众人所敬。然此二人为从何来。见我不起承迎。

时王白佛。实然。世尊。

世尊告曰。此亦非人。乃是难陀.优槃难陀龙王。彼知王意。自相谓言。我等无过于此人王。何故反来害我。要当方宜灭此国界。我等寻知龙王心中所念。即敕目连。今可救波斯匿王。无令为龙所害也。即受我教。在宫殿上。隐形不现。作此变化。是时。龙王极怀嗔恚。雨沙砾石于宫殿上。未堕地之顷。化作七宝.衣裳.饮食之具。由此因缘。大王。今日便为更生。

是时。波斯匿王便怀恐怖。衣毛皆竖。前跪膝行至如来前。而白佛言。唯愿世尊恩垂过厚。得济生命。复礼目连足。头面礼敬。蒙尊之恩。得济生命。

尔时。国王便说此偈。

唯尊寿无穷长夜护其命

度脱苦穷厄蒙尊得脱难

是时。波斯匿王以天香华散如来身。便作是说。我今持此七宝奉上三尊。唯愿纳受。头面礼足。绕佛三匝。便退而去。

是时。世尊便作是念。此四部之众多有懈怠。替不听法。亦不求方便。使身作证。亦不复求未获者获。未得者得。我今宜可使四部之众渴仰于法。尔时。世尊不告四部之众。复不将侍者。如屈申臂顷。从只桓不现。往至三十三天。

尔时。释提桓因遥见世尊来。将诸天众。前迎世尊。头面礼足。请令就坐。并作是说。善来。世尊。久违觐省。

是时。世尊便作是念。我今当以神足之力自隐形体。使众人不见我为所在。尔时。世尊复作是念。我今于三十三天。化身极使广大。

尔时。天上善法讲堂有金石纵广一由旬。尔时。世尊石上结加趺坐。遍满石上。尔时。如来母摩耶将诸天女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并作是说。违奉甚久。今来至此。实蒙大幸。渴仰思见。佛今日方来。是时。母摩耶头面礼足已。在一面坐。释提桓因亦礼如来足。在一面坐。三十三天礼如来足。在一面坐。是时。诸天之众见如来在彼增益天众。减损阿须伦。

尔时。世尊渐与彼诸天之众说于妙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淫为秽恶。出要为乐。尔时。世尊以见诸来大众及诸天人心开意解。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习.尽.道。普与诸天说之。各于坐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复有十八亿天女之众而见道迹。三万六千天众得法眼净。是时。如来母即从坐起。礼如来足。还入宫中。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我今当以何食饭如来乎。为用人间之食。为用自然天食。

世尊告曰。可用人间之食用食如来。所以然者。我身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

释提桓因白佛言。如是。世尊。是时。释提桓因复白佛言。为用天上时节。为用人间时节。

世尊告曰。用人间时节。

对曰。如是。世尊。

是时。释提桓因即以人间之食。复以人间时节饭食如来。

尔时。三十三天各各自相谓言。我等今见如来竟日饭食。

是时。世尊便作是念。我今当入如是三昧。欲使诸天进便进。欲使诸天退便退。是时。世尊以入此三昧。进却诸天。随其时宜。

是时。人间四部之众不见如来久。往至阿难所。白阿难言。如来今为所在。渴仰欲见。

阿难报曰。我等亦复不知如来所在。

是时。波斯匿王.优填王至阿难所。问阿难曰。如来今日竟为所在。

阿难报曰。大王。我亦不知如来所在。

是时。二王思睹如来。遂得苦患。尔时。群臣至优填王所。白优填王曰。今为所患。

时王报曰。我今以愁忧成患。

群臣白王。云何以愁忧成患。

其王报曰。由不见如来故也。设我不见如来者。便当命终。

是时。群臣便作是念。当以何方便。使优填王不令命终。我等宜作如来形像。是时。群臣白王言。我等欲作形像。亦可恭敬承事作礼。

时。王闻此语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告群臣曰。善哉。卿等所说至妙。

群臣白王。当以何宝作如来形像。

是时。王即敕国界之内诸奇巧师匠。而告之曰。我今欲作形像。

巧匠对曰。如是。大王。

是时。优填王即以牛头栴檀作如来形像高五尺。

是时。波斯匿王闻优填王作如来形像高五尺而供养。是时。波斯匿王复召国中巧匠。而告之曰。我今欲造如来形像。汝等当时办之。时。波斯匿王而生此念。当用何宝。作如来形像耶。斯须复作是念。如来形体。黄如天金。今当以金作如来形像。是时。波斯匿王纯以紫磨金作如来像高五尺。尔时。阎浮里内始有此二如来形像。

是时。四部之众往至阿难所。白阿难曰。我等渴仰于如来。所思欲觐尊。如来今日竟为所在。

阿难报曰。我等亦复不知如来所在。但今共至阿那律所而问此义。所以然者。尊者阿那律天眼第一。清净无瑕秽。彼以天眼见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彼能知见。

是时。四部之众共阿难往至阿那律所。白阿那律曰。今此四部之众来至我所。而问我曰。今日如来竟为所在。唯愿尊者以天眼观如来今为所在。

是时。尊者阿那律报曰。汝等且止。吾今欲观如来竟为所在。

是时。阿那律正身正意。系念在前。以天眼观阎浮里内而不见之。复以天眼观拘耶尼.弗于逮.郁单曰而不见之。复观四天王.三十三天.艳天.兜术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乃至观梵天而不见之。复观千阎浮地.千瞿耶尼.千郁单曰.千弗于逮.千四天王.千艳天.千兜术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而不见如来。复观三千大千刹土而复不见。即从坐起语阿难曰。我今已观三千大千刹土而不见之。

是时。阿难及四部之众默然而止。阿难作是念。如来将不般涅槃乎。

是时。三十三天各各自相谓言。我等快得善利。唯愿七佛常现于世。天及世人多所润益。或有天而作是语。且置七佛。但使有六佛者。此亦甚善。或有天子言。但使有五佛。或言。四佛。或言。三佛。或言。二佛出现世者。多所润益。

时。释提桓因告诸天曰。且置七佛。乃至二佛。但使今日释迦文佛久住世者。则多所饶益。

尔时。如来意欲使诸天来。诸天便来。意欲使诸天去。诸天便去。是时。三十三天各各自相谓言。如来何故竟日而食。

是时。释提桓因告三十三天曰。如来今日食以人间时节。不用天上时节。是时。世尊以经三月。便作是念。阎浮里人四部之众不见吾久。甚有虚渴之想。我今当舍神足。使诸声闻知如来在三十三天。是时。世尊即舍神足。

时。阿难往阿那律所。白阿那律言。今四部之众甚有虚渴。欲见如来。然今如来不取灭度乎。

是时。阿那律语阿难曰。昨夜有天来至我所。云。如来在三十三天善法讲堂。汝今且止。吾今欲观如来所在。是时。尊者阿那律即结加趺坐。正身正意。心不移动。以天眼观三十三天。见世尊在壁方一由旬石上坐。是时。阿那律即从三昧起。语阿难曰。如来今在三十三天与母说法。

是时。阿难及四部之众欢喜踊跃。不能自胜。是时。阿难问四部众曰。谁能堪任至三十三天问讯如来。

阿那律曰。今尊者目连神足第一。愿屈神力往问讯佛。

是时。四部之众白目连曰。今日如来在三十三天。唯愿尊者持四部姓名。问讯如来。又持此义往白如来。世尊在阎浮里内世间得道。唯屈威神还至世间。

目连报曰。甚善。诸贤。

是时。目连受四部之教。屈申臂顷。往至三十三天。到如来所。是时。释提桓因及三十三天遥见目连来。诸天各生此念。正是僧使。若当是诸王之使。是时。诸天皆起往迎。善来。尊者。

是时。目连遥见世尊与无央数之众而为说法。见已。生此念。世尊在此天中。亦复烦闹。目连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尔时。目连白佛言。世尊。四部之众问讯如来。起居轻利。游步康强。又白此事。如来生长阎浮里内。于世间得道。唯愿世尊还来至世间。四部虚渴。欲见世尊。

世尊告曰。使四部之众进业无惓。云何。目连。四部之众游化劳乎。无斗讼耶。外道异学无触娆乎。

目连报曰。四部之众行道无惓。

但。目连。汝向者作是念言。如来在此亦烦闹。此事不然。所以然者。我说法时亦不经久。设我作是念。欲使诸天来。便来。欲使诸天不来。诸天则不来。目连。汝还世间。却后七日如来当往僧迦尸国大池水侧。

是时。目连屈申臂顷。还诣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往诣四部众。而告之曰。诸贤当知。却后七日如来当来下至阎浮里地僧迦尸大池水侧。

尔时。四部众闻此语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是时。波斯匿王.优填王.恶生王.优陀延王.频毗娑罗王。闻如来却后七日。当至僧迦尸国大池水侧。极怀欢喜。不能自胜。是时。毗舍离人民之众。迦毗罗越释种。拘夷罗越人民之众。闻如来当来至阎浮里地。闻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

尔时。波斯匿集四种之兵。诣池水侧。欲见世尊。是时。五王皆集兵众往世尊所。欲得觐省如来及人民之众。迦毗罗越释皆悉往世尊所。及四部之众皆悉往世尊所。欲得见如来。

尔时。临七日头。释提桓因告自在天子曰。汝今从须弥山顶至僧迦尸池水作三道路。观如来不用神足至阎浮地。

自在天子报曰。此事甚佳。正尔时办。尔时。自在天子即化作三道金.银.水精。是时。金道当在中央。侠水精道侧.银道侧。化作金树。当于尔时。诸神妙尊天。七日之中皆来听法。

尔时。世尊与数千万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说。五盛阴苦。云何为五。所谓色.痛.想.行.识。云何为色阴。所谓此四大身。是四大所造色。是谓名为色阴也。

彼云何名为痛阴。所谓苦痛.乐痛.不苦不乐痛。是谓名为痛阴。

彼云何名想阴。所谓三世共会。是谓名为想阴。

彼云何名为行阴。所谓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阴。

彼云何名为识阴。所谓眼.耳.鼻.口.身.意。此名识阴。

彼云何名为色。所谓色者。寒亦是色。热亦是色。饥亦是色。渴亦是色。

云何名为痛。所谓痛者。痛者名觉。为觉何物。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故名为觉也。

云何名为想。所谓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黄.白.黑.知苦乐。故名为知。

云何名为行。所谓行者。能有所成。故名为行。为成何等。或成恶行。或成善行。故名为行。

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

诸天子当知。此五盛阴。知三恶道.天道.人道。此五盛阴灭。便知有涅槃之道。尔时。说此法时。有六万天人得法眼净。

尔时。世尊与诸天人说法已。即从坐起。诣须弥山顶。说此偈。

汝等当勤学于佛法圣众

当灭死迳路如人钩调象

若能于此法而无懈怠者

便当尽生死无有苦原本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便诣中道。是时。梵天在如来右处银道侧。释提桓因在水精道侧。及诸天人在虚空中散华烧香。作倡伎乐。娱乐如来。

是时。优钵华色比丘尼闻如来今日当至阎浮提僧迦尸池水侧。闻已。便生此念。四部之众.国王.大臣.国中人民。靡不往者。设我当以常法往者。此非其宜。我今当作转轮圣王形容。往见世尊。是时。优钵华色比丘尼还隐其形。作转轮圣王形。七宝具足。所谓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典兵宝.典藏宝。是谓七宝。

尔时。尊者须菩提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在一山侧缝衣裳。是时。须菩提闻世尊今日当来至阎浮里地。四部之众靡不见者。我今者宜可时往问讯礼拜如来。尔时。尊者须菩提便舍缝衣之业。从坐起。右脚著地。是时。彼复作是念。此如来形。何者是世尊。为是眼.耳.鼻.口.身.意乎。往见者复是地.水.火.风种乎。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造.无作。如世尊所说偈言。

若欲礼佛者及诸最胜者

阴持入诸种皆悉观无常

曩昔过去佛及以当来者

如今现在佛此皆悉无常

若欲礼佛者过去及当来

说于现在中当观于空法

若欲礼佛者过去及当来

现在及诸佛当计于无我

此中无我.无命.无人.无造作。亦无形容有教.有授者。诸法皆悉空寂。何者是我。我者无主。我今归命真法之聚。尔时。尊者须菩提还坐缝衣。

是时。优钵华色比丘尼作转轮圣王形。七宝导从至世尊所。是时。五国王遥见转轮圣王来。欢喜踊跃。不能自胜。自相谓言。甚奇。甚特。世间出二珍宝。如来.转轮圣王。

尔时。世尊将数万天人从须弥山顶来。至池水侧。是时。世尊举足蹈地。此三千大千世界六变震动。是时。化转轮圣王渐渐至世尊所。诸小国王及人民之类各各避之。是时。化圣王觉知以近世尊。还复本形。作比丘尼礼世尊足。五王见已。各自称怨。自相谓言。我等今日极有所失。我等先应见如来。然今此比丘尼先见之。

是时。比丘尼至世尊所。头面礼足。而白佛言。我今礼最胜尊。今日先得觐省。我优钵花色比丘尼是如来弟子。

尔时。世尊与彼比丘尼而说偈言。

善业以先礼最初无过者

空无解脱门此是礼佛义

若欲礼佛者当来及过去

当观空无法此名礼佛义

是时。五王及人民之众不可称计。往至世尊所。各自称名。我是迦尸国王波斯匿。我是拔嗟国王。名曰优填。我是五都人民之主。名曰恶生。我是南海之主。名优陀延。我是摩竭国频毗娑罗王。尔时。十一那术人民运集。及四部之众最尊长者。千二百五十人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尔时。优填王手执牛头栴檀像。并以偈向如来说。

我今欲所问慈悲护一切

作佛形像者为得何等福

尔时。世尊复以偈报曰。

大王今听之少多演其义

作佛形像者今当粗说之

眼根初不坏后得天眼视

白黑而分明作佛形像德

形体当完具意正不迷惑

势力倍常人造佛形像者

终不堕恶趣终辄生天上

于彼作天王造佛形像福

余福不可计其福不思议

名闻遍四远造佛形像福

善哉。善哉。大王。多所饶益。天.人蒙祐。

尔时。优填王极怀欢悦。不能自胜。

尔时。世尊与四部众及与五王演说妙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漏为大患。出要为妙。尔时。世尊以知四部之众心开意解。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习.尽.道。尽与彼说之。尔时。坐上天及人民六万余人。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尔时。五王白世尊言。此处福妙最是神地。如来始从兜术天来下至此说法。今欲建立此处。使永存不朽。

世尊告曰。汝等五王。于此处造立神寺。长夜受福。终不朽败。

诸王报曰。当云何造立神寺。

尔时。世尊申右手。从地中出迦叶如来寺。视五王而告之曰。欲作神寺者。当以此为法。

尔时。五王即于彼处起大神寺。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过去恒沙如来翼从多少。亦如今日而无有异。正使当来诸佛世尊翼从多少。亦如今日而无有异。今此经名游天法本。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四部之众及五国王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八

猜你喜欢
  净土圣贤录发凡·彭希涑
  谤佛经·佚名
  大雲初分福田健度第三十四·佚名
  卷第四·佚名
  卷三百三十八·佚名
  卷六·佚名
  构成佛教之要素·太虚
  万善先资集卷一·周梦颜
  胜鬘宝窟卷上(之末)·吉藏
  卷第六·佚名
  第十八卷·佚名
  卷第二十三·白岩净符
  月江和尚语录卷中·月江正印
  菩提道次第摄颂·宗喀巴
  佛说頞多和多耆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二集·王夫之

    十六字令[元夕见月]雪面女耐冷卸罗衣盈盈出争赛粉香肥捣练子[咏愁]刚有绪又无端细雨千丝月半弯一寸眉棱千障压不教人放片时闲又[咏霜]空无际月无痕悄悄盈盈上草根蜻蛚逼窗镫影绿愁人不道不消魂如梦令[春后寒雪不已]粟

  • 卷二十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三七言律崔橹【大中时举进士仕为棣州司马】岸梅含情含怨一枝枝【王粲诗今日不极欢含情将诉谁梁简文帝诗冬朝日照梁含怨下前床説苑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陆凯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古诗枝

  • 东桂堂赋【附】·刘辰翁

    刘君端伯扁其教子读书之堂曰东桂客有过而问曰东乌指则应之曰胚腪发于仁气之深厚事业方乎青春之磨砻物所从始总名曰东岂以出乎震者然后显发生之鸿防然桂乌在堂即桂之宫人即桂之丛善根培植茎叶青葱茅荄万实皆一气之充敢

  • 列传第三十 始兴王叔陵 新安王伯固·姚思廉

    始兴王叔陵,字子嵩,高宗之第二子也。梁承圣中,高宗在江陵为直阁将军,而叔陵生焉。江陵陷,高宗迁关右,叔陵留于穰城。高宗之还也,以后主及叔陵为质。天嘉三年,随后主还朝,封康乐侯,邑五百户。叔陵少机辩,徇声名,强梁无所推屈。光大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纪昀

    列传宋 【七十】○宋七十何灌李熙靖王云谭世绩 梅执礼程振刘延庆何灌李熙靖王云谭世绩梅执礼程振刘延庆△何灌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虽数试其材而常沮抑之不假借久乃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五·佚名

    昭帝明察燕王之谮霍光【李德裕 子由】宣帝昌邑王【东坡】霍光【东坡 温公 陈无巳】宣帝论汉家以王道杂霸【温公】萧望之杀韩延寿【温公】宣帝诘责杜延年【东坡】黄霸【东坡】张安世【少游】赵充国【东坡】元帝用儒

  • 通鉴答问卷一·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周威烈王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防为诸侯或问初命晋三大夫为诸侯通鉴何以托始于此曰春秋书王曰天王言王之所为天之所为也书曰天叙有典勑我五典五惇哉天命有徳五服五章哉又曰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

  • 卷五十二·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十二 唐 张守节 撰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史记五十二 齐悼惠王【年表云都临淄】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高祖六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齐王孝惠帝兄也

  • 十四年·佚名

    (戊午)十四年清乾隆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甲寅,上製勸農綸音,下諭于八道道臣及兩都留守。○領府事李宜顯上箚,引年乞致仕,上不許。1月2日○乙卯,正言金樂曾引避言:「權䌖一疏,用意挾雜,昭不可掩。殿下之初施投畀之典,固出堲讒之意

  • 序·戴震

    丙申余少讀論語,端木氏之言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讀易,乃知畜性與天道在是。周道衰,舜、禹、湯、文、武、周公致治之法,煥乎有文章者,棄為陳跡。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諸制度禮樂,是以為之

  • 泾野子内篇卷十四·吕柟

    鹫峯东所语刘邦儒一日见先生于柳湾精舍适一友持春池卷求题先生题毕谓邦儒曰吾辈胸中不可不常见此景象问曰何也曰见此则满目生意盎然活水流动无滞矣又问何以能见得曰只是收放心邦儒归省武陵先生大书志伊学顔见赐因请教

  • 卷五十九·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五十九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五十九>燔瘞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貍沈祭山林川澤司巫凡

  • 第三十一章·王夫之

    &ldquo;聪明睿知&rdquo;,以至诚之本体言。&ldquo;诚则明矣&rdquo;,明非但知之谓也。或问兼安行言之,为尽其义。如大学之言&ldquo;明德&rdquo;,该尽缉熙敬止、恂栗威仪、具众理、应万事者,统以一明;与&ldquo;致知&rdquo;之知

  • 卷第三·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论】第二明依宗教别夫大觉出兴称真智而自在法身无际等群品以同躯任器现形应根施教如空谷响应

  • 三宜盂師語錄卷一·明盂

    住雲門顯聖寺門人淨範編山陰嗣法弟子祁淨超較訂住越州雲門顯聖禪寺語錄山門八萬四千門,門門一切境,白狗上樹,烏驢落井。大殿,佛身充滿於法界,普見一切群生前。大眾!覿面相呈又作麼生?展坐具云:蓋覆卻。伽藍金湯佛法干城淨侶,灶

  • 皇极经世·邵雍

    北宋邵雍撰。原书已不得见。现流传的各版本,虽卷数各不相同。但大都保留原书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部借《易卦》推衍,用以说明万物生成、道德渊源和世界治乱的象数学体系,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和宿命论色彩。按其子邵伯温

  • 艳魔岛·朱贞木

    本书作者在《炼魂谷》一集内,曾经提到崆峒派掌门人大力黄能胡剑秋,他因自知敌不住剑客,曾向南海艳魔岛大南洲洲主白了翁求助。白了翁念在自己当年与他师父悟真禅师的交谊,不便坐视,便派了两位高徒去帮他的忙。此二人一精拳

  • 蕅益大师年谱·李叔同

    依大师自撰八不道人传。及成时续传录写。复检宗论中诸文增改。并参考别行诸疏序跋补订焉。己未。居钱塘。初稿。辛酉。掩室永嘉。改纂。乙亥。住温陵月台再治。老病缠绵。精力颓弊。未能详密校理。殊自恧也。年谱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