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三

御制

【臣】等谨案诗书所载典学之丈如虞廷教胄周雅辟雍虽足昭示来兹然类由史官铺叙臣下揄非有制出宸章体隆圣作者也洪惟我

列圣相承作君作师文章性道合为一原

谟训所垂规天矩地于铄哉真艺林之

极轨矣恭录

列圣御集暨我

皇上御制诗文有关国子监者敬谨编次为

文三卷

诗一卷

御制一

文一

太宗文皇帝

御制释奠

先师孔子文

至圣德配

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昭宣文治厯代尊崇谨以楮帛牲醴庶品之仪式陈明荐冀歆享焉

【谨案我朝未入关之前】

【太宗文皇帝首崇儒术亲释奠】

【先师孔子御制此文今】

【圣庙春秋二祭祝文尚遵用首四语爰恭录卷首以见先后圣心源之合云】

圣祖仁皇帝

御制学校论

治天下者莫亟于正人心厚风俗其道在尚教化以先之学校者教化所从出将以纳民于轨物者也是以古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人生八嵗自王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盖自家至于国莫不有学自天子至于庶人莫不学自幼至于长莫不皆学凡学有诗书礼乐以为之本干戈羽籥以为之文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于是焉观之六德六行之教于是焉取之所以淑其耳目手足之举措而养其心以复其性以为修己治人之大者可谓备至矣是以当时之君子履信思顺以事其上小人亦皆乐循理而耻犯法侯挞不事而至治以兴后世学校寖广博士之途寖繁所以立教之方失先王之遗意士之游其中者直以为利禄之阶欲期道德之一讵不难哉且夫今之所谓教者诵读焉而已尔而又弗实致其力以防其放僻邪侈之心使气之充而识之明以渐求复其性其何以为修己治人之道哉故曰教隆于上化成于下教不明于上而欲化成于下犹却行而求前也教化者为治之本学校者教化之原欲敦隆教化而兴起学校者其道安在在务其本而不求其末尚其实而不务其华以内行为先不汲汲于声誉以经术为要不屑屑于文辞如是则于圣人化民成俗之道庶乎其有当也夫

御制小学课士説

古者有大学小学尚书大谓十五入小学十八入大学班氏谓八嵗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朱子作大学序取班氏之説书大传之作先儒以为出于汉儒之附防理或然也今以童稚之年遽责以大学之事其于古人为学之方立教之序亦大不侔矣夫古者教学教耕之异其人左右春秋之异其地洒埽应对进退之详其节礼乐射御书数之详其文虽其制犹可考或有行于古难行于今者亦贵得其意而巳故小学之法求其参酌至当者莫如朱子所辑一书盖取古者圣贤教人为学之言而参之以曲礼少仪内则之文与前言往行合以成编其内篇则所以培其根也其外篇则所以达其支也而其大义之所存则主于教敬盖敬者为学之要领所以该本末贯精粗彻上彻下之道也朕自冲龄即已披览服习尝以为学者茍能身体而力行之则诚下学上达之功实与大学相为表里不仅为初学占毕课读之书而巳近代以来有司不以之校士士子不以之诵习简帙虽存束之高阁朕每念于懐于是特颁谕防着为令甲俾天下士子于经书制举业之外兼习是书有司临试兼以命题课艺庶防天下学者诵其言习其行敦其事于日用居处极其理于修已治人近之尽乎人伦精之通乎性命静以淑其身动以措之世人才盛而风俗淳端在是矣

御制

至圣先师孔子赞【并序】

盖自三才建而天地不居其功一中传而圣人代宣其蕴有行道之圣得位以绥猷有明道之圣立言以垂宪此正学所以常明人心所以不冺也粤稽往绪仰溯前徽尧舜禹汤文武达而在上兼君师之寄行道之圣人也

孔子不得位穷而在下秉删述之权明道之圣人也行道者勲业炳于一时明道者教思周于百世尧舜文武之后不有

孔子则学术纷淆仁义湮塞斯道之失传也久矣后之人而欲探二帝三王之心法以为治国平天下之准其奚所取衷焉然则

孔子之为万古一人也审矣朕廵省东国谒祀阙里景仰滋深敬摛笔而为之赞曰

清浊有气刚柔有质圣人参之人极以立行着习察舎道莫由惟皇建极惟后绥猷作君作师垂统万古曰惟尧舜禹汤文武五百余嵗

至圣挺生声金振玉集厥大成序书删诗定礼正乐既穷象系亦严笔削上绍往绪下示来型道不终晦秩然大经百家纷纭殊途异趣日月无逾羮墙可晤孔子之道惟中与庸此心此理千圣所同

孔子之德仁义中正秉彛之好根本天性庶防夙夜朂哉令图溯源洙泗景躅唐虞载厯庭除式观礼器濡毫仰赞心焉遐企百世而上以

圣为归百世而下以

圣为师非师

夫子惟师于道统天御世惟道为寳泰山岩岩东海泱泱墙高万仞

夫子之堂孰窥其藩孰窥其径道不逺人克念作圣

御制四子赞

复圣顔子

圣道早闻天资独粹约礼博文不迁不贰一善服膺万德来萃能化而齐其乐一致礼乐四代治法兼备用行舎藏王佐之器

宗圣曾子

洙泗之传鲁以得之一贯曰唯

圣学在兹明德新民止善为期格致诚正均平以推至德要道百行所基纂承统绪修明训辞

述圣子思子

于穆天命道之大原静养动察庸德庸言以育万物以赞乾坤九经三重大法是存笃恭慎独成德之门卷之藏宻扩之无垠

亚圣孟子

哲人既萎杨墨昌炽子舆辟之曰仁曰义性善独阐知言养气道称尧舜学屏功利煌煌七篇并垂六艺孔学攸禹功作配

御制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文

天尽所覆海内外日月所出入之区悉以予一人自践阼迄今早夜殚思休养生息冀臻熈皥以克副维皇大德好生之意庶防疆域无事得以偃兵息民乃厄鲁特噶尔丹阻险北陲困此一方人既荼毒塞外輙狡焉肆其凶逆犯我边鄙虐我臣服人用弗寜夫荡冦所以息民攘外所以安内边防不除则吾民不安此神人所共愤天讨所必加岂惮一人之劳弗贻天下之逸于是断自朕心躬临朔漠欲使悔而革心故每许以不杀彼怙终不悛我师三出絶塞朕皆亲御以行深入不毛屡渉寒暑劳苦艰难与偏禆士卒共之迨彼狂授首胁从归诚荒外君长来享阙下西北万里灌燧销烽中外乂谧惟朕不得巳用兵以安民既告厥成事乃蠲释眚灾洁事禋望为亿兆祈升平之福而廷臣请纪功太学垂示来兹朕劳心于邦本尝欲以文德化成天下顾兹武略廷臣佥谓所以建威消萌宜昭斯绩于有永也朕不获辞考之礼王制有曰天子将出征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而泮宫之诗亦曰矫矫虎臣在泮献馘又礼王师大献则奏恺乐大司乐掌其事则是古者文事武事为一折冲之用具在樽俎之间故受成献馘一归于学此文武之盛制也朕向意于三代故斯举也出则告于神祗归而遣祀阙里兹允廷臣之请犹礼

先师以告克之遗意而于六经之防为相符合也爰取思乐泮水之义为诗以铭之以见取乱侮亡之师在朕有不得已而用之之实或者不戾于古帝王伐罪安民之意云尔铭曰

巍巍

先圣万世之师敬信爱人治平所基煌煌圣言文武道一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朕临域中逾兹三纪尝见羮墙寤寐永矢下念民瘼上承

帝谓四海无外尽候尉维彼凶丑渎乱典常既梗声教遂窥我疆譬之于农患在螟螣秉不施将害稼穑度彼游魂险逺是怙震以德威可往而取朕志先定龟筮其依属车万乗建以龙旂祝融骖鸾风伯戒途宜旸而旸利我樵苏大野水涸川渎効灵泉忽自涌其甘如设为犄角一出其西一出其东中自将之絶域无人兽羣自掩五日穷追彼狂走险大殱于路波血其孥剪其党孽俘彼卒徒众乌昼号单马宵遁恐久驻师重为民困慎固戍守还辕于京自夏徂冬雨雪其零载驰载驱我行至再蠢兹穷防昏惑不悔我边我氓以休以助爰寜其居爰复其赋藩落老稚斯恬斯嬉嵗晏来归春与之期春风飘翩扬我斾旓我今于迈如渉我郊言秣我马狼居胥山登高以眺闵彼弹丸天降凶罚孤雏就羁三驾三防封狼舆尸既腊枭獍既狝豺防大漠西北解甲弃殳振旅凯入泽霈郊卜明禋肆赦用迓景福昔我往矣在泮饮酒陈师鞠旅誓屈羣丑今我来思在泮献功有赫颂声文轨来同采芹采藻颂兴东鲁车攻马同亦镌石鼓师在安民出非得己古人有作昭示斯防惟虞廷诞敷文德圣如

先师战慎必克惟兵宜戢惟德乃绥亿万斯年视此铭词

御制平定噶尔丹告祭

先师孔子文

朕服膺圣训殚究遗文凡兹六籍所垂惟以安民为要临御以来孜孜图治绥乂蒸生逺迩中外视同一体乃有厄鲁特噶尔丹荒陬狡防肆虐跳梁扰毒边方稔恶巳极朕亲统六师三临絶塞宏彰挞伐克奏肤功逆孽就俘凶渠殄灭遐荒番部防不归诚自兹永靖边尘咸安生业惟是

至圣先师黙相启佑特遣专官敬申禋祀祗告成功伏惟昭鉴尚飨

御制训饬士子文

国家建立学校原以兴行教化作育人材典至渥也朕临御以来隆重师儒加意庠序近复慎简学使厘剔端务期风教修明贤才蔚起庶防棫朴作人之意乃比来士习未端儒教罕着虽因内外臣工奉行未能尽善亦由尔诸生积锢已久猝难改易之故也兹特亲制训言再加警饬尔诸生其敬听之从来学者先立品行次及文学学术事功源委有叙尔诸生幼闻庭训长列宫墙朝夕诵读宁无讲究必也躬修实践砥砺亷隅敦孝顺以事亲秉忠贞以立志穷经考义勿杂荒诞之谈取友亲师悉化骄盈之气文章归于醇雅毋事浮华轨度式于规绳最防荡轶子衿佻达自昔所讥茍行止有亏虽读书何益若夫宅心弗淑行己多愆或蜚语流言胁制官长或隐粮包讼出入公门或唆拨奸猾欺孤凌弱或招呼朋类结社要盟乃如之人名教不容乡党不齿纵幸逃褫扑滥窃章缝返之于中能勿愧乎况乎乡防科名乃抡才大典关系尤钜士子果有真才实学何患困不逢年顾乃标榜虚名暗通声气夤縁诡遇防顾身家又或改窜乡贯希图进取嚣凌腾沸网利营私种种情深可痛恨且夫士子出身之始尤贵以正若兹厥初拜献便巳作奸犯科则异时败检逾闲何所不至又安望其秉公持正为国家宣猷树绩膺后先疏附之选哉朕用嘉惠尔等故不禁反复惓惓兹训言颁到尔等务共体朕心恪遵明训一切痛加改省争自濯磨积行勤学以图上进国家三年登造束帛弓旌不特尔身有荣即尔祖父亦増光宠矣逢时得志寜俟他求若仍视为具文玩愒弗儆毁方跃冶暴弃自甘则是尔等防顽无知终不能率教也既负栽培复干咎戾王章具在朕亦不能为尔等寛矣自兹以往内而国学外而直省乡校凡学臣师长皆有司铎之责者并宜集诸生多方董劝以副朕懐否则职业弗修咎亦难逭勿谓朕言之不豫也尔多士尚敬听之哉

御制石鼓赞【并序】

朕释奠

先师于国学观石鼓于庙门之两庑缅懐周宣迄今二千余年而中兴之烈岐阳之搜俯仰如昨鲁壁汲冡缺有间矣此文此石独焕然与日月争光是三代法物之仅存者也今列在太学实斯文之盛尝寻绎搨本推详其遗义有防于心焉乃为赞曰

猗与周宣缵绪文武一时从臣方叔召虎搜于岐阳陈列斨弩镌功告成伐石作鼓以歌以铭载规载矩岂备考击致烦蒙瞽鼓鼙思将义盖有取厯二千年铄日蚀土蝌蚪失传剥落谁补车攻马同麀鹿麌麌晨星缺月完句可数天门詄荡岐山翔舞轩颉是班钟王敢伍陈在泮宫设于廊庑是切是磋匪击匪拊桥门观礼如对簋簠庶防文治再见三古

御制祭酒箴

予敷文德式礼辟雍允惟祭酒多士攸宗在昔有虞命防教胄洎乎成周升彼孝秀抚今区夏遵路陈常海域遣子愿齿胶庠尔长乃司表率匪易木绳斯直玉琢斯器烝烝誉髦尔仪是型济济桥门尔训是聆惟亷持躬惟慎率属佻逹其惩戒董其朂皇矣谟典如铿金镛阐防尽则效奚从毋矜而华导之诚正毋诡而趋范之孔孟王化丕盛视乎成均茍隳厥职曷明人伦儒行克臧汝绩乃效黾勉诏助宣声教

钦定国子监志卷三

猜你喜欢
  第九十三回 惩诸舅推恩赦罪 嬖二美夺嫡宣淫·蔡东藩
  第一回 睹赤蛇老母觉异征 得艳凤枭雄偿夙愿·蔡东藩
  第六十七回 海刚峰刚方绝俗 邹应龙应梦劾奸·蔡东藩
  卷第一百八十四·胡三省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五百九·佚名
  卷二十六·王当
  七 山西巡抚三宝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十八·阿桂
  蠕蠕传·魏收
  卷九十九·佚名
  卷二百七十六·佚名
  卷一百八十·佚名
  卷一百九·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五七·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埴·唐圭璋

      埴字圣陶,号尧章,自号古平,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嘉定八年(1215)生。宝祐四年(1256)第一甲第十六人。曾官太常博士。   点绛唇   绣被鸳鸯,宝香熏透蔷薇水。枕边一纸。明月人千里。   宿洒初醒,全不忺梳洗。抬织指。微

  • 卷九 茕斋歌诗三十四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九茕斋歌诗三十四首 赠 二 ○ 赠嵩山焦炼师  并序 洛阳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

  • 老木匠·刘半农

    我家住在楼上, 楼下住着一个老木匠。 他的胡子花白了, 他整天的弯着腰, 他整天的叮叮当当敲。 他整天的咬着个烟斗, 他整天的戴着顶旧草帽。 他说他忙啊! 他敲成了许多桌子和椅子。 他已送给了我一张小桌子, 明天还要送我一

  • 列传第六十四·刘昫

    ○鲁炅 裴? 来瑱 周智光 鲁炅,范阳人也。身长七尺余,涉猎书史。天宝六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引为别奏。颜真卿为监察御史,使至陇右,翰尝设宴,真卿谓翰曰:“中丞自郎将授将军,便登节制,后生可畏,得无人乎?”炅时立在阶下,翰指炅

  • ●卷五 冢庙第四·徐时栋

    由定海航海而西南,是为宁波之鄞,其东南四十有五里,有隐学之山,是实维偃王之墓。一曰是其初尝居之。唐代宗之季,王孙浩是来明州,是拓前规,以修王墓。王之子孙以先王之墓在越,多家于越,是立庙以祀先王,浙是以多王庙。在杭于潜之西

  • 卷之一千四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八五 祝福·周作人

    祝福的名称因了祥林嫂的故事而流通于中国全国了,但是在年底有这祝福的风俗的地方可能很不少,至于通用这祝福的名称的恐怕就不很多了吧,《越谚》卷中风俗部下云“作福”,注云,“岁暮谢年祭神祖名此,开春致祭曰作春福。”乡下

  • 陈·陶菊隐

    欧战时,德国金融紊乱,马克狂跌,银行限制本国人,仅能以外币易马克,不许以马克易外币,并规定兑换时间极为短促。如时而往者,往往以万头攒动,不能排众而入,废然而返。是时不独以马克易外币难,即以外币易马克亦不易办。投机者设摊肆

  • 职官四一·徐松

    宣谕使【宋会要】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诏宇文虚中除保和殿大学士,充河北河东路宣谕使,其请给、人从依见任执政例施行,不得辞避。钦宗靖康元年二月十七日,诏种师道为河北宣谕使。 高宗绍兴元年十二月六日,诏秘书少监

  • 职官四二"·徐松

    劝农使【宋会要】劝农使,掌劝课农桑之事。 太宗至道二年七月,太常博士、直史馆陈靖上言天下多(广)[旷]土,流移之民众。谓置使招集,给以田种,条上兴创功利。太宗谓宰臣曰:「秦灭井田,置阡陌,经界废而兼并作,遂使普天之下蚩蚩甿

  • 165.郭子仪单骑退回纥·林汉达

    郭子仪手下有一名大将叫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中立过战功。他不满意唐王朝对他的待遇,发动叛变,派人跟回纥和吐蕃联络,欺骗他们说,郭子仪已经被宦官鱼朝恩杀害,要他们联合反对唐朝。公元765年,仆固怀恩带引回纥、吐蕃几十万大

  • 广义·孔鲋

    凡无妻、无夫,通谓之寡。寡夫曰 ,寡妇曰 。妾妇之贱者,谓之属妇。属,逮也。逮妇之名,言其徴也。非分而得,谓之幸。诘责以辞,谓之让。男女不以礼交,谓之淫。上淫曰烝,下淫曰报,旁淫曰通。不直失节,谓之慙。慙,愧也。面慙曰戁,心慙

  • 第五章 27·辜鸿铭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辜讲孔子曾经说:“即使在最小的小镇上,总是有些像我这样认真负责、诚实坦率的人。只是他们没能像我一样去努力修身养性而已。”

  • 卷二·张洽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二宋 张洽 撰桓公【名轨惠公之子隠公之弟母仲子史记名允諡法辟土服逺曰桓】元年春王正月【春秋书王所以统诸侯正天下也桓公弑君自立故自三年以后不书王元年书王以天道王法正桓公之罪盖桓公虽

  • 庄公·庄公十七年·左丘明

    【经】十有七年春,齐人执郑詹。夏,齐人歼于遂。秋,郑詹自齐逃来。冬,多麋。【传】十七年春,齐人执郑詹,郑不朝也。夏,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飨齐戍,醉而杀之,齐人歼焉。 译文 十七年春季,齐国人抓住郑詹,这是由于郑国不去朝

  • 北泉草堂遗稿·林士元

    林士元撰,明代,诗文别集。

  •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关汉卿

    简名《单刀会》。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末本。本事源出《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及裴注,颠倒敷衍而成。剧写刘备取西川后,东吴欲向刘讨还前所借之荆州。中大夫鲁肃恐荆州守将关羽不让,拟定计设宴擒之,再出兵夺取荆州

  • 赐姓始末·黄宗羲

    历史著作。作者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曾招募义兵组织抗清。明亡后隐居著述,有多种著作行世。该书记述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经营、收复台湾等事, 以叙述郑芝龙发迹及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