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五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中阿含晡利多品(有十经)(第五后诵)

持斋.晡利多罗摩.五下分

心秽.箭毛二随摩那修学

法乐比丘尼拘絺罗在后

(二○二)中阿含晡利多品持斋经第一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于东园鹿子母堂。

尔时。鹿子母毗舍佉平旦沐浴。著白净衣。将子妇等眷属围绕。往诣佛所。稽首作礼。却住一面。世尊问曰。居士妇。今沐浴耶。

答曰。世尊。我今持斋。善逝。我今持斋。

世尊问曰。居士妇。今持何等斋耶。斋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放牛儿斋。二者尼揵斋。三者圣八支斋。居士妇。云何名为放牛儿斋。若放牛儿朝放泽中。晡收还村。彼还村时。作如是念。我今日在此处放牛。明日当在彼处放牛。我今日在此处饮牛。明日当在彼处饮牛。我牛今在此处宿止。明日当在彼处宿止。居士妇。如是有人若持斋时。作是思惟。我今日食如此之食。明日当食如彼食也。我今日饮如此之饮。明日当饮如彼饮也。我今含消如此含消。明日含消如彼含消。其人于此昼夜乐著欲过。是谓名曰放牛儿斋。若如是持斋放牛儿斋者。不获大利。不得大果。无大功德。不得广布。

居士妇。云何名为尼揵斋耶。若有出家学尼揵者。彼劝人曰。汝于东方过百由延外有众生者。拥护彼故。弃舍刀杖。如是南方.西方.北方过百由延外有众生者。拥护彼故。弃舍刀杖。是为彼劝进人。或有想护众生。或无想不护众生。汝当十五日说从解脱时。脱衣裸形。东向住立。作如是说。我无父母。非父母有。我无妻子。非妻子有。我无奴婢。非奴婢生。居士妇。彼欲劝进于真谛语。而反劝进虚妄之言。彼人日日见其父母。便作此念。是我父母。父母日日见其儿子。亦作此念。是我儿子。彼见妻子。而作此念。是我妻子。妻子见彼。亦作此念。是我尊长。彼见奴婢。复作此念。是我奴婢。奴婢见彼。亦作此念。是我大家。彼用此欲。不与而用。非是与用。是谓名曰尼揵斋也。若如是持尼揵斋者。不获大利。不得大果。无大功德。不得广布。

居士妇。云何名为圣八支斋。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作是思惟。阿罗诃真人尽形寿离杀.断杀。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蜫虫。彼于杀生净除其心。我亦尽形寿离杀.断杀。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蜫虫。我今于杀生净除其心。我以此支于阿罗诃等同无异。是故说斋。

复次。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作是思惟。阿罗诃真人尽形寿离不与取.断不与取。与而后取。乐于与取。常好布施。心乐放舍。欢喜无吝。不望其报。不以盗覆心。能自制己。彼于不与取净除其心。我亦尽形寿离不与取.断不与取。与而后取。乐于与取。常好布施。心乐放舍。欢喜无吝。不望其报。不以盗覆心。能自制己。我于不与取净除其心。我以此支于阿罗诃等同无异。是故说斋。

复次。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作是思惟。阿罗诃真人尽形寿离非梵行.断非梵行。修行梵行。至诚心净。行无臭秽。离欲断淫。彼于非梵行净除其心。我于此日此夜离非梵行.断非梵行。修行梵行。至诚心净。行无臭秽。离欲断淫。我于非梵行净除其心。我以此支于阿罗诃等同无异。是故说斋。

复次。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作是思惟。阿罗诃真人尽形寿离妄言.断妄言。真谛言。乐真谛。住真谛。为人所信。不欺世间。彼于妄言净除其心。我亦尽形寿离妄言.断妄言。真谛言。乐真谛。住真谛。为人所信。不欺世间。我于妄言净除其心。我以此支于阿罗诃等同无异。是故说斋。

复次。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作是思惟。阿罗诃真人尽形寿离酒放逸.断酒放逸。彼于酒放逸净除其心。我亦尽形寿离酒放逸.断酒放逸。我于酒放逸净除其心。我以此支于阿罗诃等同无异。是故说斋。

复次。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作是思惟。阿罗诃真人尽形寿离高广大床.断高广大床。乐下坐卧。或床或敷草。彼于高广大床净除其心。我于此日此夜离高广大床.断高广大床。乐下坐卧。或床或敷草。我于高广大床净除其心。我以此支于阿罗诃等同无异。是故说斋。

复次。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作是思惟。阿罗诃真人尽形寿离华鬘.璎珞.涂香.脂粉.歌舞.倡伎及往观听。断华鬘.璎珞.涂香.脂粉.歌舞.倡伎及往观听。彼于华鬘.璎珞.涂香.脂粉.歌舞.倡伎及往观听净除其心。我于此日此夜离华鬘.璎珞.涂香.脂粉.歌舞.倡伎及往观听。断华鬘.璎珞.涂香.脂粉.歌舞.倡伎及往观听。我于华鬘.璎珞.涂香.脂粉.歌舞.倡伎及往观听净除其心。我以此支于阿罗诃等同无异。是故说斋。

复次。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作是思惟。阿罗诃真人尽形寿离非时食.断非时食.一食。不夜食.乐于时食。彼于非时食净除其心。我于此日此夜离非时食.断非时食.一食。不夜食.乐于时食。我于非时食净除其心。我以此支于阿罗诃等同无异。是故说斋。

彼住此圣八支斋已。于上当复修习五法。云何为五。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忆念如来。彼世尊.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作如是忆念如来已。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居士妇。多闻圣弟子缘如来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

譬若如人。头有垢腻。因膏泽.暖汤.人力.洗沐故。彼便得净。如是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忆念如来。彼世尊.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作如是忆念如来已。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居士妇。多闻圣弟子缘如来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是谓多闻圣弟子持梵斋。梵共会。因梵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

复次。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忆念于法。此法世尊善说。究竟。恒不变易。正智所知。正智所见。正智所觉。彼作如是忆念法已。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居士妇。多闻圣弟子缘于法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

犹人身有垢腻不净。因麸.澡豆.暖汤.人力。极洗浴故。身便得净。如是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忆念于法。此法世尊善说。究竟。恒不变易。正智所知。正智所见。正智所觉。彼作如是忆念法已。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居士妇。多闻圣弟子缘于法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居士妇。是谓多闻圣弟子持法斋。法共会。因法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

复次。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忆念于众。世尊弟子众善趣向质直。行要行趣。如来众中实有阿罗诃真人趣.阿罗诃果证.阿那含趣.阿那含果证.斯陀含趣.斯陀含果证.须陀洹趣.须陀洹果证。是为四双人八辈圣士。是谓世尊弟子众。成就戒.定.慧.解脱.解脱见智。可呼.可请.可供养.可奉事.可敬重。则为天人良福之田。彼作如是忆念众已。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居士妇。多闻圣弟子缘于众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

犹如人衣有垢腻不净。因灰.皂荚.澡豆.汤水.人力浣故。彼便得净。如是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忆念于众。世尊弟子众善趣向质直。行要行趣。如来众中实有阿罗诃真人趣.阿罗诃果证.阿那含趣.阿那含果证.斯陀含趣.斯陀含果证.须陀洹趣.须陀洹果证。是为四双人八辈圣士。是谓世尊弟子众。成就戒.定.慧.解脱.解脱见智。可呼.可请.可供养.可奉事.可敬重。则为天人良福之田。彼作如是忆念众已。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居士妇。多闻圣弟子缘于众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是谓多闻圣弟子持众斋。众共会。因众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

复次。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忆念自戒。不缺不穿。无秽无污。极广极大。不望其报。智者称誉。善具善趣。善受善持。彼作如是忆念自戒已。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居士妇。多闻圣弟子缘于戒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

犹若如镜。生垢不明。因石磨锃莹。由人力治。便得明净。如是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忆念自戒。不缺不穿。无秽无污。极广极大。不望其报。智者称誉。善具善趣。善受善持。彼作如是忆念自戒已。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居士妇。多闻圣弟子缘于戒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是谓多闻圣弟子持戒斋。戒共会。因戒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

复次。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忆念诸天。实有四王天。彼天若成就信。于此命终。得生彼间。我亦有彼信。彼天若成就戒.闻.施.慧。于此命终。得生彼间。我亦有彼慧。实有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哆天.化乐天.他化乐天。彼天若成就信。于此命终。得生彼间。我亦有彼信。彼天若成就戒.闻.施.慧。于此命终。得生彼间。我亦有彼慧。彼作如是忆念已。及诸天信.戒.闻.施.慧。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居士妇。多闻圣弟子缘诸天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

犹如上色金。生垢不净。因火排钻椎赤土.人力。磨拭莹治。便得明净。如是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忆念诸天。实有四王天。彼天若成就信。于此命终。得生彼间。我亦有彼信。彼天若成就戒.闻.施.慧。于此命终。得生彼间。我亦有彼慧。实有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多天.化乐天.他化乐天。彼天若成就信。于此命终。得生彼间。我亦有彼信。彼天若成就戒.闻.施.慧。于此命终。得生彼间。我亦有彼慧。彼作如是忆念已。及诸天信.戒.闻.施.慧。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

居士妇。若行如是圣八支斋。若有十六大国。谓一者鸯迦。二者摩竭陀。三者迦尸。四者拘萨罗。五者拘楼。六者般阇罗。七者阿摄贝。八者阿和檀提。九者枝提。十者跋耆。十一者跋蹉。十二跋罗。十三苏摩。十四苏罗吒。十五喻尼。十六剑浮。此诸国中所有钱宝.金.银.摩尼.真珠.琉璃.坏伽.碧玉.珊瑚.留邵.鞞留.鞞勒.马瑙.蝳蝐.赤石.旋珠。设使有人于中作王。随用自在者。彼一切比丘持圣八支斋。不直十六分。

居士妇。我因此故说。人王者不如天乐。若人五十岁是四王天一昼一夜。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如此五百岁是四王天寿。居士妇。必有是处。若族姓男.族姓女持圣八支斋。身坏命终。生四天王中。居士妇。我因此故说。人王者不如天乐。若人百岁是三十三天一昼一夜。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如此千岁是三十三天寿。居士妇。必有是处。若族姓男.族姓女持圣八支斋。身坏命终。生三十三天中。

居士妇。我因此故说。人王者不如天乐。若人二百岁是焰摩天一昼一夜。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如此二千岁是焰摩天寿。居士妇。必有是处。若族姓男.族姓女持圣八支斋。身坏命终。生焰摩天中。居士妇。我因此故说。人王者不如天乐。若人四百岁是兜率陀天一昼一夜。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如此四千岁是兜率陀天寿。居士妇。必有是处。若族姓男.族姓女持圣八支斋。身坏命终。生兜率哆天中。

居士妇。我因此故说。人王者不如天乐。若人八百岁是化乐天一昼一夜。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如此八千岁是化乐天寿。居士妇。必有是处。若族姓男.族姓女持圣八支斋。身坏命终。生化乐天中。居士妇。我因此故说。人王者不如天乐。若人千六百岁是他化乐天一昼一夜。如是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如此万六千岁是他化乐天寿。居士妇。必有是处。若族姓男.族姓女持圣八支斋。身坏命终。生他化乐天中。

于是。鹿子母毗舍佉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圣八支斋甚奇。甚特。大利大果。有大功德。有大广布。世尊。我从今始。自尽形寿持圣八支斋。随其事力。布施修福。

于是。鹿子母闻佛所说。善持。稽首稽首佛足。绕三匝而去。

佛说如是。鹿子母毗舍佉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持斋经第一竟(四千四十九字)。

(二○三)中阿含晡利多品晡利多经第二(第五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那难大。在波和利奈园之中。

尔时。晡利多居士著白净衣。白巾裹头。拄杖执盖。著世俗屣。从园至园。从观至观。从林至林。遍游从行彷徉。若见诸沙门.梵志者。便作是说。诸贤。当知我离俗断俗。舍诸俗事。

彼诸沙门.梵志以濡软柔和语曰。唯然。贤晡利多离俗断俗。舍诸俗事。

于是。晡利多居士遍游行彷徉。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当在佛前。拄杖而立。世尊告曰。居士。有座。欲坐便坐。

晡利多居士白曰。瞿昙。此事不然。此事不可。所以者何。我离俗断俗。舍诸俗事。而沙门瞿昙唤我为居士耶。

世尊答曰。汝有相幖帜如居士。是故我唤汝。居士。有座。欲坐便坐。

世尊如是复至再三告曰。居士。有座。欲坐便坐。

晡利多居士亦至再三白曰。瞿昙。此事不然。此事不可。我离俗断俗。舍诸俗事。而沙门瞿昙唤我为居士耶。

世尊答曰。汝有相幖帜如居士。是故我唤汝。居士。有座。欲坐便坐。

世尊问曰。汝云何离俗断俗。舍诸俗事耶。

晡利多居士答曰。瞿昙。我家一切所有财物尽持施儿。我无为无求游。唯往取食。存命而已。如是我离俗断俗。舍诸俗事。

世尊告曰。居士。圣法.律中不如是断绝俗事。居士。圣法.律中有八支断俗事也。

于是。晡利多居士舍杖却盖。及脱俗屣。叉手向佛。白曰。瞿昙。圣法.律中云何八支断俗事耶。

世尊答曰。居士。多闻圣弟子依离杀.断杀。依离不与取.断不与取。依离邪淫.断邪淫。依离妄言。断妄言。依无贪著.断贪著。依无害恚.断害恚。依无憎嫉恼.断憎嫉恼。依无增上慢.断增上慢。居士。多闻圣弟子云何依离杀.断杀耶。多闻圣弟子作是思惟。杀者必受恶报。现世及后世。若我杀者。便当自害。亦诬谤他。天及诸智梵行者道说我戒。诸方悉当闻我恶名。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如是杀者受此恶报。现世及后世。我今宁可依离杀.断杀耶。便依离杀.断杀。如是多闻圣弟子依离杀.断杀也。

居士。多闻圣弟子云何依离不与取.断不与取耶。多闻圣弟子作是思惟。不与取者必受恶报。现世及后世。若我不与取者。便当自害。亦诬谤他。天及诸智梵行者道说我戒。诸方悉当闻我恶名。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如是不与取者受此恶报。现世及后世。我今宁可依离不与取.断不与取耶。便依离不与取.断不与取。如是多闻圣弟子依离不与取.断不与取也。

居士。多闻圣弟子云何依离邪淫.断邪淫。多闻圣弟子作是思惟。邪淫者必受恶报。现世及后世。若我邪淫者。便当自害。亦诬谤他。天及诸智梵行者道说我戒。诸方悉当闻我恶名。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如是邪淫者受此恶报。现世及后世。我今宁可依离邪淫.断邪淫耶。便依离邪淫.断邪淫。如是多闻圣弟子依离邪淫.断邪淫也。

居士。多闻圣弟子云何依离妄言.断妄言耶。多闻圣弟子作是思惟。妄言者必受恶报。现世及后世。若我妄言者。便当自害。亦诬谤他。天及诸智梵行者道说我戒。诸方悉当闻我恶名。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如是妄言者受此恶报。现世及后世。我今宁可依离妄言.断妄言耶。便依离妄言.断妄言。如是多闻圣弟子依离妄言.断妄言也。

居士。多闻圣弟子云何依无贪著.断贪著耶。多闻圣弟子作是思惟。贪著者必受恶报。现世及后世。若我贪著者。便当自害。亦诬谤他。天及诸智梵行者道说我戒。诸方悉当闻我恶名。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如是贪著者受此恶报。现世及后世。我今宁可依无贪著.断贪著耶。便依无贪著.断贪著。如是多闻圣弟子依无贪著.断贪著也。

居士。多闻圣弟子云何依无害恚断害恚耶。多闻圣弟子作是思惟。害恚者必受恶报。现世及后世。若我害恚者。便当自害。亦诬谤他。天及诸智梵行者道说我戒。诸方悉当闻我恶名。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如是害恚者受此恶报。现世及后世。我今宁可依无害恚.断害恚耶。便依无害恚.断害恚。如是多闻圣弟子依无害恚.断害恚也。

居士。多闻圣弟子云何依无憎嫉恼.断憎嫉恼耶。多闻圣弟子作是思惟。憎嫉恼者必受恶报。现世及后世。若我憎嫉恼者。便当自害。亦诬谤他。天及诸智梵行者道说我戒。诸方悉当闻我恶名。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如是憎嫉恼者受此恶报。现世及后世。我今宁可依无憎嫉恼.断憎嫉恼耶。便依无憎嫉恼.断憎嫉恼。如是多闻圣弟子依无憎嫉恼.断憎嫉恼也。

居士。多闻圣弟子云何依无增上慢.断增上慢耶。多闻圣弟子作是思惟。增上慢者必受恶报。现世及后世。若我增上慢者。便当自害。亦诬谤他。天及诸智梵行者道说我戒。诸方悉当闻我恶名。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如是增上慢者受此恶报。现世及后世。我今宁可依无增上慢.断增上慢耶。便依无增上慢.断增上慢。如是多闻圣弟子依无增上慢.断增上慢也。是谓圣法.律中有八支断绝俗事。

居士问曰。瞿昙。圣法.律中但是断俗事。复更有耶。

世尊答曰。圣法.律中不但有是断绝俗事。更有八支断绝俗事得作证也。

晡利多居士闻已。便脱白巾。叉手向佛。白曰。瞿昙。圣法.律中云何更有八支断绝俗事得作证耶。

世尊答曰。居士。犹如有狗。饥饿羸乏。至屠牛处。彼屠牛师.屠牛弟子净摘除肉。掷骨与狗。狗得骨已。处处咬啮。破唇缺齿。或伤咽喉。然狗不得以此除饥。居士。多闻圣弟子亦复作是思惟。欲如骨锁。世尊说欲如骨锁。乐少苦多。多有灾患。当远离之。若有此舍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谓此一切世间饮食永尽无余。当修习彼。居士。犹去村不远。有小肉脔。堕在露地。或乌或鸱。持彼肉去。余乌鸱鸟竞而逐之。于居士意云何。若此乌鸱不速舍此小肉脔者。致余乌鸱竞而逐耶。

居士答曰。唯然。瞿昙。

于居士意云何。若此乌鸱能速舍此小肉脔者。余乌鸱鸟当复竞逐耶。

居士答曰。不也。瞿昙。

居士。多闻圣弟子亦复作是思惟。欲如肉脔。世尊说欲如肉脔。乐少苦多。多有灾患。当远离之。若有此舍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谓此一切世间饮食永尽无余。当修习彼。居士。犹如有人。手把火炬.向风而行。于居士意云何。若使此人不速舍者。必烧其手.余支体耶。

居士答曰。唯然。瞿昙。

于居士意云何。若使此人速舍炬者。当烧其手.余支体耶。

居士答曰。不也。瞿昙。

居士。多闻圣弟子亦复作是思惟。欲如火炬。世尊说欲如火炬。乐少苦多。多有灾患。当远离之。若有此舍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谓此一切世间饮食永尽无余。当修习彼。居士。犹去村不远。有大火坑。满其中火。而无烟[火*僉]。若有人来。不愚不痴。亦不颠倒。自住本心。自由自在。用乐不用苦。甚憎恶苦。用活不用死。甚憎恶死。于居士意云何。此人宁当入火坑耶。

居士答曰。不也。瞿昙。所以者何。彼见火坑。便作是思惟。若堕火坑。必死无疑。设不死者。定受极苦。彼见火坑。便思远离。愿求舍离。

居士。多闻圣弟子亦复作是思惟。欲如火坑。世尊说欲如火坑。乐少苦多。多有灾患。当远离之。若有此舍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谓此一切世间饮食永尽无余。当修习彼。居士。犹去村不远。有大毒蛇。至恶苦毒。黑色可畏。若有人来。不愚不痴。亦不颠倒。自住本心。自由自在。用乐不用苦。甚憎恶苦。用活不用死。甚憎恶死。于居士意云何。此人宁当以手授与及余支体。作如是说。蜇我蜇我耶。

居士答曰。不也。瞿昙。所以者何。彼见毒蛇。便作是思惟。若我以手及余支体使蛇蜇者。必死无疑。设不死者。定受极苦。彼见毒蛇。便思远离。愿求舍离。

居士。多闻圣弟子亦复作是思惟。欲如毒蛇。世尊说欲如毒蛇。乐少苦多。多有灾患。当远离之。若有此舍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谓此一切世间饮食永尽无余。当修习彼。居士。犹如有人。梦得具足五欲自娱。彼若悟已。都不见一。居士。多闻圣弟子亦复作是思惟。欲如梦也。世尊说欲如梦也。乐少苦多。多有灾患。当远离之。若有此舍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谓此一切世间饮食永尽无余。当修习彼。

居士。犹如有人假借乐具。或宫殿楼阁。或园观浴池。或象马车乘。或缯绵被。或指环.臂钏。或香璎珞颈钳。或金宝华鬘。或名衣上服。多人见已。而共叹曰。如是为善。如是为快。若有财物。应作如是极自娱乐。其物主者。随所欲夺。或教人夺。即便自夺。或教人夺。多人见已。而共说曰。彼假借者。实为欺诳。非是假借。所以者何。其物主者。随所欲夺。或教人夺。即便自夺。或教人夺。居士。多闻圣弟子亦复作是思惟。欲如假借。世尊说欲如假借。乐少苦多。多有灾患。当远离之。若有此舍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谓此一切世间饮食永尽无余。当修习彼。

居士。犹去村不远。有大果树。此树常多有好美果。若有人来。饥饿羸乏。欲得食果。彼作是念。此树常多有好美果。我饥羸乏。欲得食果。然此树下无自落果可得饱食及持归去。我能缘树。我今宁可上此树耶。念已便上。复有一人来。饥饿羸乏。欲得食果。持极利斧。彼作是念。此树常多有好美果。然此树下无自落果可得饱食及持归去。我不能缘树。我今宁可斫倒此树耶。即便斫倒。于居士意云何。若树上人不速来下者。树倒地时。必折其臂.余支体耶。

居士答曰。唯然。瞿昙。

于居士意云何。若树上人速来下者。树倒地时。宁折其臂.余支体耶。

居士答曰。不也。瞿昙。

居士。多闻圣弟子亦复作是思惟。欲如树果。世尊说欲如树果。乐少苦多。多有灾患。当远离之。若有此舍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谓此一切世间饮食永尽无余。当修习彼。是谓圣法.律中更有此八支断绝俗事而得作证。

居士。彼有觉.有观息。内靖.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彼已离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空。得第三禅成就游。彼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彼已如是定。心清净。无秽无烦。柔软善住。得不动。心修学漏尽智通作证。彼知此苦如真。知此苦习.知此苦灭.知此苦灭道如真。知此漏如真。知此漏习.知此漏灭.知此漏灭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说此法时。晡利多居士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于是。晡利多居士见法得法。觉白净法。断疑度惑。更无余尊。不复由他。无有犹豫。已住果证。于世尊法得无所畏。稽首佛足。白曰。世尊。我今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唯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日始。终身自归。乃至命尽。世尊。我本著白净衣。白巾裹头。拄杖执盖。及著俗屣。从园至园。从观至观。从林至林。遍游行彷徉。若见诸沙门.梵志者。便作是语。诸贤。我离俗.断俗。舍诸俗事。彼诸沙门.梵志濡软柔和。语我言。唯然。贤晡利多离俗.断俗。舍诸俗事。世尊。我于尔时。彼实无智安著智处。实无智祠。又无智食。实无智。奉事如智慧人。世尊。我从今日。诸比丘众及世尊弟子。此实有智。安著智慧处。实有智祠。又有智食。实有智。奉事智慧人也。世尊。我今再自归佛.法及比丘众。唯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日始。终身自归。乃至命尽。世尊。我本所信敬重外道沙门.梵志者。从今日断。世尊。我从今三自归佛.法及比丘众。唯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日始。终身自归。乃至命尽。

佛说如是。晡利多居士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晡利多经第二竟(三千六百四十二字)。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五(七千六百九十一字)(第五后诵)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二·佚名
  卷十二·赜藏主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四(末)·窥基
  父子合集经卷第二·佚名
  第四章 第二结集·佚名
  卷第六十一·德清
  大品·佚名
  西方合论 第六卷·袁宏道
   第七十九則 投子一切聲是佛聲·胡兰成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唐慧琳
  百论疏卷下·吉藏
  卷六十九·道世
  佛说内身观章句经·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观心释·智旭
  叹定光佛品第二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十七·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八十七兵部主事陈焯编傅若金【字与砺任广州教授顺帝元统三年出使安南其宿天使馆二诗最传於世有玉楼集若金妻孙惠兰亦能诗早卒见闺合中】歌风台黔首厌秦暴龙德奋炎刘英雄乘天诛拔剑起相仇天风堕

  • 列传第三 宗室·欧阳修

    江夏王道宗广宁县公道兴 永安王孝基涵 淮阳王道玄汉 长平王叔良郇国公孝协 彭国公思训 新兴郡王晋 长乐王幼良 襄武王琛河间王孝恭晦 汉阳王庐江王瑗 淮安王神通胶东王道彦 梁郡公孝逸国贞 暠 说齐物 复

  • 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六十七·赵尔巽

      陈若霖 戴三锡 孙尔准 程祖洛马济胜 裕泰 贺长龄   陈若霖,字宗觐,福建闽县人。乾隆五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束鹿县民王洪中为人聚殴,讼不得直,自经死。若霖鞫得其实,被议叙。秩满当外用,仍留部

  •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第十)·赵晔

      勾践伐吴外传第十   勾践十五年,谋伐吴。谓大夫种曰:"孤用夫子之策,免于天虐之诛,还归于国。吾诚已说于国人,国人喜悦。而子昔日云有天气即来陈之,今岂有应乎?"   种曰:"吴之所以强者,为有子胥。今伍子胥忠谏而死,是天

  • ●卷二·王栐

    国初,三岁郊祀,士大夫皆迁秩。真宗即位,孙何力陈其滥,乞罢迁秩之例,仍命有司考其殿最,临轩黜陟,咸平四年四月,方颁行。自后士大夫循转颇艰。 国初,进士科场尚宽,礼闱与州郡不异。景德二年七月甲戍,礼部贡院言:“举人

  • ●明朝小史卷二 洪武纪·吕毖

    ○棕三舍人 帝败陈友谅于鄱阳湖,死者数十万。及还,掷缆棕于湖,冤魂凭之,遂能为妖,舟人必祭,否则,有覆溺之患,号曰“棕三舍人”。 ○锁住 乙丑正月,帝梦一人,长身广眉,器宇伟然,侍卫左右,周旋甚悉,问其姓名,对曰锁住。次日

  • 第八节 清郑书诏往来之一年间·陈匪石

    吾叙漳州、海澄战事如画龙,一鳞一爪,为雨为云,未尝不一肖也。虽然,吾犹未为之点睛。读者试猜之,一场忙碌一场空,清欤?郑欤?意何存欤?吾谥之曰民族之战。惟民族战则必如斐利宾之抗美独立,脱兰斯哇尔之叛英图存。呜呼!其雠其雠,吾洒

  • 高阿那肱传·李百药

    高阿那肱,善无人氏。其父市贵,曾跟随神武起义。那肱为库直,随从神武征战,以功勋擢为武卫将军。那肱善于骑马射箭,谄媚会事奉人,每宴游之后,极得世祖尊爱。又迎奉和士开,两人特相亲狎,士开常在皇帝面前为他说好话,因而更受亲待。

  • 贾纬传·欧阳修

    贾纬,镇州获鹿人。年少时考进士不中,在州里当参军。唐天成中(926~929),范延光镇守成德,聘他当赵州军事判官,升为石邑县令。纬善长史学。唐朝从武宗以后没有实录,史官之职荒废,纬采用传闻,写《唐年补录》六十五卷。唐末,王室衰微

  • 洪天锡传·脱脱

    洪天锡,字君畴,泉州晋江县人。是宝庆二年(1226)的进士。授任为广州司法,长吏盛气凌人地对待僚属,洪天锡对此纠正指责的很多。因妻子死而辞职服丧,免丧后,调任潮州司理。势豪之家抢夺贫民的田地,洪天锡把这事告诉潮州知州,势豪

  • 卷五·陈天祥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辨疑卷五     元 陈天祥 撰论语泰伯第八泰伯其可谓至徳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注大王之时商道寖衰而周日彊大季歴又生子昌有圣徳大王因有翦商之志而泰伯不从大王遂欲传位季歴以及昌泰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九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王舍城有外道出家名舍罗步。住须摩竭陀池侧。于自众中作如是唱言。沙门释子法我悉知。我先已知彼法.律而悉弃舍。时。有众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钵

  •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下·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印法品第十尔时金刚药叉主菩萨。踊跃欣庆身毛皆竖。于仙人会中持杵挥空。以种种香花衣服。与诸仙人往诣佛所。顶礼佛足右绕三匝。以诸香花而散佛上。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世尊。如来

  • 千山剩人和尚语录卷之四·函可

    门徒比丘 今庐 今又 重梓小参小参,云:“古人道:‘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诸佛诸祖出世,只教你行得便是,并不曾要尔会说会道。于今末法时代,只贵空谈,但有行得一分底,便胜那说得十丈

  • 残雾·老舍

    四幕话剧。老舍编剧。发表于1939年8月至1940年1月《文艺月刊》。剧本写重庆某局冼局长乘国难之机所干的种种劣迹。他见难民朱玉明为母亲治病无力筹钱,要逼她为妾,遭到家人反对。投机分子杨茂臣竭力促成此事,并要冼局长设

  • 河汾诸老诗集·房祺

    总集。元代房祺编。一卷。祺,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自称“横汾隐者”,后曾入仕,为大同路儒学教授(高昂、高霄跋文)。约生活于元初,此书成于大德五年(1301)。平阳府一带,地当黄河、汾河之间,为金末入元隐居诗人麻革、张

  • 碱水喻经·佚名

    全一卷。译于西晋(265~316),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佛陀为诸比丘宣说水喻七事,举人没于水;或从水中出,复还没于水;或从水中出,而住于岸,乃至达彼岸等,以比喻人由溺于罪恶之状态而至证悟之七个阶段。此经计有四种译

  •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佚名

    四卷,唐菩提流志译,说五佛顶尊之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