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会要卷二十三

宋 徐天麟 撰

舆服上

天子车旗【皇后子附】

王车黄屋左纛【高纪李斐曰天子车以黄缯为盖里纛毛羽幢也在乘与车衡左方上注之蔡邕曰以犁牛尾为之如斗或在騑头或在衡】

文帝初立奉天子法驾迎代邸【本纪案三辅黄图云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有大驾有法驾有小驾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乘太仆御属车八十一乘作三行尚书御史乘之最後一乘垂豹尾豹尾以前皆为省中备千乘万骑出长安出祠天於甘泉备之百官有其仪注名曰甘泉卤簿法驾京兆尹奉引侍中参乘奉车郎御属车三十六乘】

宣帝初立太仆以軨猎车奉迎曾孙【宣纪文颖曰軨猎小车前有曲舆不衣也李奇曰兰舆轻车也师古曰时未备天子车驾故且取其轻便耳】

乘舆副车【霍光传】

辎车【张良传上虽疾强载辎车卧而护之】

鸾旗在前属车在後【贾捐之传师古曰鸾旗编以羽毛列系幢旁载於车上大驾出则陈於道而先行】

属车间豹尾中【杨雄传服?曰大驾属车八十一乘作三行尚书御史乘之最後一乘垂豹尾豹尾以前皆为省中】

属车之清尘【应劭曰古者诸侯贰车九乘秦?九国兼其车服汉依秦制故大驾属车八十一乘师古曰属者言相连续而不絶也尘谓行而起尘也言清者尊贵之意也见司马相如传】

甘泉法从【杨雄传注云从法驾也】

翠凤之驾【扬雄传师古曰天子乘车为凤形而饰以翠羽也】

千乘霆乱万骑屈桥【扬雄传】

乘镂象六玉蚪【张揖曰镂象象路也以象牙疏镂其车骆六玉蚪谓驾六马以玉饰其镳勒有似玉蚪龙子有角曰蚪】拖蜺旌【析羽毛染以五采缀以缕为旌有似虹蜺之气也】靡云旌【画熊虎为旒於旗似云气】前皮轩後道游【皮轩之上以赤皮为重盖天子将出道车五乘游车九乘言皮轩最居前而道游次皮轩之後司马相如传】

乘舆乃登夫凤凰兮翳华芝【师古曰凤凰者车以凤凰为饰也翳蔽者以华芝为蔽也】驷苍螭兮六素蚪【四六驾数也螭似龙一名蝼】流星旄以电烛兮咸翠盖而鸾旗屯万骑於中营兮方玉车之千乘【扬雄传方并也】

张燿日之玄旄扬左纛被云梢【梢与旓同】奋电鞭骖雷辎鸣洪钟建五旗【扬雄传汉旧仪云皇帝车驾建五旗盖谓五色之旗也以木牛承旗下取其负重致远】

建九旒六白虎载灵舆立历天之旗曳捎星之旃【同上】举洪颐植灵旗【同上洪颐旗名也】

建翠华之旗【司马相如传师古曰以翠羽为旗上葆也】

羽葆【韩延夀传】

皇太后御小马车【霍光传张晏曰皇太后所驾游宫中辇车也汉廐有果下马高三尺以驾辇师古曰小马可於果林下乘之故号果下马】

緑车【金日磾传晋灼曰汉注緑车名皇孙车太子有子乘以从】

太仆掌舆马属官有车府路軨骑马骏马四令丞【伏?曰主乘舆路车又主凡小车軨今之小马曲舆也】

中太仆掌皇太后舆马不常置【并百官表】

高宛制侯丙猜曾孙信坐出入属车间免【功臣表天子出入行陈列属车而辄至其间】

先驱【旄头】

旌旗鼓车旄头先驱【燕王旦传师古曰凡此皆天子之制又东方朔传应劭云旄头以羽林为之髪正向上而长衣绣衣在乘舆前】

先驱旄头剑挺堕坠【梁邱贺传师古曰先驱导驾者若今之武侯队矣】

先驱光禄大夫张猛【薛广德传胡公汉官云车驾出有请室令在前先驱】

奉车

奉车都尉掌御乘舆车驸马都尉掌驸马【百官表】

夏侯婴为太仆转为滕令常奉车【本传】

霍光为奉车都尉出则奉车【本传】

杜延年久典朝政出即奉驾【本传】

散骑骑并乘舆车【百官表师古曰骑而散从亡常职也应劭汉官曰前汉置散骑及中常侍各一人散骑并乘舆车献可替否】

辇郎【刘向传十二为辇郎】

参乘

陈平亡楚来降汉王使参乘【纪师古曰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有一人处车之右以备倾侧是以戎事则称车右其余则曰骖乘骖者三也盖取三人为名义耳】

周緤以舍人从高祖常为参乘【传】

文帝自代来令宋昌骖乘【纪】

文帝朝东宫赵谈骖乘爰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独奈何与刀锯余人共载於是上笑下赵谈谈泣下车【盎传】

张释之为谒者仆射文帝召骖乘徐行问秦之敝具以质言【传】

卫绾为中郎将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骖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骖乘乎绾曰不知也上问曰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绾传师古曰言以此时识之】

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骖乘上内严惮若有芒刺在背後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霍氏之祸萌於骖乘【传】

金日磾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出则骖乘【传】

警?

出称警入言?【文三王传师古曰警者戒肃也?止行人也言出入者互文耳出亦有?汉仪注皇帝辇动左右侍帷幄者称警出殿则传?止人清道也】

出称?入言警【韩安国传师古曰?止行人也警令戒肃也天子出入皆备此仪而今云出称?入言警者互举之耳】

文帝拜张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於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它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廼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错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本传】

廐马

太仆掌舆马属官有大廐未央家马三令又车府路軨骑马骏马四令丞又龙马闲驹槖泉騊駼承华五监长丞【百官表臣天麟按汉旧仪云天子六廐未央承华騊駼骑马路軨大廐马皆万匹三辅黄图都廐天子车马所在中廐皇后车马所在】

汉初天子不能具□驷【食货志】

文帝二年诏太仆见马遗财足余皆以给传置

元帝初元元年诏太仆减谷食马

二年罢黄门乘舆狗马

五年诏乘舆秣马毋乏正事而已

成帝建始二年减乘舆廐马【传本纪】

杂録

文帝时有献千里马者诏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後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之马独先安之於是还马与道里费而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献【贾捐之传】

武帝元鼎四年马生渥洼水中【本纪李斐曰南阳新野有暴利长遭刑屯田敦煌界数於此水旁见羣野马中有奇者与凡马异来饮此水利长先作土人持勒靽於水旁後马玩习久之代土人持勒靽收得其马献之欲神异此马云从水中出】作天马之歌【本纪】

後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次作以为歌【乐书】

金日磾输黄门养马牵马过殿下马又肥好拜为马监【本传】

上官桀迁未央廏令武帝尝体不安及愈见马马多瘦上大怒令以我不复见马邪欲下吏桀顿首曰臣闻圣体不安日夜忧惧诚不在马言未卒泣数行下上以为忠【外戚传】

元帝时贡禹奏言高祖孝文孝景皇帝循古节俭廐马百余匹方今廐马食粟将万匹今民大饥而廐马食粟苦其大肥气盛怒至乃日步作之愿减损乘舆服御廐马可亡过数十匹天子纳善其忠乃下诏令太仆减食谷马【贡禹传】

百官车

汉初将相或乘牛车【食货志】

景帝中六年诏曰吏者民之师也车驾衣服宜称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本纪臣天麟按後汉志云景帝诏六百石以上施车轓得铜五朱轭有吉阳筩中二千石以右騑二千石以上皂布盖千石以上乘马车赤画杠其余皆青云】

朱买臣为会稽太守长安廐吏乘驷马车来迎【本传张晏曰故事大夫乘官车驾驷】

吴楚诛後诸侯贫者或乘牛车【高五王赞】

黄覇为頴川太守赐车盖持高一丈别驾主簿车缇油屏泥於轼前以章有德【传】

杜延年为御史大夫以老病乞骸骨天子优之赐安车驷马罢就第【本传师古曰坐乘之车也臣天麟按後汉舆服志云公列侯安车朱班轮倚鹿较伏熊轼皂盖倚鹿较者画立鹿於车之前两藩外也伏熊轼者车前横轼为伏熊之形也】

薛广德为御史大夫与丞相定国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俱乞骸骨皆赐安车驷马广德东归沛以为荣垂其安车传子孙【本传】

武帝使使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申公传师古曰以蒲裹轮取其安也】

田千秋为相年老上优之朝见得乘小车出入宫殿中故因号曰车丞相【本传】

武帝闻枚年老廼以安车蒲轮召乘【传】

平帝元始二年王莾奏车服制度【纪】

杂録

辎车【张良传师古曰衣车】

广柳车【季布传置广柳车中服?曰东郡谓广辙车为广柳车郑氏曰作大柳衣车若周礼丧车也李奇曰广柳大隆穹也晋灼曰周礼说衣翣柳柳聚也衆饰之所聚也此为载以丧车欲人不知也师古曰晋郑二说是也隆穹所谓车軬者耳非此之谓也】

轺车百乘牛车千两【货殖传】

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衣黄襜褕着黄冒诣北阙自谓卫太子【隽不疑传】

蔡义给事大将军莫府家贫常步行资礼不逮衆门下好事者相合为义买犊车令乘之【本传】

东平王数私出入驱驰国中王尊为相召敕廐长大王当从官属鸣和鸾乃出自今有令驾小车叩头争之【王尊传】

杨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本传】

韩延夀在东郡时试骑士治饰兵车画龙虎朱爵延夀衣黄纨方领驾四马传总建幢棨植羽葆鼓车歌车功曹引车皆驾四马载棨戟五骑为伍分左右部军假司马千人持幢旁毂治饰车甲三百万以上萧望之劾延夀上僭不道【本传】

哀帝召龚胜为谏大夫胜荐龚舍甯夀侯嘉有诏皆召胜曰窃见国家聘医巫常为驾骋贤者宜驾上曰大夫乘私车来邪胜曰唯唯有诏为驾

韦元成以列侯侍祀孝惠庙当晨入天雨淖不驾驷马车而骑至庙下有司劾奏等辈数人皆削爵为关内侯元成自伤贬黜父爵作诗自劾责曰惟我小子不肃会同媠彼车服黜此附庸四方羣后我监我视威仪车服惟肃是履【本传】

鲍宣为豫州牧行部乘传去法驾驾一马舍宿乡亭为衆所非宣坐免【鲍宣传】

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刘向传】

王莾谒九庙大驾乘六马以五采毛为龙文衣着角长三尺华盖车元戎十乘在前【王莽传】

 

 

 

西汉会要卷二十三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西汉会要>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杨仲良
  后汉孝献皇帝纪四卷第二十九·袁宏
  第七十六回 巫盅狱丞相灭门 泉鸠里储君毙命·蔡东藩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七·佚名
  ◎冷飞天之杀身祸·李定夷
  世家卷第四十四 高丽史四十四·郑麟趾
  史记集解卷七十九·裴骃
  第29章 武汉失守后·冯玉祥
  卷六十二 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范晔
  黄氵晋、柳贯、吴莱传·宋濂
  王通传·张廷玉
  卷三十·雍正
  卷五十六·佚名
  卷六十七·佚名
  卷三十三·陆宗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六十八·吴景旭

      壬后集中之上  元诗  焚香  柯敬仲赠倪元镇云夜推篷写松石焚香何处独题诗  吴旦生曰元镇自号沧浪漫士又号浄名庵主悉散其家产与人盖田既散而税未及推入催科者坌集遂逃去潜于芦苇中爇龙涎香竟踪迹得之又

  • 卷四百四十七·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四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八十一 李梦阳 杂诗 皎皎云中月流光西北驰仆夫夙严驾吾欲远游之出门履微霜四顾何茫茫豺狼当路逵鸱鴞薄云翔改辙理方舟欲

  • 卷五十九·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五十九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四正始【下之三】薛稷春日登楼野望凭轩聊一望春色几芳菲野外烟初合楼前花正飞娇莺哢新响斜日防余晖谁忍孤游客言念独依依李适奉和圣制九日侍宴应制【得高字】禁苑秋

  • 卷一百七十二 表十二·赵尔巽

      表略

  • 第四节 郑芝龙十九年间降叛之概略·陈匪石

    欲述郑成功之生平,不得不先述其父郑芝龙之历史。吾大不解吾中国元祖黄帝之何子何孙、以何年何月何日乃怪产一郑芝龙!先儒有说,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此言若可信,若不可信,但亦偶偶有一故二实鼓激于吾人之耳膜,迷离恍惚,駴人听闻。

  • 卷之九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凡例·陈均

    凡例以一字为褒贬者春秋之法也据事实録而善恶自见者后世作史之体也故自司马氏以来各立凡例不敢纯用春秋之法○朱文公资治通鉴纲目间或防用春秋之法而不尽用今纪载本朝之事则虽纲目之例亦不敢尽用谨摭本朝诸帝纪及文公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纪昀

    列传唐 【五】○唐五李靖 【客师 令问 彦芳】 李绩 【敬业】李靖李绩△李靖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诸史尝谓所亲曰丈夫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韩擒虎每与论兵辄叹曰可与语 孙吴者非斯人尚谁哉仕

  • 六五三 安徽巡抚闵鹗元奏查出悖谬各书分别办理缘由折·佚名

    六五三 安徽巡抚闵鹗元奏查出悖谬各书分别办理缘由折乾隆四十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安徽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查缴悖谬各书,仰祈圣鉴事。窃查明末野史暨国初人所著悖谬各书,钦奉谕旨,展限二年,实力搜查,并令明白晓谕,及早呈缴,如限

  • 周弘祖传·张廷玉

    周弘祖,麻城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吉安推官。征召为御史,离开京都督察屯田、马政。改换隆庆年号(1567),司礼中贵和藩邸近侍荫庇锦衣指挥以下二十多人。周弘祖在外地急速上疏请求停止赏赐金币,或者停止世袭

  • 郑亨传·张廷玉

    郑亨,合肥人。父亲郑用,洪武时,积功升为大兴左卫副千户。郑用请求退休养老,郑亨承袭其职。洪武二十五年(1392),郑亨应募携带檄文去谕示鞑靼,到达斡难河。回来后,升为密云卫指挥佥事。燕王起兵后,郑亨率所部投降。真定之战,郑亨

  • 孟子纂笺卷三·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公孙丑上凡九章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复扶又反】公孙丑孟子弟子齐人也当路居要地也管仲齐大夫名夷吾相【去声】桓公霸诸侯许犹期也孟子未尝得政丑盖设辞以问也孟子曰子诚齐人

  • 卷二十二·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二十二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小雅 【鱼藻之什】序鱼藻刺幽王也言万物失其性王居镐京将不能以自乐故君子思古之武王焉笺万物失其性者王政教衰阴阳不和羣生不得

  • 卷三十一·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三十一宋 高闶 撰昭公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虽上不受于天子而内亦继正有所受之故书即位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此会乃楚公子围帅诸

  • 答 苇 舫 问·太虚

    问:缅甸、锡兰、和中国的佛教,所有的塔、庙、佛像,都有些不同,尤其中国的造像,如四天王、韦陀、伽蓝(普通塑的关帝像),不但锡兰、缅甸没有,就是印度古代的造像中,也没有见过。答:这有历史的关系。相传唐时有番人入寇,不空三藏修护

  • 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佚名

    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原为《太微灵书紫文上经》中一篇,后分出单行。《真诰》卷五称「仙道有琅歼华丹,服之化为飞龙。」陶弘景注云「在《灵书紫文》中。」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方法类。经文假托

  • 玉山纪游·袁华

    一卷。元顾瑛(1310—1369)纪游唱和之作,明袁华厘定成帙。顾瑛字仲瑛,号金粟道人,昆山(今属江苏)人。集中所游,自昆山以外,有天平山、灵岩山、虎丘、西湖、吴江、锡山、上方山、观音山,亦有远在数百里以外者,总题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