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 教 育

──十三年夏在武昌佛学院讲

尔等毕业在近,出院后当以教育之职自任。虽然,提倡教育,务必拣其善者而从,否则多归失败;纵使侥幸,亦无完善结果。比年来、吾国僧界提倡教育者虽有其人,但彼宗旨仅在保护庙产,抵拒侵占,虚张门面而已。至教育内容,不加审察,其所用书籍,多用世俗学校之教科书。此种书籍,多攻诋佛法,故其结果,致僧人多有反俗者,如是奚望其宏昌佛法哉?今论教育,试分二段。

一、教育之类别  溯教育之实由于上古,而儒教二千年来所传之学,多归于伦理。清末海禁大开,西洋文化东播中华,举国青年咸循其治,至今尤步其后;故中国改革教育之动机,由于西洋文化之压迫。虽然,十余年来新式教育之复杂,实难尽举,玆摄其趋重者,列为四类说明。

一、动物教育:盖人之为物,据佛理言之,则为五趣众生之一;以动物窥之,则人为动物之一。为异生之一,则具异生共性;为动物之一,则具动物同性。具异生、动物之共同性,则人与动物无异。而动物之共性,即:一、自营私欲,二、种族繁殖。故孟子曰:食色天性,遵之而进化教育,其教育之目的即在扩充其动物性,故名之曰动物教育。此种教育,西洋极其发达。其发达之原因,相沿达尔文进化主义而来。盖达氏尝喜食禽,见其于所喜之物较为发达,因求其故,乃知由于所喜之物,愈加保重其生活适宜,发达自易,否则、即在淘汰之例。而此但人为之淘汰,推及于天然淘汰,亦莫不然;因此而定优胜劣败,竞生争存之公例。西洋教育家遵循其说,故以竞存为天职,强国为正事。于是鼓煽竞进之公例,而人道暗无天日矣。扩充其动物之共性,唯在富国强种,故达尔文之进化论,即以动物共性为出发点也。此主义自达尔文肇始后,中国、日本皆效之,今几举世皆然矣!

二、人伦教育:人伦之说,各处皆有,而以吾国孔子为最显;其作用在节欲而养人性,以明人类之异于兽性者。盖人类虽共动物性,而人群实有高出兽类之天性,此性君子存之,小人弃之。虽男女饮食人之大欲与禽兽相等,然当节减兽性以扩充人类之不共性,使人类互相安宁,处于平和之域,非如洪水猛兽之暴乱。故管子曰:“富然后可教”,此可判二说之高下矣。

三、天神教育:此说在西洋有天、基、耶、回,在印、日有婆罗门、天神等教。以伊等之眼光,见有高出人类之天神,以故悬想天国之美满目的,欲达其目的,当以天道律人行,亦当节其动物欲,或绝其动物欲,故其道亦有伦理之效。

四、佛化教育:此有五乘别,而结局在大乘。以大乘能摄余乘,故大乘教义在明动物皆有佛性,茍明此性,则所谓动物与人伦、天神之界限,无形消镕,别而不别,不别而别,各适其分,各用其宜。此总前三,故以佛化教育列后也。

二、教育之比较  佛化教育对于动物、伦理、天神、实有超越与融贯之可能。彼动物教育,在谋个人之礼饶,国家之富强,质言之,即是掠他人之物而自肥;如是行为,等于巽生牛羊。西洋教育循此进化,以冀征服自然界,促进贫富平等、男女自由,长此不反,难免人竞、家竞、国竞、种竞矣!夫竞争勃兴则机械发达,机械发达,则作机械之人反为机械奴隶。如是之说,皆舍本向末,愈趋愈险,安望其黄金世界之实现!彼人伦教育虽在节欲,而即以目前为目的,无远大之希望,其收效亦微。天神教育,欣厌情重,厌目前以求生天国,亦无真实效果。惟佛化教育,其目的远大,不但能消除兽性,且许一切动物有成佛之可能性;又不须出位希求,即在各个自位循理遵行,渐次增进,以达其无上妙果之目的;亦是即能于各自位中淘汰其恶而进于善,故能得各教育之利而不受其弊,乃能得真富强、真伦理、真天国,乃至无上菩提之圆满目的矣。

上来所讲,佛化为上。虽然、法不自法,宏之在人,惟望尔等出院后,本菩萨心,行菩萨行,将所学之法普及全人类,以济教育之弊,是则吾之夙愿遂矣!(满智记)(见海刊五卷七期)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十五·佚名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八·楚石梵琦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一·玄奘
  卷十·僧祐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二卷·佚名
   第十七則 香林坐久成癆·胡兰成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一之二·智旭
  明网菩萨光品第一·佚名
  卷第一百二十一·佚名
  卷三十六·彭绍升
  降众生品第三十二·佚名
  不可著悲魔及欢喜魔·印光
  卷第十·佚名
  序品第一·佚名
  卷第九·永觉元贤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三十七·彭定求

        卷337_1 【北极赠李观】韩愈   北极有羁羽,南溟有沈鳞。川源浩浩隔,影响两无因。   风云一朝会,变化成一身。谁言道里远,感激疾如神。   我年二十五,求友昧其人。哀歌西京市,乃与夫子亲。   所尚苟同趋,贤

  • 娱书堂诗话 全文·赵与虤

      唐许浑题孙处士居云:“髙歌懐地肺,逺赋忆天台。”极为的对。《真诰》云:“金陵者,洞虚之膏腴,句曲之地肺。”注云:其地肥,故曰膏腴,水至则浮,故曰地肺也。  古乐府云:“爱惜加穷袴,防闲托守宫。&

  • 汪元量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汪元量(1241-约1317后)字大有,号水云、水云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间入太学,以善琴出入宫掖。德祐二年(1276),元兵陷临安,随三宫北往大都,留北十三载。元世祖尝命奏琴,至元二十五年(1288)得赐黄冠南归。细主瀛国公、

  • 段克己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段克己(1196-1254)字复之,号遁庵,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金末以进士贡,金亡不仕与成己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元

  • 第五十四回 驳问官范滂持正 嫉奸党窦武陈词·蔡东藩

      却说桓帝延熹八年,大兴党狱,缉捕至二百余人,恼动了一位大臣,不忍坐视,因复上疏极谏,这人为谁?就是太尉陈蕃。疏中有云:  臣闻贤明之君,委心辅佐,亡国之主,讳闻直辞;故汤武虽圣,兴由伊吕,桀纣迷惑,亡在失人。由此言之,君为元首,

  •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蔡东藩

      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一半是关系

  • 卷之八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四·李锴

    本纪三商本纪汤汤契之裔也契封于商赐姓子氏礼纬以元鸟生子也契别有本传见唐虞诸臣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防立韦昭国语注相土四传至防防契后六世孙根圉之子也是根圉即曹圉

  • 元文遥传·李延寿

    元文遥,字德远,河南洛阳人。北魏高祖昭成帝什翼犍的第六世孙子。五世祖为常山王拓跋遵。父亲名元..,恪守孝道。元..的父亲去世,他一直住在墓侧,直到自己去世。文遥做官显贵后,朝廷追赠元..为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谥号

  • 黄金涛·周诒春

    黄金涛 字淸溪。年二十九岁。生于福建厦门。本籍住址。厦门鼓浪屿LingTow街A字一百四十七号。已婚。女三。初学于厦门英华书院。天津北洋大学。宣统三年。自费游美。入哥仑比亚大学。习采矿冶金科。民国三年。得机器

  • 卷五十 哀公问第二十七·郑玄

    (陆曰:“鲁哀公也。郑云:‘善其问礼,着谥以显之。’”)[疏]正义曰:案郑《录目》云:“名曰《哀公问》者,善其问礼,着谥显之也,此于《别录》属《通论》。”但此篇哀公所问,凡有二事,一者问礼,二者问政。问礼在前,问政在后。哀公问于孔

  • 卷十八 曾子问第七·郑玄

    (陆曰:“曾子,孔子弟子曾参也。以其所问多明于礼,故着姓名以显之。)[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为《曾子问》者,以其记所问多明于礼,故着姓名以显之。曾子,孔子弟子曾参。此于《别录》属《丧服》。”曾子问曰:“君薨而世子生

  • 卷九上·佚名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集说钦定四库全书周礼集説卷九上布宪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郑氏曰宪表也主表刑禁者掌宪邦之刑禁正月之吉执旌节以宣布于四方而宪邦之刑禁以诘四方邦国及其都鄙达于四海

  • 卷十七·佚名

    △舍宫出家品下尔时车匿既闻太子如是语已,自心思惟。圣子今者,决欲出家。不肯住也。如是念已,故发大声大言大语。问太子言:望使宫人觉知。太子圣子。恒常知诸时节所作之事。常依顺时。今是何时。而唤索马。圣子若欲往诣园

  • 电贺蒋主席·太虚

    国民政府主席蒋钧鉴:顷披官报,敬审十一中全会公选钧座为国民政府主席兼海陆空军大元帅。众望所归,曷胜钦忭!揆文奋武,负抗建之重任;迈古铄今,致国族于复兴。同盟居四强之列,世界奠和平之基,伟烈丰功,永垂万代!景瞻吉座,讴颂无量!特

  • 空幻之屋·阿加莎·克里斯蒂

    《空幻之屋》,又译作《空谷幽魂》,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侦探小说。格尔达一直以为约翰是个十全十美的人,没有坏毛病,没有不良嗜好,她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现他与亨利埃塔之间的微妙情绪,是的,在她自愿自欺的脑子里,约翰是个神,她怎么

  • 九华集·员兴宗

    诗文集。南宋员兴宗撰。25卷。凡诗4卷,奏议3卷,表策4卷,书启小简5卷,论2卷,记序2卷,偈子疏文1卷,《论语解》1卷,《老子解略》1卷,《西陲笔略》1卷,《绍兴采石大战始末》1卷。又附录1卷。兴宗字显道,隆州仁寿(今属四川)人,未第时读

  • 通关文·刘一明

    《通关文》是清代道教的著作。刘一明著。关为关口、关卡之意,言人生有如许 “要命关口,阻路大魔”,须关关打通,方可精进于大道,故名 “通关”。收入 《道书十二种》。刘一明(1734—1821)号悟元子,又号素朴散人,被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