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沙弥十戒仪则经(计七十二颂)

    西天译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顶礼一切智  妙法及圣众

  略说沙弥行  令发出家心

  于彼释迦教  坚持于禁戒

  持戒如护身  防守勿令犯

  夜卧从早起  净口及牙齿

  念诵至天明  顶礼正等觉

  参近于师房  以手轻击门

  入已问讯师  身体安乐不

  如是所作已  复作曼拏罗

  供养而恭敬  早晨观水内

  中后时亦然  瓮器盂钵等

  水虫有大小  志心恒观照

  以罗净滤水  审观而可用

  食饮怀慈愍  勿令杀害虫

  乃至草木上  涂坛牛粪中

  如是受用时  救护于含识

  或彼床座内  田地粪土中

  一一子细观  是名出家行

  一切承事师  洗钵令清净

  依时三作礼  合掌向师前

  问师何所食  作食治饥病

  如是若为食  用前清净水

  以水灌手净  如法默然食

  食已说二偈  回向于信施

  如说而依行  增长正念行

  信解净戒法  依法而修持

  正观自相应  出家心安乐

  若人自犯戒  他见生轻毁

  二人皆得罪  持者须一心

  持戒或破戒  乃至病患人

  说法不当机  他闻心不重

  命终得大苦  若人行毒药

  及行咒法等  令他得命终

  又复以种种  方便而行杀

  如是破戒因  永沈三恶道

  地狱鬼畜生  如次受罪报

  及彼诸天辈  若或亦杀生

  还堕恶趣中  受彼诸恶报

  若有出家者  恣用身口意

  误杀蝼蚁类  于其三业中

  而得三种罪  若人以拳棒

  土石及砖瓦  打掷于有情

  驼骡禽兽等  亦得破戒罪

  驼骡象马类  而欲辄乘骑

  往来逼迫他  亦得破戒罪

  若有出家者  不得行偷盗

  若自若教他  偷得于财物

  迦哩沙波拏  四分中一分

  如是破戒因  而成最重罪

  饮食谷米等  花果草木类

  地生或水生  而行于偷窃

  或偷官税利  私过于关律

  及盗于有情  二足与多足

  或彼出家人  受用虽具足

  贪心复盗财  俱获于重罪

  若自衣钵等  被贼所劫盗

  勿得强取之  说法方便化

  或复而回买  不允随他意

  是名出家心  不动三业疮

  戒性自成就  若有出家者

  不得行淫欲  女男及黄门

  自来相慕欲  愚迷而爱著

  得彼根本罪  若彼故行淫

  如蛇如毒药  损坏于自身

  得大地狱苦  障碍于涅槃

  不出于生死  正觉非如是

  未曾身犯戒  持戒获大利

  若有出家者  不得出妄语

  若言见天人  与我同言语

  大人所住处  我自亦曾到

  乃至乾闼婆  恭伴龙夜叉

  摩睺罗伽辈  毗舍紧那罗

  钵哩哆鬼等  与我恒言话

  此皆为妄语  或言得五通

  正道及四果  晓了甚深法

  未得言为得  如斯之妄语

  永沈于恶趣  不得起两舌

  离别他善友  及彼粗恶言

  绮说非与是  设被他毁骂

  勿得酬对他  种种斗诤言

  一一须忍受  若彼不依行

  而得犯戒罪  智者一心持

  获离口业过  若以谷米等

  为酒醉于人  不得而故饮

  或以甘蔗花  蒲萄果实等

  修酝可醉人  不得而故饮

  自饮教他饮  迷乱而失念

  增长放逸心  饮者得重罪

  是故世尊言  若人以草叶

  滴酒于口中  增长于过失

  歌舞兼倡妓  故往而观看

  而得犯戒罪  香油涂饰身

  旃檀郁金等  及以好花鬘

  金银珠宝类  种种庄严身

  而得犯戒罪  若于眼目上

  点画令端正  而得犯戒罪

  座床卧床等  量高可一肘

  亦不作庄严  复不令广大

  放逸不依行  而得犯戒罪

  佛说出家人  过失宜远离

  若受斋食时  不得过中午

  日出至午前  可许受斋饭

  非时而吃食  佛说得重罪

  如有比丘病  治病救于身

  可许中后食  无病不依时

  而得犯戒罪  金银珍宝等

  出家不得触  受者生于贪

  而得犯戒罪  若有檀信施

  供养佛法僧  为彼兴福利

  可许而受用  一切快乐具

  勿得生爱著  若有贪著者

  彼人须摈出  所有戏笑等

  沙弥不得作  作者得犯罪

  若有呵欠时  以手遮盖口

  不依而得罪  上座作啑喷

  不审而顶礼  新戒等啑喷

  上座须咒愿  长寿无其病

  沙弥向师前  不得于洟唾

  不得刷牙齿  不得向师前

  经行及对座  耆年宿德者

  如法而尊重  若入触溷时

  如有后来者  低声而警觉

  所滤无虫水  用添于净瓶

  净手安详行  不失出家行

  师自座卧床  恒用净衬褥

  所有床椅等  不得沙弥座

  师自若不在  依止清净僧

  明了律仪者  承事而侍奉

  勿更依别僧  违者而得罪

  比丘若出行  而为求缘事

  五日内复归  得利同行众

  众得利亦然  复与外来者

  如过五日后  二俱各无分

  沙弥大小便  须问佛僧地

  不得乱往来  行依自界分

  一切凡所作  合掌先问师

  如是所作为  不失于正行

  日没礼佛塔  礼已复问师

  与师濯双足  事毕一心听

  颙望于所须  初夜及后夜

  持诵勿须停  中夜睡眠时

  如彼师子卧  所说一切法

  志心而依行  薰识贤种子

  烦恼自断除  速成无上觉

   佛说沙弥十戒仪则经

猜你喜欢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五·唐慧琳
  大乘义章 第十七卷·慧远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法藏
  卷之三·纪荫
  卷二十八·彭绍升
  我品第二十四·佚名
  正信品第十·佚名
  卷上·佚名
  卷十八·赜藏主
  大乘义章 第三卷·慧远
  卷第十七·佚名
  正法华经卷第四·佚名
  一相定无得观总持曼殊般若义·太虚
  卷三百一十三·佚名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九(末)·窥基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七十·彭定求

        卷470_1 【妾换马】卢殷   伴凤楼中妾,如龙枥上宛。同年辞旧宠,异地受新恩。   香阁更衣处,尘蒙喷草痕。连嘶将忍泪,俱恋主人门。   卷470_2 【七夕】卢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

  • 第二十六出 谬献·李渔

    〖小蓬莱〗(生带女官上)忽地佳音传到,顿教人愁逐魂销。相逢眼底,能差几刻,兀自心焦。寡人自充威武大将军,来到南京驻骅。虽差许进督兵进剿,那不过是遥作声援,只消王守仁一旅之师,就可以立平大乱。这也罢了,寡人此番出来剿贼原是

  • 第四回 佳人出狱·蒲松龄

    不说张鸿渐在施舜华家,成其夫妇,却说方娘子在监里,已过了一个年头。 [叠断桥]佳人在监,佳人在监,不觉光阴又一年。花炮闹喧喧,才知年头换。锣鼓喧天,锣鼓喧天,元宵佳节万人欢;那知受罪人,啀哼到二更半! 小姐初到监里,觉着甚是难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佚名

     万历七年二月丙子朔辅臣张居正等题先该礼部题请皇上躬耕耤田已奉钦依择于二十五日行礼昨奉 圣谕以圣躬出疹欲服药静摄出疹之后最忌风寒伏望善加珍摄耕耤之礼改于明岁举行 上纳其言○丁丑赐海西者剌等卫进贡女直夷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纪昀

    列传元 【三】○元三察苏【布敦】特默齐【呼图克特穆尔塔尔海】安扎尔 乌木罕锡琳干布【爱鲁克】 绰尔 济都勒斡实喇济苏哈苏纳布扎尔 扎拉台绰和尔库库布哈巴延巴图尔 舒库尔赵阿克盘沙扎该察苏特默齐安扎尔

  • 伊洛渊源录卷七·朱熹

    宋 朱子 撰吕侍讲家传略公讳希哲字原明正献公之长子也以恩补官元祐中为讲官迁谏官不拜绍圣初出知太平州坐党谪居和州徽宗召为光禄少卿出守秦祠而卒正献公居家简重寡黙不以事物经心而申国夫人性严有法度虽甚爱公然教

  • 侯君集传·欧阳修

    侯君集是..州三水县人。以才力雄豪见称。少时侍奉于秦王幕府,随从征讨立有功劳,历任左虞候、车骑将军,封为全椒县子。参与诛除隐太子尤为得力。秦王即位后,迁任左卫将军,进封为潞国公,享受封邑一千户。贞观四年(630),迁任兵

  • 序·朱克敬

    《瞑庵杂识》四卷 《瞑庵二识》二卷 皋兰朱克敬香荪著 故侯新贵去堂堂,二十年间事渺茫; 犹喜野人能强记,柳阴蒲扇话沧桑。 偶谈闲事畅幽情,莫笑潜夫下笔轻; 二十二编青史在,几行公道几分明。 瞑庵自题

  • 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目录·佚名

    第一章通论第二章汉大租第三章番大租第四章养赡租第五章地基租第六章学租第七章育婴租第八章留养租第九章城工租第十章义渡租第十一章义冢租第十二章官庄租第十三章隆恩租第十四章抄封租第十五章屯租第十六章施侯租第

  • 题记·王士点

    丙寅五月,仲鱼孝廉为予从吴中购得此志,其卷数门类与十驾斋养新录所载悉同,惟叶数养新录共二百六十五叶,而此计二百六十八叶,岂宫詹所见本尚有阙叶欤?此本舛错甚多,予虽以意校,终未能释然,复属仲鱼访之三吴藏书家,率与此本无异,仍

  • 总论·张自超

    春秋宗朱辨义总论经防先儒讲解切当不可易者不再明其前人不合之説后人已有辨者不再辨或虽不合而于大义无闗者亦不置论凡所辨论必反覆前后所书比事以求其可通又合诸儒之説防互斟酌去其非者存其是者未敢以臆断也其于朱

  • 卷二·张尔岐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郑注句读卷二济阳张尔岐撰士昏礼第二【郑目録云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隂来日入三商为昏昏礼于五礼属嘉礼大小戴及别録此皆第二○商漏刻之名三商即三刻也】昏礼下达纳采用鴈【达通

  • 卷十一·王昭禹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十一宋 王昭禹 撰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灋以稽国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九比之数以辨其贵贱老防废疾凡征役之施舎与其祭祀饮食丧纪之禁令【教之道出于王教之法出于大

  • 卷之八·张居正

    康诰武王封其同母弟康叔为卫侯,作诰以晓谕之。史臣记其辞,遂以康诰名篇。【原文】王若曰:&ldquo;孟侯!朕其弟,小子封。【直解】王,是武王。孟,是长。封,是康叔名。武王将告康叔以治国之道,遂历呼之以起其听,先称为孟侯,以其为诸

  • 佛说水沫所漂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婆迦婆在阿迎阇(波斯匿王所造观也)恒水侧。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时有大聚沫为水所漂。世尊见已告诸比丘。汝等颇见此沫聚为恒水所漂不。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世尊告曰。此沫聚若

  • 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圆信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无地地主人郭凝之 编集师讳良价。会稽俞氏子。幼岁。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云。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云。吾非汝师。即指往五泄山礼默禅师披

  • 万历福州府志·谢肇淛

    万历年间共修3部《福州府志》,分别为万历己卯志,潘颐龙、林镰修纂36卷,万历七年(1579年)刊本。袁表修纂24卷,万历三十年(1602年)抄本。万历癸丑志,喻政主修,林烃、谢肇制纂,76卷,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刊本。本书即万历《福

  • 六门教授习定论·无著

    全一卷。又作习定论。印度大乘宗经论部。无著菩萨颂,世亲菩萨释,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据开元释教录卷九载,本论于武后长安三年(703)十月在西明寺译出,系简要叙述当代瑜伽系禅观之内容,明以六门修习禅定,而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