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武帝 

乙酉泰始元年。 

泰始二年八月,谒崇阳陵,诏以衰绖行,不果。初,文帝之崩也,羊祜谓傅玄曰:“三年之丧,虽贵遂服。自天子达而汉文除之,毁礼伤义,常以为欢。今上天纵至孝,有曾闵之性,虽夺其服而实行丧礼,丧礼实行,除服何为耶若因此革魏之薄而守先王之法,以敦厚风俗,垂之百代,不亦美乎!”玄曰:“汉文以来,世乃浅薄,不能复行国君之丧,故因而除之数百年,一旦复古,恐难行也。”祜曰:“就不能使天下如体,且使主上遂服,不犹为善乎?”玄曰:“若主上不除而臣下除,此为但有父子,无复君臣,三纲之道亏矣。”君子曰:“傅玄知无君臣之伤教,而不知兼无父子之为重,岂不蔽惑哉!废君臣之丧,不降父子之服,故四海黎庶,莫不尽情于其亲,三纲之道,二服恒用于私室,而王者独尽废之,岂所以孝治天下乎!诗云‘犹之未远’,其傅玄之谓也。” 

十二月,吴讨山贼,施但还都建业。初,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破扬州而建业宫不利,故皓徙武昌,遣使者发民掘荆州界大臣名家冢与山冈相连者以厌之。既闻但反,自以为徙土得计也。使数百人鼓操入建业,杀但妻子,云天子使荆州兵来破扬州贼,以厌前气。 

泰始七年,吴复取交趾,初,霍弋使杨稷、毛炅等戍交趾,与之誓曰:“若贼围城,未百日而降者,家属诛;若过百日而城没者,刺史受其罪。”及吴陶璜围之,稷等日未满而粮尽,乞降于璜。璜不许,而给粮使守。吴人并谏,璜曰:“霍弋已死,无能来者,可须其粮尽,然后乃受,使彼来无罪,而我取有义,内训吾民,外怀邻国,不亦可乎!”稷、炅粮尽,救不至,乃纳之。 

泰始八年,吴陆抗拔西陵,羊祜救,不及。羊祜既归,增修德信,以怀吴人。陆抗每告其边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无求细益而已。”于是吴、晋之间,余粮栖亩而不犯,牛马逸而入境,可宣告而取也。沔上猎,吴获晋人先伤者,皆送而相还。抗尝疾,求药于祜,祜以成合与之,曰:“此上药也,近始自作,未及服,以君疾急,故相致。”抗得而服之,诸将或谏,抗不答。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于抗,抗曰:“夫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于人,而况大国乎臣不如是,正足以彰其德耳,于祜无伤也。”或以祜、抗为失臣节,两讥之。习凿齿曰:夫理胜者天下之所保,信顺者万人之所宗。虽大猷既丧,义声久渝,狙诈驰于当涂,权略周乎急务,负力从横之人,臧获牧竖之智,未有不凭此以创功,舍兹而独立者也。是故晋文退舍,而原城请命;穆子围鼓,训之以力;冶夫献策,而费人斯归;乐毅缓攻,而风烈长流。观其所以服物制胜者,岂徒威力相诈而已哉!自今三家鼎足四十有余年矣,吴人不能越淮、沔而进取中国,中国不能陵长江以争利者,力均而智侔,道不足以相倾也。夫残彼而利我,未若利我而无残;振武以惧物,未若德广而民怀。匹夫犹不可以力服,而况一国乎力服犹不如以德来,而况不制乎是以羊祜恢大同之略,思五兵之则,齐其民人,均其施泽,振义纲以罗强吴,明兼爱以革暴俗,易生民之视听,驰不战乎江表。故能德音悦畅,而襁负云集,殊邻异哉,义让交弘,自吴之遇敌,未有若此者也。抗见国小主暴,而晋德弥昌,人积兼己之善,而己无固本之规,百姓怀严敌之德,阖境有弃主之虑,思所以镇定民心,缉宁外内,奋其危弱,抗权上国者,莫若亲行斯道,以侔其胜。使彼德靡加吾,而此善流闻,归重邦国,弘明远风,折冲于枕席之上,校胜于帷幄之内,倾敌而不以甲兵之力,保国而不浚沟池之固,信义感于寇仇,丹怀体于先日。岂设狙诈以危贤,徇己身之私名,贪外物之重我,暗服之而不备者哉!由是论之,苟守局而保疆,一卒之所能;协数以相危,小人之近事;积诈以防物,臧获之余虑,威胜以求安,明哲之所贱。贤人君子所以拯世垂范,舍此而取彼者,其道良弘故也。 

泰始九年,理邓艾,以其孙朗为郎中。时樊建为给事中,晋武帝问诸葛亮之治国,建对曰:“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帝曰:“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建稽首曰:“臣窃闻天下之论,皆谓邓艾见枉,陛下知而不理,此岂冯唐之所谓虽得颇、牧而不能用者乎?”帝笑曰:“吾方欲明之,卿言起我意。”于是发诏治艾焉。 

泰始十年,以嵇绍为秘书丞。 

王裒与济南刘兆字延世,俱以不仕显名。裒以父仪为文王所滥杀,终身不应征聘,未尝西向坐,以示不臣于晋也。 

咸宁四年,羊祜卒,初,羊祜攻江陵,以军法欲斩王戎。夷甫又忿祜,言其必败,不相贵重。天下为之语曰:“二王当朝,世人莫敢称羊公之有德。” 

咸宁五年,吴天纪三年夏,郭马反。先是,吴有说识者曰:“吴之败,兵起南裔,亡吴者公孙也。”皓闻之,文武职位至于卒伍有姓公孙者,皆徙于广州,不令停江边。及闻马反,大惧曰:“此天亡也。” 

太康六年,刘毅卒。毅尝上疏论宜罢中正,除九品,未能改。初,陈群为吏部尚书,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考之簿世,然后授任。 

太康八年,太庙殿陷,改营之。武帝改营太庙,南致荆山之木,西采华山之石,铸铜柱十二,涂以黄金,镂以百物,填以丹青,缀以珠玉,以丽之也。 

○惠帝 

元康七年,以王戎为司徒。是时,王夷甫为尚书令,乐广为河南尹。王夷甫、乐广俱以宅心事外,名重于时,故天下之言风流者称王、乐焉。 

永宁元年,齐王冏辅政,齐王冏之方盛也,有妇人诣大司马门求寄产,吏乃诘之,妇人曰:“待我截齐罢便去耳。”言讫不见。有识者闻而恶其言,至二年,而冏被诛。 

○怀帝 

永嘉五年,琅琊王睿击华轶,斩之。初,刘琨知轶必败,谓其自取之也。 

○愍帝 

建兴三年,丞相睿加王敦都督江扬等州军,而敦潜畜异志矣。初,王夷甫言东海王越转王敦为扬州,潘滔初为太傅长史,言于太傅曰:“王处仲蜂目已露,豺声未发,今树之江外,肆其豪强之心,是贼之也。” 

建兴三年,愍帝在长安,为刘粲所攻。粮尽,太仓有曲数十饼,屑之为粥,以供奉帝,曲屑尽,遂降。 

○康帝 

翼风仪美劭,才能丰赡,少有经纬大略。及继兄亮居方州之任,有匡维内外,扫荡群凶之志。是时杜乂,殷浩诸人,盛名冠世,翼未之贵也。常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清定,然后议其所仕耳。”其意气如此。唯与桓温友善,相期以宁济宇宙之事。初,翼辄发所部奴及车马万数,率大军入沔,将谋伐狄,遂次于襄阳。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四 郑羲 崔辩·魏收
  卷一百六·表第一·后妃表·宋濂
  卷十一 晋泰始元年起·王夫之
  卷十六·商辂
  资治通鉴后编卷三十七·徐乾学
  修纂官·杨士奇
  卷之九·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八十二·佚名
  第一一四申光绪五年七月廿五日一一三○六-八·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五·阿桂
  学史卷三·邵宝
  萧得里底传·脱脱
  卷一百二十六之五·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集目录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总目卷八十三己卯元旦元旦试笔帝青石佛钵诗用皮日休韵新正重华宫侍皇太后宴重华宫曲宴于阗回长漠咱帊尔边文进栗喜图咏古铜章赐浙闽总督杨应琚唐寅折梅仕女即用其韵大宛马歌钱糓春山图降旨免陕

  • 卷一百三十二·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三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隋第三 卢思道【字子行范阳人聪明俊辩才学兼着齐天保中解褐直中书省待诏文林馆周武帝平齐授仪同三司隋高祖为丞相迁武阳太守开皇间为散骑侍郎】 乐府 有所思 长

  • 康范诗集·汪晫

    宋 汪晫 撰五言律诗次韵梅中梅熟雨初过虚堂枕簟凉心闲世自古事简日偏长藕叶度清气兰花留晚芳正巾堪一笑发短自僧光【自一作似】次韵戴显之晚春夹溪闲行出郭知春晚阴隂緑满川小桥横杌斜柳拂沦涟风急低双燕林幽聒一

  • 后山集补钞·管庭芬

    后山集补钞陈师道丞相温公挽词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事多违谢传,天遽夺杨公。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若无天下议,美恶并成空。百姓归周老,三年待鲁儒。俗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

  • 蜕庵集卷二·张翥

    (元)张翥 撰○五言律诗登歌风台君王逝已久遗构在彭城空阔青徐坼苍茫楚汉争荒山尚云气乔木有风声无限登临意长歌慷慨生黄河■〈木虏〉后风才顺桅头日未斜旧河通瓠子新浪涨桃花得鲙因沽酒闻鹃更忆家迢迢云气外北望是京华

  • 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三·赵尔巽

      洪亮吉管世铭 谷际岐 李仲昭 石承藻   洪亮吉,字稚存,江苏阳湖人。少孤贫,力学,孝事寡母。初佐安徽学政朱筠校文,继入陕西巡抚毕沅幕,为校刊古书。词章考据,着于一时,尤精揅舆地。乾隆五十五年,成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八·佚名

    嘉靖二十九年三月乙丑朔祭历代帝王遣遂安伯陈鏸行礼都督陆炳沉至侍郎李默都御史孙应奎分献 孝肃皇后忌辰遣玉田伯蒋荣祭 裕陵○礼部以亢旱请令顺天府官祷雨百百皆致斋青衣办事 上曰去冬无雪今春不雨凡百伍拾日如再及

  • 卷三十八·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三十八    宋 萧常 撰魏载记三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隂人祖淑朗陵令父绲济南相时宦寺用事中常侍唐衡者尤桀黠欲以女妻汝南傅公明公明耻之不娶因以妻彧永汉元年举孝廉

  • 通志卷二十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氏族略第二以国为氏古帝王氏唐氏【祁姓亦曰伊祁出陶唐氏之后尧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县是也舜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犹守故地至商更号豕韦氏周复改为

  • 张景仁传·脱脱

    张景仁,字寿甫,辽西人。做官到翰林待制。贞元二年(1154),与翟永固一同参加礼部进士考试,以《尊祖配天》为题做赋,与海陵王的旨意相抵触,他的话记在《永固传》。大定二年(1162),仆散忠义攻伐宋国,景仁掌管他的文章之事。宋人商

  • 卷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九明  杨士奇等  撰圣学宋宁宗时卫泾上奏曰臣闻学之为王者事自昔帝王莫不以学为本然学有小大分章析句牵制文义此书生之学也究圣贤之用心明古

  • 巻十六·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巻十六爱民二雍正七年己酉十一月庚子上谕内阁奉天地亩向来多有隐匿每有三四亩报一亩者是以槩以上则徴科民力输将甚为寛裕后因有隐匿积弊民间互相争竞纷纷

  • 程氏经说卷四·佚名

    小雅鹿鸣自鹿鸣以下二十二篇各赋其事于其事而用之其周公之谓乎与二南同也燕羣臣嘉宾则用鹿鸣鹿食则相呼故以兴燕乐呦呦和声和声相呼共食野之草物情相乐也君臣宾主相乐如此云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言其相乐又以币帛将其诚意

  • 卷十一·杨复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图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图卷十一     宋 杨复 撰丧服第十一子夏传【疏曰传者不知是谁人所作人皆云孔子弟子卜商字子夏所为案公羊传是公羊高所为高是子夏弟子今案公羊传有云者何何以曷为孰

  • 上清含象剑鉴图·司马承祯

    《上清含象剑鉴图》,原题「天台白云司马承祯进」。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灵图类。按「含象鉴」、「景云剑」,皆为唐玄宗时上清派宗师司马承祯铸造,其形制、铭饰取象天地阴阳。鉴可以照见人物,剑用于收鬼摧邪。本篇内

  • 民国黑社会·佚名

    《民国黑社会》一书,叙写和剖析了民国时期各种丑恶、黑暗社会现象中具有代表性的五种:骗、赌、帮、烟、娼。本书每一部分都写了数十个曲折的、甚至有点离奇的、但却是真实的、发人深思的故事。

  • 哭庵词集·易顺鼎

    哭庵词集(实甫词集有《鬘天影事谱》、《楚颂亭词》、《湘弦词》、《琴台梦语》、《摩围阁词》等多种,未有合集。) 楚颂亭词(录自《琴志楼丛书.第一册》) 楚颂亭词弟四集 宝瓠斋杂俎之六 易顺鼎实父 醒人吹笛谱(己卯九月

  • 平书·王源

    清王源著。十卷。王源于五十六岁执贽颜 门,遂绝空虚文字之习,以倡明颜学为己任。他怀抱“使 民生遂,人才出,官方理,国日富,兵日强,礼教行而异 端息”之愿望,参酌古今,变而通之,撰成“平天下之书” (《颜氏学记》卷八),即《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