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三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遵旨筹办领回书籍及解交违碍书籍折

四○三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遵旨筹办领回书籍及解交违碍书籍折

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十二日

湖北巡抚臣陈辉祖跪奏,为遵旨覆奏事。

本年五月二十一日,臣于阅兵途次江陵县地方,钦奉上谕:前经降旨令将各省进到书籍云云。钦此。仰见我皇上表彰典籍,嘉惠士林之至意。

所有湖北省节次奏明赍送四库全书处备采书籍,臣于阅兵旋署后,通查案册,共有八十四种,听候四库全书处遵旨开单,行知到日,将应领者臣另委妥便之员,赴翰林院领回,给还藏书之家,俾得永远珍藏。并善为经理,勿任胥役等稍有扣留需索外。惟查臣前数征送书籍,凡查有藏版者,官为装印,若钞本仅存及家无副本者,系原书送省,官为钞誊赍送,卽将原本发还在案。但原进呈清单暨咨送四库全书处单内,未于各种下逐一详注,恐总办处无由稽核。兹臣复细检底案,八十四种内,前以原本赍送,应领给藏书之家者,计有四十七种,其借本钞誊、原本已还本家,毋庸再将钞本重还者,计三十七种。除再分晰开具总单,咨送总裁大臣备查办理外,臣谨恭折覆奏,并缮清单附呈御览,伏乞皇上睿鉴。

再,湖北遗书,臣年来接续咨访征求,并札会学臣随棚谕缴,士民无不争先投献。缘楚地藏书远逊江浙,卽书贾所贩,多系来自下江,现在已无呈缴书籍,绅士不经见及,流传尚少,堪备采择之书,稍难检得。而首缴违碍应销之书,已积有多种,现在分别解赍,请销送毁,另行陈奏。合并陈明。谨奏。

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五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七·毕沅
  名山藏卷之二十二·何乔远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第十八卷 明贡生 (三)·缪荃孙
  第五十五册 天命八年六月·佚名
  ●崇祯记闻录卷六·佚名
  第一章 一捆矛盾·林语堂
  赵弘智传·刘昫
  张琇传(附张腛传)·刘昫
  刘宁、周玺、庄鉴传·张廷玉
  卷一百七十·杨士奇
  卷二十一·鄂尔泰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三十三·钱若水
  卷中·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一·辨证二·冯金伯

    苏词与柳词苏东坡“大江东去”,有铜将军铁绰板之讥。柳七“晓风残月”,谓可令十七八女郎按红牙檀板歌之。此袁语也。后人遂奉为美谈。然仆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柳纤艳处,亦丽以淫耳

  • 通鉴释文辩误·胡三省

      通鉴释文行于世有史炤本有公休本史炤本冯时行为之序公休本刻于海陵郡斋前无序后无防直寘公休官位姓名于卷首而已又有成都府广都县费氏进修堂板行通鉴于正文下附注多本之史炤间以己意附见世人以其有注遂谓之善本号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二·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一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绎史摭遗卷十四·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逸民、独行列传徐枋(吴稽田、戴南枝附)李天植邵以贯沉盷陆世仪钱光绣陈洪绶(崔子忠附)徐芳声、蔡仲光(从弟宜之附)画网巾先生(二仆)采薇子一壶先生(纸衣翁附)正叔有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涧上、川上三君子,其

  • 马祖常传·宋濂

    马祖常字伯庸,先祖世代为雍古部,居住在净州天山。高祖锡里吉思,在金代为凤翔兵马判官,尽忠金朝,死后赠恒州刺史。子孙世袭为官,以马为姓氏。曾祖月合乃,随世祖征宋,留于汴京,掌管粮饷,官至礼部尚书。父马润,为同知漳州路总管府事

  • 困知记卷上 凡八十一章·罗钦顺

    一、孔子教人,莫非存心养性之事。然未尝明言之也。孟子则明言之矣。夫心者人之神明,性者人之生理,理之所在谓之心,心之所有谓之性,不可混而为一也。虞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论语曰:从心所欲,不踰矩。又曰:其心三月不违仁。孟

  • 孝经纪事引·陈澧

    《孝经》、《论语》,圣贤教人之书也。而《孝经》尤简约,朝廷以此试士,本以圣贤之教教天下,而士但以为考试题目而已。世之劝人为善者,乃至取巫觋语而刊布之,不亦慎乎?古人尊信《孝经》之事,群书所载甚多。今取其见十七史者若干

  • 春秋辨义卷二十一 ·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襄公二己亥○灵王十年十有一年○晋悼十一齐灵二十衞献十五蔡景三十郑简四曹成十六陈哀七杞孝五宋平十四秦景十五楚共二十九吴寿梦二十四春王正月作三军杜氏谓鲁旧二军今増立中军缘三子各毁其乗旧军尽废

  • 卷三十七·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防卷三十七少牢馈食礼第十六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祢扵庙之礼少牢扵五礼属吉礼大戴第八小戴第十一别录第十六 敖氏继公曰此篇言大夫祭其祖之

  • 忿怒品法句经第二十五(二十有六章)·佚名

    忿怒品者,见瞋恚害宽弘慈柔天祐人爱。忿怒不见法,忿怒不知道。能除忿怒者,福喜常随身。贪淫不见法,愚痴意亦然。除淫去痴者,其福第一尊。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弃冥入明,忍辱胜恚,善胜不善。胜者能施,至诚胜欺,不欺不怒。

  • 善行品第七·佚名

    守护身恶行,自正护身行。守护身恶者,常修身善行。守护口恶行,自正护口行。守护口恶者,常修口善行。守护意恶行,自正护意行。守护意恶者,恒修意善行。身当弃恶行,及弃口恶行。意亦弃恶行,及诸秽恶法。身当修善行,修口善亦然。及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六·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六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一问于如前所举所开示出离地中。有几品类补特伽罗。能证出离。云何建立补特伽罗。云何所缘。云何教授。云何学。云何随顺学法。云何瑜伽坏。云

  • 大乘五蕴论讲录·太虚

      ──十三年初秋在武昌佛学院讲──   悬论    一 序大意    二 解题目    三 释撰主    四 明译人   释论    甲一 正明五蕴     乙一 略标     乙二 广明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八·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布施波罗蜜多品第六之余复次舍利子。有十种称赞之法。菩萨若能具足清净。当行布施。此称赞法者。谓即有为出离故得有为果。菩萨应当如是布施。即得十种称赞

  • 卷第十一(第二诵之五)·佚名

    十诵律卷第十一(第二诵之五)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九十波逸提法之三佛在舍卫国。尔时有二客比丘向暮来。次第得一房共住。一人得床一人得草敷。二人夜宿已。不举便去。时草敷中生虫。啖是草。啖床脚床梐床档床绳。

  • 慎斋遗书·周之干

    综合类著作。明周慎斋撰。十卷。慎斋名之干,太平(今属安徽)人。临床治验丰富,在医林颇具影响,撰有《周慎斋三书》、《脉法解》等。本书系周氏门人记录整理,成于万历元年(1573)。卷一至卷五论述脏腑阴阳升降及五行亢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