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五十九

宋 陳祥道 撰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五十九>

燔瘞

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貍沈祭山林川澤司巫凡瘞事守瘞【鄭氏曰埋牲玉也】詩曰芃芃棫樸薪之槱之又曰圭璧既卒上下奠瘞詩序曰廵狩告祭柴望也書曰至于岱宗柴禮記曰天子適四方先柴又曰柴于上帝又曰燔柴於泰壇祭天也瘞埋於泰圻祭地也又曰列祭祀瘞繒韓詩外傳曰天子奉玉升柴加於牲上而燔之爾雅曰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瘞埋祭山曰庪縣祭川曰浮沉山海經曰懸以吉玉春秋之時晉公子投璧于河鄭駟帶與子上盟用兩圭質于河王子朝用成周之寶珪于河蔡侯及漢執玉而沈曾子問曰天子將出必以幣帛皮圭告于祖禰遂奉以出反必告設奠卒歛幣玉藏諸兩階之間乃出蓋貴命也君薨而世子生太祝執束帛升奠幣于殯東几上遂朝奠小宰升舉幣【鄭氏曰舉而下埋之階間】則宗廟之瘞在既事之後矣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瘞埋又周人尚臭而升煙瘞埋乃臭氣也則天地之燔瘞柴在行事之前矣崔靈恩謂祭天以燔柴為始祭地以瘞血為先賈公彦謂天神中非直有升煙玉帛牲亦有禮神者地示中非直有瘞埋玉帛牲亦有禮神者以為燔瘞在作樂降神之後而禮神又燔瘞之後則燔瘞之與禮神固有二玉二帛二牲矣然記曰禮有以少為貴者祭天特牲帝牛不吉以為稷牛書曰用牲于郊牛二則帝牛與稷牛凡二而已謂帝牛有二殆不然也晉賀循謂燔牲左胖漢用牲首唐用牲脅九箇其制不一以宗廟之祭考之升首所以報陽則天地燔瘞固用首矣漢用牲首蓋禮意也周官羊人凡釁積共其羊牲犬人凡祭祀共其犬牲伏瘞亦如之鄭康成曰積柴禋祀槱燎實柴鄭司農曰瘞謂埋祭祭地曰瘞埋則燔瘞用羊犬矣此豈施於天地之從祀與夫次祀小祀者乎周魏之間燔柴皆於祭末郭璞云祭天既祭積柴燒之祭地既祭埋藏之恐先王之時祭祀事畢亦有燔瘞之禮其詳不可考也詩曰圭璧既卒書金縢稱周公曰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圭歸俟爾命則禮神之玉其終固燔瘞矣

守瘞

司巫凡祭事守瘞鄭氏云瘞謂若祭地祗有埋牲玉者守之者以祭禮未畢若有事然祭禮畢則去之其說是也唐之守瘞者至於六旬非古也

釋幣

聘禮賓朝服釋幣于禰【天子諸侯將出告羣廟大夫告禰而已凡釋幣設洗盥如祭】有司筵几于室中祝先入主人從入主人在右再拜祝告又再拜釋幣制玄纁束奠于几下出【玄纁之率玄居三朝貢禮云純四尺制丈八尺】主人立于戶東祝立于牖西【少頃之間示有俟於神】又入取幣降卷幣實于笲埋于西階東又釋幣于行【行者之先其古人之名未聞天子諸侯有常祀在冬大夫三祀曰門曰行曰厲喪禮有毁宗躐行出于大門則行神之位在廟門外西方不言埋幣可知也】遂受命上介釋幣亦如之【如其於禰與行】覲禮侯氏裨冕釋幣于禰【釋幣者告將覲也其釋幣如聘大夫將受命釋幣于禰之禮既則祝藏其幣歸乃埋之於祧西階之東】曾子問曰君薨而世子生如之何孔子曰卿大夫士從攝主北面於西階南大祝裨冕執束帛升自西階盡等不升堂命毋哭【諸侯之卿大夫所服裨冕絺冕也玄冕也士服爵弁服大祝裨冕則大夫】祝聲三告曰某之子生敢告升奠幣于殯東几上哭降【几筵於殯東明繼體也】遂朝奠【反朝夕哭位】小宰升舉幣【舉而下埋之階間】凡告用牲幣反亦如之【牲當為制字之誤也制幣一丈八尺】諸侯相見必告于禰【道近或可以不親告祖】朝服而出視朝命祝史告于五廟所過山川【山川所不過則不告貶於適天子也】覲禮侯氏將朝王釋幣于禰聘禮賓將受命釋奠于禰于行皆幣而已則釋幣猶釋菜耳牲牢酒齊不預也聘禮有司筵几于室中祝先入主人從入主人在右祝告釋幣制玄纁束奠于几下出主人立于戶東祝立于牖西又入取幣降卷幣實于笲埋于西階東覲禮侯氏釋幣于禰鄭氏謂如聘大夫釋幣于禰之禮既則祝藏其幣歸乃埋之於祧西階之東蓋聘賓釋幣于廟故舉幣而埋之侯氏釋幣于行主故舉幣而藏之行主祖之遷主也謂之禰者親之也文王世子所謂公禰與此同意曾子問曰天子諸侯將出必以幣帛皮圭告于祖禰所告蓋有用牲者矣其言止於幣帛皮圭者以其無遷主而奉此以出也曾子問又曰凡告必用牲幣反亦如之肆師凡師甸用牲于社宗則為位則不用牲者肆師不為位也蓋道或有遠近禮或有重輕故告有特用幣有兼牲幣非一端也太祝大師宜于社造于祖大會同造于廟宜于社過大山川用事焉反行釋奠鄭氏引曾子問曰凡告必用牲幣及釋曾子問則改牲幣為制幣是自惑也孔潁達曰天子諸侯出入有告有祭故告用制幣卿大夫惟入祭而已故聘禮既使而反祭用牲也然禮凡告朔告至必用牲也孰謂天子諸侯之告不皆用牲耶皇氏熊氏謂天子告用牲諸侯不用牲此尤無據告雖或用牲而其他不用牲者多矣若國大貞則奉玉帛而詔號春秋傳曰凡天災有幣無牲月令仲春之月祀不用犧牲用圭璧更皮幣以至晉侯謀以息民魏絳請祈以幣更齊饑孔子請祈以幣玉【家語十】凡此視其事與時而已

詩曰不盈頃筐頃筐塈之女執懿筐維筐及筥筐之筥之承筐是將序曰實幣帛筐篚以將其厚意易曰女承筐無實儀禮公食大夫簋實實于筐聘禮夫人使大夫餼賓上介米八筐衆介米六筐記曰凡餼大夫黍梁稷筐五斛禮記曰蠶則績而蟹有筐又曰具曲植籧筐又曰熬君八筐大夫六筐士四筐毛氏曰筐畚屬說文曰方曰筐圓曰籧蓋筐有頃筐有懿筐有大筐有小筐頃筐其淺者也懿筐其深者也大筐實五斛小筐實績熬幣帛簋實而已篚正也其深淺大小雖殊而其制皆方

詩序曰實幣帛筐篚禹貢厥篚玄纁而織文絲縞之類皆以篚儀禮罍洗之西皆有篚又有上篚下篚膳篚之辨則上篚在堂下篚在庭膳篚特饌君爵而已篚之為物可以盛幣帛可以盛勺觶可以盛苴茅【士虞苴刌茅長五寸束之實于篚】可以代昕俎【士虞佐食受肺脊實于篚】可以實黍稷肆師大朝覲佐儐共設篚罋此篚之實黍者也公食大夫豆實實于罋簋實實于篚而篚者筐類也其用以實簋實宜矣鄭氏曰篚其筐字之誤歟不必然也鄭氏又曰篚竹器如笭說文曰篚如竹篋篋有蓋是以舊圖篚亦有蓋

禮書卷五十九

猜你喜欢
  语道第二凡十四章·湛若水
  目录·陶弘景
  论语觧卷五·张栻
  第二章 16·辜鸿铭
  卷十·史浩
  卷六十四·乾隆
  第38章·老子
  山至数第七十六·管仲
  卷六十·李光地
  卷十八·王与之
  普陀洛迦新志卷一·王亨彦
  评近代科学之发展及其与哲学之关系·太虚
  出生菩提心经讲记·太虚
  卷十八·佚名
  地藏法门·李叔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六·彭定求

        卷196_1 【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新春大雪,以诗问之】孟彦深   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雾浓。起来望樊山,但见群玉峰。   林莺却不语,野兽翻有踪。山中应大寒,短褐何以完。   皓气凝书帐,清著钓鱼竿。怀君欲进谒,谿滑

  • ●卷二·杨际昌

      毛西河说经长於辨驳,文体长於序事,虽以攻紫阳蒙诟,实一代才也。诗拟唐人,意在矫虞山推重宋、元之枉,议者目为唐皮。予按绚烂有馀,但未归平淡耳。《饮马城边曲》二绝:&ldquo;燕台北望蓟城山,饮马城边驱马还。前度锦车休出

  • 卷一·王铚

    钦定四库全书雪溪集卷一       宋 王銍 撰乐府  古诗巫山高十二危峯隐寒雾旁连三巴下三楚断崖青黄耸天壁秀色苍茫接天路鼔瑟玉京嬉帝傍下镇九渊称帝女冥心可见类相求梦里襄王契神遇锵然玉佩似可期倏尔霓旌

  •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班固

    孝宣皇帝五男。许皇后生孝元帝,张婕妤生淮阳宪王钦,卫婕妤生楚孝王嚣,公孙婕妤生东平思王宇,戎婕妤生中山哀王竟。 淮阳宪王钦,元康三年立,母张婕妤有宠于宣帝。霍皇后废后,上欲立张婕妤为后。久之,惩艾霍氏欲害皇太子,乃更选

  •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范晔

    任光 子隗 李忠 万脩 邳彤 刘植 耿纯任光字伯卿,南阳宛人也。少忠厚,为乡里所爱。初为乡啬夫、郡县吏。汉兵至宛,军人见光冠服鲜明,令解衣,将杀而夺之。会光禄勋刘赐适至,视光容貌长者,乃救全之。光因率党与从赐,为安集

  • 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六·赵尔巽

      恩铭孚琦 凤山 端方弟端锦 刘燧 赫成额 松寿 赵尔丰冯汝骙 陆锺琦子光熙等   恩铭,字新甫,于库里氏,满洲镶白旗人,锦州驻防。以举人纳赀为知县,累官至知府。光绪十一年,权知兖州,晋道员。二十一年,改官山西。二十六年,署

  •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七·陈厚耀

    韩史韩世家【节文】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晋景公十一年厥与郤克将兵八百乗伐齐败齐顷公于鞍于是晋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位号为献子晋悼公之十年献子老寻卒子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纪昀

    列传唐 【十三】○唐十三长孙无忌【敞 操 诠】褚遂良【璆】韩瑗来济 李义琰【义琛】 上官仪长孙无忌褚遂良 【褚璆】韩瑗来济李义琰上官仪△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字辅机性通悟博涉书史始高祖兵渡河进谒长春宫授渭北道

  • 九八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续购书目一百四十种折·佚名

    九八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续购书目一百四十种折乾隆三十八年八月初十日江苏巡抚臣萨载谨奏,为再陈续购书目,仰祈圣鉴事。窃臣遵旨督属采访遗书,节经开列书目,随时奏进在案。今据苏、松等属及委员书贾,将续购各书陆续解送苏

  • 后主纪·李延寿

    齐后主名纬,字仁纲,是武成皇帝的长子。母亲为胡皇后,她梦见在海上坐在一只玉盆里,太阳进了她的裙子下,便怀了孕。天保七年(556)五月五日,在并州府邸生下了后主。高纬小时候长得容貌俊美,武成皇帝格外疼爱他,立为世子。武成皇

  • 阿尼哥、刘元传·宋濂

    阿尼哥,尼波罗国人,本国人称他为八鲁布。幼时与一般孩童不同,特别聪明,稍长能诵习佛经。一年后能知其义。同学中,有为绘画或雕塑业的,读《尺寸经》,阿尼哥听一遍,便能记住。长大后,会绘画雕塑,还能铸金为像。中统元年(1260)世祖

  •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九·黄晖

      案書篇   盼遂案:本篇尾云:「六略之錄萬三千篇,略借不合義者,案而論之。」   儒家之宗,孔子也;墨家之祖,墨翟也。且案儒道傳而墨法廢者,「且」,元本作「儒」,朱校同。按:此文不當有「且」字,蓋「儒」字涉上下文衍,校者則妄

  • 卷六·王植

    钦定四库全书正蒙初义卷六邳州知州王植撰诚明篇第六补训此以诚明名篇因篇首诚明二字也诚明却是为言性张本大抵此篇只重言性上○诚明以下六节言诚处多性者万物一源以下十四节言尽性而极发性命之旨性於人无不善节并提性

  • 卷二十五·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説解頥正释卷二十五  明 季本 撰荡经防曰厉王无道诗人知其将亡故作此诗而托于文王所以嗟叹殷纣者以警戒之也然惓惓之意欲以感动王心亦可以见其忧国之忠矣此诗若非面陈则当为小雅耳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 卷三十六·道世

    △悬幡灾第三十二(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夫因事悟理,必藉相以导真;瞻仰圣容,敬神幡以荐奉。是以育王创遗身之塔,架迥浮空;魏主起通天之台,仁祠切汉。於是华幡飖飏,冀腾翥於大千;朱紫相映,吐煇焕於百亿。惠风或动,清升之业有徵;微吹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五·智旭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五之一古歙门人成时编辑【寄母】【寄剃度雪岭师】【上阇梨古德师】【答茂林律主】【答志隆】【答博山无异师伯】【答水林二书】【寄了因】【与曹源三书】【答曹源二书】【寄壁如兄】【寄归一兄】

  •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十卷·慧远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十卷 (之上)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自下第二明其信善求有凡夫。此有两义。一常没义。常没三有。二有暂出还没之义。还没三涂。文中先明常没之义。复有常没非一阐提简前起后。何者下辨。是名下结

  • 一八 阇尼沙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那提迦市镇之砖瓦堂。尔时,于迦尸、拘萨罗、跋耆、末罗、支提、拔沙、拘楼、般遮罗、婆蹉、戍啰西那等诸国,有关信仰者等之逝往死去之再生,说:&ldquo;彼是生彼处,彼是生彼处。那提迦人之信仰者等,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