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七章 14

随机推荐

  • 卷162 ·佚名

    李弥逊 春日种菊东离顾丛半衰谢欲充之因取以植墙下 天公善转物,剪爪不停轸。 春工未削迹,秋事已张本。 檀栾嘉菊丛,戢戢露奇蕴。 枝分要及时,手植须着贤。 清晨东篱下,畚插自畦轸。 土膏入新

  • 本纪第七 前废帝·沈约

    前废帝讳子业,小字法师,孝武帝长子也。元嘉二十六年正月甲申生。世祖镇寻阳,子业留京邑。三十年,世祖入伐元凶,被囚侍中下省,将见害者数矣,卒得无恙。世祖践祚,立为皇太子。始未之东宫,中庶子、二率并入直永福省。大明二年,出居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佚名

    隆庆五年四月壬辰朔孟夏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敕吉府龙阳王翊銮暂管理府事以吉王无嗣故也○铸给整饬永宁兵备关防永宁州印○命福建都司掌印署都指挥佥事狄从夏充分守浙江杭嘉湖参将福建都司佥书署都指挥佥事王

  •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九上·袁枢

    宋 袁枢 撰钱氏据吴越【董昌僭逆附】唐僖宗干 五年王郢之乱临安人董昌以土团讨贼有功补石镜镇将是嵗曹师雄冦掠二浙杭州募诸县乡兵各千人以讨之昌与钱塘刘孟安阮结富阳闻人宇盐官徐及新城杜棱余杭凌文举临平曹信各

  • 王硄传·脱脱

    王王圭字禹玉,成都华阳人,后来迁移舒州。曾祖王永,事奉太后任右补阙。吴越奉献土地,王王圭受命前去平均赋税,到后全部免除各种没有名目的赋税,老百姓都感激涕零。回到京师,有人说他废除了许多赋税地租。太宗质问他,他对答说“

  • 刘彦宗传·脱脱

    刘彦宗字鲁开,大兴宛平人。其远祖怦,为唐朝卢龙节度使。石晋把幽、蓟划入辽国,刘氏六代做辽国的官,相继任宰相。刘彦宗父亲刘霄官至中京留守。刘彦宗擢进士乙科。辽天祚帝逃到天德。秦晋国王耶律捏里在燕自立为帝,提升刘彦

  • 昔儿吉思传·宋濂

    昔儿吉思,幼随从太祖征讨回回、河西诸国,俱有战功。太宗时,随睿宗西征,行军至京兆府,逢亦来哈..率诸部兵作乱,昔儿吉思挺身杀入敌阵,下马搏战,敌军望风败逃。睿宗嘉奖其功劳,以侍女唆火台许配他为妻。世祖尤其钟爱他,凡征战、打

  • 吏部·佚名

    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其属有四曰选部司封司勋考功  选部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天下文吏班秩品命   选官    作缺凡内外官员考满侍亲致仕丁忧残疾极刑考功司勋来付案呈本部立案作缺类写缺本赴

  • 周书·费誓·佚名

    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公曰:「嗟!人无哗,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善敹乃甲胄,敿乃干,无敢不吊!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今惟淫舍牿牛马,杜乃擭,敜乃阱,无敢伤牿。牿之伤,汝则有常刑!马牛其

  • 孟子集注大全卷十·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集注大全卷十万章章句下凡九章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濵以待天下之清也

  • 第五章 2·辜鸿铭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辜讲随后孔子继续评价另一位学生(子贱,姓宓,名不齐,字子贱。孔子曾称赞他是真君子),说:“他是那么聪明而高尚!恐怕在一个国家很难找到第二个这样聪明高尚的人,其他人怎么能修炼成他

  • 金光明经疏·吉藏

    沙门吉藏撰法身幽寂寿无长短。至人绝虑有感必通。大权方便任机应说。是以四佛现室宣常住之旨。菩萨感梦说忏悔之方。因兼二善总该万行。果升灵觉寿等虚空。所以十地遵修此理。四王叹护经德。依经讲说障难消散。托法愿

  • 海东札记·朱景英

    地理杂志。清朱景英撰。四卷。景英字幼芝,一字梅冶,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乾隆举人,官至北路理藩同知。著有《畲经堂集》。历官台湾,遍及南北路,凡所见闻,俱成杂记,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成书,记事止于乾隆三十三年,约

  • 古今词话·沈雄

    清沈雄撰。凡八卷,包括《词话》上下两卷,《词品》上下两卷,《词辨》上下两卷,《词评》上下两卷。《四库全书》著录为六卷,并非完本。书前有曹溶《词话序》云:“岁在乙丑,余来金阊,偶僧沈子出示《词话》。”乙丑为康熙二十四年

  • 诗疑辨证·黄中松

    六卷,清黄中松著。此书主于考订名物,折衷各家的是非,故以《辨证》名。全书考证伪谬,校定异同,多有根据,是一部留心考据的著作。亦偶有漏误疏略,如论梁山,疑梁山在晋地,用胡渭的雍州有二梁山之说,而不知乾州的梁山与夏

  • 阿弥陀经疏·智圆

    宋智圆撰。一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的注释书。为作者十部经疏之作的最后一部,作于宋天禧五年(1021)。释经文分为三部分:(1)从“如是”至“列众”为序分;(2)从“尔时”至“生彼国土”为正宗分;(3)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