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护国品第五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等诸大国王:“谛听,谛听!我为汝等说护国法。一切国土若欲乱时,有诸灾难,贼来破坏。汝等诸王,应当受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严饰道场,置百佛像、百菩萨像、百师子座,请百法师解说此经。于诸座前燃种种灯,烧种种香,散诸杂花,广大供养衣服、卧具、饮食、汤药、房舍、床座一切供事;每日二时讲读此经。若王、大臣,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听受、读诵、如法修行,灾难即灭。

“大王!诸国土中有无量鬼神,一一复有无量眷属,若闻是经,护汝国土。若国欲乱,鬼神先乱;鬼神乱故,即万人乱——当有贼起,百姓丧亡;国王、大子、王子、百官互相是非。天地变怪,日月众星失时失度,大火、大水及大风等,是诸难起,皆应受持、讲说此般若波罗蜜多。若于是经受持、读诵,一切所求官位富饶,男女慧解行来随意,人天果报皆得满足,疾疫厄难即得除愈,杻械枷锁捡系其身皆得解脱,破四重戒、作五逆罪及毁诸戒无量过咎悉得消灭。

“大王!往昔过去释提桓因为顶生王,领四军众来上天宫欲灭帝释。时彼天主即依过去诸佛教法,敷百高座,请百法师讲读般若波罗蜜多经。顶生即退,天众安乐。

“大王!昔天罗国王,有一太子名曰斑足,登王位时,有外道师名为善施,与王灌顶,乃令斑足取千王头,以祀冢间摩诃迦罗大黑天神。自登王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唯少一王。北行万里,乃得一王名曰普明。其普明王白斑足言:‘愿听一日礼敬三宝、饭食沙门。’斑足闻已即便许之。其王乃依过去诸佛所说教法,敷百高座,请百法师,一日二时讲说般若波罗蜜多八千亿偈。时彼众中第一法师,为普明王而说偈言:

“‘劫火洞然,大千俱坏,须弥巨海,

磨灭无余。梵释天龙,诸有情等,

尚皆殄灭,何况此身。生老病死,

忧悲苦恼,怨亲逼迫,能与愿违,

爱欲结使,自作疮疣。三界无安。

国有何乐?有为不实,从因缘起,

盛衰电转,暂有即无。诸界趣生,

随业缘现,如影如响,一切皆空。

识由业漂,乘四大起,无明爱缚,

我我所生。识随业迁,身即无主;

应知国土,幻化亦然。’

“尔时法师说此偈已,时普明王闻法悟解,证空三昧,王诸眷属得法眼空。其王即便诣天罗国,诸王众中而作是言:‘仁等!今者就命时到。悉应诵持过去诸佛所说般若波罗蜜多偈。’诸王闻已亦皆悟解,得空三昧,各各诵持。时斑足王问诸王言:‘汝等今者皆诵何法?’

“尔时普明即以上偈答斑足王,王闻是法亦证空定,欢喜踊跃告诸王言:‘我为外道邪师所误,非汝等咎;汝各还国,当请法师解说般若波罗蜜多。’时斑足王以国付弟,出家为道,得无生法忍。

“大王!过去复有五千国王常诵此经,现生获报;汝等十六诸大国王,修护国法,应当如是受持、读诵、解说此经;若未来世诸国王等,为欲护国护自身者,亦应如是受持、读诵、解说此经。”

说是法时,无量人众得不退转,阿修罗等得生天上,无量无数欲、色诸天得无生忍。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不思议第六

尔时十六国王及诸大众,闻佛说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句义,欢喜踊跃,散百万亿众宝莲花,于虚空中成宝花座;十方诸佛无量大众,共坐此座,说般若波罗蜜多。是诸大众持十千金莲华,散释迦牟尼佛上,合成花轮盖诸大众;复散八万四千芬陀利花,于虚空中成白云台,台中光明王佛与十方诸佛、无量大众,演说般若波罗蜜多。是诸大众,持曼陀罗花,散释迦牟尼佛及诸众会;复散曼殊沙花,于虚空中变作金刚宝城,城中师子奋迅王佛共十方诸佛、大菩萨众,演说胜义般若波罗蜜多。复散无量天诸妙花,于虚空中成宝云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是花盖中雨恒河沙花,从空而下。

时波斯匿王及诸大众,见是事已叹未曾有,合掌向佛而作是言:“愿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常说般若波罗蜜多;愿诸众生常得见闻,如我今日等无有异。”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此般若波罗蜜多,是诸佛母、诸菩萨母,不共功德神通生处,诸佛同说能多利益,是故汝等常应受持。”

尔时,世尊为诸大众现不可思议神通变化——一花入无量花,无量花入一花;一佛土入无量佛土,无量佛土入一佛土;一尘刹土入无量尘刹土,无量尘刹土入一尘刹土;无量大海入一毛孔;无量须弥入芥子中;一佛身入无量众生身,无量众生身入一佛身;大复现小,小复现大;净复现秽,秽复现净;佛身不可思议,众生身不可思议,乃至世界不可思议。

当佛现此神变之时,十千女人现转女身得神通三昧,无量天人得无生法忍,无量阿修罗等成菩萨道,恒河沙菩萨现身成佛。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奉持第七

尔时,波斯匿王睹佛神变——见千花台上遍照如来,千华叶上千化身佛,千花叶中无量诸佛,各说般若波罗蜜多——白佛言:“世尊!如是无量般若波罗蜜多,不可识识、不可智知。云何诸善男子于此经中,明了觉解、为人演说?”

佛言:“大王!汝今谛听!从初习忍至金刚定,如法修行十三观门,皆为法师依持建立。汝等大众,应当如佛而供养之,百千万亿天妙香花而以奉上。

“善男子!其法师者习种性菩萨,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修十住行,见佛、法、僧发菩提心,于诸众生利乐悲愍,自观己身六界诸根,一切无常、苦、空、无我,了知业行生死涅槃,能利自他饶益安乐——闻赞佛毁佛心定不动,闻有佛无佛心定不退;三业无失,起六和敬,方便善巧调伏众生,勤学十智神通化利,下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

“善男子!习忍以前经十千劫,行十善行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若至忍位,入正定聚,不作五逆、不谤正法,知我法相悉皆空故,住解脱位。于一阿僧祇劫修习此忍,能起胜行。

“复次,性种性菩萨,住无分别,修十慧观,舍财命故,持净戒故,心谦下故,利自他故,生死无乱故,无相甚深故,达有如幻故,不求果报故,得无碍解故,念念示现佛神力故,对治四倒、三不善根、三世惑业、十颠倒故,我人知见念念虚伪,了达名假、受假、法假皆不可得,无自他相,住真实观。中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于二阿僧祇劫行诸胜行,得坚忍位。

“复次,道种性菩萨,住坚忍中观诸法性,得无生灭,四无量心能破诸闇,常见诸佛广兴供养,常学诸佛住回向心,所修善根皆如实际,能于三昧广作佛事,现种种身行四摄法,住无分别化利众生,智慧明了甚深观察,一切行愿普皆修习,能为法师调御有情,善观五蕴三界二谛,无自他相得如实性。虽常修胜义而受生三界。何以故?业习果报未坏尽故,于人天中顺道生故。上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三阿僧祇劫修二利行,广大饶益,得善调伏诸三摩地,住胜观察,修出离行,能证平等圣人地故。

“复次欢喜地菩萨摩诃萨,超愚夫地,生如来家,住平等忍。初无相智照胜义谛,一相平等非相无相,断诸无明灭三界贪,未来无量生死永不生故,大悲为首起诸大愿,于方便智念念修习无量胜行——非证非不证,一切遍学故;非住非不住,向一切智故;行于生死,魔不动故;离我我所,无怖畏故;无自他相,常化众生故;自在愿力,生诸净土故。善男子!此初觉智,非如非智,非有非无,无有二相方便妙用,非倒非住,非动非静,二利自在,如水与波非一非异,智起诸波罗蜜多,亦非一异。于四阿僧祇劫,满足修习百万行愿,此地菩萨无三界业习,更不造新。由随智力,以愿生故。念念常行檀波罗蜜多,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广大清净,善能安住饶益众生。

“复次,离垢地菩萨摩诃萨,四无量心最胜寂灭,断嗔等习修一切行,所谓远离杀害、不与不取,心无染欲,得真实语、得和合语、得柔软语、得调伏语,常行舍心、常起慈心、住正直心,寂静纯善,离破戒垢,行大慈观念念现前。于五阿僧祇劫,具足清净戒波罗蜜多,志意勇猛永离诸染。

“复次,发光地菩萨摩诃萨,住无分别,灭无明闇,于无相忍而得三明,悉知三世无来无去;依四静虑、四无色定,无分别智次第随顺,具足胜定,得五神通——现身大小隐显自在,天眼清净悉见诸趣,天耳清净悉闻众声,以他心智知众生心,宿住能知无量差别。于六阿僧祇劫,行一切忍波罗蜜多,得大总持利益安乐。

“复次,焰慧地菩萨摩诃萨,修行顺忍,无所摄受,永断微细身边见故,修习无边菩提分法——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具足,为欲成就力、无所畏、不共佛法。于七阿僧祇劫,修习无量精进波罗蜜多,远离懈怠,普利众生。

“复次,难胜地菩萨摩诃萨,以四无畏随顺真如,清净平等无差别相,断随小乘乐求涅槃,集诸功德具观诸谛——此苦圣谛,集、灭、道谛;世俗、胜义。观无量谛,为利众生,习诸技艺——文字、医方、赞咏、戏笑、工巧、咒术、外道异论,吉凶占相一无错谬,但于众生不为损恼,为利益故咸悉开示,渐令安住无上菩提,知诸地中出道障道。于八阿僧祇劫,常修三昧,开发诸行。

“复次,现前地菩萨摩诃萨,得上顺忍,住三脱门,能尽三界集因集业,粗现行相,大悲增上。观诸生死无明闇覆、业集识种、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皆由著我无明业果,非有非无,一相无相而不二故。于九阿僧祇劫,行百万空、无相、无愿三昧,得一切般若波罗蜜多无边光照。

“复次,远行地菩萨摩诃萨,修无生忍,证法无别,断诸业果细现行相,住于灭定,起殊胜行,虽常寂灭,广化众生——示入声闻,常随佛智;示同外道,示作魔王,随顺世间而常出世。于十阿僧祇劫,行百万三昧,善巧方便广宣法藏,一切庄严皆得圆满。

“复次,不动地菩萨摩诃萨,住无生忍,体无增减,断诸功用,心心寂灭,无身心相犹如虚空。此菩萨,佛心、菩提心、涅槃心,悉皆不起,由本愿故诸佛加持,能一念顷而起智业双照平等,以十力智遍不可说大千世界,随诸众生普皆利乐。于千阿僧祇劫,满足百万大愿,心心趣入一切种、一切智智。

“复次,善慧地菩萨摩诃萨,住上无生忍,灭心心相,证智自在,断无碍障,具大神通,修力、无畏,善能守护诸佛法藏,得无碍解、法义、词、辩,演说正法无断无尽,一刹那顷于不可说诸世界中,随诸众生所有问难,一音解释普令欢喜。于万阿僧祇劫,能现百万恒河沙等诸佛神力,无尽法藏利益圆满。

“复次,法云地菩萨摩诃萨,无量智慧思惟观察,从发信心,经百万阿僧祇劫,广集无量助道法,增长无边大福智,证业自在,断神通障,于一念顷能遍十方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微尘数国土,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普令修习波罗蜜多。入佛行处、力、无所畏,随顺如来寂灭转依。

“善男子!从初习忍至金刚定,皆名为伏一切烦恼无相信忍,照胜义谛,灭诸烦恼,生解脱智,渐渐伏灭。以生灭心得无生灭,此心若灭即无明灭;金刚定前所有知见,皆不名见,唯佛顿解具一切智,所有知见而得名见。

“善男子!金刚三昧现在前时,而亦未能等无等等,譬如有人登大高台,普观一切无不斯了。若解脱位,一相无相,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满功德藏,住如来位。

“善男子!如是诸菩萨摩诃萨,受持,解说,皆往十方诸佛刹土,利安有情,通达实相;如我今日等无有异。

“善男子!十方法界一切如来,皆依此门而得成佛;若言越此得成佛者,是魔所说,非是佛说。是故汝等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彼伏忍菩萨,于佛法长养,

坚固三十心,名为不退转。

初证平等性,而生诸佛家,

由初得觉悟,名为欢喜地。

远离于染污,嗔等种种垢,

具戒德清净,名为离垢地。

灭坏无明闇,而得诸禅定,

照曜由慧光,名为发光地。

清净菩提分,远离身边见,

智慧焰炽然,名为焰慧地。

如实知诸谛,世间诸伎艺,

种种利群生,名为难胜地。

观察缘生法,无明至老死,

能证彼甚深,名为现前地。

方便三摩地,示现无量身,

善巧应群生,名为远行地。

住于无相海,一切佛加持,

自在破魔军,名为不动地。

得四无碍解,一音演一切,

闻者悉欢喜,名为善慧地。

智慧如密云,遍满于法界,

普洒甘露法,名为法云地。

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

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

佛告波斯匿王:“我灭度后,法欲灭时,一切有情造恶业故,令诸国土种种灾起。诸国王等,为护自身、太子、王子、后妃、眷属、百官、百姓、一切国土,即当受持此般若波罗蜜多,皆得安乐。我以是经付嘱国王,不付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以者何?无王威力,不能建立,是故汝等常当受持、读诵、解说。

“大王!吾今所化大千世界,百亿须弥,百亿日月,一一须弥有四天下。此赡部洲,十六大国、五百中国、十万小国,是诸国中若七难起,一切国王为除难故,受持、解说此般若波罗蜜多,七难即灭,国土安乐。”

波斯匿王言:“云何七难?”

佛言:“一者,日月失度。日色改变——白色、赤色、黄色、黑色,或二三四五日并照;月色改变——赤色、黄色;日月薄蚀,或有重轮——一二三四五重轮现。二者,星辰失度。彗星、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土等诸星,各各为变,或时昼出。三者,龙火、鬼火、人火、树火,大火四起焚烧万物。四者,时节改变,寒暑不恒。冬雨雷电,夏霜冰雪,雨土石山及以砂砾,非时降雹,雨赤黑水,江河泛涨,流石浮山。五者,暴风数起,昏蔽日月,发屋拔树,飞沙走石。六者,天地亢阳,陂池竭涸,草木枯死,百谷不成。七者,四方贼来侵国内外,兵戈竞起百姓丧亡。

“大王!我今略说如是诸难。其有日昼不现、月夜不现;天种种灾,无云雨雪;地种种灾,崩裂震动,或复血流;鬼神出现,鸟兽怪异。如是灾难无量无边,一一灾起,皆须受持、读诵、解说此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十六国王闻佛所说,皆悉惊怖。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何故天地有是灾难?”

佛言:“大王!由赡部洲大小国邑一切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沙门、婆罗门、国王、大臣不行正法,由此诸恶有是难兴。

“大王!般若波罗蜜多,能出生一切诸佛法、一切菩萨解脱法、一切国王无上法、一切有情出离法,如摩尼宝体具众德,能镇毒龙诸恶鬼神,能遂人心所求满足,能应轮王名如意珠,能令难陀、跋难陀等诸大龙王降霔甘雨润泽草木,若于闇夜置高幢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此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汝等诸王应作宝幢及以幡盖,烧香散花广大供养,宝函盛经置于宝案,若欲行时常导其前,所在住处作七宝帐,众宝为座置经于上,种种供养如事父母;亦如诸天奉事帝释。

“大王!我见诸国一切人王,皆由过去侍五百佛恭敬供养,得为帝王;一切圣人得道果者,来生其国,作大利益。若王福尽、无道之时,圣人舍去,灾难竞起。

“大王!若未来世,有诸国王建立正法、护三宝者,我令五方菩萨摩诃萨众往护其国。

“东方金刚手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杵,放青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

“南方金刚宝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摩尼,放日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

“西方金刚利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剑,放金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

“北方金刚药叉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铃,放琉璃色光,与四俱胝药叉往护其国。

“中方金刚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轮,放五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

“是五菩萨摩诃萨,各与如是无量大众,于汝国中作大利益;当立形像而供养之。”

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却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本愿,承佛神力,十方世界一切国土,若有此经受持、读诵、解说之处,我当各与如是眷属,于一念顷即至其所,守护正法、建立正法,令其国界无诸灾难,刀兵疾疫一切皆除。

“世尊!我有陀罗尼,能加持拥护,是一切佛本所修行速疾之门。若人得闻一经于耳,所有罪障悉皆消灭,况复诵习而令通利,以法威力,当令国界永无众难。”

即于佛前,异口同音说陀罗尼曰:

“娜谟啰怛娜(二合)怛啰(二合)夜野(一) 娜莫(引)阿哩夜(二合)吠(无盖反)[口*路]者娜(引)野(二) 怛他(引)[薩/子]多(引)夜啰诃(二合)谛(三) 三藐三没驮(引)野(四) 娜莫阿(引)哩野(二合)(五) 三满多跋捺啰(二合、引)野(六) 冒地萨怛嚩(二合、引)野(七) 摩诃萨怛嚩(二合、引)野(八) 摩贺迦(引)噜抳迦(引)野(九) 怛你野(二合)他(引)(十) 枳穰(二合)娜钵啰(二合)你(引)闭(十一) 恶乞叉(二合)野句势(十二) 钵啰(二合)底婆(引)娜嚩底(十三) 萨嚩没驮(引)嚩路枳谛(十四) 瑜誐跛哩你涩跛(二合)宁(十五) 俨避(引)啰努啰嚩誐(引)系(十六) 底哩野(三合)特嚩(二合)(十七) 跛哩你涩跛(二合)宁(十八) 冒地质多散惹娜你(十九) 萨嚩(引)毗晒迦毗(引)色讫谛(二合)(二十) 达磨娑(引)誐啰三步谛(二十一) 阿慕伽室啰(二合)嚩儜(二十二) 摩贺三满多跋捺啰(二合)步弥(二十三) 涅(奴逸反)哩野(二合)谛(二十四) 尾野(二合)羯啰(二合)拏(二十五) 跛哩钵啰(二合)跛你(二十六) 萨嚩悉驮(二十七) 娜么塞讫哩(三合)谛(二十八) 萨嚩冒地萨怛嚩(二合)(二十九) 散惹娜你(三十) 婆誐嚩底(丁以反)(上同)(三十一) 没驮(引)么谛(三十二) 阿啰你迦啰奶(三十三) 阿啰拏迦啰奶(三十四) 摩贺钵啰(二合)枳穰(二合)(三十五) 播啰弭谛娑嚩(二合)贺(三十六)”

尔时,世尊闻是说已,赞金刚手等诸菩萨言:“善哉,善哉!若有诵持此陀罗尼者,我及十方诸佛悉常加护,诸恶神鬼敬之如佛,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王!吾以此经付嘱汝等:毗舍离国、憍萨罗国、室罗筏国、摩伽陀国、波罗痆斯国、迦毗罗国、拘尸那国、憍睒弥国、般遮罗国、波吒罗国、末土罗国、乌尸尼国、奔吒跋多国、提婆跋多国、迦尸国瞻波国,如是一切诸国王等,皆应受持般若波罗蜜多。”

时诸大众、阿修罗等,闻佛所说诸灾难事,身毛皆竖,高声唱言:“愿我未来不生彼国。”

时十六王,即舍王位修出家道,具八胜处、十一切处,得伏忍、信忍、无生法忍。

尔时,一切天人大众、阿修罗等,散曼陀罗花、曼殊沙花、婆师迦花、苏曼那花,以供养佛,随其种性得三脱门——生空、法空、菩提分法。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散拘勿头花、波头摩花而供养佛,无量三昧悉皆现前,得住顺忍、无生法忍。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得恒河沙诸三昧门,真俗平等,具无碍解,常起大悲,于百万亿阿僧祇佛刹微尘数世界,广利众生,现身成佛。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嘱累第八

佛告波斯匿王:“今诫汝等!吾灭度后,正法欲灭,后五十年、后五百年、后五千年,无佛、法、僧。此经、三宝,付诸国王建立守护,令我四部诸弟子等,受持、读诵,解其义理,广为众生宣说法要,令其修习出离生死。

“大王!后五浊世,一切国王、王子、大臣,自恃高贵,破灭吾教,明作制法,制我弟子比丘、比丘尼,不听出家、修行正道,亦复不听造佛塔像;白衣高座、比丘地立、与兵奴法等无有异。当知尔时,法灭不久。

“大王!破国因缘,皆汝自作。恃己威力,制四部众,不听修福,诸恶比丘受别请法,知识比丘共为一心,互相亲善斋会求福;是外道法,都非我教。百姓疾疫,无量苦难。当知尔时国土破灭。

“大王!法末世时,国王,大臣,四部弟子,各作非法,横与佛教作诸过咎,非法非律系缚比丘,如彼狱囚。当知尔时,法灭不久。

“大王!我灭度后,四部弟子,一切国王、王子、百官,乃是任持护三宝者,而自破灭,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也。坏我法者得大过咎——正法衰薄,民无正行,诸恶渐增,其寿日减,无复孝子,六亲不和,天龙不祐,恶鬼恶龙日来侵害,灾怪相继为祸纵横,当堕地狱、傍生、饿鬼,若得为人,贫穷下贱诸根不具——如影随形、如响应声,如人夜书,火灭字存,毁法果报亦复如是。

“大王!未来世中,一切国王、王子、大臣,与我弟子横立记籍,设官典主大小僧统,非理役使。当知尔时,佛法不久。

“大王!未来世中,一切国王、四部弟子,当依十方一切诸佛常所行道,建立流通。而恶比丘为求名利,不依我法,于国王前自说过患,作破法缘。其王不别,信受此语,横立制法,不依佛戒。当知尔时,法灭不久。

“大王!未来世中,国王、大臣、四部弟子,自作破法、破国因缘,身自受之,非佛法咎。天龙舍去,五浊转增,若具说者穷劫不尽。”

尔时,十六大国王闻说未来如是诸诫,悲啼号泣,声动三千,天地昏闇,光明不现。时诸王等,各各至心受持佛语,不制四部出家学道,当如佛教。

尔时,恒河沙等无量大众皆共叹言:“当尔之时,世间空虚是无佛世。”

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大王:“此经名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亦得名为“甘露法药”,若有服行能愈诸疾。

“大王!般若波罗蜜多所有功德,犹如虚空不可测量,若有受持、读诵之者,所获功德,能护仁王及诸众生,犹如垣墙,亦如城壁,是故汝等应当受持。”

佛说是经已,弥勒、师子吼等无量菩萨摩诃萨,舍利弗、须菩提等无量声闻,欲界、色界无量天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阿修罗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

猜你喜欢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九卷·佚名
  阴持入经卷下·佚名
  十一 见性成佛·正果法师
  显扬圣教论 第十卷·无著
  卷十五·性音
  选佛谱卷第三·智旭
  卷第二之上·大慧宗杲
  维摩经义疏卷第一·吉藏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七·澄观
  第三卷·佚名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卷第二·佚名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二·智俨
  佛教当把民间的信仰组织起来·太虚
  大雲初分智宝藏健度第三十二·佚名
  四分律卷第五十四(第四分之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牛员外同正旦上)(牛员外云)大姐,我送你来到家也。你听者,则俺这出家儿受用,强似您这富家郎。(正旦云)牛员外,你说甚么哩?(牛员外云)则俺这出家儿受用,强似您这富家郎。(正旦唱) 【双调】【新水令】则您这出家儿受用似比那

  • 提要·徐玑

    臣等谨案二薇亭诗集一巻宋徐玑撰玑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赵师秀集作灵囦古今字也永嘉人为四灵之一宋元诗会载玑官建安主簿龙溪丞武当长泰令嘉定七年卒年五十九而陈振孙书録解题曰四人者惟师秀尝登科改官意谓三人皆未尝

  • 卷二百八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八十八楸类七言絶句絶句          【唐】杜 甫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蘂未应飞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楸树          【唐】韩 愈防嵗生成为大树一朝

  • 御选金诗卷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十五七言律诗四王彧和落花韵四首曾见娇窥宋玉墙忽惊遗梦到延凉聚尘非分侵凌玉流水无情葬送香锦韈谩拖终隔面防灰虽吐若为肠苍苔碧草无穷恨木石痴儿亦自伤可人未厌出邻墙回首空残翠幕凉好事只传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正统十年春正月乙亥朔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皇太后 皇后免命妇朝贺○丙子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丁丑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己卯吏部言刑科给事中鲍辉

  • 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十五·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十五 传第九十九 厄鲁特辅国公巴桑列传【居黑龙江之厄鲁特】 巴桑厄鲁特人初隶凖噶尔以姓称伊克明安台吉乾隆二十年大军征达瓦齐抵伊犁巴桑降献籍三百余户定北将军班

  • 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六物异考人异宋宁宗庆元元年永州民产儿有角翅尤溪县民陈油妻产二子肢体异而胸膈相连【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陈升之将生母荆国夫人常闻排榻有声者累日索之无所见既产升之其声遂

  • 卷八·长孙无忌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八唐 长孙无忌等 撰卫禁下【凡一十五条】宿卫兵仗诸宿卫者兵仗不得逺身违者杖六十若輙离职掌加一等别处宿者又加一等主帅以上各加二等疏义曰兵仗者谓横刀常带其甲矟弓箭之类有时应执者者并不

  • 纲鉴易知录卷七九·吴楚材

    南宋纪高宗皇帝纲 辛亥,绍兴元年,春正月,以张俊为江、淮招讨使,岳飞副之。目 时孔彦舟据武陵,张用据襄、汉。李成据江、淮、湖、湘十余郡,尤悍强,连兵数万,有席卷东南之意,久围江州。朝廷患之,以俊为招讨使。俊请岳飞同讨,许之

  • 卷五·李钟伦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纂训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五安溪李钟伦撰地官司徒第二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教官之属大司徒卿一人小司徒中大夫二人乡

  • 佛说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佚名

    后汉安息沙门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有异婆罗门。有一子命终爱念不离。彼命终亦不能食。亦不能饮。亦不著衣亦不涂香。但至冢间而啼泣。彼啼泣忆念在抱上。于是彼婆罗门彷徉而行至世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四·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是时如来令普明菩萨。说无尽法藏真际观门。三者有东方无极日耀世界普明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对于如来大众前。复为现在一切诸大菩萨摩诃萨。陈说秘密真如性净法藏真际观。亦令

  • 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佚名

    大唐北印度迦湿弥罗国三藏宝思惟于天宫寺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与诸弟子共会说法。于是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来诣佛所右绕三匝。顶礼佛足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唯愿世尊。为利益众生故。说陀罗尼

  • 释鉴稽古略续集(一)·佚名

    归安杏溪蘧庵比丘大闻 幻轮 汇编蘧庵居士 严尔圭 较梓元自太祖成吉思皇帝。于宋宁宗开禧二年丙寅岁。法天启运。称圣武年号。建大蒙古国号。都和林云上都。至理宗绍定二年己丑。太宗嗣位。至淳祐六年丙午定宗嗣位

  • 梅华问答编·薛阳桂

    闵之门下薛心香,著有《梅华问答编》,畅言三教微旨,玄妙程度,不下乃师,且多精华而少糟粕,另有《金仙直指性命真源》一书。

  • 守弱学·杜预

    讲述世上存在着强弱之分,有强者,但更多的是弱者。难道弱者便永远处于弱势,强者便可恒强吗?人的一生为何有时处于强势有时又处于弱势?强弱之势又是如何转化的?著名古籍整理专家马树全先生,便根据西晋名臣杜预有关强弱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