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冯亮传

冯亮字灵通,南阳人,是梁朝平北将军蔡道恭的外甥,自幼博览群书,又特别喜爱佛家禅理。跟随蔡道恭到义阳,适逢中山王英平定义阳,做了俘虏。中山王平常就听到冯亮的名声,于是以礼相待。冯亮性情好清静,后来隐居嵩山,感念中山王的恩德,定期拜见。中山王死时,冯亮去吊唁,极尽哀恸。宣武帝曾召他为羽林监,兼任中书舍人,准备让他为皇上讲读《十地》等经书,坚决推辞不答应。又想让他穿戴整齐入朝进见,他苦苦请求用一束绢扎住头发朝见,于是不再强迫。回嵩山几年,与僧人礼貌相处,诵读经书为业,吃蔬菜饮清水,有终此一生的想法。碰上叛贼王敞的事情败露,牵连到山中和尚法。将冯亮逮捕押送尚书省,十多天,皇上下诏特意赦免昭雪。冯亮不敢回嵩山,于是客居在景明寺,朝廷下令供给衣食,包括跟从的几个人。后来思念他的旧居,又回到嵩山住室。

  冯亮既然向来喜爱山水,又加上勤于思考,结庐山林,很得栖息赏游的乐趣。以此而比较有名,宣武帝供给他人士物力,令他和僧人统领僧暹、河南尹甄琛等一同考察嵩山地理位置优越、山水有特色的地方,于是建造闲居佛寺,林泉既奇妙,建筑构造又很美,极尽山居之妙趣。冯亮当时离开京师,延昌二年(513)冬,因遇重病,宣武帝下令用车驾将他送还嵩山,住在嵩高道场寺,几天后死去。皇帝赠给绢帛二百匹,以供丧事之用。

  遗命告诫哥哥的儿子冯综,穿衣戴帽后入殓,左手拿着板子,右手拿着《孝经》一卷,把尸身放在盘石上,离开人群住处数里外,停留十多天,在山上焚尸,灰烬所在的地方,建造佛塔藏经书。当初,冯亮在隆冬死去,连日大雪,穷山荒涧,鸟兽饿极,尸身横放荒野,无法护防。当时有寿春道人惠需,每天早上去看尸体,拂去尘土雪珠,禽兽的足迹,纵横交织在尸身周围,然而没有一点损坏。衣服像入殓时一样,只是帽巾被风吹得稍有偏斜。又因冯亮旧友南方法师拿出十粒大粟子,说将来还会有十地因果报应,于是伸开冯亮的手,把粟子放在手中。过了一夜,却被鸟兽偷吃,皮壳落在地上,但也没有损伤尸体。焚烧那天,有浓浓的白雾,回绕在旁边,自地面连到天空,整个早上没有消散。山中道人与普通百姓帮忙的百余人,没有不感到惊异的。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七 温峤 郗鉴(子愔 愔子超 愔弟昙 鉴叔父隆)·房玄龄
  卷三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四·脱脱
  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八·赵尔巽
  资治通鉴后编巻二十六·徐乾学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第三十章 新室的兴亡·吕思勉
  二百三十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纪昀
  通志总目录卷上·郑樵
  一○一三 谕内阁皇长孙绵德生子着晋封固山贝子并将此旨入于《储贰金鉴》·佚名
  金佗稡编卷十二·岳珂
  陈奇瑜传·张廷玉
  卷三十七·佚名
  卷三十三·佚名
  奏谳书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晁端礼·唐圭璋

      端礼字次膺,“全”已见。诗渊引端礼词凡四首,其三首已见“全”。   永遇乐   雪霁千岩,春回万壑,和气如许。今古稽山,风流人物,真是生申处。儿童竹马,欢迎夹道,争为使君歌舞。道当年、蓬莱朵秀,又来作蓬莱主。   一

  •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三·邵雍

    (郭彧 点校)天津敝居蒙诸公共为成买作诗以谢重谢诸公为买园,买园城里占林泉。七千来步平流水,二十余家争出钱。嘉佑卜居终是僦,熙宁受券遂能专。凤凰楼下新闲客,道德坊中旧散仙。洛浦清风朝满袖,嵩岑皓月夜盈轩。接篱倒戴芰

  • 赵善庆·隋树森

    赵善庆,字文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人。其名、字各本《录鬼簿》记载多异:曹本作善庆字文贤,又别作赵文宝,名孟庆;暖红室本又作赵可宝,余同;孟本、天一阁本均作名善庆,字文宝;《说集》本作名孟庆,字文宝。邵

  • ●白雪遗音卷四·华广生

    ○南词△渔樵耕读(春夏秋冬)春来快乐算樵夫,横背板斧上山坡。艳阳天气春光好,山林树木果然多。山头顶,百鸟窝,紫燕衔泥在溪河。观不尽桃红并柳绿,喜洋洋得意唱山歌,快乐算樵夫。夏来快乐是渔翁,一家老幼住船中。摇过了十里滩头

  • 日涉园集卷五·李彭

    宋 李彭 撰七言古诗听侍其云叟琴君家建邺城东头卷帘卧对长淮流除书谤书不到耳空洞腹中无片愁白浪从髙瓦棺阁清夜无人响猿鹤琴声时复一挑之北斗横天月将落御风过我故山岑一写太古之清音当春风动为凄波底时闻龙一吟

  • 卷三十一·志第十二·礼四·脱脱

        ◎礼四   ○奏告仪 皇帝恭谢仪 皇后恭谢仪 皇太子恭谢仪 荐新 功臣配享 宝玉 杂仪 奏告仪   皇帝即位、加元服、受尊号、纳后、册命、巡狩、征伐、封祀、请谥、营修庙寝,凡国有大事皆告。或一室,或

  • 卷三百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奸臣·张廷玉

        ◎奸臣   《宋史》论君子小人,取象于阴阳,其说当矣。然小人世所恒有,不容概被以奸名。必其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祏、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身阴贼者,始加以恶名而不敢辞。有明一代,巨奸大恶,多出于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七·叶隆礼

      歲時雜記   正旦   正月一日,國主以糯米飯、白羊髓相和為團,如拳大,於逐帳內各散四十九箇,候五更三點,國主等各於本帳內牎中擲米團在帳外,如得雙數,當夜動蕃樂,飲宴;如得隻數,更不作樂,便令師巫十二人,外邊遶帳撼鈴執箭唱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六十·徐乾学

    元纪八【起彊圉作噩正月尽上章困敦十二月凡四年】成宗钦明广孝皇帝大徳元年春正月丙戌锡保齐等为叛冦所掠仰食于官赐以农具牛种俾耕种自给 辛夘以张斯立为中书参知政事 建五福太乙神坛畤 二月丙申防阳甸部长纳欵来

  • 卷之三十八·佚名

    洪武二年春正月丙申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宴毕 上见诸功臣进退有礼召前谕之曰朝廷之间以礼为主人之有礼如衣之有章朕闻元世祖命伯颜阿术二人平江南班师之日世祖遣儒臣许衡赍酒郊迎之两人推让莫肯先饮伯颜曰阿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康熙五十年。辛卯。秋七月。戊子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傅尔丹行礼  ○壬辰。科尔沁多罗贝勒巴克什古尔、来朝。  ○丁酉。孝懿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予故文华殿大学士赠太子太保张玉书祭葬。加

  • ◎议会门前新绷儿·李定夷

    湖北省议会前,一日清晨九时,有应山县人李某,素充汉口刘园优伶。因其妻身怀六甲,行将分娩,带令渡鄂,租屋居住。夫妇二人,乘车至阅马厂。甫一登车,该妇腹胎已动。及抵省议会门首,呼痛甚惨。急令停车,就地产生一男。衣包齐下,血流如

  • 一一三七 四川总督李世杰奏覆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十四部折·佚名

    一一三七 四川总督李世杰奏覆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十四部折乾隆五十一年二月初二日四川总督臣李世杰跪奏,为遵例奏闻事。案照钦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一·佚名

    惠帝 吕后惠帝见太后杀赵王戚夫人因不听政【温公】帝筑复道叔孙通请立原庙【温公】曹参【程晏】张辟强【李德裕】郦寄卖友【东坡】文帝文帝善继汉【老泉】除肉刑【乐天】贾谊【刘禹锡 子由 皮日休 乐天 权徳舆 

  • 廖永安传·张廷玉

    廖永安,字彦敬,德庆侯廖永忠的兄长。太祖起兵不久,廖永安兄弟偕同俞通海等人率舟师从巢湖前来归附。太祖亲自前往收编其军,并利用这支舟师攻打元中丞蛮子海牙于马场河。元军驾驶的楼船,进退不便,而廖永安等人驾的船快如飞,再

  • 卷七·库勒纳

    <经部,书类,日讲书经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书经解义卷七旅獒此一篇书是周太保召公奭进戒武王之词周武王时有西裔旅国贡獒犬召公以为不当受作书进戒因以旅獒名篇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厎贡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

  • ·生之谓性··王守仁

    黄修易&middot;录黄修易,字勉叔。余者不详。【原文】黄勉叔问: &ldquo;心无恶念时, 此心空空荡荡的, 不知亦须存个善念否?&rdquo;先生曰:&ldquo;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云去光已复矣。若恶念既

  • 卷第十·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十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阿毗昙智犍度五种跋渠第三邪见等见逆  学者亦无学非学非无学  梵忍及五种云何邪见云何邪智。若邪见是邪智耶。设是邪智是邪见耶。邪见摄邪智耶。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