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游行人间至毗舍离国住乐音树下。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六千。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阿修罗犍达婆伽楼茶紧那罗摩呼罗伽等。大众围绕于前说法。

  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即从座起。偏露一髆右膝著地。向婆伽婆合掌曲躬白言。世尊。唯愿演说诸佛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令众生闻已业障消除。摄受来世正法坏时诸众生故。

  尔时婆伽婆。赞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大慈悲者。起无量悲。劝请我说。为欲义利种种业障所缠众生。饶益安乐诸天人故。曼殊室利。当善忆念听我所说。时曼殊室利童子。乐听佛说。白言。唯然世尊。佛告曼殊室利。东方过此佛土十恒河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净琉璃。彼土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行时。发十二大愿。何者十二。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于佛菩提得正觉时。自身光明炽然照曜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三十二丈夫大相及八十小好以为庄严。我身既尔。令一切众生如我无异。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清净无复瑕垢。光明旷大威德炽然。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若有众生生世界之间。或复人中昏暗及夜莫知方所。以我光故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边无限智慧方便。令无量众生界受用无尽。莫令一人有所少乏。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诸有众生行异道者。一切安立菩提道中。行声闻道行辟支佛道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于我法中修行梵行。此诸众生无量无边。一切皆得不缺减戒。具三聚戒。无有破戒趣恶道者。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聋盲跛躄。身挛背伛白癞癫狂。若复有余种种身病。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诸根具足身分成满。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诸患逼切无护无依无有住处。远离一切资生医药。又无亲属贫穷可愍。此人若得闻我名号。众患悉除无诸痛恼。乃至究竟无上菩提。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妇人百恶所逼恼故。厌离女身愿舍女形。闻我名已转女人身成丈夫相。乃至究竟无上菩提。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一切众生解脱魔网。若堕种种异见稠林。悉当安立置于正见。次第示以菩萨行门。

  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种种王法系缚鞭挞牢狱应死。无量灾难悲忧煎迫身心受苦。此等众生以我福力。皆得解脱一切苦恼。

  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饥火烧身为求食故作诸恶业。我于彼所先以最妙色香味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贫无衣服寒热蚊虻日夜逼恼。我当施彼随用亦服种种杂色如其所好。亦以一切宝庄严具花鬘涂香鼓乐众伎。随诸众生所须之具皆令满足。

  此十二大愿。是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遍知。行菩萨时本昔所作。复次曼殊室利。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诸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乃至穷劫说不可尽。彼佛国土一向清净。无女人形离诸欲恶。亦无一切恶道苦声。琉璃为地。城阙垣墙门窗堂阁柱梁斗拱周匝罗网。皆七宝成。如极乐国。净琉璃界庄严如是。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二名月光。于彼无量无数诸菩萨众最为上首。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之藏。是故曼殊室利。信心善男子善女人。应当愿生彼佛国土。

  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或有众生。不识善恶。多贪无厌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聚财护惜不欲分施。此等众生无施心故。见乞者来其心不喜如割身肉。复有无量悭贪众生。自不受用亦不欲与父母妻子。况奴婢作使及余乞人。此等众生人间命终。生饿鬼道或畜生道。由昔人间曾得闻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故。或在鬼道或畜生道。如来名号暂得现前。即于念时彼处命终还生人道。得宿命智怖畏恶趣不乐欲乐。好行慧施赞叹施者。一切所有悉能舍施。渐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皆与求者。况余财物。

  复次曼殊室利。有诸众生。虽奉如来受持学句。然破戒破行破于正见。或受学句护持禁戒。然不求多闻。不解如来所说修多罗中甚深之义。或复多闻而增上慢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此等痴人及余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众生行邪道者当堕地狱。此等众生应于地狱流转无期。以得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故。于地狱处。彼佛威力如来名号暂得现前。即时舍命还生人道。正见精进淳善净心。便能舍家。于如来教中出家学道。满次修行菩萨诸行。

  复次曼殊室利。或有众生。以妒忌故。但自称赞不赞他人。此诸众生以自高轻他故。于三恶道无量千岁受诸苦毒。过无量千岁已。于彼命终生畜生趣。作牛马驼驴。鞭杖捶击饥渴逼恼。身负重担随路而行。若生人道常居下贱。为人奴婢受他驱役。若昔人中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者。以此善根众苦解脱。诸根猛利聪慧博识恒求善本。得与良友常相随逐。能断魔罥破无明[穀-禾+卵]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复次曼殊室利。有诸众生。好喜乖离更相斗讼。此等互起恶心众生。身口及意恒作诸恶。为欲相损各各常以无益相加。或告林神树神山神冢神种种别神杀诸畜生取其血肉祭祀一切夜叉罗刹食血肉者。书怨人字并作其形。成就种种毒害咒术厌魅蛊道起尸鬼咒。欲断彼命及坏其身。由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故。此诸恶事不能伤损。皆得互起慈心益心无嫌恨心。各各欢悦更相摄受。

  复次曼殊室利。此诸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私。及余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受八分斋。或复一年或复三月受持诸戒。以此善根随所喜乐随所愿求。若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如来所者。由得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故。于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径。即于彼界种种异色波头摩华中自然化生。若复此人欲生天上即得往生。本昔善根无有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命尽当生人间为转轮王四洲自在安立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众生于十善业道。或复生于刹利大族婆罗门大族居士大家。金银粟帛仓库盈满。形色具足。自在具足。眷属具足。勇健多力如大力士。若有女人得闻说此如来名号至心受持。此人于后永离女身。

  尔时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于后时。以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于信心善男子善女人所。种种方便流布令闻。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觉寤其耳。若受持此经读诵宣说。或复为他分别开解。若自书若令人书。若取经卷五色净彩以盛裹之。洒扫净处以安置之。持种种华种种香涂香华鬘宝幢幡盖而用供养。尔时四大天王。与其眷属并余百千俱胝那由他诸天皆诣其所。若此经卷流行之处。若复有人诵持此经。以得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故。当知是处无复横死。亦复不为诸鬼所持夺其魂魄。设已夺者还复如故。佛言。如是如是。曼殊室利。如汝所说。曼殊室利。信心善男子善女人。若欲供养彼如来者。此人应作如来形像。七日七夜受八分斋食清净食。于清净处散种种华。烧种种香。以种种缯彩种种幡幢庄严其处。澡浴清洁著新净衣。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众生起利益心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乐歌赞右绕佛像。应念彼如来本昔大愿并解释此经。如所思念如所愿求。一切所欲皆得圆满。求长寿得长寿。求福报得福报。求自在得自在。求男女得男女。或复有人忽得恶梦。或见诸恶相。或怪鸟来集。于其住所百怪出现。此人若能以种种众具。供养恭敬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者。一切恶梦恶相不吉祥事皆悉隐没。或有水怖火怖刀怖毒怖悬险之怖。恶象师子虎狼熊罴毒蛇恶蝎蜈蚣蚰蜒如是等怖。忆念供养彼如来者。一切怖畏皆得解脱。若他国侵扰贼盗反乱如是等怖。亦应念彼如来恭敬尊重。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乃至尽形受三归依不事余天。或持五戒或持十戒或持菩萨一百四戒。或复出家受持比丘二百五十戒。若比丘尼受持五百戒。于随所受中毁犯禁戒畏堕恶道。若能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决定不受三恶道报。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若能称名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速得解脱。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见者欢喜。利根聪明安隐少病。无有非人夺其魂魄。

  尔时世尊告慧命阿难言。阿难。如我称扬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汝信受耶。汝于如是诸佛如来甚深境界多生疑惑。时慧命阿难白佛言。大德世尊。我于如来所说法中无复疑惑。何以故。一切如来身口意行无不清净。世尊。此日月。有如是大神通有如是大威力。可令堕落。须弥山王可得移动。诸佛所言无有差异。大德世尊。或有众生信根不具闻说如来佛境界已。作是思惟。云何但念彼如来名获尔许功德。心不信受生于诽谤。此等长夜无义饶益当堕苦趣。佛言。阿难。若彼如来所有名号入其耳中。此人堕恶道者无有是处。阿难。诸佛境界诚为难信。汝今信受。应知皆是如来威力。非一切声闻辟支佛地所能信受。唯除一生补处菩萨摩诃萨。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闻彼如来名号倍难于此。阿难。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诸巧便。无量旷大愿。我欲一劫若过一劫说彼如来菩萨行愿。乃至穷劫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昔所行及殊胜大愿。亦不究尽。

  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救脱。即从座起偏露一[骨*專]右膝著地。向婆伽婆合掌曲躬白言。大德世尊。于未来世当有众生身婴重病长患羸瘦。不食饥渴喉唇干燥。死相现前。目无所见。父母亲眷朋友知识啼泣围绕。其人尸形卧在本处。阎摩使人引其神识。置于阎摩法王之前。此人背后有同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一切皆书。尽持授与阎摩法王。时阎摩法王推问其人算计所作。随善随恶而处分之。若能为此病人归依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如法供养。即得还复。此人神识得回还时如从梦觉皆自忆知。或经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神识还已具忆所有善恶业报。由自证故。乃至失命不造恶业。是故信心善男子善女人。应当供养药师如来。

  尔时慧命阿难问救脱菩萨言。善男子。应云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也。救脱菩萨言。大德阿难。若有患人欲脱重病。当为此人七日七夜受八分斋。当以饮食及种种众具随力所办供养比丘僧昼夜六时礼拜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四十九遍读诵此经然四十九灯。应造七躯彼如来像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或复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绝。当造五色彩幡长四十九尺。

  复次大德阿难。灌顶刹利王等若灾难起时。所谓人民疾疫难。他方侵逼难。自界反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过时不雨难。尔时此灌顶刹利王。当于一切众生起慈愍心赦诸系闭依前所说供养法式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时灌顶刹利王用此善根。由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昔胜愿故。其王境界即得安隐。风雨以时禾稼成就国土丰熟。一切国界所有众生无病安乐多生欢喜。于其国界亦无夜叉罗刹毗舍阇等诸恶鬼神扰乱众生。所有恶相皆即不现。彼灌顶刹利王。寿命色力无病自在并得增益。

  尔时慧命阿难问救脱菩萨言。善男子。云何已尽之命而可更延。救脱菩萨言。阿难。汝岂不闻如来所说九横死耶。是故教以咒药方便。或有众生。得病非重。然无医药及看病人。或复医人疗治失所非时而死。是为初横。第二横者。王法所杀。第三横者。游猎放逸淫醉无度。为诸非人害其魂魄。第四横者。为火所烧。第五横者。为水所溺。第六横者。入狮子虎豹诸恶兽中。第七横者。饥渴所困不得饮食因此致死。第八横者。厌祷毒药起尸鬼等之所损害。第九横者。投岩取死。是名如来略说大横有此九种。其余复有无量诸横。

  尔时众中有十二夜叉大将。俱在会坐。所谓。

  宫毗罗大将  跋折罗大将

  迷佉罗大将  安捺罗大将

  安怛罗大将  摩涅罗大将

  因陀罗大将  波异罗大将

  摩呼罗大将  真达罗大将

  招度罗大将  鼻羯罗大将

  此等十二夜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夜叉以为眷属。皆同一声白世尊言。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已。不复更有恶道之怖。我今相与皆同一心。乃至寿尽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皆当荷负一切众生为作义利饶益安乐。随于何等村城聚落阿兰拏处。若流布此经。若复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亲近供养者。我等眷属卫护是人。皆使解脱一切苦难。诸有所求悉令满足。尔时世尊赞诸夜叉大将言。善哉善哉。大夜叉将。汝等若念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恩德者。当念饶益一切众生。

  尔时慧命阿难白佛言。世尊。此经何名。云何奉持。佛言。阿难。此法门者名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昔所发殊胜大愿。当如是持。名为十二夜叉大将自誓。当如是持。名为净一切业障。当如是持。时婆伽婆说是语已。诸菩萨摩诃萨诸大声闻。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及一切大众阿修罗揵达婆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猜你喜欢
  序·佚名
  十三 顿悟渐修·正果法师
  卷之一·佚名
  终南家业卷下(末)·守一
  卷九·佚名
  释劫运之由·印光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七·念常
  卷四百一十六·佚名
  卷第三十四·佚名
  总目·元来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佚名
  卷第一·佚名
  卷第一百十七·李通玄
  卷一百八(竺难提译)·佚名
  入楞伽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十·阮阅

      ●卷四十·神仙门  陈东,靖康间尝饮于京师酒楼。有倡打坐而歌者,东不愿(顾)。乃去倚栏独立,歌《望江南》词,音调清越,东不觉倾听。视其衣服皆故弊,时以手揭衣爬搔,肌肤绰约如雪。乃复呼使前再歌之。其词曰:“

  • 第五十二出 索元·汤显祖

    【吴小四】〔净扮郭驼伞、包上〕天九万,路三千。月余程,抵半年。破虱 装衣担压肩,压的头脐匾又圆,扢喇察龟儿爬上天。谢天,老驼到了临安。京 城地面,好不繁华。

  • 第三折·萧德祥

    (旦上,云)俺员外今日又吃酒去了也。有王婆婆许下我一个狗儿哩,我去取来。王婆婆在家么?(老旦扮王婆上,云)谁叫门哩?(做开门见科,云)元来是孙大嫂!难得贵人踏贱地,到我家有甚事干?(旦云)婆婆,我无事也不来。你许下这狗儿,我特来

  • ●套数(上卷)·王九思

    双调(十三阕) 越调(一阕) 仙吕(二阕) 南吕(四阕) 中吕(二阕) ○双调 【十三阕】 归兴 寿母太恭人 春兴 寿王母太恭人(汇续稿) 秋夜枕上闻笛(汇新稿) 寿礼部尚书曲沃李公八十(汇新稿) 寿新野刘侍御母太孺

  • 序·缪荃孙

    货殖为传,马、班肇始,其后史家,莫能绍述。五洲大通,商权之盛,制我死命,朝野憬然,皆悟农商,国之根柢。苏境物产,甲于区夏,《通典》、《新唐》,皆具土贡。其后郡邑,方志所列,备求其详。艰食鲜食,托始隆古,懋迁化居,阜俗亦久。饭稻羹鱼,本

  • 二三五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查出违碍书籍遵旨解送折·佚名

    二三五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查出违碍书籍遵旨解送折乾隆四十年二月初四日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仍留两江总督 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续又查出违碍书籍,遵旨解送事。窃臣钦奉上谕,查缴明末野史等书,前经臣将各属送

  • 卷十八·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十八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齐桓公之伯桓公二年秋七月蔡侯郑伯防于邓始惧楚也 庄公八年初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初公孙无知虐于雍廪

  • ●皇朝通典卷八十·佚名

    刑一 ○刑一 (臣)等謹按有虞氏肇始象刑其用之之道則曰惟明克允周禮秋官之職建三典而呂刑則曰上刑適輕下服下刑適重上服蓋皆因時準情以用法而輕重胥得其平也我朝自太祖太宗肇造東方民淳法簡世祖章皇帝撫寧中夏修明舊章頒

  • 晏子再治东阿上计景公迎贺晏子辞第二十·晏婴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 卷一三一·邱濬

    ▲将帅之任(下) 《六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

  • 卷九·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九      元 吴澄 撰明堂位【按大戴记明堂篇云明堂者天子之路寝也又云或以为明堂者文王之庙也按诸家论明堂纷纭不一更无定说虽大戴所记一篇之内自为异同而惟此两节近是故特取之大凡寝庙

  • 第三章略说人心·梁漱溟

    说人心,应当是总括着人类生命之全部活动能力而说。然一般说到人心却多着眼在人之对外活动的一面。实则人类生命之全部活动能力,应当从其机体内外两面来看它。(一)所谓对外一面即:人在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既有所感受,复

  • 第六回·胡兰成

    把心经与西洋的宗教和哲学相比,更能明白它的可贵。佛说阿弥陀经与圣经皆说极乐世界天堂之神只是光,如耶和华无法造像,这[空即是色],万物却又从祂而造,这[色即是空],耶和华之神与佛经皆意思满满,圣经却没有佛经说得深洪,说得好。再

  • 卷第四·契嵩

    传法正宗记卷第四  宋藤州东山沙门释契嵩编修  ·天竺第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大士传·天竺第二十二祖摩拏罗大士传·天竺第二十三祖鹤勒那大士传·天竺第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传·天竺第二

  • 卷第三·如玺

    嘉兴大藏经 方融玺禅师语录方融玺禅师语录卷第三门人兴林等编机缘僧礼拜师云何处来僧云金陵师云有甚公干僧云闻和尚在这里师云何处得此消息僧云争奈臭名在外师云这苍蝇。僧问如何是本来面目师云你看山僧有几茎眉僧云

  • 小学绀珠·王应麟

    十卷。宋王应麟撰。此书为便初学诵记而编。分门隶事,和其他类书,基本相同。但每门之中,以数为纲,以所统之目系于下,这是和其他类书都不一样的。以数目分隶故实,为类书别创一格。分天文、律历、器用等十七门。每门下皆以数词

  • 海岛算经·刘徽

    中国最早的测量学专著。刘徽撰。公元263年刊行。原名《重差》,附于《九章算术注》之后。唐代改为单印本。因书中第1题为测算海岛高远,故此得名。唐代有李淳风注本。宋元丰七年(1084)后收刻入《算经十书》、《丛书集成初

  • 尊瓠室诗话·陈诗

    诗话著作。近人陈诗撰。陈诗,字子言,号鹤柴山人,安徽庐江人。诸生。其《尊瓠室诗》有如自作之小传。《尊瓠室诗话》三卷,以记录晚清诗人诗作为主要内容,略及乾隆、嘉庆时之人事。所记亦多与其自身有关,如记相识钱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