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四十六

雍正十二年八月

上谕六道

初六日奉

上谕陕西领运民人急公敬事办理军粮妥协可嘉着巡抚史贻直硕色查明交米多寡之数酌仿从前之例分别赏赉务令均沾实惠

初七日奉

上谕朕闻湖南五寨司文武生童向令麻阳县训导兼摄今改流多年应试生童日衆应添设训导一员专司训迪又闻永顺生童读书应试者亦多即六里亦有就学子弟似应酌设学校教职以隆作养以上二事是否应行着总督迈柱巡抚锺保详察地方情形酌量定议具奏

十二日奉

上谕顷将军那苏图奏称向例黑龙江兵丁奉委前往盛京支领钱粮及解送京师物件等差俱系已力备办行走再修理仓房墙垣应需芦苇茅草等物由船厰将船运送并载粮所需车辆亦俱取给於兵丁解送胡伦贝尔等处地方口粮亦分交兵丁碾办等语此等差使俱令兵丁已力备办行走於伊等生计未便甚属可悯嗣後如遇官差派遣兵丁着计日赏给行粮其修理仓房墙垣等项亦宜动用公项钱粮即在本地牛马税银并官房租银内支给年底报部销算

十五日奉

上谕从来天人感应之理捷如影响朕自临御以来每遇水旱灾祲即恐惧儆畏思政事之阙失?加省改不肯诿其过於臣民惟是

上天之降灾往往画地分疆广狭不一有隣省俱获丰登而一省独遭荒歉者亦有通省皆收而一府一县或一乡一里独罹灾沴者此岂

天心有所厚薄於其间哉或由彼地之文武官弁政令乖舛或由本乡之人庶风俗浇漓其招致之由必非无故不可不敬凛

天威上下各自省畏也即如雍正六年直隶通省地方收成丰稔惟宣化府所属之宣化怀来保安三州县交界之处广约四十里长约百里独愆雨泽甚觉亢旱是年冬月他处皆得瑞雪而此地独少此必地方文武大员不妥或无知愚民有干和气之所致今年六月间又闻宣化地方苦旱七月杪又有被氷雹之处其大有如拳如鷄子者田禾多被损伤朕思冰雹虽北方所时有而宣府乡村被灾独甚为近来所罕见可见

上天埀象屡屡示儆於宣化者显然若彼地官民或视为气数之适然而不知恐惧战栗思过省愆是不知敬

天畏

天而为无忌惮之小人矣其何以感召

天和享百室盈宁之庆乎着该部将朕此旨通行宣谕宣属文武官员兵民着人人各自省疚共戴

上天埀象示儆之恩以迓将来时和年丰之福

十六日奉

上谕湖广土司改土归流一案乃总督迈柱委令按察使王柔办理者其建立府县营汛添设官弁兵丁及一切善後事宜关系甚为紧要王柔踏勘计议之後应就近具详督臣候督臣悉心筹画酌其可行不可行妥议具题请旨不但事无岐误即上司下属之体统亦当如是也乃王柔屡次具摺直达朕前其中建置各条未经督臣等公同详议岂可遽以为凖且地方此等重大事件亦无据臬司一摺而即批发施行之理揣王柔之意必料督臣已有定议特欲借此一奏将来诸事竣後可引为己功以夸耀於衆识见甚属卑鄙且数年以来王柔条奏苗疆事件甚多其中不可行者十居八九孟浪粗踈有忝方面之任着严行申饬并将所奏各摺悉行发还

二十九日兵部将马兰镇总兵官石文焯保题鎭标千总郭世勲等带领引

见奉

上谕凡武职官员原在人材之精健岂拘汉仗之大小从来拔补武员之陋习但择汉仗魁梧者即行保送是不论人之材技矣朕曾屡次训诫近观石文焯保送之人仍蹈故辙着行文饬知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四十六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七 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班固
  卷七·李心传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九·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第一七四告示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二日一一三二六—二·佚名
  三一二 江苏巡抚萨载奏遵旨查办《喜逢春传奇》情形折·佚名
  卷三十二·朱轼
  四三 风潮一·周作人
  跋至圣先师孔子书「殷比干墓」·林献堂
  任圜传·欧阳修
  徐贞明传·张廷玉
  唐纪三十八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下上元二年(辛丑、761)·司马光
  卷15·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一十五·彭定求

        卷215_1 【剑池】李岘   阖闾葬日劳人力,嬴政穿来役鬼功。   澄碧尚疑神物在,等闲雷雨起潭中。   卷215_2 【张公洞】李栖筠   一径深窈窕,上升翠微中。忽然灵洞前,日月开仙宫。   道士十二人,往还驭

  • 都孔目风雨还牢末·臧懋循

    都孔目风雨还牢末杂剧(元)李致远撰●都孔目风雨还牢末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李山儿生死报恩人 正名 都孔目风雨还牢末楔子〔冲末扮宋江领卒

  • 卷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章怀太子太子名贤字明允高宗第六子容止端重甫数岁读书一览辙不忘上元二年立为皇太子尝诏集诸儒张大安等注後汉书武后以明崇俨为盗所杀疑出太子之谋诬构而废之后得政遂遇害诗一首黄台瓜辞【

  •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一·阿桂

      太宗文皇帝【天聪九年乙亥十月至十年丙子四月】  天聪九年冬十月己卯以书  谕明守边诸臣  先是都司陈锦诸生张文衡先后奏言方今朝鲜賔服汉土向风逺方投诚者接踵于道兵力日増国威日振  皇上宜应  天顺人

  • 卷之一千四百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八·佚名

      顺治元年甲申九月丙戌朔上驻跸大凌河地方  ○以太医院右院判韦尽性为左院判御医傅允祖为右院判  ○调永平道佥事姚恭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潞安兵备道怀隆兵备道朱寿錅为山西布政使司参议朔州兵备道  ○摄

  • 钦定兰州纪略卷十一·阿桂

    甲申上命军机大【臣】传谕阿桂李侍尧曰昨据阿桂等奏到图内贼匪所占之华林山并龙尾山紧接兰州西南一带闗厢该处商贾凑集最为殷富而兰州省城本小转在山下殊于形势未协朕意欲将西面城垣展寛至此山梁俾西闗一带民居及现在

  • 列传卷第四十六 高丽史一百三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辛禑一。○辛禑小字牟尼奴旽婢妾般若之出也。 或云: "初般若有身满月旽令就友僧能佑母家产*能佑{能佑}母养之未期年儿死能佑恐旽让旁求貌类

  • ●碑传选集(二)·钱仪吉

    成性传周亮工 名宦户部侍郎周公亮工传吴六奇 少傅左都督顺恪吴公六奇传(启爵附)(「广东通志」)郑之文 台州守备郑公之文传郎廷佐 郎廷佐传(「盛京通志」)梁化凤李率泰 忠襄公李率泰传王之鼎 光禄大夫提督四川左都督世袭伯赠

  • 霍韬传·张廷玉

    霍韬,字渭先,广东南海人。考中正德九年(1514)会试的第一名后,提名候补,就返回家乡结婚,然后在西樵山刻苦读书,对经史等学问融会贯通。世宗即位后,任用他做了职方主事。当时杨廷和还在执政,霍韬上书说:“内阁大臣的职务是参与机

  • 闗中奏议巻六·杨一清

    (明)杨一清 撰○巡抚类一为地方事兵部覆准礼部咨于礼科抄出巡抚陜西地方兼督理马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一清题准兵部咨该本部题前事照得各处巡抚等项都御史旧例在边方者四月在腹里者八月俱该赴京议事其辽东宣府大同山西

  • 第二十一章 清末的宪政运动·吕思勉

    戊戌变法,庚子拳乱,清朝的失政,一步步的使人民失望;而其时人民的程度亦渐高,于是从改革政治失望之余,就要拟议及于政体了。中国的民主思想,在历史上,本是酝酿得很深厚的。不过国土大,人民多,没有具体的办法罢了。一旦和外国交通

  • 颜氏學記卷九·戴望

    緜莊徵君程先生廷祚 程先生廷祚,字啟生,別字緜莊。初名默,後更今名。其先為新安望族,遠祖元鳳,相宋度宗朝。傳十五世為先生祖某,始遷江寍,寄籍上元,遂為上元縣人。父京萼,字韋華,能詩,工書,遯迹不仕。年近六十始取妻,生二字,

  • 卷三·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三新安首源姚际恒着邶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本韵。○比而赋也。我心。匪。鉴,[评]三匪前后错综。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本韵。○赋也。我心

  • 司巫/神仕·佚名

    司巫掌管有关群巫的政令。如果国家发生大旱,就率领群巫起舞而进行雩祭。国有大灾,就率领巫官察视先世之巫[攘除同类灾情]的旧例[以便仿行]。举行祭祀时,就供给盛木主的匣和神所用的布巾,以及盛藉草用的筐。凡祭祀,负责守护

  • 华山法师辞世记·太虚

    华山法师、亦近顷佛门中有数人物也。顺世时遗嘱白鹤寺净源和尚,要余作行述并题其象。乃述曰:师乐清陈姓,年十二出家于本邑静济寺,礼某某为师。貌奇古,资性明敏,翌年就寺中听大海法师讲经,即能依所闻义,当众敷演,时人咸惊为弥天

  • 卷第十(本末合)(尽第五地)·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本末合)(尽第五地) 第二地中二。先略料简。后正释文。 前中二门。一释名。二来意。 前中成唯识第九云。具净尸罗。远离微细犯戒垢故。名离垢地。十住毗婆沙云。行十善道。离诸垢故。摄大乘云

  • 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佚名

    全一卷。金刚智译。略称要略念诵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内容记述大日经之供养法,系大日经卷七之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