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七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二十七

李胜原

山行

迳入云深处行行日欲斜山环六七里溪遶两三家隔竹闻飞瀑随风看落花村翁偶相值且与话桑麻

望黄山

望中何处是黄山山色空蒙紫翠间六六奇峯开海岛重重彩雾拥仙关雨腥洞口龙应出月冷松梢鹤未还我欲乘风凌絶顶轩辕云驾直须攀

过郭公岭题山店壁【时戊戌年二十三同方林诸公访胡元帅】

薄暮风前暑气收扶筇岭上纵吟眸一团林麓云深处三两人家山尽头无酒可沽酬旧识有诗聊写记曾游丈夫未必轻年少宝劒龙光射斗牛

湖口渡江过江州

晓冲湖口发残月五更前勒马问寒戍隔江呼渡船劎锋淬淮水旗影壮山川祖逖应如是吾心亦慨然

晩上江州

去去浔阳江水长望中风物转堪伤玉楼金屋成荒土古木寒鸦空夕阳城市高低三十里人家兴废几多场英雄草昧瓜分处大业终归是圣皇

过石几岭庄舍漫书

少年意气本豪雄望望云霄第几重身计独怜长在客世情何似早归农一犂新雨春耕足半醉香醪逸兴浓寄语诸公秋有望黄鸡白酒记相逢

九日偕杨大使张河泊李通判党县尹诸公宴饮漫述短篇

谁家老圃饶秋色青蕊重阳不堪摘渊明何不早辞归把酒花前还约客菊花菊花须早开客来且与相徘徊风枝露蕊各生态不妨日日供樽罍诸君意气自豪放一咏一觞足吟赏挥毫肯让谪仙才举杯不尽刘伶量君不见牛山之泣情何伤龙山?落兴何狂台前戏马亦豪杰登高囊佩茱茰香嗟我年年长在客淮水淮山浮梗迹故园三径已荒凉如此良辰莫虚掷

登浙源岭半山庵

万山更深处云是浙之源山半庵初结林间雾欲昏清泉流石壁野犬吠柴门偶尔得佳句呼僮问酒樽

过羊二桥

突兀此溪亭伊谁博济心野禽时送语绿树昼交阴流水有深浅青山无古今我来成小憇秋气浄烦襟

泾县白花桥舖候吕景初

梨花飞雪柳飞绵风日晴和三月天满眼溪山饶逸兴一村桑柘带朝烟吹醒旅梦谁家笛噪落夕阳何处蝉邈矣锺期无覔处素琴张壁未须弦

宝应即景

宿鹭眠鸥水满田败荷疎柳雨晴天帘招村市谁家酒风送帆樯何处船隔岸数声牛背笛斜阳一抹渡头烟沧洲风景那须画着我居闲乐事便

客中遣兴

薰风初动日初长红蹙榴花出短墙旧识不来情思懒北窗高枕卧羲皇

九月十五夜月蚀【时寓淮安】

万里渊澄见斗参官城禁鼓二更深一轮蟾魄摩妖气半夜金精犯太阴风露有声秋耿耿山河无影暗沉沉凭栏何处孤吟客亟欲圆囘补缺心

覔竹

为爱君家千个竹吾庐欲致两三竿不栽也恐令人俗多覔何妨着地寛未拟丛中留凤宿且看根下有龙蟠愿分风月归吟韵共结坚盟到岁寒

白燕

年年春社渡江津变化乌衣国里身画栋营巢情有诉缁衣换白浄无尘衘泥立幕双环玉掠水穿花一剪银莫是旧时王谢宅闲披缟素不惊人

睡燕

新垒营成得所依羽翰娇嬾傍帘帏闲思渡海兼天远梦想衘泥带雨归宿去巢中随蝶化觉来花外引雏飞临风试听呢喃语似向东君说是非

送淮安刺史乃弟归

十里长亭听马嘶送君把酒过河堤离心远逐东淮水为报平安到陇西

过湖西失水道有作寄沈孟刚

扁舟一棹过湖西芦苇丛深去路迷刘阮天台更何处重来难覔旧桃溪

平湖远挂一帆风烟水茫茫入望中水道忽迷天又晩芦花深处问渔翁

杂咏

折得野棠花半开媚人顔色傍樽罍东风瞰我灯前醉又送啼鹃雨後来

书田家壁

四顾溪山景物嘉欢同野老话桑麻数声鸡犬白云坞半亩池塘青草蛙官税早偿农力足茅檐低逐竹篱斜我来应作田园主宛是柴桑处士家

过龙门滩同元帅叔至应天府

浪拍龙门乱石滩满篷风雨听潺湲东迎麻口一村水西望泾阳数点山千古诗名留白下半生心事损朱顔短吟寄语岩栖士莫道功名只等闲

采石

夜深风静水无波独立江头且浩歌买酒放怀人醉後满船无奈月明何袁宏泊渚名犹在温峤燃犀恨已多明日江头挂帆去兴来重淬劒锋多

壬子春同方虎轻过桃岭次韵

系马山前嶮欲攀山深忽听水潺湲烟霞掩映层峦外楼阁参差古树间仙境已知尘世隔俗人不到洞门闲我来驻屐仍留句惊起潜龙涌出关

题旌德三溪驿舍

十里长亭路行行骢马嘶桑麻蔽平野潦水涨前溪一曲晩蝉噪数声山鸟啼公行从此过得兴自吟题

济南午日同郭掾郎游龙洞二首

驻马探龙洞崎岖石路分数家新草舍十里旧烟村更有东山屐须开北海樽神仙此佳境何必问桃源

其二

今日端阳作胜游行行马上纵吟眸几层古塔崖高处一窟清泉山尽头龙去洞寒云气湿客来风静鸟声幽石边满把蒲觞泛顿觉满怀无限秋

鲁港

一日风帆驾雪涛晚来牵缆此江臯远山云外横千里新水船头长半篙鸥鸟惊飞前渚去乌鸦又向隔林?倚篷酒醒寒相逼唤起山童整敝 袍

鹤珠潭

鹤珠潭深水澄碧下有层澜几千尺泥沙安得蛟龙蟠云日时看鱼鸟闲茅屋人家水西曲门前緑草眠黄犊好风肯便挂征帆陵山载酒游仙岩

泾县即事

古木荒碑对县门数家烟火自黄昏河流故遶山边市驿路斜通郭外村烟雨园林梅结子春风篱落竹生孙愁看市井萧条甚丧乱曾经几戍屯

龙湾江口作

滚滚红尘两鬓斑经年为客滞江关梦驰乡井今归去恨逐江云几往还野色带烟迷雁渚橹声揺月出龙湾一樽自酌堪消遣囘首扬州数点山

题冯进士养质山水画

青山叠叠静当户长松挺挺凌烟雨数椽茅屋竹树间中有高人抱幽趣翠岩丹壑深几重水遶人家隔秋浦石岩突兀不可攀茫茫远水难为渡瑶草琪花满涧阿彩霞瑞霭开林坞山中采药人未还夭桃穠李迷归路冯君抱负经济才緑袍新着登天府奈何亦有丘壑情持兹图绘索余句披图便觉逸思飘荏苒巾袍袭烟雾山明水秀有如此恨不携家此中住

壬午至家除夕作

岁除灯火夜纷譁湖海归来两鬓华旧日题诗何逊宅今年守岁阿戎家梅花与我老来壮椒颂惊人兴自賖罗拜诸孙如竹立笙歌簇拥醉流霞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一·彭定求
  李新·唐圭璋
  楔子·佚名
  第二折·吴昌龄
  藏春集卷三·刘秉忠
  卷一百五十五·陈思
  巻十二·邵浩
  卷二十一·沈德潜
  卷八十八·曹学佺
  卷三百二十七·陈廷敬
  邹序·顾贞观
  卷五·施元之
  周密词作鉴赏·佚名
  司空图诗鉴赏·佚名
  秦妇吟原文·韦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田间诗学卷二·钱澄之

    鄘一之四【説详邶风】柏舟 序曰共姜自誓也衞世子共伯早卒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絶之也【郑云共伯僖侯之世子 按共伯娶齐武公之女史记载齐武公立二十六年以宣王三年卒僖侯立四十三年以宣王十五年

  • 卷三百二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二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臞翁诗集改周晋仙赠丁相士之什张颠许我以神仙薛颠谓予可英杰丁生谓二俱无成世间那得此奇崛麒麟阁上森貂蝉龙虎鼎内飞大丹腰钱跨鹤谁不愿只有圮下先

  •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班固

    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伯者,孙卿门人也。及秦焚书,各别去。 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次仲,伯蚤卒。高祖既为沛公,景驹自立为楚王。高祖使仲与审食其留侍太

  • 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六十一·忠义三·脱脱

        ◎忠义三   ○徒单航 完颜陈和尚 杨沃衍 乌古论黑汉 陀满胡土门 姬汝作 爱申(马肩龙附) 禹显   徒单航,一名张僧,驸马枢密使某之子也。父号九驸马,卫王有事北边,改授都元帅,仍权平章,殊不允人望。张僧时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八·佚名

    正统七年春正月癸亥朔 上诣 奉先殿 太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太皇太后 皇太后俱免命妇朝贺○甲子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夜有流星大如杯色赤有光出氐宿东北行至大市○

  • 历代贡举志·冯梦祯

    贡举之有科目,盖未之前闻也。虽周曰三物,曰四术,曰九年大成,试之似有定涂;曰选士,曰俊士,曰造士,曰进士,取之似有定序;曰论定,曰任官,曰位定,用之似有定制。大都极其详慎若此。而宾兴,而拜受,又极其隆重若此。初未以一定科目,薄试于始

  • 列传卷第十九 高丽史一百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白文节[*(白) 正]。○白文节字彬然蓝浦郡人新罗谏官仲鹤之后高宗时登第入翰院累官至中书舍人历吏部侍郞国子祭酒。 忠烈朝拜司议大夫时无功

  • 卷八十八 儒林传 第五十八·班固

    【原文】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周道既衰,坏于幽、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陵夷二百余年而孔子兴,衷圣德遭季世,知言之不用而道不行,乃叹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 王世积传·魏徵

    王世积,阐熙新..人。 父亲王雅,北周国的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 王世积容貌魁伟,腰带十围,神情清爽,风标过人,有英雄豪杰的仪表。 在北周,有军功,授为上仪同,封爵为长子县公。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尉迟迥造反,世积随韦孝宽讨伐尉

  • 卷二十二(宣公五年,尽十一年)·孔颖达

    【经】五年,春,公如齐。夏,公至自齐。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叔姬。(高固,齐大夫。不书女,归降于诸侯。)[疏]注“高固”至“诸侯”。○正义曰:僖五年“公孙兹如牟”。注云:“娶于牟也。卿非君命不越竟,故奉公命聘于牟,因自为逆。”然则

  • 卷七三·邱濬

    ▲本经术以为教(上之上) 《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朱熹曰:“一每生二,自然之理也。《易》者,阴阳之变,太极者其理也,两仪者始为一画以分阴阳,四象者次为二画以分太少,八卦者次

  • 卷六八·邱濬

    ▲设学校以立教(上) 《易颐》之彖曰: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程颐曰:“圣人极言颐之道。天地之道则养育万物,养育万物之道正而已矣,圣人则养贤才与之共天位,使之食天禄,俾施泽于天下,养贤以及万民也

  • 温文尔雅的君子之争·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①乎!揖让而升②,下而饮③。其争也君子。” 【注释】 ①射:射箭。这里指射箭比赛,是古代的一种礼仪。②揖(yi)让而升:揖,拱手作揖,古代的一种礼节。揖让而升是说在登堂比赛前先相互作揖表

  • 卷一 晋·宝唱

    ○晋竹林寺净捡尼传一净捡,本姓仲,名令仪,彭城人也。父诞武威太守,捡少好学,早寡家贫。常为贵游子女教授琴书,闻法信乐,莫由谘禀。后遇沙门法始,经道通达,晋建兴中于宫城西门立寺,捡乃造之。始为说法,捡因大悟,念及强壮,以求法利,从

  •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三持究竟瑜伽處建立品第五之二   [一]如是別釋佛十力已.今當總辯。嗢柁南曰.   自性.與分別. 不共.亦平等. 作業.及次第. 差別最爲後。

  • 中印文化需要交流·太虚

    ──二十九年二月在贝勒纳斯印度大学欢迎会讲──校长、各位先生!今天能来参观印度规模最大、建筑最新的大学,并承开会欢迎敝团,使我们非常的快愉、感激!刚才校长所说,中印在历史上有过很密切的交往关系,而古代传到中国去的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八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八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第三正修中观者。初文先举难知难观。若云初心直令观中。破细无明显于实相。凡尚不识欲界无明。故云悬绝。非前四眼二智所及。岂肉眼见情虑知耶。文中隔字故云眼虑见

  • 笔意赞·王僧虔

    南齐王僧虔著。王僧虔其祖王珣(字伯远)与王羲之同宗族,多有书法著述,今传有《书赋》、《论书表》、《又论书》、《笔意赞》等几千字。《笔意赞》其文最短,全文不足200百字。然而所论极精,历来脍炙人口。《笔意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