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教理院与佛教文物展览会
‘昨夜与太虚和尚长谈,获益匪浅’,这是胡适之博士和他的朋友通信中的两句话,十年前,记者好像在一本中学国文课本上看见的。当时心里想著:太虚和尚一定是个学问渊博、佛法超群的大和尚,不然怎值得鼎鼎大名的胡适博士和他深夜长谈,而且受益匪浅?
今天(九月十五日)很幸运的在北温泉的公园里碰见了这位衷心景慕已久的大师(太虚)。他正踏著缓慢而稳重的步子到膳厅里去,阳光照射在半新旧枣红色的袈裟上,放出金光。斑白的短头发,圆圆的脸孔,迷笑的眼睛,活像一尊笑眉罗汉。记者趁他午餐还没有开始之前,向他讨教一番。
‘今天正准备上山(缙云山)去贵院拜访大师,现在能在这里遇见,真好极了!大师可以给我一个短时间的指教吗’?我递过名片,这样说。
‘很好!还望杨先生多多指教’!他和祥的说道。并且分付给我泡了一杯清茶。于是、我开始问他汉藏教理院的情形。
他首先替我解释汉藏教理院名称的意义,他说:‘本院是个研究佛学的教育机关,著重用汉文和藏文研究佛教的教理,所以叫做汉藏教理院。著手筹创是在民国十九年,二十一年正式成立。每两年招考一次,分为普通班和专修科两部。功课方面,著重国文、藏文和佛教经典的传授。在佛教经典中,有好些重要的经典,是汉文有而藏文无的,也有好些是藏文有而汉文无的,为了互相充补、沟通有无起见,我们已经著手做互译的工作。由藏文译成汉文,已经出版了好几部;由于汉文译成藏文的,正在准备著手,这可以帮助沟通汉藏的文化。
‘现在有学生百余人,去年曾经招生,所以今年没有招考。学生毕业以后,有的入专科或去西藏继续研究,有的从事佛教文化工作,有的到其他教育机关教藏文或佛学。如复旦大学,前年就开设过藏文班,从这里请人去教授。去西藏研究或服务的毕业生,成绩都还差强人意,所以已经得到那边相当的信任。今年有三位西藏拉嘛到这里来,研究他们所缺少的经典和汉文。
‘像这样的佛学研究场所,不仅此地一处,在厦门、汉口,还有规模较大、设备更好的组织。不过名称不同,所用的文字工具有别而已。但总名之为世界佛学苑。厦门方面,除国文和佛教经典外,更注意日文。在北平方面,比较更注重英文。汉口的佛教图书馆,是比较一般化的。抗战以前,各处都是由我筹办主持,所以各处我都要去看看。这里自二十三年以来,实际上就是由法尊法师负责主持’。
他说到这里,为他准备的素食午餐搬到桌上来了。我怕耽误他吃饭的时间,所以想借故告辞,我说:‘是的,法尊法师也久已闻名,我此刻就想到贵院去拜访他,大师请用饭吧’!我站立起来,想走。
‘不’!他说:‘这里下午一点钟,佛教文物展览会开幕,会前有个简单的茶叙,请杨先生参加指导后,再上山去,不迟’。说完,把我的名片交给一位年青的学生,叮嘱他们招待。
下午一时稍过,佛教文物展览茶会开始。由苇舫、海定两位法师主持,请到来宾二十余人。由苇舫法师主席,作简短的报告,大意说:‘中国佛教访问团,是在向世界佛教国家说明中国抗战的真象,争取友邦的外援。文物展览的目的,在使国人认识友邦同情我国抗战的友情’。来宾杨家骆,李清辣、张光宇等,也相继致词。‘做记者的人,是希望多听一点,多看一点,多收集一点材料,然后向社会里报导一点消息。刚才杨先生、李先生、张先生,分别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绘画、艺术的观点,赞叹并预祝这个展览会的成功。我除了谢谢主人的盛意外,希望展览会立即开幕。很多的观众,都正拥挤在门口,等候著我们茶话会结束呢’!记者在主人的一再邀请后,说了上面几句话。
于是展览会揭幕了,参观的人相当拥挤,最初入场的是几位盟友们。
陈列展览的文物,共计一千多件,都是二十九年太虚大师领导中国佛教,访问印度、暹罗、锡兰等四国的佛教团体或当地的华侨奉赠的纪念品。有各色各样的佛塔、佛像,古铜的、象牙的、水晶的、玉石的,都很细丽精致。马来亚的舍利塔和舍利子,一对完整无疵的象牙,也是国内希有的珍品。各种代表佛教文化、艺术、建筑物的画片照片,锡兰的贝叶经,梵文、缅文以及各种佛教经史典籍,可惜记者不能一一介绍。但是印度尼赫鲁先生领导印人欢迎的照片,和各地华侨团体欢迎的纪念照片,大家一看就会知道它的意义所在。
小朋友懂不到文物经典,又不了解艺术文化,他们奇怪著那些不像中国文字的经典书籍,他们爱好的是那些精美细丽的小菩萨。他们说:‘这些都是外国和尚送给中国和尚的礼物,是从几万里路以外的远方带回来的宝贝’。老太婆似乎还想从这里知道一点从前唐僧取经故事的痕迹。关于这一点,她们必然会感到失望。在她们的心目中,太虚法师一定是位道德极高的老和尚,足以与那曾经九九八十一难取经回来的唐僧媲美,她们不断的称道太虚法师的照片真是一幅佛像。
这个展览会,虽然不免有宣扬佛教之嫌。但是、丝毫没有布道传教的意思,也受不到教人盲目崇拜佛像、迷信菩萨的地方。时代进步,科学一天比一天更新,拜佛像,求菩萨,不免是一种愚昧无知、不识时务的表现!只有头脑陈旧的老古董,才仍旧从这个观点上去信奉佛法。
我想,他是一种哲理的形像化,是人类智识的结晶,奈何把它与人生隔离起来!
这大半是人类自己幼稚的结果!
文物的本身,是艺术的创作,是佛教古国文化的结晶,是千百万信徒们世世代代在千百年历史发展中隽智意识的发现。它们被作为一种礼物,送给革命的佛学家──太虚──,由他带回到中国来,是代表一种深厚的友谊,鼓励中国人努力争取抗战的胜利,消灭想毁灭世界的日本侵略者!
‘当太虚大师还没有访问回国以前,日本侵略者便到处宣传中国如何摧残佛教,虐待佛教徒。因是、他们深恶中国,仇恨中国。大师访问回国的时候,尽量揭发敌人虚伪宣传的阴谋,说明中国是为自由、独立、正义、和平而抗战的真像以后,他们给我们以无限的同情和鼓励,而且深信中国抗战一定能够获胜利。我们不仅要赞美珍惜这些宝物,更要深深的体念认识隐藏在这里面的深切的友谊’!苇舫法师这些话,是真实的,有意义的。
这些宝物,行将告别保藏他们已久的缙云古寺,运回曾经腥血遍地的首都南京。我希望它们将不吝与全中国的同胞见面,告诉他们,我们的近邻友邦,怎样殷切的期待著中国的强盛,与他们紧握起互信互助的手,共同向自由独立的坦途迈进!同时、我们要更知道,和尚虽然没有家,可是他们一样的热爱祖国,他们为国奔走呼吁之劳,也是不可抹煞的!
约三时许,记者赶忙上山,因为时间太匆促,来不及访问法尊法师等。五时半、匆匆归来,月亮已经高高的映在天空,夕阳照射著万绿丛中的枫叶,她正在变化,宣染著缙云山的秋色。虽然风平云轻,松清无谲,但枫叶、松针还是一线一片的落不下来,叫人更感到古刹格外的幽静深远了!(师曾记)(世界日报)(见海刊二十六卷十一期)
猜你喜欢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佚名 大般涅槃經卷第七·欧阳竟无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一卷·无著 佛说善法方便陀罗尼经·佚名 恶行品法句经第十七(二十有二章)·佚名 悟而未证生死不了·印光 卷四十六·佚名 禅门宝藏录卷下·真静天頙 佛说无上依经卷上·佚名 叙·牧云通门 能知的地位差别上之所知诸法·太虚 不退转品第十一·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十七·欧阳竟无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五·圆照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