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菩萨大众一万二千人俱。阿逸多菩萨为首。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弥勒东方去此佛刹有十不可说诸佛刹亿百千微尘等。过诸佛刹有一佛土。名曰解脱主世界。彼世界内有一佛。名曰虚空功德清净微尘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华波头摩琉璃光宝体香最上香供养讫种种庄严顶髻无量无边日月光明愿力庄严变化庄严法界出生无障碍王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现在随心欲行逍遥在处说法。若善男子善女人。犯四重五逆诽谤三宝。及犯四波罗夷。是人罪重假使如阎浮履地变为微尘。一一微尘成于一劫。是人有若干劫罪。称是一佛名号礼一拜者。悉得灭除。况复昼夜受持读诵忆念不忘者。是人功德不可思议而彼佛世界中有菩萨名无比。无障碍王如来授彼菩萨记。当得成佛。号豪相日月光明华宝莲华坚如金刚身毗卢遮那无障碍眼圆满十方放光照一切佛刹相王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彼东方复有佛。名曰一切庄严无垢光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南方有佛。名曰辩才璎珞思念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西方有佛。名曰无垢月相王名称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北方有佛。名曰华庄严作光明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东南方有佛。名曰作灯明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西南方有佛。名曰宝上相名称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西北方有佛。名曰无畏观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东北方有佛。名曰无畏无怯毛孔不竖名称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下方有佛。名曰师子奋迅根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上方有佛。名曰金光威王相似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尔时佛告弥勒。若有正信善男子正信善女人。称此十二诸佛名号之时。经于十日当修忏悔一切诸罪。一切众生所有功德皆随喜劝请。一切诸佛久住于世。以诸善根回向法界。是时即得灭一切诸罪。得净一切业障。即得具足成就庄严一切佛土。成就具足无畏。复得具足庄严身相。复得具足菩萨眷属围绕。复得具足无量陀罗尼。复得具足无量三昧。复得具足如意佛刹庄严。亦得具足无量善知识。速得成就如上所说不增不减。在于烦恼中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得端正可喜果报。亦得财宝充足。常生大姓豪族种姓之家。身相具足亦得善和眷属围绕。尔时世尊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善男子  若善女人等

  受持此佛名  生生世世中

  得他人爱敬  光明威力大

  生处为人尊  于后得成佛

 

  佛复告弥勒。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当受持此佛名者。亦须诵此陀罗尼咒。

  多绖他(一)阿企(二)摩企(三)三曼多目企(四)燥帝育羯帝(五)尼陆帝(六)尼陆帝钵脾(七)三摩余只(八)质多毗跋帝(九)阿企(十)摩企(十一)摩陀祢(十二)毗拔帝(十三)三漫多求祢(十四)萨底耶罗弥(十五)育吉帝(十六)钵育吉帝(十七)醯利弥利摩私隶(十八)阿喃迷(十九)遮迷(二十)頞质智(二十一)末质智(二十二)步支(二十三)阿罗醯(二十四)婆休眵(二十五)遮逾伽罗醯(二十六)醯摩婆帝(二十七)殊帝摩帝(二十八)达摩真帝(二十九)周多朋枳(三十)阿毗差脾(三十一)阿罗陀婆叉弥(三十二)娑揵陀毗拔帝(三十三)那摩萨婆(三十四)佛陀菩提萨多脾毗耶(三十五)悉田妒漫带波陀(三十六)佛陀提瑟帝多(三十七)

  尔时世尊说是咒已重说偈言。

  受持此咒者  得值六十亿

  现在十方佛  常忆念是人

  一切受生处  常遇善知识

  心欲所愿者  一切皆吉祥

  诵此陀罗尼  常生诸佛前

  微妙莲华上  化生不受胎

  正念正行意  增长智慧等

  一闻悉总持  所闻不忘失

  受持此咒者  获得如是福

  诵此佛名者  彼人所生处

  远离诸恶道  速得生善处

  得陀罗尼定  最妙最胜处

  受持不忘失  乃至于菩提

  皆由诸佛名  及以陀罗尼

  若人施七宝  满千万亿刹

  受持此佛名  福报过于彼

  行于菩提行  恒常识宿命

  远离诸众难  即得自在处

  常生有佛刹  值佛闻正法

  得于信行心  得是信心已

  常即供养佛  值佛闻法已

  心生大欢喜  得见诸佛已

  持妙供养具  供养于诸佛

  受持佛名者  千万诸亿劫

  舍离生死罪  速成于佛道

  若人能至心  七日诵佛名

  得于清净眼  能见无量佛

  能持此佛名  即得无量福

  是人所生处  天人常恭敬

  若人持佛名  千万亿劫中

  不被他毁辱  一切世界中

  名闻悉流布  若人持佛名

  千万亿劫中  天人常供养

  无有毁之者  速得成佛道

  若人持佛名  不生怯弱心

  智慧无谄曲  常在诸佛前

  若人持佛名  彼人所生处

  天龙诸夜叉  乾闼紧那罗

  修罗迦楼罗  及摩睺罗伽

  人与非人等  常供养是人

  若人持佛名  世世所生处

  常生富贵家  丈夫相具足

  无有悭妒心  猛健好布施

  身体诸毛孔  常出诸妙香

  口中诸齿间  复出氛氲香

  天赤栴檀香  及诸余香气

  千万亿劫中  常香无断绝

  世世所生处  其声如梵天

  亦如迦陵频  命命等诸鸟

  持法王名者  其福亦如是

  若人持佛名  七宝华中生

  其华千亿叶  威光相具足

  若人持佛名  父母诸眷属

  和颜无诤讼  永不生别离

  若有诸女人  受持此经者

  舍离女人形  转生智男身

  得男子身已  即成于菩提

  转无上法轮  随意入涅槃

  若人持佛名  刀杖不能害

  水火不焚漂  县官不能杀

  若人持佛名  众魔及波旬

  行住坐卧处  不能得其便

  若人持佛名  世世所生处

  身通游虚空  能至无边刹

  面睹于诸佛  能问甚深义

  彼等无量佛  即知其心意

  为说微妙法  授彼菩提记

  得闻授记已  心生大欢喜

  即于诸佛教  决定无有疑

  彼诸佛世尊  所说甚深法

  其人闻法已  受持永不失

  于后得成就  六度及诸地

  无畏诸力等  众相及诸好

  佛刹及众生  任意随所取

  生于彼刹中  速能成正觉

  转无上法轮  随意入涅槃

  若有善男子  及善女人等

  受持此经者  如上说功德

  若持此经者  谨慎莫放逸

  闻如前福业  若满于一劫

  若减于一劫  常须勤读诵

  不生懈怠心  我敕有如是

  此等诸佛者  常住功德藏

  虚空云中王  常住于彼处

  若人闻佛名  一劫减一劫

  闻已生敬心  彼是最健人

  亦是大智慧  亦是人中最

  亦是健丈夫  于世大名闻

  是故我今言  弥勒当听我

  有大智慧人  巧解方便者

  常勤不放逸  恒近善知识

  得闻此经典  后趣菩提道

 

  佛说此经已。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菩萨众大比丘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猜你喜欢
  高僧傳卷第十(神異下)·慧皎
  卷第三·佚名
  卷第一百八十四·佚名
  卷一·佚名
  卷第三十一·普瑞
  佛教对于将来人类之任务、种性·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澄观
  虚堂和尚语录 第四卷·智愚
  卷三·佚名
  大明高僧传卷第八·如惺
  怎样平世界两个不平·太虚
  卷二百一十三·佚名
  坐禅三昧法门经卷下·佚名
  佛说佛大僧大经·佚名
  自序·慧开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九十·彭定求

        卷590_1 【冬至后西湖泛舟看断冰偶成长句】李郢   一阳生后阴飙竭,湖上层冰看折时。云母扇摇当殿色,   珊瑚树碎满盘枝。斜汀藻动鱼应觉,极浦波生雁未知。   山影浅中留瓦砾,日光寒外送涟漪。崖崩苇岸纵横

  • 梁山五虎大劫牢·佚名

    出自《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头折(冲末宋江同吴学究领喽啰上)(宋江云)寨名水浒住梁山,好汉英雄透胆寒,四面方圆八百里,三十六里水面蓼花滩。某姓宋名江字公明,绰号顺天呼保义,曾为郓州郓城县把笔司吏,因与阎婆惜作伴,有梁山上托

  • 卷二百二十六·表第十七·脱脱

        宗室世系十二      《宋史》 元·脱脱等

  • 卷一百六十二·列传第四十九·宋濂

        李忽兰吉   李忽兰吉,一名庭玉,陇西人。父节,仕金,岁乙未,自巩昌石门山从汪世显以城降。忽兰吉隶皇子阔端为质子,从征西川。辛丑,以功为管军总领,兼总帅府知事,从征西番南涧有功。癸丑,世祖在潜邸,用汪德臣言,承

  • 卷八十九 志六十四·赵尔巽

      ◎礼八嘉礼二   大婚仪皇子婚仪王公婚礼附公主下嫁仪郡主以下于归礼附   品官士庶婚礼视学仪临雍附经筵仪日讲附策士仪   颁诏仪迎接诏书附进书仪进表笺仪巡狩仪乡饮酒礼   大婚仪清初太祖戊子年,叶赫国贝

  • 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一九一禀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一一四○六—一·佚名

    新竹县户粮总书朱明等,为借垫保甲,垦隘亏旷,禀请知县寻款济置案下户粮税总书朱明、吕洲,禀为借垫保甲、垦隘,亏旷甚巨,现岁暮在即,完欠难移,恳恩逾格,寻款济置,以均苦乐事。缘自三月,蒙宪谕,饬派书随办保甲,并

  • 明鬼上第二十九(阙)·墨子

    (阙)

  • 诈晦卷五·杨慎

    【原文】诈虽恶名,亦属奇谋。孙子曰:“兵不厌诈。”施之于常时,人亦难防。运诈得理,可以成晦焉。直道长而难行,歧路多而忧亡羊,妙心辨识,曲径方可通幽。诈以求生,晦以图存。非不由直道,直道难行也。操以诈而兴,莽以诈

  • 春秋传卷十二·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僖公中【癸襄王酉四年】十有二年【齐桓三十八晋惠三衞文十二蔡穆二十七郑文二十五曹共五陈宣四十五卒杞成七宋襄三秦穆十二楚成二十四】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夏楚人灭黄【春秋灭人之国其罪则一而见灭之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三·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三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四瑜伽处之一复次此嗢拖南曰七作意离欲及诸定广辩二定五神通生差别诸相观察于诸谛如实而通达广分别于修究竟为其后 已得作意诸瑜伽师。已入如是少分乐断

  • 全国教育会议提议案·太虚

    ──十七年五月提议──为提议事:查中国民族,今用以建国治国的三民主义,虽以求中国的独立,和中国民族的自由平等为出发点,然其逐渐的推进程序,实以令世界各民族皆达于自由平等之地位,而成为真民治主义的真社会主义的大同世界

  • 卷第二十一·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二十一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用纯黑羊毛作敷具学处第十二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诸苾刍用纯黑羊毛。自作敷具或复使人。由其难得复是贵价。时诸苾刍为营造故多诸事业。妨废

  • 剡录·高似孙

    浙江地方志。南宋史安之修,高似孙纂。原十二卷,今存十卷。安之字子田,浙江鄞县人。官鄞县令。似孙字续古,号疏寮, 与安之同籍,淳熙进士,历官校书郎,出知徽州、处州,晚年居越州,故或称余姚人。 “剡”为汉县名,唐置嵊

  • 梅花诗·邵雍

    《梅花诗》,是北宋时期易学家邵雍所作的十首预言诗。其与刘伯温烧饼歌、李淳风袁天罡的推背图、诸葛亮马前课、姜太公乾坤万年歌、步虚大师预言并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预言。由于历代均严禁此类谶书,该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又

  •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神会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一卷。写本有:P.3047、3488、2045。胡适把第一写本校订编入《神会和尚遗集》卷二,作为《神会语录第二残卷》;第二写本编入该书卷三,作为《第三残卷》。第三写本由铃木大拙发现,内容包括第二写本的

  • 御制神僧传·朱棣

    九卷。明成祖朱棣(1360—1424)编著。朱棣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洪武三年(1370)封为燕王。他“智勇善用兵”,在多次率军征讨蒙古的戎马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史载他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靖难

  • 四谛经·佚名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昔时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诸比丘宣说四谛之法。本经为中阿含分别圣谛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