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刊汾阳和尚语录疏

昔风穴和尚谓首山曰。不幸临济之道。至吾将坠于地矣。观此一众。虽敏者多。见性者少。吾虽望子之久。犹恐耽著此经。不能放舍。风穴高提祖印。向千圣顶[寧*頁]上。下者一著。不妨险峻其奈首山言前领旨。格外明宗。直下承当。不存毫发。洎风穴上堂。举世尊以青莲目顾视大众。而首山宏机捷出拂袖便行。如渊之深岳之耸。所谓唱愈高。而和愈峻也。汾阳禅师。出首山之门。弄西河师子。奋出窟爪牙。哮吼一声。群魔屏迹。梵僧请法。即为敷扬。戛玉铿金。超闻离见。六人大器。具在典章。耀古腾今。丛林标格。家法来从。有目正音。其可无传。在昔虽已刊行。岁久遂成湮没。天台子聪。首座灵机。夙契宗匠。亲承慨祖室之长冥。惜真风之不振。握骊珠拟澄沧海。执慧斧欲伐邪林。募缘重刊。垂惠后学。余嘉其志。故发绪言。希闻见而乐从。庶有光于祖道者也。

时至大三季春吴开元住持清茂书

一华一叶。直指单传之妙旨。自林际传。入汾阳手中。如持一尺之镜。容纳万象森罗。量内量外。何曾见有虚空之广。云天之高。日月之明。毛芥堆突之细之大者也。怒雷分开泰华。摩竭大鱼吸干四大海水。当门师子咬断一切衲僧命根。十智同真塞断一切衲僧咽喉唇吻。此犹是将无作有。游戏三昧。边事不落文字语言。已前敲唱。双行底句。若非直下儿孙。向印板上。打出定道。局在一隅。而大机大用。超然如恒河沙数。木石首座之功。岂浪施也哉。

旹至大辛亥开炉后一日住荐严比丘德海拜书

胡僧金锡光。为法到汾阳。六人成大器。劝请为敷扬。伸出西河爪距。抉破古今窠臼。义天无滓。心镜无痕。圆如明月珠。快似金刚剑。一斩一切斩。一断一切断。上无攀仰。下绝己躬。常光现前。壁立万仞。木石首座重行刊镂。广其流通。疗狂子之多疑。救达人之少悟。

龙山起予谨题

谓汾阳实有此录。临济一宗。扫土而尽。谓汾阳实无此录。临济一宗。扫土而尽。且作么生。入得汾阳门。见得汾阳人。直下平坦。去也至大。辛亥之春。天台比丘子聪。募金重刊。中竺远孙 炷香再阅。

汾阳为聪公。排闼而起。济北之道遂昌奋返颦呻。惊□□胜。是为西河狮子。遗言行世。观者不翅如饮鸠。中者必死。旧板磨灭。世方幸其毒息。木石聪首座。复刊而新之。流毒滋甚。慨今而后曾不知其饮而致于中。中而致于必死者几何人矣。住禾城本觉比丘如芝拜书。

猜你喜欢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五·欧阳竟无
  卷第三十七(优婆塞部)·宝唱
  卷第三十七之上(露字号)·朱时恩
  卷二十六·道世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六·澄观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五·佚名
  卷第四十四·佚名
  佛说海龙王经卷第四·佚名
  普陀洛迦新志卷二·王亨彦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七·佚名
  卷第二十五·佚名
  一二 露遮经·佚名
  第七·佚名
  卷第一百七·李通玄
  卷十五·道世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一 魏紀三·司马光

      起著雍涒灘(戊申),盡上章閹茂(庚戌),凡三年。   烈祖明皇帝太和二年(戊申、二二八年)   春,正月,司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斬孟達。申儀久在魏興,擅承制刻印,多所假授;懿召而執之,歸于洛陽。   初,征西將軍夏侯淵之子楙尚

  • ●卷十三·邵伯温

      刘仲通慕司马温公、吕献可之贤,方温公欲志献可墓,时仲通自请书石。温公文出,直书王介甫之罪不隐,仲通始有惧意。其子安世字器之,出入温公门下,代其父书,自此益知名。至温公入相元,荐器之为馆职,谓器之曰:“足下知所以相荐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一·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六十九景泰六年三月丙午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命西番净戒寺国师弟劄思巴藏卜袭灌顶弘教翊善国师瞿昙寺完卜班竹儿藏卜袭灌顶广智善国师皆鍚之 诰命△革四川建昌卫龙溪巡检司以巡检王子华言其路僻无盗故

  • 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成化十年十一月壬子朔钦天监进成化十一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亲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以明日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蔡震杨伟谒告 长陵 献陵 景陵裕陵○太监黄赐传奉 圣旨升锦衣卫百户李克宣为世袭副千户○

  • 卷三十五·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三十五      宋 苏辙 撰伍员列传第十二伍员楚人也字子胥父曰奢兄曰尚其先伍举楚之名大夫也楚平王之在蔡也郹阳封人之女奔之生子建即位以为太子使奢为之师费无极为之少师无极无宠于太子谋防

  • 一二三二 谕三通馆呈进《皇朝文献通考》讹错甚多其总裁等着交部议·佚名

    一二三二 谕三通馆呈进《皇朝文献通考》讹错甚多其总裁等着交部议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奉旨:三通馆呈进《皇朝文献通考》,阿哥等详加披阅,书内讹错甚多,殊属草率。【真按:愚当初与果霖学长做经义

  • 卷十五·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十五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孔子仕鲁【仲 由 冉求端木赐 高柴】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犂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刼鲁侯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

  • ·谕书院生童·丁曰健

    书院之设,非徒课文词也,所以造人才、敦士品也。诸生文艺稍精者,大半皆赴省闱试;而本司道仍按课亲莅(仍课经策诗赋杂体)以训习之,无非欲尔等专精学问,以收放心,不至干预外事,闲为不习耳。且安分读书者,其容貌举止间

  • 宣帝纪·令狐德棻

    宣帝名讳赟,字乾伯,是高祖的长子。母亲是李太后。武成元年(559),生于同州。保定元年(561)五月一日,封鲁国公。建德元年(572)四月二十一日,高祖亲自在太庙祭告祖先,在东边台阶为他戴冠,立为皇太子。诏命皇太子视察西部地区。

  • 彻里传·宋濂

    彻里,姓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平定中原,因功封徐、邳二州,从此安家于徐州。彻里自幼失父,母亲蒲察氏教他读书。至元十八年(1281),世祖召见了他,留在身边,常向他询问民间的事。随大军征东北边境,回朝后,向世

  • 卷十·允禄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圗式卷十卤簿一皇帝卤簿一皇帝大驾卤簿玉辇 谨按刘熙释名辇人所辇也潘岳耤田赋天子乃御玉辇隋书礼仪志辇制象轺车而不施轮通幰朱络饰以金玉用人荷之宋

  • 卷二十二 乐下·龙文彬

    ◎乐歌(歌词详《明史乐志》。 )洪武元年,定《圜丘乐章》:迎神,奏《中和之曲》;(十句。 )奠玉帛,奏《肃和之曲》;(八句。 )进俎,奏《凝和之曲;》(八句。 )初献,奏《寿和之曲》,(十句。 )《武功之舞》;亚献,奏《豫和之曲》;(八句。 )

  • 施振元·周诒春

    施振元 字玉声。年四十岁。生于江苏上海。父子英。任汉口招商局局长。已婚。光緖三十年。自费游美。入苦克学校及康奈尔大学。习理科。民国二年回国。民国三年。任陇海铁路公所文案。民国五年。任审计院协审官。现时

  • 卷九·惠栋

    <经部,五经总义类,九经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九经古义卷九      长洲惠栋撰仪礼古义士冠礼旅占注云古文旅作胪案周礼司仪旅摈先郑曰旅读为旅于泰山之旅后郑云旅读为鸿胪之胪陈之也班固述赞曰大夫胪岱侯伯僭畤郑

  • 不可著怕魔·印光

    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甚么东西?念佛之人,善神护佑,恶鬼远离,怕甚么东西?汝若常怕,则著怕魔,便有无量劫来之怨家,乘汝之怕心,来恐吓汝,令汝丧心病狂,用报宿怨。且勿谓我尚念佛,恐彼不至如此,不知汝全体正念,归于怕中,其气分与佛相隔,与

  • 第十七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庚二 道场加行 分二  辛初 初请略说  二 重请详示 辛初分二  壬初 阿难请  二 如来说  今初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

  •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二·海明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書問與雪灘陳太史壬申冬,初寓白下極,談「向上一著,如空合空,似水投水」,甚適貧道披百結衣、喫瓔珞粥之苦心意,欲與閣下再打者鼓笛,方辦故園行腳,不期機緣,偶就俶裝。即行後,靜菴拈出閣下所惠扇頭,上布施

  • 忠正德文集·赵鼎

    宋代诗文别集。 10卷。赵鼎著。赵鼎事迹见《宋史》本传。绍兴五年(1135),赵鼎监修宋神宗、宋哲宗二朝实录成书,宋高宗亲书“忠正德文”4字赐之,因此名集。史称其为文浑然天成,凡军国机事,多其视草,有奏疏诗文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