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八

居士传二十八

张天觉传

张天觉。名商英。号无尽居士。蜀州新津人也。为人负气倜傥。豪视一世。初任通川簿。甞入寺。见藏经卷策齐整。怫然曰。吾孔圣之书乃不及此。归而沉吟。中夜不寐。夫人向氏问其故。天觉曰。适欲着无佛论耳。向氏曰。既已无佛。何论之有。天觉疑其言。遂止。後於一同列所见维摩经。阅至此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叹曰。胡人之言亦能尔耶。乃借归卒业。向氏见而谓曰。可熟读此然後着无佛论。天觉悚然。遂深信佛法。神宗朝以王安石荐内召。再迁至监察御史里行。旋以事谪於外。元佑中除河东提点刑狱。至清凉山斋宿。祷於文殊。屡覩金灯光明如昼。有化菩萨现於空中。已乃塑文殊像供奉山寺。着发愿文云。一切处金色世界。真智所以无方。东北方清凉宝山。幻缘所以有在。无方则一尘不立。有在则三界同瞻。是以五体归依两泪悲仰。伏念商英昔在普光殿内。或於大福城东。一念差殊。四生流浪。出没於三千刹土。缠绵於十二根尘。以往善因。值今胜事。荷刹那之方便。开无始之光明。揣俗垢之已深。恐幔幢之犹在。托之土偶明此愿轮。三界空而我性亦空。孰真孰妄。十方幻而我形亦幻。何异何同。伏愿菩萨摄入悲宫。接归智殿。起信足於妙峯山顶。资辨河於阿耨池中。誓终分段之身。更显希奇之作。寻以亢旱入山祈雨。三祷三应。遂以闻於朝。复还僧寺田三百顷。旋为江西运使。谒东林总禅师。总诘其所见与己合。遂可之。既按部分宁。遇兜率悦禅师谓曰。闻公善文章。悦曰。从悦临济九世孙。对运使论文章。政如运使对从悦论禅也。天觉不然其语。但对悦称赏东林。悦不肯。语至更深。悦曰。东林既印可运使。运使於佛祖言教有少疑否。曰有疑香岩独脚头德山托鉢话。悦曰。既於此有疑。其余安得无耶。只如岩头末後句是有耶是无耶。曰有。悦大笑便归方丈闭却门。天觉一夕睡不安。至五更下牀。触翻溺器。猛省前语。即往叩方丈门曰。吾已捉得贼也。悦曰赃在何处。天觉无语。悦曰。运使且去。来日相见。翼日呈颂曰。皷寂钟沉托鉢回。岩头一拶语如雷。果然只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记来。悦乃谓曰。参禅只为命根不断。依语生解如是之说。公已深悟。然至极细微处不知不觉堕在区宇。乃作颂曰。等闲行处步步皆如。虽居声色宁滞有无。一心靡异万法非殊。休分体用莫择精粗。临机不碍应物无拘。是非情尽凡圣皆除。谁得谁失何亲何踈。拈头作尾指实为虗。翻身魔界转脚邪涂。了无逆顺不犯工夫。天觉遂邀悦至建昌。途中作十颂。悦亦作十颂酬之。天觉故与元佑大臣不合。绍圣初为左司谏。上书毁司马光。吕公着士论短之。崇宁中累迁至尚书左丞。与蔡京议政不合。数诋京。罢知毫州。寻安置归峡两州。兜率悦甞见石霜侍者清素得末後句以语天觉。其後天觉在峡告觉范洪禅师曰。昔见真净於归宗语及兜率末後句语未卒。真净忽怒骂曰。此吐血秃丁脱空妄语。不用信惜。真净不知此也。洪曰。公惟知兜率口授末後句。至真净老师真药现前不能辨。何也。天觉於言下顿见真净用处。即取家藏真净像展拜。题其上曰。云庵纲宗。能用能照。冷面严眸。神光独耀。孰传其旨。觌露惟肖。前悦後洪。如融如肇。大观四年京罢相。起为资政殿学士。顷之除中书侍郎。时中外共疾京所为。见天觉能立异。共称为贤。徽宗从人望拜尚书左仆射。时久旱彗星中天。命下之日大雨。彗没不见。徽宗喜。书商霖二字以赐之。大革弊政。改京所铸当十大钱为当三。以平泉货。复转般仓以罢直达。行盐钞法以通商旅。蠲横敛以宽民力。劝上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徽宗甚严惮之。甞葺升平楼。戒主者遇张丞相导骑过。匿匠楼下。为相逾年。复为同列所忌。讽言官文致其过。出知河南府。旋安置衡州。蔡京复相。太学诸生为之颂冤。复故秩。宣和四年十一月晨卧於牀。口占遗表。命子弟书之。作偈曰。幻质朝章八十一。沤生沤灭谁久识。撞破虗空归去来。铁牛入海无消息。俄取枕撞门窓有声如雷。遂卒。諡曰文忠(宗门武库.罗湖野录.宋史.清凉通传.法喜志)。

知归子曰。天觉早岁嗜禄躁进。邪正不明。几不有其躬危矣。洎其晚节直道而行。不挠於众枉。岂非所谓改过君子者耶。其於心地法门知所致力矣。呜呼。小智之流一入禅宗毫无畏忌。拨置因果。堕无明坑。不知自奋者。斯又天觉之罪人哉。

汪大绅云。初祖入东土传佛心印。一口便已吸尽。以下诸祖心心相印。至曹溪而发泄无余。後来看得容易。口口相传。依旧流为义学。於是南岳青原而下诸祖深有惧焉。再开方便之门。曲尽锤炉之妙。重重秘惜。狠狠扫除。用格外之提撕。为当头之棒喝。语多奇特。话似风颠。此皆不得已之苦心也。善学者开宗明义。当於初祖及六祖机缘法语穷参力究。须实见得心外无宗。凡外於心宗者即属邪见。任他见得漫天际地。只是一团虗气。一点黑子耳。如此方见得分明谛当。多生来疑情难断。蕴界难枯。再开方便之门。重起锤炉之力。曹溪以下门门参究。疑情断。蕴界枯。乃为了当。然总不出初祖及六祖机缘法语也。此外若更有路可走。此即大妄语。大波旬见。去圣遥远。末学鲜有师承。往往参寻者才读上大人。便将奇特语新鲜话蕴在心中。意欲超佛越祖。下梢头个个弄成下劣狂魔。痛哉痛哉。传中多少奇特。缙阅之依旧疑着。幸赖路头素明。疑而不惑。已信得无别路可走耳○触翻净瓶。张天觉活埋了也。枕声如雷。天觉末路出现。复何疑哉。

猜你喜欢
  黄龙南禅师·惠洪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七·慧立
  新华严经论 第四卷·李通玄
  卷第五·宗密
  第六 梵天相应·佚名
  佛说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佚名
  卷第三十四·智旭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第五卷·宗赜慈觉
  如来师子吼经·佚名
  佛说观经·佚名
  卷第二十四(转轮圣王诸国王部第一)·宝唱
  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自在王菩萨广大圆满无碍自在青颈大悲心陀罗尼·佚名
  第四十卷·佚名
  无垢优婆夷问经·佚名
  华严略疏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太子扮仁宗引二宫女、四内官随上,诗云)少年寄养楚宫中,虎步龙行自不同。今日亲承高帝业,也应修举代来功。寡人宋仁宗是也。自幼收养楚王宫中,多亏叔父抬举,常时说我是妆盒儿盛着,送到楚府收养的。那宫娥寇承御、穿宫内使陈

  • 卷六十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六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杜祁公摭稿杜衍字世昌山隂人登进士甲科歴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宻使进太子太师封祁国公卒年八十赠司徒諡正献咏莲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緑参差晓开一朶

  • 卷第三十六·胡三省

    汉纪二十八〔起昭阳大渊献(癸亥),尽着雍执徐(戊辰),凡六年。〕《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三)〕①春,太后遣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纳采见女。〔婚有五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陆德明曰:采,音七在翻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正统十一年十二月甲午朔 上省郊祀牲○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处总兵等官应城伯孙杰等奏近命臣等给散操守官军银外有民舍六十六名熟知口外路径充夜不收日夜哨了走报军情宜一体赏 上从之宣府总兵等官武定侯郭玹等又以所充新

  • 卷之九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稽古録卷九·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周下共王崩子懿王囏立【囏居闲切】懿王崩共王弟孝王辟方立○孝王崩复立懿王太子夷王燮○夷王时王室卑下堂而见诸侯夷王崩子厉王胡立○厉王淫昏无道召穆公作诗刺之不敢斥言借商纣以言之曰殷鉴不逺在夏后

  • 史记集解卷九十一·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九十一黥布列传第三十一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防是乎【徐广曰防一作岂骃谓防近也】人有闻者共俳笑之布已论输丽山丽山之徒数十万人

  • 职官七四·徐松

    黜降官一一【续会要】庆元三年六月二十三日,知宜州留丙放罢。以臣寮言丙乃故相留正之子,素未尝经历州郡,究其实历,系初任监当资序。 十月二日,广东提举徐安国、经略雷潀各降一官。以谏议大夫姚愈言:「安国信凭告首私监,辄遣

  • 第三章 1·辜鸿铭

    孔子谓季氏:“八份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辜讲孔子祖国很有权势的贵族首领(季孙氏,鲁国卿家贵族,和叔孙氏、孟孙氏合称为三桓,权势比鲁国公室还大)在家庭祠堂祭祀的时候雇佣了八组乐队(一种皇家特权),孔子听到后对此作出评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八·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八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二问诸行寂灭是灭谛耶。设是灭谛诸行寂灭耶。答若是灭谛亦诸行寂灭。或诸行寂灭然非灭谛。谓由无常灭故非择灭故。诸行寂灭问何等法灭故名灭谛耶。答略有二种

  •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卷第十·丈雪通醉

    嗣法门人彻岩等编偈下萬竹道中土曠人稀日正長,空山絕響路羊腸,驚看伏麈文翻蔚,忍見歸鴻羽帶黃。客思易消樵語雜,沙場難禁野夫狂,秖因不負中天令,錫影橫挑鷲嶺香。遊白兔亭數峰晴色湧香泉,氣燄凌空意悄然,玉兔和雲翻雪浪,溪龍帶

  • 二十年后·大仲马

    《二十年后》,Vingt ans après 法,Twenty Years After 英,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所作长篇小说,是《三个火枪手》的续集。《二十年后》,从书名便能知道,写的是距离《三个火枪手》结束时的一六二八年二十年以后发生的事

  • 果堂集·沈彤

    诗文别集。清沈彤(1688—1752)撰。十二卷。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后收入《果堂全集》。又《四库全书》本。阮元收入《皇清经解》者仅1卷,只收关于经义诸条。沈彤(1688—1752),字冠云,清吴江(今江苏)人。师事何焯,而

  • 燕乐考原·凌廷堪

    音乐论著。六卷。清代凌廷堪撰。凌廷堪,字次仲,安徽歙县人。喜好音乐,尤长于南北曲,乾隆年间曾在扬州词曲馆“从事雠校”。此书约成于嘉庆九年(1804年)。本书以论述琵琶调为主,研究唐宋燕乐的来源及其宫调系统。首卷

  • 晋后略·荀绰

    《晋后略》又名《晋后书》《晋后略记》,五卷。西晋荀绰撰。久佚。该书记述西晋一代史事,现存八条残篇,分别叙述了晋武帝、贾后、成都王(司马颍)、张方、荀勖、刘漠、冯播、武含总共八个人的事迹。据《群书治要》《太平御览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佚名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本生心地观经》、《心地观经》。收在《大正藏》第三册。内容叙述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为文殊等诸大菩萨开示出家住阿兰若者,如何观心地、灭妄想,而成佛道之事。

  •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自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二十八卷抄译者。世所谓光明真言,即此中之陀罗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