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昌遇禅师
禅师名倚遇。漳州林氏子也。为人奇逸。有大志。自剃发受具。即杖策游方。名著丛林。浮山远禅师。尝指以谓人曰。后学行脚样子也。辞远谒南岳芭蕉庵主谷泉。三至三遭逐。犹谒之。泉揕之曰。我此间。虎狼纵横。尿床鬼子。三回五度。来觅底物。遇曰。人言庵主见汾州。泉乃解衣抖擞曰。汝谓我见汾州。有多少奇特。遇即礼拜。问曰。审如庵主语。客来将何祗待。泉曰。云门胡饼。赵州茶。遇曰。谢供养。泉曰。我火种也未有。早言谢。谢什么。遇乃去。至北禅贤禅师。问曰。近离什么处。遇曰。福严。曰。思大鼻孔长多少。遇曰。与和尚当时见底一般。曰。且道老僧见时长多少。遇曰。和尚大似不曾到福严。贤笑曰。学语之流。又问。来时马大师健否。遇曰。健。曰。向汝道什么。遇曰。令北禅莫乱统。贤曰。念汝新到。不欲打汝。遇曰。倚遇亦放过和尚。乃罢。遇因倒心师事之。时慈明禅师。住兴化。过贤公室。遇侍立。看其谈笑。贤曰。汾阳师子。可杀威狞。慈明曰。不见道。来者咬杀。贤曰。审如此。汾阳门下。道绝人荒耶。慈明举拂子曰。这个因甚到今日。贤未及对。遇从旁曰。养子不及父。家门一世衰。贤呵曰。汝具什么眼目。乃敢尔。遇曰。若是咬人师子。终不与么。慈明将去。至龙牙像前。指以问遇曰。谁像。遇曰龙牙。慈明曰。既是龙牙像。何乃在北禅。遇曰。一彩两赛。慈明曰。像在此。龙牙在什么处。遇拟对。慈明掌之曰。莫道不能咬人。遇曰。乞儿见小利。慈明呵逐之。贤公除夕。谓门弟子曰。今夕无可分岁。共烹露地白牛。大家围炉。向榾柮火。唱村田乐。何也。免更倚他门户。旁它墙。乃下座。有僧从后大呼曰。县有吏至。贤反顾问所以。对曰。和尚杀牛。未纳皮角耳。贤笑掷暖帽与之。僧就拾得。跪进曰。天寒还和尚帽子。贤问遇曰。如何。遇曰。近日城中纸贵。一状领过。后还江南。再游庐山。寓止圆通。时大觉琏公。方赴 诏。辞众曰。此事分明。须荐取。莫教累劫受轮回。遇问曰。如何是此事。曰荐取。遇曰。头上是天。脚下是地。荐个什么。曰。不是知音者。徒劳话岁寒。遇曰。岂无方便。曰。胡人饮乳。反怪良医。遇曰。暴虎凭河。徒夸好手。拍一拍皈众。后游西山。眷双岭深邃。栖息三年。与英邵武。胜上座游。应法昌请。决别曰。三年聚首。无事不知。检点将来。不无渗漏。以拄杖划一划曰。这个且止。宗门事作么生。英曰。须弥安鼻孔。遇曰。临崖看浒眼。特地一场愁。英曰。深沙努眼睛。遇曰。争奈圣凡无异路。方便有多门。英曰。铁蛇钻不入。遇曰。有甚共语处。英曰。自缘根力浅。莫怨太阳春。却划一划。宗门且止。这个事作么生。遇欲掌之。英约住曰。这漳州子。莫无去就。然也是我致得。法昌在分宁之北。千峰万壑。古屋数间。遇至止安乐之。火种刀耕。衲子时有至者。皆不堪其枯淡。坐此成单丁。开炉日。辄以一力挝鼓。升座曰。法昌今日开炉。行脚僧无一个。惟有十八高人。缄口围炉打坐。不是规矩严难。免见诸人话堕。直饶口似秤磓。未免灯笼勘破。不知道绝功勋。安用修因证果。喝一喝云。但能一念回心。即脱二乘羁锁。大宁宽禅师至。遇画地作此
赞曰。予观法昌契悟。稳实宗趣淹博。荷担云门气无丛林。其应机施设。锋不可犯。殆亦明招独眼龙之流亚欤。然所居荒村破院。方其以一力挝鼓。为十八泥像说禅。虽不及真单徒之有众。亦差胜生法师之聚石。味其平生。未尝不失将顿足。想见标致也。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七·佚名 卷第二十一·元来 卷第四十九·德清 卷五百九十九·佚名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十·慧立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下·佚名 卷第三·佚名 卷第四十三·佚名 卷第一百四十四·佚名 第七十九章 筑造其他之林园·佚名 佛藏经往古品第七·佚名 在仰光与前任内阁总理答茂税务部长宇峇宇议员宇吞旺宇滚等谈话·太虚 卷四十二(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阿育王经 第二卷·佚名 大乘中观释论 第四卷·安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