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经部,春秋类,叶氏春秋传

钦定四库全书

叶氏春秋传卷九

宋 叶梦得 撰

僖公二

七年春齐人伐郑夏小邾子来朝郑杀其大夫申侯申侯郑大夫之三命者也齐既再讨郑逃盟之罪孔叔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请下齐以救国郑伯曰吾知所由来矣乃用陈辕涛涂之譛杀申侯以説于齐申侯之死罪累上也故以国杀有国杀有人杀国杀者大夫有罪而君杀之君亦有罪而累上者也人杀者大夫有罪而人杀之国人皆曰可杀者也古者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三卿一卿命于天子二卿命于其君诸侯不得专杀大夫大夫国体也挈国与人杀者大夫之罪也挈杀其大夫者其君之罪也叶子曰吾何以知小国之亦有三卿欤五等诸侯之臣其命数则有间矣而卿大夫之名未之有别也盖为之国者大小虽不同而设官分职之事则不可杀一官阙则一事废矣既与共王事则未有不命于王者所以尊王也如是役也犹有私爵人而旷其官者况略之而无所受命乎则以为二卿而不命于天子者记礼者之失也

秋七月公防齐侯宋公陈世子欵郑世子华盟于母陈欵郑华何以得与盟诸侯有故则世子摄其君下其君之礼一等周道也

曹伯班卒公子友如齐冬葬曹昭公

八年春王正月公防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欵盟于洮

王人防者也序于诸侯之上先王命也

郑伯乞盟

乞盟者何请盟也霸主有帅诸侯以共盟诸侯无乞霸主以请盟盟诸侯之所得为也郑伯杀申侯以谢首止之逃则服罪矣然母之防以世子来而郑伯不至则诸侯犹未信也故洮之役以王人防黜郑不得与郑伯于是惧而请盟乞盟犹乞师也有得不得焉师非我所有乞犹可言也盟我所得为乞不可言也有诸侯之防不能正其事乃至于下人而请焉贱之也

夏狄伐晋秋七月禘于太庙用致夫人

八年而禘禘之节也何以书不正其用之以致夫人且僭天子也夫人者何成风也成风僖公之妾母僖公欲尊之以匹嫡故因禘致于太庙始见其祖考为夫人不与非禘之道用禘者也成风遂为夫人矣故后薨以夫人风氏见不称用致夫人风氏内辞也盖鲁自是以妾匹嫡致其志妾母之始而不言风氏其义则甚乎以风氏见也周之禘以七月日至鲁之禘以季夏六月七月而禘僭天子也叶子曰三传言夫人左氏以为哀姜公羊以为声姜夫哀姜之为夫人固在庄公之世矣虽以罪讨于齐僖公未之敢黜也故其归曰夫人氏之丧至自齐何用至是而始致之乎声姜不书至盖僖公之娶在即位之前也以齐媵而得于传无闻焉审僖公果以是易嫡则于至之日已定之矣何待禘而后始致之乎此皆理之必不然者吾固以谷梁之言为正也

冬十有二月丁未天王崩

九年春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説卒夏公防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

宰王之太宰也何以言周公太宰而兼三公者也古者三公官不必备惟其人则以六卿有道者兼焉王人不得系周刘子单子不得系周宰周公得系周三公论道经邦与王同体者也宋子未逾年之君也叶子曰子夏问于孔子曰三年之丧卒哭金革之事无辟也者礼欤初有司欤孔子曰夏后氏既殡而致事商人既葬而致事子夏曰金革之事无辟也者非欤孔子曰吾闻诸老耼曰昔者鲁公伯禽有为为之也今以三年之丧从其利者吾弗知也故闵子要绖而服事既而曰若是乎古之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仕孔子盖善之也夫非礼之礼大人不为也其可有三年之爱而不尽于父母欤则虽伯禽为之固不以为常也而况因之以为利乎秦伐郑晋襄公墨衰绖而败之殽春秋贬而称人君子之恶夺亲也甚矣故春秋诸侯防征伐在丧而出与者或逾年或未逾年各以其实书之无所加损焉所谓不待贬絶而自见也而谷梁独以宋桓公未葬背殡出防为无哀然则卫燬卒成公既葬而防于洮亦书子则无贬乎彼固未知春秋之意也

秋七月乙酉伯姬卒

内女未适人不卒伯姬卒许嫁也礼男子二十而冠字之不名列于丈夫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许嫁笄而字之列于成人二十而嫁女子许嫁不为殇死则以成人之丧治之故亦以成人之礼卒焉叶子曰内女嫁为夫人则卒以尊同也为大夫妻则不卒厌也何以许嫁而卒之欤曰各以其服为之称也女子在室为父母三年其嫁而适人降而为父母期故父母为之报也未嫁者服齐衰三月适人则服大功不以齐衰薄大功之丧此未嫁所以有加于已嫁者也

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

诸侯不序一事而再见也冉地葵丘善之也首止之防既已正父子而尊王室矣故于是合诸侯而授王政焉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材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賔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诸侯于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咸谕乎小白之志君子盖以是善之也叶子曰惠王崩而襄王始立天子在丧可以王臣而会诸侯欤襄王之立非惠王之意而惠后犹在首止之盟虽已定而诸侯不能保其无如郑伯之逃盟者则襄王固未知得终安其位也此霸主之所当忧则请于王而与之盟王亦出内臣而临之有不得已者是以无易树子犹载之初命如是而仅终丧犹有子带之难则齐侯之虑君子不得不与也

甲子晋侯佹诸卒冬晋里克杀其君之子奚齐

里克晋大夫之三命者也奚齐未逾年未成君也故言其君之子未成君则不可以弑名故称杀焉叶子曰弑君天下之大恶也可以未逾年而薄其罪欤曰春秋以名定罪若其义则亦各视其情而已矣齐商人之弑舎晋里克之弑奚齐皆未逾年之君也商人之弑以已也取而代之里克之弑以文公也盖以纳文公焉故于奚齐则不成其为君于舎则成其为君不成其为君者春秋之法也常也成其为君者春秋之义也变也法不可以变而乱名实义不可以常而废善恶此政之所以行而教之所以立也

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如朝也凡公如皆朝朝君之事也大夫如皆聘聘臣之事也诸侯之邦交以世相朝非周道也即位大国聘焉小国朝焉霸主之令尔鲁前有诸侯来朝者矣未有朝人者也盖小白既霸鲁于是事齐鲁之屈于大国自僖公始矣

狄灭温温子奔卫晋里克弑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荀息晋大夫之三命者也及荀息贤也荀息不食其言者也叶子曰子纠之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孔子不嘉召忽之死而与管仲以仁里克傅申生申生死里克不死以纳文公荀息以不正傅卓子卓子死而荀息死之春秋何以不与里克之不死而与荀息以贤欤子纠未君也卓子巳君也荀息之不正可责于傅卓子之初不可责于卓子弑之际夫受命而傅之既立以为君则君臣之义定矣可以君而不死其难乎言必信行必果孔子以为小人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孟子以为大人夫言之不必信亦必有义焉而后可故非复言之为难而近义之为贵管仲之仁虽可与而召忽不可为不忠里克之罪虽可薄而荀息不可为不信亦各有义而已矣故曰人之欲善谁不如我我欲无贰而能谓人已乎荀息盖知之矣此春秋所以贤也

夏齐侯许男伐北戎晋杀其大夫里克

里克既弑卓惠公重赂秦以求入里克迎而立之惠公既得国曰又将图寡人乃杀里克以説晋人里克之死罪累上也故以国杀叶子曰晋里克卫喜皆弑君者也然其死不书以讨贼之辞而与杀大夫一施之何哉所以杀者非讨贼也始卓死惠公求入里克实迎立焉则惠公固幸卓之死而窃其位者也卫献公之入立则固与闻乎弑矣是以求复于喜曰苟反政由氏祭则寡人此岂可责讨卓与剽之贼者欤及其得国惠公则曰子弑二君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而后杀克献公既以政许喜而患其专乃与公孙无地公孙臣谋攻氏免余杀喜而尸诸朝则其讨克与喜者皆畏其害已而除之者也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其极至于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使惠公献公初无愧于卓与剽归正二臣之罪而诛焉春秋如之何不书曰晋人杀里克卫人杀喜乎而徒以行其私使二臣虽负弑君之恶而终得以免是谓名不正而刑罚不中者宜春秋之所谨也

秋七月冬大雨雪

大雨雪不志此何以志建酉建戌建亥之月书不时也

十有一年春晋杀其大夫防郑父

防郑父晋大夫之三命者也防郑父里克之党也惠公既杀里克防郑父聘于秦未反请杀吕甥郤称冀芮而纳文公既归秦使召三子郤芮曰币重而言甘诱我也遂杀防郑父防郑父之死罪累上也故以国杀

夏公及夫人姜氏防齐侯于阳谷

夫人姜氏声姜也僖公不戒文姜之失而使夫人复防齐桓公不戒襄公之失而纳夫人以为会皆过也桓公之业自是衰矣叶子曰吾何以知夫人之为声姜欤言哀姜者已死矣言声姜者见薨见葬而不见逆盖僖公娶于世子之时故逆不书于经则夫人固声姜也

秋八月大雩冬楚人伐黄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夏楚人灭黄秋七月冬十有二月丁丑陈侯杵臼卒

十有三年春狄侵卫夏四月葬陈宣公公防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秋九月大雩冬公子友如齐

十有四年春诸侯城縁陵

縁陵杞邑也外城邑不书此何以书城杞也淮夷病杞诸侯迁杞于縁陵而城之何以不言城杞不与诸侯之得专封也故为之辞若城其外邑然何以复言诸侯以不终乎城亦不序以见贬也楚丘之城也卫人忘亡縁陵之城杞未有闻焉以为有阙而去之则非救灾防邻之道诸侯为不足序也与之故没诸侯而为之辞略之故见诸侯而不序叶子曰春秋诸侯及大夫之行事有再见而不序者有初无所见而不序者再见而不序前目而后凡也初无所见而不序不足序而略之也故诸侯不序见于经者两盟于扈一防于扈及是而四焉前盟于扈不与赵盾之临诸侯后盟于扈不与晋伐齐而取其赂扈之防则欲平宋乱而后不果者也是皆以为不足言故略之略之者简之也左氏以縁陵为阙后扈盟为无能为扈防为无功盖近之矣然复或以为公后至或以为公不防故不序则不能必其説夫后至乃公之罪何与于诸侯而反不得序乎公羊谷梁或以为失序或以为略或以为桓德衰皆仅知其端而不能尽盖春秋之义有在于详略者非比事而深考之未足以言君子之意也

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于防使鄫子来朝

季姬内女也内女则何以得遇鄫子爱季姬使自择配也季姬已许嫁邾子鄫子来请婚僖公未知其所与也则召鄫子见季姬以择之若邂逅相遇然防鲁地季姬以为可而后鄫子来朝以请故以季姬及鄫子非婚姻之道也何以言使鄫子来朝鄫子以国君使乎季姬贱之也叶子曰吾何以知季姬之遇为择配与季姬不系鄫则未嫁之辞也后见季姬归于鄫则始嫁之辞也于是乎择之矣鲁之乱始于不能正家僖公虽贤而不知礼故致成风为夫人则非所以事其母及声姜以防齐侯则非所以闲其妻爱人以姑息而已则安得以礼正季姬哉王政之不行盖虽子产为郑不能夺公孙黒之强委禽乃从徐吾犯妹之所欲以与子南其习俗有自然矣公羊乃以为奔则巳甚夫奔匹夫匹妇之事也岂可行之于有国故吾以徐吾犯妹与子南之事推之而后知其説云

秋八月辛夘沙鹿崩

记异也沙鹿梁山皆在晋不系之晋名山大泽不以封为天下记异也叶子曰是所谓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者欤此幽王之诗也故曰国必依山川川竭山必崩亡之征也伯宗其知之矣

狄侵郑冬蔡侯卒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楚人伐徐三月公防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前救邢先言次于聂北聂北邢地以次为救者也此救徐先言次于匡匡卫地不果于救者也故以其大夫往焉非救之道也

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

公孙敖吾大夫之三命者也以敖主兵内辞也大夫何以不序无功不足序也楚遂败徐于娄林齐自是不复救人矣

夏五月日有食之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八月螽九月公至自防季姬归于鄫已夘晦震夷伯之庙

记异也晦月晦也夷伯鲁大夫夷氏也伯字也大夫则曷为以字见大夫卒则不名也震雷击之也桓宫僖宫灾孔子在陈闻火曰其桓僖乎为其亲尽而当毁也夷伯之庙必有不得其正者矣故辞间容之之缓辞也不与其正之辞也叶子曰是在周易所谓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者欤天之威怒非苟然也成王未知周公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成王启金縢之书曰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是以君子迅雷风烈必变中夜必兴正衣冠而坐以为天不可不畏也故以夷伯一见法焉

冬宋人伐曹楚人败徐于娄林

十有一月壬戌晋侯及秦伯战于韩获晋侯

秦伐晋恵公逆而请战故以晋侯及秦伯言晋之主战也以力得之曰获不言师败绩君获举重也晋侯不名内未有君也执言以归获不言以归执而以归者屈服也获而不以归者非屈服也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

记异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二王之后也闻其陨而知其石数之则五也于宋国中也不言陨石五于宋嫌有陨之于宋者也叶子曰春秋不书晦朔惟记异与战则书古者谓朔月为吉月恶其始之不能吉也用兵有违晦恶其隂之穷也故震夷伯之庙书晦战于鄢陵书晦陨石于宋书朔战于书朔谨始慎终之道也

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

是月逮是月也不得其日则嫌与上同日也鹢水鸟不能高飞以进为顺退飞犹逆飞也五石

先物近也近者察其形而后知其数六鹢先

数逺也逺者见其数而后辨其物都鄙也自

是而之他矣

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

此公子友也何以言季友犹仲遂始赐族也赐族多矣何以独言季友仲遂季氏后逐君仲氏身弑君世卿强而专国者也叶子曰吾何以知季友仲遂之为赐族欤古者天子以姓氏旌羣臣故舜以禹治内赐姓曰姒封之于夏而氏有夏以四岳治外赐姓曰姜封之于吕而氏有吕天子之氏氏其土也诸侯不得以地与人则不得赐姓与氏故公孙之子氏以王父之字别其宗云尔而大夫之有功德者赐之族或以其氏或以其谥或以其官或以其邑天子命氏则世国诸侯赐族则世官天子诸侯之辨也故众仲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凡族皆死而后赐之者也季子杀叔牙曰公子从吾言必有后于鲁国及其死而立叔孙氏不待孙而称叔孙此以氏为族者也而春秋之世亦有生而赐之族者诸侯讨宋乱取华督赂而立华氏此周之末造也然则友未氏而先见季遂未氏而先见仲非以世卿故志其始赐族而特书之欤

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秋七月甲子公孙兹卒冬十有二月公防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

淮淮夷也

十有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英氏国也

夏灭项

项国也孰灭之公灭也公方在淮则何以能灭项使大夫灭也内不言灭此何以言灭诸侯方与公责淮夷病人于外而公复使大夫灭人于内以公为病矣何以不言大夫非大夫之罪也

秋夫人姜氏防齐侯于卞

何以不言公及公未归也防非矣公未归而专行又非也

九月公至自防冬十有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

伐齐者何纳公子昭也何以不言纳不与其纳也齐侯之夫人三皆无子如夫人者六人生诸公子长曰无亏其三曰昭属昭于宋以为太子其后复欲立无亏齐侯卒而无亏立昭奔于宋宋襄公用是纳昭夫人无嫡则立长纳昭非正也

夏师救齐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以宋师及齐师言宋之主战也

狄救齐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冬邢人狄人伐卫狄何以称人以狄邢也邢尝病于狄而迁夷仪矣卫同姓而复与狄伐之自取灭于卫者也不可曰邢狄伐卫故人狄则邢亦秋也

十有九年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

诸侯有罪执而归于京师者伯讨也故以侯执执而不归京师者非伯讨也故以人执执而言以归者归于其国而释之也执而不言以归者即其所而释之也凡执而不名内未有君也此何以言名执而杀之也何以不言杀之大夫则言杀之诸侯则不言杀之君臣之辞也

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

盟于曹南曹地也何以不言宋公邾人盟于曹非曹之国中曹之南也曹卫邾同于伐齐而不同于战甗卫以狄伐则有辞矣曹邾之不至以纳为非正也宋公强而与之盟故不盟于国中而盟于国外各以其防者来义不足以服之也宋于是复围曹

鄫子防盟于邾巳酉邾人执鄫子用之

鄫子不名恶邾也谓其为虐亦已甚矣故人邾而不名鄫子也用之或曰杀之以祭也或曰血其鼻以祭也

秋宋人围曹卫人伐邢冬防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

防公羊作公防左氏谷梁作防当从二传防者何没公也地齐齐亦与盟也齐小白死五公子争立而齐衰矣陈穆公思小白之德率四国与公而盟焉畏楚之或侵也陈蔡郑皆楚之与国也陈率诸侯以保齐可畏楚之侵而使楚亦与盟不可小白率中国以攘楚公得率楚以保中国乎楚之窥中国自是始矣故四国皆贬而称人公亦没而不得见人诸侯所以人公也

梁亡

有一朝而亡者不幸而人或亡之也有积久而亡者虽幸而人欲存之不得不亡也人亡之可曰亡梁人欲存之而不得不亡不可曰亡梁梁亡而已其所由来者渐矣此梁之所以亡也

二十年春新作南门

南门路门也何以言新作僭天子也因旧而修谓之新有加其度谓之作礼天子五门曰臯门曰库门曰雉门曰应门曰路门诸侯三门曰库门曰雉门曰路门古者谓国门为南门故曰天子听朔于南门之外谓路门亦为南门故成王丧言逆子钊于南门之外鲁得以天子臯门之制为库门应门之制为雉门周公之赐也而路门则有诸侯之门焉新作南门书岂非有加其度而僭天子路门欤故与新作雉门之辞一施之不曰路门天子有路门曰是天子之南门云尔

夏郜子来朝五月乙巳西宫灾

记灾也西宫夫人之宫也天子六寝后六宫诸侯三寝夫人三宫曰东宫曰西宫中宫处乎中

郑人入滑秋齐人狄人盟于邢

狄何以书人以狄齐也卫人伐邢狄以前与邢人伐卫之故请于齐为此盟以谋邢难明年狄遂侵卫复报邢而灭之邢卫之怨以齐为有力则齐亦狄也

冬楚人伐随

二十有一年春狄侵卫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鹿上宋地此宋公也何以言宋人不知诸侯之不宗已而强图霸也齐楚何以皆称人此亦齐侯楚子也知宋公之不足宗而矫从之盟也故皆贬而人之

夏大旱

记灾也夏以月志不雨者未为灾也以时志大旱者歴时不雨而播种不入也

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防于盂

楚子何以先诸侯宋襄公欲图霸而防楚子诸侯推先楚子也楚子先诸侯则何以不贬楚所以正诸侯也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诸侯知宋襄公不足覇则勿防而已防而先楚子遂使楚子得以争中国则宋与诸侯之罪也叶子曰宋襄公可谓不量力矣齐桓公自同盟于幽而霸歴楚文王堵敖未尝与之通至成王立而以人来聘已而连侵伐郑者四年桓公于是遂伐楚虽成王之强以屈完来盟于师则楚服矣然相继八合诸侯而楚不与知成王未可以致则外之而不使得与中国诸侯齿也今襄公一图霸而遽召楚岂以桓公所不能为而已为之乎鹿上之盟公子目夷固知小国争盟之为祸矣楚子伪从之以观其衅而襄公弗悟遂再为此防则宜楚子之所易也故偃然欲与之争中国而不肯为诸侯下诸侯亦莫敢复先焉者盖以王爵推之也襄公乃反从之以相敌则恶在其为霸此楚子所以知其无能为而遂执之欤故春秋不贬楚子而以爵书之以为宋与诸侯之罪而未可以专责楚子也

叶氏春秋传卷九

猜你喜欢
  曾子事父母第五十三·戴德
  春秋皇纲论卷五·王晳
  第九章 21·辜鸿铭
  第七章 10·辜鸿铭
  卷二十六-卷三十【阙】·段昌武
  儒行集传卷下·黄道周
  七法第六·管仲
  商书·西伯戡黎·佚名
  卷前·姚际恒
  士容论第六 任地·吕不韦
  勒令第十三·商鞅
  維摩詰所說經卷中·欧阳竟无
  三十四、智不是道·慧开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念常
  佛说内身观章句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梁栋·唐圭璋

      栋字隆吉,其先湘州人,迁镇江。淳祐二年(1242)生。咸淳四年(1268)进士。选宝应簿,调钱唐仁和尉,入帅幕。宋亡,归武林,后卜居建康,归往来茅山中。大德九年(1305)卒,年六十四。   念奴娇   春梦   一场春梦,待从头、说与傍人

  • 随何赚风魔蒯通·臧懋循

    随何赚风魔蒯通杂剧(元)无名氏撰●随何赚风魔蒯通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萧何害功臣韩信 正名 随何赚风魔蒯通第一折〔冲末扮萧丞相领祗候上〕〔萧相诗云〕

  • 卷八十二·徐世昌

    翁方刚翁方刚,字正三,号覃溪,大兴人。乾隆壬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阅学士,降鸿胪寺卿。重宴鹿鸣,赐三品衔,重宴琼林,赐二品衔。有《复初斋集》。蕴山以近诗寄惠州舟中点定漫书纸尾此事辟如作画然,得意乃

  • 卷486 ·佚名

    张道洽 梅花七律 皎然玉色耿无邻,回首千花总后尘。 数要罗浮山下月,一枝大庾岭头春。 与时无竞抱幽质,於我有情真故人。 众志独清天不管,自临野水照精神。 张道洽 梅花七律 冰氏根苗出涸阴,一

  • 第五十九回 阻内禅左相得罪 入大都逆臣伏诛·蔡东藩

      却说陈友谅僭称帝制,适狂风骤至,江水沸腾,继以大雨倾盆,连绵不已,弄得这班亡命徒,统是拖泥带水,狼狈不堪。大众在沙岸称贺,不能成礼,连友谅一团高兴,也变做懊丧异常。忽接朱元璋麾下康茂才来书,促他速攻应天,愿为内应。茂才

  • 卷之六十·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八月。乙未朔。谕内阁、陆军部奏、陆军第一镇兵丁亟待退伍。请饬查明热河围场放垦情形。以资安插一摺。着内阁归入溥颋请以围场仍归热河管辖前奏。一并会议具奏。  ○又谕、陆军部奏、查核八旗减

  • 一○八八 军机大臣奏遵查四库全书内添改抽挖各书办理情形片·佚名

    一○八八 军机大臣奏遵查四库全书内添改抽挖各书办理情形片乾隆五十年二月十七日遵旨将四库全书内,奉旨添改、抽挖各书,曾否于各分内一律办竣之处,交查该馆。兹据覆称:所有进呈书籍内,奉旨增改抽挖之本,俱经随时改妥覆奏,并

  • 卷六十七·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六十七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索隐孔

  • 一二五 三沈二马下·周作人

    现在要来写马家列传了。在北大的虽然只有两位马先生,但是他家兄弟一共有九个,不过后来留存的只是五人,我都见到过,而且也都相当的熟识。马大先生不在了,但留下一个儿子,时常在九先生那里见着,二先生即是北大的马幼渔,名裕藻,本

  • 卷一百一·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一宋 宋敏求 编政事官制下改太史监为司天台勅加散骑常侍员品诏升中书门下品秋诏减京畿官员制停河南淮南等道副元帅制减京兆尹以下俸钱制减刺史县

  • 卷二百八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八世职表十一镶红旗满洲世职上【一等轻车都尉 二等轻车都尉 三等轻车都尉】一等轻车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 曾子天圆第五十八·戴德

    单居离问于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者,诚有之乎?”曾子曰:“离!而闻之,云乎!”单居离曰:“弟子不察,此以敢问也。”曾子曰:“天之所生上首,地之所生下首,上首谓之圆,下首谓之方,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揜也”“且来!吾语汝。参尝闻之

  • 说民第五·商鞅

    辩慧,乱之赞也;礼乐,淫佚之征也;慈仁,过 之母也;任誉,奸之鼠也。乱有赞则行,淫佚有征则用,过有母则生 ,奸有鼠则不止。八者有群,民胜其政;国无八者,政胜其民。民胜其政,国弱;政胜其民,兵彊。故国有八者,上无以使守战,必削至 亡;国无八者,

  • 张子抄释卷三·吕柟

    明 吕柟 撰理窟周礼第一周礼是周公之书然其间必有末世添入者如盟诅之属必非周公之意葢盟诅起于王法不行人无所取直故要之于神所谓国将亡听于神诗云侯诅侯呪靡届靡究不与民究极则必至于诅呪【释诅呪在诗中亦有之故周

  • 卷一百七十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五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十八学礼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六年诏开贡举兴宗本纪重熙五年十月御元和殿以日射三十六熊赋幸燕诗试进士于廷赐冯立赵徽四十九人进士

  • 建立人间的永久和平·太虚

    ──三十年八月在重庆华严法会讲──一 前言  二 万有的真实相  三 人类的社会性  四 武力唯御暴除害以文化求进化  五 建真民国进大同世一 前言陪都各界人士此次发起追荐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的华严法会

  • 无量寿经序·吉藏

    胡吉藏撰夫法身虚玄非名相之形。净刹妙远绝净秽之域。至妙之门非百是所是。亦非百非所非。真虚之道非有心之所托。亦非无心之所会。非能非所。是秽亦净。以不二而二。有本迹之称。存净秽之教。此是随缘之意应物之门。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九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九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十门品之三十二入。眼入乃至法入。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此是佛经。佛经说。生闻婆罗门。往诣佛所。到已面共世尊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