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哀盐船文译文注释

译文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江苏仪征县运输海盐的船只起火。焚毁的船只达一百三十多条,烧死和淹死的人达一千四百多。当时运盐的船帮都是直达的,东起泰州,西抵汉阳,转运半个中国。仪征联结着各个口岸,那里一排排的桅杆遮蔽了天空,船只绕江停泊,远远望去,仿佛一座城池。这么多人一夜间全都丧了命,被烧成焦枯的干肉。如此残酷的厄运,怎不令人悲伤!

当时,季节接近冬末,万物已停止生长。严冬时极其阴沉的天气凝结,严寒的威力使人冻得发抖,黑色云雾疾速卷来,太阳下山。大家吃饱了,正在嬉戏,宴席上又歌又唱,死气交缠着他们,看上去满脸晦气。黑夜刚刚来临,狂风突起。万千孔穴呼啸,江水震荡,堤岸决口,剧烈的声响发于空旷,水面波涛汹涌,浪峰矗立如山。

正在这时,火灾发生了。木与木相磨擦起火,只见星星点点如血。在火光灼照下,所有的船都成了红色。青紫色的光焰闪烁,飞火烧船,如沸水浇雪,火势蔓延得十分迅速。烈火把天空中的云气蒸烤成了红霞,背阳的阴湿河崖也被烈火烧灼得发焦。因船与船连在一起抛锚停泊,所以都被烧毁沉没。船民纷纷跳窜徘徊于烈火中,火焰映照出他们的头发。痛楚的喊声,狂呼乱叫,以至声疲力竭;或翻来覆去,转身顾盼,惊惶失措,逃生的途径尚未断绝。忽然明亮的火焰腾空高升,腥风吹过,夹杂着吱吱的烧灼之声。等到烟灰浓雾消散,声音最终消逝,躯体毁灭。成千的人都在一瞬间丧失了性命,向人世永诀。鬼魂发散的冤气蒸发,汇合飘游的云气遮蔽了太阳。将到第二天中午时,这股冤气就像迷失了方向一样,飞扬起沙砾,轻快随行。各种衣服碎片,浮在水面的烧焦的木头和炭火的碎屑,漂浮着顺江面而下。到海里也没断绝。

也有一些能潜水、善游泳的人,操纵舟船出神入画。如今冒着生命威胁,去拯救别人,坠入水中,同样被溺死。还有无路逃生的人跳入急流,明知投入水中会被淹死,仍然冒险而企图活命。挟裹惊涛汹涌,拼命地划水,有些人看上去好像爬上了浪颠,但最终又沉没了。这些人虽然暂时逃避免了烧灼的痛苦,但仍然难免一死。鬼魂积聚着哀苦在内心,魂魄不宁而兴妖作怪。十二天以后,死尸漂浮出寒冷的江面,他们侧视而没有闭上眼晴。死者知道亲属来慰告,眼睛伤痛,流血盈眶,向亲人诉说横死的厄运,口不能言,以目示意。人被烧死后,骸体破碎不全,面目焦糊,难以辨认。环绕的人像圈,破损的人像块。口鼻眼耳塞满了尘埃,折断了的肢体也每每缺少一节。可叹形体残缺不全,互不相识的人同葬在一个墓穴里。即使收取一捧燃灰,也难以分辨焚烧后是谁的白骨。唉呀,可悲啊!

人的病死和老死,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妻子和儿女环绕在周围,断气在睡床。为保卫国君而死的勇士,死后可以跻身于君主的宗庙而受到祭祀,那些为国牺牲,身首异处而不屈的人,被奉为烈士而受到祭祀。但这些遇难者却死得没有意义,况且又非善终。老天啊,这些人有何罪过,非得遭受这样的冤屈横死呢?游荡的冤魂不归去,家里的亲人心里悲痛欲绝。他们捧着祭奠亡魂的酒类、食品临江洒泪。天昏地暗,凄凄鬼语。死者的亲人守在亡人身边哭泣徘徊,心里希望能在阴曹地府同亲人相遇。而那些死者的嫡亲子女相互搀扶着,仍然哀声载道。有的全家因大火落水而死,死者的阴灵孤伤无依,没人主管祭祀。多么可悲啊!许多人葬在一处的乱坟,泰厉有祭祀仪式,希望死者的灵魂勉强自己多嚼点吃点,并找些气味相投的鬼一起游乐,希望他们喜欢群游的快乐,而不要兴妖作怪。是人遭遇不吉利呢?还是老天有意降下残酷的灾难呢?为什么会发生这悲惨至极的事故呢?

注释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1770年农历十二月乙卯日。《嘉庆扬州府志》作“乾隆三十六年十月”,《道光仪征县志》记为“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十九日”,时间有异。乙卯,即农历十九日。

仪征:清代时属扬州府,长江下游重要河运转运码头,今江苏省仪征市。

盐纲:明清盐业实行统销,由列名纲册的盐商赴盐场运销。这里指盐纲运盐船。

泰州:盐产地,清属扬州府。

汉阳:今武汉汉阳区。

绾(wǎn)其口:控扼盐运之通道。绾,钩联,绾结。

列樯蔽空:船上的桅杆排列,遮蔽天空。

并命:同时丧命。

郁为枯腊(xī):烤成干肉。郁,通“燠”,烤。枯腊,干肉。

玄冥:主冬令之神。《礼记·月令》:“冬季之月,其神玄冥。”告成:完成使命。此句谓冬令将尽。

穷阴:指极其阴沉之气。李华《吊古战场文》:“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后。”涸(hé河)凝:指阴气极盛,几至凝结。

黑眚(shěng):古代谓五行中由水气而生的灾祸。五行中水为黑色,故称。拔来:突然而来。

歌咢(è):歌呼。《诗经·大雅·行苇》:“或歌或咢。”高亨《诗经今注》:“唱而有曲调为歌,唱而无曲调为咢。”

视面惟墨:脸上呈现晦气之色。墨,黑气。

夜漏始下:黑夜刚来。夜漏,因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故云。

飙(biāo):暴风。

万窍怒号:形容暴风大作,地上千穴万孔都发出吼叫声。

地脉:地的脉络。此指长江。荡决:震荡涌溢。

摩木自生:《庄子·外物》:“木与木相摩则然(燃)。”

星星如血:形容星星之火显明刺目。

睒(shǎn)睒:光焰闪烁貌。

熛(biāo)若沃雪:火焰迸飞入水,如同沸水浇雪一样。熛,迸飞的火焰。沃雪,枚乘《七发》:“如汤沃雪。”

阴崖:阴暗潮湿的堤岸。焦爇(ruò):烧焦。爇,灼热。

连楫:船连在一起。楫,船桨,代指船。下碇(dìng):抛锚。碇,停泊时为稳定船身用的石墩。

焚如以俱没:一起焚烧而沉没。如,语助词。

痛謈(bó):疼痛地呼叫。田田:哀哭声。《礼记·问丧》:“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

张皇:慌张,惊慌。

生涂:生路。

倏(shū):迅疾。阳焰:明亮的火焰。

鼓腥风而一吷(xuè):腥风吹过,发出一种轻微的声音。吷,轻微的气流声。《庄子·则阳》:“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司马彪注:“吷,吷然如风过。”

洎(jì):及,到。

声销而形灭:火灭后,人不但没有喊声,形体也消失了。

焄蒿(xūn hāo):《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注:“焄,谓香臭也;蒿,谓气蒸出貌也。”此指死人的冤气散发。

游氛:游荡于空中的凶气。氛,凶气。

当午:正午。方:方向。

嫖(piāo)疾:轻捷

衣缯(zēng)败絮:指衣服的碎片。缯,丝织品的总称。

查:烧焦的木头。查,同“楂”。

从井有仁:下井救人。此指涉险救人。《论语·雍也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其为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孔颖达注:“仁者必济人于患难,故问有仁者堕井,将自投下从而出之不乎?”

雷渊:有雷神的深渊。《楚辞·招魂》:“旋(xuàn)入雷渊,靡散而不可止些。”

波臣:犹言水族。《庄子·外物》:“(鲋鱼曰)我东海之臣也,君岂有升斗之水活我乎?”

择音无门:找不到避火的地方。音,通“荫”,遮蔽,可以躲避的地方。

急濑(lài):湍急的水流。

濡(rú):沾湿,这里指淹没。

思济:希望得到援救。

隮(jī):上升。

灵台:指内心。《庄子·庚桑》:“不可内于灵台。”

乘:依恃。精爽:灵魂。厉:厉鬼。《左传·昭公七年》:“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于人,以为淫厉。”

出寒流以浃(jiā)辰:谓遇难者的尸体从冰冷的江水中漂浮出来,已有十二天了。浃辰,古代以干支纪日,自子至亥一周为十二天,称之为浃辰。浃,周匝。

睊(juàn)睊:侧目相视的样子。这里说死者死不瞑目。

天属:即天性之亲,指父子、兄弟、姐妹等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抚:抚慰,悼念。

慭(yìn)流血以盈眦(zī):说死者眼眶流血。据说人暴死后,亲人临尸,尸体会眼.鼻出血,以示泣诉。慭,又作“慭”,伤痛。眦,眼眶。

强死:横死,暴死。

意:表情,示意。

焚剥支离:肢体被烧得残缺不全。支离,分散。

漫漶(huàn):模糊不清。

圜(yuán):同“圆”。

玦(jué决):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器。

积埃填窍:尸体七窍充满泥土灰尘。窍,七窍,指口、鼻、眼、耳七孔。

攦(lì)指:手指折断。节:骨节。

狸首:指形体残缺。韩愈《残形操序》:“《残形操》,曾子所作。曾子梦一狸,不见其首,而作此曲也。”

聚谁何而同穴:谓不知姓名的人被同葬在一个坑穴里。谁何,谁人。

然:同“燃”。一抔(póu):一掬,一捧。

乘化:顺应自然规律而死。

妻孥:妻子和儿女。

以死卫上:因保卫国君而死。

用:因而。登明堂:指受尊敬,享祭祀。明堂,古代帝王宣政教、行祭典的地方。

离而不惩:《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不惩,不悔。

国殇:为国事而死的人。

居人:留存者。指活着的亲人。

麦饭壶浆:带着酒饭来祭祀。麦饭,麦子做的饭,引申为粗粝的饭食。

迍邅(zhūn zhān):难行的样子。

血嗣:嫡亲的儿孙。

腾哀:放声大哭。属路:路上接连不断。属,连续。

狐祥:彷徨,徘徊无依之意。《战国策·楚策》:“父子老弱俘虏,相随于路,鬼狐祥而无主。”

丛冢有坎:那些无主的死者在乱葬的坟中也有自己的圹穴。坎,坑,墓穴。

泰厉:死而无后的鬼。《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疏:“曰泰厉者,谓古帝王无后者。此鬼无所依归,好为民作祸,故祀之也。”

强饮强食,冯(píng)其气类:勉强吃点喝点,凭借着鬼友之间的气味相投而度日。冯,同“凭”,凭借。类,一致,投合。这里是安慰鬼魂的话。

尚群游之乐:表示劝勉之词。祭中常用“尚飨”一语,此即仿用。

猜你喜欢
  卷八百九十九·彭定求
  曹彦约·唐圭璋
  熊可量·唐圭璋
  提要·陈廷敬
  ◆贡集贤奎(云林集)·顾嗣立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二齣·谢谠
  楔子·叶小纨
  第二折·王实甫
  易孺·龙榆生
  卷一百十六·王奕清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北京梨园金石文字録》·张次溪
  孙洙词作鉴赏·佚名
  六集 四卷·钱德苍
  第二十九场·田汉
  碧云集卷中·李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结·唐圭璋

      结字次山,号渔社,南阳人。乾道二年(1166),监进奏院。六年州(1170),知常州。七年(1171),提举浙西常平。淳熙九年(1182)知秀州。绍熙二年(1191),四川总领。   浣溪沙   花圃萦回曲径通。   小亭风卷绣帘重。   秋千闲倚

  • 第一折·郑光祖

    (正末秉圭上,开)自今上践祚无为而治,一十五年,王弗幸有疾弗瘳。今筑高台三层,斋戒七日,秉圭祝册,告于太王、王季、文王,愿以臣之身,以代主上之命。未知天只要若何?暗想周家帝喾,顺时积德,至今恰正统,皆顺天意人心,却不曾延其寿算!(唱)

  • 卷七十三·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七十三明 高棅 编五言排律三正始【下】李乂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凤辇乘春陌龙山访故台北宫才尽处南斗独昭回肆览飞宸札称觞引御杯巳观蓬海变谁厌栢梁灾代挹孙通礼朝称贾谊才忝侪文雅地先

  • 读礼通考卷七十二·徐乾学

    丧仪节三十五国恤七太皇太后皇太后丧仪上后汉书礼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崩司空以特牲告諡扵祖庙如仪长乐太仆少府大长秋典丧事三公奉制度他皆如礼仪【丁孚汉仪曰永平三年隂太后崩晏驾诏曰柩将发扵殿羣臣百官陪位黄门鼓吹三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正统十三年秋七月乙酉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遣神乐观道士赍祝币往命所在守臣祭历代帝王陵寝○直隶大名府奏六月淫雨河决渰没三百余里坏军民庐舍二万区有奇男妇死者千余人 上命户部遣官赈恤除其租税○直隶河间

  •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五·刘时举

    宋 刘时举 撰宋髙宗五己未绍兴九年春正月大赦赦文畧曰乃上穹悔祸之期而大金报许和之约割河南之境土归我舆圗戢宇内之干戈用全民命 张浚在永州上疏言燕云之举其鉴不逺金自宣和以来挟诈反覆倾我

  • 卷之九十二·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九十二 传第七十六 扎萨克镇国公珠尔默特策布登列传【今袭辅国公】珠尔默特策布登唐古特人父颇罗鼐以功封郡王爵珠尔墨特策布登弟珠尔默特纳木扎勒嗣後叛诛故不立传雍正八

  • 卷二·杨大雅

    <史部,史钞类,两汉博闻钦定四库全书两汉博闻卷二宋 杨侃 辑黄屋左纛【高帝纪三年】纪信乘王车黄屋左纛李斐曰天子车以黄缯为盖里纛毛羽幢也在乗舆车衡左方上注之蔡邕曰以犛牛尾为之如斗或在騑头或在衡师古曰纛音毒

  • 阿鲁浑萨理传(附岳柱传)·宋濂

    阿鲁浑萨理,畏兀族人。祖父阿台萨理在太祖定西域回来时,随蒙军至燕,后又西还,精于佛学。父乞台萨理,精通佛学之经、律、论三藏。至元十二年(1275)为佛教都总统,拜正议大夫、同知总制院事,又加资德大夫、统制使,年七十而卒。阿

  • 卷三百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三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神宗元丰三年直舍人院吕大防上奏曰臣伏覩七月二十六日手诏以彗出西方责躬引咎敷求谠言以正厥事臣伏读感欷以爲天道

  • 二年·佚名

    (庚子)二年大明永樂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庚子朔,上率群臣,行賀正禮于仁政殿,停百官朝賀。群臣獻鞍馬,各道奉箋稱賀畢,獻方物,又獻遞手帕于恭妃殿。上詣移御所,率百官行賀禮,進表裏、鞍馬,又獻遞手帕于大妃殿。上乃入內獻壽。○大

  • 十年·佚名

    (癸酉)十年清同治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初一日,辛巳。御勤政殿,受百官賀。承候入侍時,藥院都提調韓啓源曰:「卽伏聞大院君敎意,則『中宮殿胎候,幾近彌月。』惟天惟祖宗,所以眷顧垂佑在是,慈聖殿下顒俟之餘,仰供歡悅在是,擧一國小大臣

  • 論衡校釋卷第一·黄晖

      逢遇篇   操行有常賢,仕宦無常遇。賢不賢,才也;遇不遇,時也。才高行潔,不可保以必尊貴;能薄操濁,不可保以必卑賤。或高才潔行,不遇,退在下流;盼遂案:退字涉下文「退在不遇」而誤衍。下句「薄能濁操,遇,在眾上」,與此為對文。

  • 大学衍义卷四十·真德秀

    齐家之要二严内治内臣预政之祸唐宦者传序太宗诏内侍省不立三品官以内侍为之长阶第四不任以事唯门阁守御廷内扫除禀食而已武后时稍增其人至中宗黄衣乃二千员七品以上员外置千员然衣朱紫者尚少宗承平财用富足志大事奢

  • 卷十三·胡士行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三    宋 胡士行 撰文侯之命第三十       周书此篇作于东迁之初以上为成康为文武以下为春秋为战国乃消长升降之交会也文侯之命权犹自天子出夫子犹有望焉故序之书 委靡至鲁隐公

  • 卷三·顾镇

    <经部,诗类,虞东学诗  钦定四库全书虞东学诗卷三宗人府主事顾镇撰王先儒以王风系平王犹以周南召南系二公其失同也周为周之南召为召之南王则涧水东瀍水西之王城皆以地言不应从人立説曲言黍离降风也通志云王为王城东

  • 八 集·佚名

    第一 慈品一 慈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于此处,世尊告诸比丘曰:&ldquo;诸比丘!&rdquo;彼诸比丘回答世尊:&ldquo;大德!&rdquo;世尊曰:二&ldquo;诸比丘!若习于慈心解脱,修习、多习、作车乘、作基、随作、

  • 落霞孤鹜·张恨水

    长篇小说。张恨水著。1931年8月上海世界书局初版。本书描写了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以及男女之间缠绵悱恻的缘分、爱情的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