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陆机传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祖父陆逊,是吴国丞相。父亲陆抗,是吴国的大司马。陆机身长七尺,声如洪钟。年少时有奇才,文章盖世,倾心儒家学术,非礼不动。陆抗死后,他带领父亲的军队当牙门将,二十岁时吴国灭亡,退居家乡,闭门勤学,累积十余年。由于孙氏在吴国,而他祖父父亲为吴国将相,在江表有大功勋,深深感慨孙皓抛弃全部祖业,便评论孙权得天下、孙皓亡天下的原因,又追述自己祖父、父亲的功业,便作了两篇《辩亡论》,其上篇写道:

过去汉朝失去控制,董卓假托王命,祸害京畿,毒害天下,朝纲废弛,王室卑微。于是群雄蜂起,义兵四合。吴武烈皇帝孙坚慷慨于下国,迅速起兵于荆南,权谋纷纭,忠臣勇将争雄,显扬威力则后羿震恐,两兵交战则敌人献上首级,于是扫清宗庙,祭祀皇祖。当时将领像云一样连州兴起,突起的军队跨邑,呼啸呐喊的徒属如疾风驰驱,熊罴般的猛士如雾聚合。虽说军队以义而动,同盟并力,然而都包藏祸心,按兵恃乱,有的军师无谋略律令,对恶贯满盈之敌丧失威力。忠心谋划的勇武气节,没有像这样显著的了。

孙坚死后,长沙桓王孙策以英逸之才命世,二十岁就才华出众,招揽遗老,同他们继承大业。神兵向东挺进,以少敌众,进攻没有能坚守之将,作战则没有敢交锋之敌。诛讨叛贼用德降服,而江外平定;结交豪杰,周瑜为人杰。这两个君子都是旷达敏捷而多有奇谋之士。典雅通达而又聪明圣哲,所以方向相同的人以类相附,意志契合者以义相聚,江东便有很多志士了。要向北进攻中原,诛除违法犯纪者,使帝车回到车库,让天子还归帝宫,辅佐天子命令诸侯,廓清天道复归旧治。战车既已排列,群凶侧目而视。可大业尚未完成,中世而陨落。

我朝大皇帝孙权,以新奇豪放沿袭先帝轨迹,聪慧善谋,从政咨询旧例,立宪考核遗风;而更加笃敬,励行节俭,访问俊杰茂才,好谋善断,把聘礼酬谢给丘园隐士,招贤令往来于路途里巷。所以豪杰闻声寻迹而到来,志士沐浴陽光而鹜集,奇才如车辐凑集,勇士如森林并立。于是张昭当师傅,周瑜、陆逊、鲁肃、吕蒙等人,朝内是心腹,朝外是股肱;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等人奋其声威,韩当、潘璋、黄盖、蒋钦、周泰等人显示才力;文学则有诸葛瑾、张承、步骘的名声使国增光,政事则有欣雍、潘氵睿、吕范、吕岱凭能力担任要职,奇伟则有虞翻、陆绩、张..用风化教义治理国政,出使则有赵咨、沈珩机敏通达获得美誉,历数则有吴范、赵达以吉祥协和大德;董袭、陈武以杀身保卫君主,骆统、刘基以强谏补正过失。计谋无遗漏、举措不失策。所以割据山川,跨有荆吴之地,并且可与天下争雄了。魏国曾经凭借战胜的威力,率领百万之师,乘邓塞的战船,利用汉陰的兵众,快船数以万计,龙腾虎跃顺江而下,锐师千旅,虎步原野,谋臣满室,武将成行,喟然有吞并吴国之志,统一海内之气。而周瑜率领我国偏师的军队,在赤壁战胜了他们,使他们军旗丧失,车迹杂乱,仅仅得以幸免,逃回遥远的北方。刘备也凭着帝王的称号,率领蜀汉之人,凭着险要之势进攻,设千里营垒,立志要报关羽失败之仇,图谋收复湘西之地。而我国陆逊也在西陵挫败他们,使他们军队倾覆,被困然后渡水,死在永安。接着曹操出兵濡须,孙权以水兵围取,摧毁魏兵精锐;蓬龙一战,魏国没有一个车轮回去。因此魏、蜀之将,丧失勇气和锋芒,威势受挫财力匮乏,而吴国安然地坐乘其弊,所以魏国请求和好,蜀国乞求结盟,于是跻身国号,鼎足而立。西边以诵、益之郊为界,北边以淮、汉之水为分;东边拥有百越之地,南边囊括蛮夷之表。于是讲习八代之礼,搜集三王之乐,摄位告诉王帝,公卿拱揖示敬。勇武之臣果敢之卒,循江而守;长槍剑戟,面对战火而奋威。众官尽职对君上规谏,百姓在下各守其业,教化和协边裔,风俗流传遐远。于是让一个使者安抚外域,大象骏马,驯养在外栏;明珠瑰宝耀目于内府,奇珍异宝循迹而至,奇异玩好应声而来。使者驰骋于南方边地,兵车歇息在朔方之野;百姓避免了干戈的祸患,兵马不用在早晨准备。而帝业已经巩固了。

孙权死后,幼子孙亮即位,奸邪恣肆暴虐。景皇孙休始兴,虔诚地修治遗德,朝政无大错,是一位守先王法度的好君主。等到孙皓即位之初,典章刑律未灭,旧臣还在。大司马陆抗以文武之才安于朝廷,左丞相陆凯以耿直尽言规谏,施绩、范慎以刑威公证显名,丁奉、钟离斐以勇武刚毅著称,孟宗、丁碧之徒当公卿、楼玄、贺邵之属执掌宫中机要事,国君即使有毛病,大臣尚且健在。等到末期,公卿死后,百姓便有瓦解之患,朝廷有土崩之兆,历数天命顺应变化而衰微,晋军蹑其运数而发动,士卒在战争中离散,百姓在城邑内奔命,城池还没有藩篱坚固,山川还没有水沟土丘险阻。虽无公输盘的云梯器械、智伯的引水灌城、楚子筑室返耕者的围困、乐毅破济西的军队,可用兵不到十来天,而社稷已经死亡了。即使有忠臣发愤,壮士死节,又怎能救助呢?

魏蜀的将领不是一代所选,太康之战的军队,也没有昔日曹操刘备的徒属,作战守御之道,尚有以往之法,险阻地利条件,依然没有改变,而成功与失败变易,古代与当代改变了旨趣,这是为什么呢?彼此的变化不同,授官者才能殊异而已。

到太康末年(289),与弟弟陆云一道入洛陽,走访太常张华。张华一向重视他的名声,如同旧相识,说:“进攻吴国的战役,获得两个俊士。”陆机又曾到侍中王济那儿,王济指着羊奶酪对陆机说:“你们吴中有什么与此匹敌?”陆机回答说:“千里的莼菜羹,未下的盐豆豉。”当时称为有名的对答。张华把他推荐给诸公。后来太傅杨骏征召为祭酒。杨骏被诛,陆机累次升迁为太子洗马、著作郎。范陽的卢志当着众人问陆机道:“陆逊、陆抗跟你谁近谁远?”陆机道:“正如同你跟卢育、卢王廷一样。”卢志沉默不语。起身后陆云对陆机说:“远邦异域,理当不熟悉我们的祖辈,何至如此计较?”陆机说:“我们的父亲、祖父名扬四海,哪有不知道的呢?”评论者以此评定二陆的优劣。

吴王司马晏出京镇守淮南,任陆机为郎中令,迁为尚书中兵郎,转为殿中郎。赵王司马伦辅政,引荐为相国参军。参与诛贾谧有功,赐爵关中侯,赵王司马伦将要篡位,任命他为中书郎。司马伦被诛,齐王司马礒认为陆机任中书之职,怀疑九锡以及禅诏之文有陆机参与,于是收捕陆机等九个人交付廷尉治罪。仰赖成都王司马颖、吴王司马晏一齐救援疏理,才得以减免死刑,流放边地,遇到大赦才没去。

当初陆机有一只名犬,名叫黄耳,他喜爱它。后来寄寓在京城,很久没有过问家事,便笑着对狗说:“我家久无书信,你能否送信取回消息呢?”狗摇着尾巴叫出声。陆机便写信用竹筒装着系在狗脖子上,狗沿路向南走,便到了家中,得到回信返回洛陽。此后便习以为常。当时中原多难,顾荣、戴若思等都劝陆机回吴,陆机仗着才能声望,志在匡正世难,所以不从。

司马礒既已恃功自夸,受爵位不礼让,陆机厌恶他,便作了《豪士赋》来讽刺他。司马礒不觉悟,而最终失败。

陆机又认为圣明的君主治国,义在实行封爵位建侯国,于是采摘远指,著《五等论》。

当时成都王司马颖推让功劳不自居,慰劳下士。陆机既感谢他救过自己的恩德,又见朝廷屡有变异祸难,认为司马颖必定能使晋室兴隆,于是委身于他。司马颖让陆机参知大将军军事,外职是平原内史。太安初年(302),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起兵讨伐长沙王司马磖,让陆机代理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领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各军共二十多万人。陆机因为家中三代为将,为道家所忌讳,外加客居外地做官,位居群士之上,王粹、牵秀等都有怨恨之心,所以陆机坚决请求辞去都督之职。司马颖不同意。陆机同乡人孙惠也劝陆机把都督之职让给王粹,陆机说:“你是说我要踌躇躲避贼子,正好会招致灾祸。”于是任职。司马颖对陆机说:“如果事情成功,给你封爵为郡公,任台司之职,将军你要努力啊!”陆机说:“从前齐桓公因信任管夷吾而建立九合诸侯之功,燕惠王因怀疑乐毅而失去将要成功之业,今天的事,在你不在我啊!”司马颖左常史卢志内心嫉恨陆机得宠,对司马颖进言道:“陆机自比于管子乐毅,把你比作昏君,自古以来命将派兵,没有臣子欺凌国君而可以成事的。”司马颖沉默不语。陆机开始治军,而军旗折断,内心很厌恶,军队列阵,从朝歌至河桥,鼓声传数百里,汉魏以来,还不曾有过这样盛大的出兵场面,长沙王司马磖奉天子之命与陆机在鹿苑交战,陆机军大败,赴七里涧而死的士兵如同积薪,涧水为此不流,将军贾棱也战死了。

当初,宦官孟玖的弟弟孟超一并被司马颖宠幸。孟超率领一万人为小都督,还未交战,就放纵士兵掳掠。陆机逮捕了主凶。孟超带铁骑百余人,径直到陆机麾下抢人,回头对陆机说:“蛮奴能作都督吗?”陆机的司马孙拯劝陆机杀了他,陆机不同意。孟超公开对众人说:“陆机将要谋反。”又给孟玖写信,说陆机怀有二心,不赶快决战。作战时,孟超又不受陆机管辖,轻易率兵独自进军而覆没。孟玖却怀疑是陆机杀了他,于是向司马颖进谗言,说陆机有异志。将军王阐、郝昌、公师藩等都被孟玖利用,与牵秀等共同证明。司马颖大怒,让牵秀秘密逮捕陆机。当晚,陆机梦见黑车帷缠住车子,手撕扯不开,天亮后牵秀的兵就到了。陆机脱下戎装,穿上白便帽,与牵秀相见,神泰自若,对牵秀说:“自从吴国覆灭,我兄弟宗族蒙受晋国重恩,入朝陪侍帷幄,剖兵符带兵。成都王司马颖把重任交给我,我推辞却没有获准。今日被杀,难道不是命吗!”于是给司马颖写了一封信,言词很凄恻。然后感叹到:“华亭的鹤鸣声,哪能再听到呢?”于是在军中遇害,当时四十三岁。两个儿子陆蔚、陆夏也一同被害。陆机既然不当死罪,士卒痛惜,没有谁不为此流泪。这一天白天大雾弥合,大风折树木,平地积雪一尺厚,议论者认为是陆机冤死的象征。

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达佳丽,张华曾对他说:“别人作文,常常遗憾才气少,而你更担心才气太多。”弟弟陆云曾在给他的信中说:“君苗见到哥哥的文章,便要烧掉他的笔砚。”后来葛洪著书,称赞“陆机的文章犹如玄圃的积玉,没有什么不是夜晚发光的,五条河喷吐流波,源泉却一样。其辞弘达美丽典雅周全,英锐飘逸而出,也是一代的绝笔啊!”他为人所推崇信服竟至这样。然而喜欢交游权贵门第,与贾谧很亲善,由于追求仕进,遭到讥讽。所著文章共三百多篇,一并在世上流行。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四十一 唐紀五十七·司马光
  第七十回 元恶伏辜变生部曲 多财取祸殃及全家·蔡东藩
  春秋别典卷十三·薛虞畿
  卷之一千二百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十七·佚名
  第二三七清册光绪十九年十月十一日一一五○九--五五·佚名
  一二二九 浙江巡抚琅玕奏覆传令陆费墀赔办文澜阁书籍缘由折·佚名
  卷四十五·鄂尔泰
  一〇四 去乡的途中一·周作人
  日本国志序·黄遵宪
  ·论征台壮丁停饷归农书·丁曰健
  读例存疑卷五·薛允升
  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卷六·雍正
  咸丰九年八月初五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四十八·彭定求

        卷248_1 【题刘相公三湘图】郎士元   昔别醉衡霍,迩来忆南州。今朝平津邸,兼得潇湘游。   稍辨郢门树,依然芳杜洲。微明三巴峡,咫尺万里流。   飞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涔阳指天末,北渚空悠悠。   枕上见

  • 卷二十一·唐圭璋

    【乔吉:词作1首】○卖花声和黄子常韵侵晓园丁,报道娇红嫩紫。巧工夫、攒枝饾蕊。行歌伫立,洒洗妆新水。卷香风、看街帘起。深深巷曲,有个重门开未。忽惊他、寻春梦美。穿窗透阁,便凭伊唤取,惜花人、在谁根

  • 卷十五·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十五目録【四十六字】更漏子【又一体】温庭筠【六首】韦庄牛峤【二首】毛文锡顾敻孙光宪【二首】毛熙震【二首】冯延巳【五首】晏殊【二首】晏几道

  • 卷四百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五李德裕李德裕字文饶赵郡人宰相吉甫子也以?补校书郎拜监察御史穆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再进中书舍人未几授御史中丞牛僧孺李宗闵追怨吉甫出德裕为浙江观察使太和三年召拜兵部侍郎宗闵秉

  • 卷三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五十五·脱脱

        史浩 王淮 赵雄 权邦彦 程松 陈谦 张岩   史浩,字直翁,明州鄞县人。绍兴十四年登进士第,调绍兴余姚县尉,历温州教授,郡守张栻九成器之。秩满,除太学正,升国子博士。因转对,言:"普安、恩平二王宜择其一以系天

  • 第二十六回 皇孙北返灵玺呈祥 母后西巡台臣匿奏·蔡东藩

      却说伯颜因诸将争议,复说明本意道:“海都悬军入寇,十步九疑,我若胜他一仗,他即遁去。我拟诱他入险,使他自投罗网,然后一战可擒。诸君定欲速战,倘或被他逃走,哪个敢当此责?”诸将还是未信,复道:“主帅高见,原是不错,但皇孙及太

  • 援广西篇第十一·王闿运

    寇起广西,连十五年乃平。广西财力固乏,又仍被兵寇,公私如洗,民无所安居。闻江南群寇强盛,多受诱惑,及见胁虏,所在成聚,伺隙而出,则必闯湖南。湖南之援广西,非远略也,与其出而拒之,不若入而蹙之之易也。援邻省者入竟或有所取粮,至广

  • ●卷二·王恽

    看古玉器当解其刀刻、碾刻者,刀刻为上,与碾刻盖相去甚远。丞相史公尝收太康墓中玉环,名曰&ldquo;泥湫龙&rdquo;,系昆吾刻也。 唐李廷圭墨法。商台符尝云:&ldquo;向抄合万户用聚星玉版研磨李廷圭墨,求木庵书。研为墨所画,木

  • ◎南海监狱之黑幕·李定夷

    民国六年,广东南海监狱,忽生闹狱事。闻因第三仓囚犯头牛精月,勒诈新进囚徒。时值严寒,各囚家属所送衣食,悉为牛精月截留,与某某均分。新囚乞还粒粟寸缕,皆不可得。邻仓囚犯范云佳,蓄愤已久。特于出作苦工时,检得单髀利剪一枚,暗

  • ◎镇守使延师条件·李定夷

    江苏某镇守使,欲聘一老师宿儒教读其公子。因念吾国旧社会之习惯,视教读先生为至高无上之位置,莫不竭诚尽敬而崇奉之。该使思得一特别改良之崇奉法,大开私宅会议,规定延师待遇法四条。兹以道路所传,得其条例大纲,亟为披露。俾

  • 桂阳王萧铄传·李延寿

    桂陽王萧铄字宣朗,是高帝的第八个儿子。永明七年(489)任中书令,加官为散骑常侍。当时鄱陽王萧锵喜好文章,萧铄喜好名理,被人们合称为鄱桂。萧铄清瘦有冷疾,常常就枕卧床,武帝前去探望,赐给他床帐被褥。他性格偏颇,遇到他兴致

  • 赞阿弥陀佛偈·昙鸾

        昙鸾法师作  南无阿弥陀佛(释名无量寿傍经奉赞亦曰安养)。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现在西方去此界  十万亿刹安乐土  佛世尊号阿弥陀  我愿往生归命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

  • 卷第八·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八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兴道下八祖纪第四十祖天台兴道尊者大法师十一祖天台至行尊者大法师十二祖国清正定尊者大法师十三祖国清妙说尊者大法师十四祖国清高论尊者大法师十五祖螺溪净光尊者大法师十六

  • 卷第二十九·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二十九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六世之五(清源下第五世之三) 【增收】雪峰示众曰。尽大地是个解脱门。把手拽伊不肯入。时有一僧出曰

  • 一九八四·奥威尔

    长篇小说。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1903~1950)著。1985年花城出版社出版。董乐山译。作者原名埃瑞克·布莱尔曾参加西班牙内战并负伤。他把自己视为一个民主社会主义者,十分痛恨极权主义。《1984》这部小说发表于1949

  • 裙钗之战·大仲马

    《裙钗之战》是以小说体栽描绘的法国一段内战史,是大仲马的一部鸿篇巨著。十七世纪中叶,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年幼当政,王太后安娜公主垂帘听政。由于前总理黎世留去世而指定马扎里尼红衣主教继任,加速了法国政经的内外交困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府吴县宦家公子侯韬,生性不好读书,惟贪恋酒色。父

  • 金师子章云间类解·净源

    佛典注疏。宋元丰三年(1080)净源述。一卷。是唐法藏的《华严金师子章》的注释书。据序称,当时《华严金师子章》为“禅丛讲席”所崇尚,但唐代以来的四家注解“或文繁而义缺,或句长而教非”,净源于是根据《搜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