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全序

明故兵部员外郎檗庵高公墓石表

高武部宇泰传

何跋

傅跋

张跋

张序

校例

全序

前武部高公檗庵「雪交亭集」十二卷,桑海间着述也。自甲申以后,分年为纪,至于癸巳而止;又有「特纪」、「附纪」。凡忠臣、义士、烈妇皆有小传,并录其人诗文之有关大节者;而一时哀挽之作有关其人者,亦预焉。雪交亭者,前阁部张公鲵渊之寓亭,在翁洲;其左为梅、其右为梨,每岁花开,连枝接叶如雪。阁部正命,亭亦圮;而浙东亡国大夫睠念不置,故姚江黄都御史梨洲以名其亭于姚之黄竹浦、武部以名其亭于鄞之万竹屿中。武部生平着述极多,其诗、古文词为「肘柳集」,其三度狱中得琴法于华公嘿农为「琴谱」,而所考证乡里故事为「敬止录」;「敬止录」部帙尤巨。今闻氏所作「鄞志」辨黄公林、辨大禹庙,皆本于武部;顾藏于家,无副本,尽蚀于蠹。「琴谱」亦不传,独「肘柳集」尚无恙;而「雪交亭集」手稿在陆先生春明家,虽高氏亦不知有是集也。雍正戊申,予求故国遗事,从陆氏得之,为之狂喜。其后奔走京、洛者十年,乾隆戊午,乃招武部之孙石华观之;石华肃拜手泽,摩挲百遍,潸然涕下。因请钞所有「肘柳集」见遗,以易钞此集;予曰:『诺』。然石华年巳八十,两手不仁;家贫甚,不能蓄写官。虽有此约,未及践也;而石华亦卒。其子以大故,无暇及此,又不肯出其书;将来「肘柳集」之得传与否,尚未可定。则是集也,武部之婆心碧血所成,其可不广钞以传之哉!武部之大节,读是集者,如将遇之。顾所纪止于癸巳,其后如滇中死事诸公、海上从亡诸公尚多,武部卒于康熙初年,当必有「续集」;而今不可得见矣。呜呼!故国乔木,日以陵夷,而遗文与之俱剥落;征文征献,将于何所?此予之所以累唏长叹而不能自已也。

同里后学全祖望撰。

明故兵部员外郎檗庵高公墓石表全祖望

高公讳宇泰,初字元发,改字虞尊。别字隐学,晚年自署宫山,巳而又署檗庵,浙之宁波府鄞县人也;陕西巡抚兼制川北副都御史斗枢之子、光禄寺署丞■〈惠羽〉之孙、广东肇庆知府萃之曾孙,而宋儒万竹先生元之之后。都御史以孤军守郧阳,三御闯贼;语在姚江黄公所作「志铭」。

公为都御史长子,负才名,性地尤忠醇。乙酉六月之役,都御史尚在军;而公辅钱忠介公起兵于鄞,监国手谕奖之,以为不媿江东乔木,版授兵部郎,绾武选。寻以奉使过里门,而江上陷。其时都御史入陕,陕巳内附;还郧,郧亦内附,旁皇无之。念光禄公尚在家,间道来归。而海上诸公方思挥鲁阳之戈,以挽落日句余;遗老呼吸响应,公父子即豫之。丙戌之冬,蜡书自海上至;谋者得之,公首被捕。戊子之夏,华、王事泄,再随都御史囚系。辛卯,几复株累,仅而得脱。壬寅之逮,尤为震撼;虽幸得保,而家巳破。都御史诸弟斗权,字辰四(后改允权);斗魁,字旦中:皆遗民之苦节者,时人并公称为「四高」。

公虽累遭困折,其于故国之感不少衰。尝自序曰:『在昔辛、壬之岁,里中诸名士大会于南湖,华、王其执牛耳者;而予亦以卧子先生所许,滥竽其间。国难以来,华、王得追随范、倪诸老游于虞渊;而余腼颜视息,虽键户屏绝人事以期不负此初盟,然以视亡友,则可耻也!志趣不齐,菀枯随之;向之同社半巳出山,攘攘如也。咸惇面目,守之亦希;不可悼哉』!于是为梓乡耆会,其豫选者甚严;王水功、林荔堂、徐霜皋之徒,仅九人焉。尝曰:『谢皋羽,非易及矣;然而月泉之集,何其会之滥也,得无有妄豫其中者乎!惜不起而问之』!壬寅之在囚也,终日鼓琴。有仁和令者,亦解人也;以虑囚入,闻琴声而异之。及见其壁上所题诗,皆危言;叹曰:『先生休矣』!顾左右曰:『为我具酒饁来』!既至,拉公饮风波亭上;公固辞,令曰:『无伤也』!是日,遂剧饮至漏下,相与赋诗而别。是后,隔一日必至;及公事解,遣人谢之,竟不往谒。

所着有「雪交亭集」——雪交亭者,张公肯堂翁洲所寓,树一梅、一梨,东西相接;公爱之,取以名其集。盖自甲申十九人以后,分年为死节诸公立传,而附诗文于末。

有「敬止录」,则甬上旧闻也;考证最博,如黄公林之讹黄姑林、大禹庙之讹谢女庙。其后闻性道所改正者,皆本之。公有「肘柳集」,乃所作诗文诸种。公生于某年某月某日,宜人某氏,葬于某乡某原。子某、孙某。其「雪交集」手稿,予从陆披云先生书库得之;而「肘柳集」,亦尚存于家。独「敬止录」,残断不复传。

公之太夫人黄氏,先侍郎外女孙也;故高氏于余家为重表。而先赠公兄弟以遗民,尤相睦。公之卒也,墓上之文未备;至是,余始为之铭。其词曰:「墓树垂垂枝指南,朱鸟集之声喃喃;有书早巳出枯函,有铭聊以昭幽潜」。

高武部宇泰传(见「续甬上耆旧诗」)全祖望

高宇泰,字元发,一字隐学,学者称为「檗庵先生」;都御史斗枢长子也。少负志节,雅与华先生过宜、王先生石雁善。

乙酉,南都叙都御史守郧功,荫一子;先生未及授官,而南都陷。钱忠介公起兵,先生请命于其大父,尽输家所有以助军;乃以前荫并叙赞义功,超授尚书武部员外郎,参东江军事。丙戌,奉使还里门,而东江又陷。先生思泛海从故王,以大父年迈不克,乃日从事于田岛之音尘;四方之士趋岛上,必以先生为内主。丙戌冬,蜡书不戒,捕入狱;同事者以贿出之。丁亥,都御史自郧归;时华、王诸公方谋再举兵,先生与焉。共议奉都御史以主军,期有日矣;降臣夫己氏发之,于是父子并入狱。是役也,岌岌不可得免;而宾客又为行贿于大将,以免。于是先生之家尽落,顾其志愈坚、其节愈厉,不以多难少隳也。先生既往来海槎山寨间,庚寅、辛卯之交濒死者又数矣;虽赖宾客游侠之力,然亦徼天幸,卒得生。而都御史二弟所谓辰四、旦中二先生者,其年皆少于先生;其好义、敦尚名节,互相师友,亦互相奔走救援,以自完一门遗民之盛,为东南所未有。更十年为壬寅,岛上降卒入浙东,渐以中土义士姓名告,所连逮数十家;而先生为之魁。巳而诗祸又起,先生复豫焉:于是长系二年。甫出,甲辰又逮入狱,并锢都御史于私室;而先生子奕宣,亦从入狱受系。时辰四为都御史亲橐饘,而旦中所以救先生者甚力,然不得脱。苍水正命,始渐缓。次年,宾客卒以贿出之。方事之殷,先生在狱中弹琴、赋诗、说经,不改其素。有仁和令者,以虑囚至,见而异之;雨中使人载酒,相与共坐风波亭上,留春次韵。时以为令亦贤者。及得出,初无喜色;浙东之人,相与语曰:『是所谓大孟浪者也』!嗣是山海始定,小腆烽烟尽息;先生虽终为梗化之顽而力无所施,乃颓然自放,与方外者游。

先生素不饮酒,出狱后始学之;遂称「酒人」。然其风格嵯峨,不肯轻有交接;遗民中有晚节稍委蛇者,辄绝之。故其心知之契,王常博水功、徐户部我庸、林评事荔堂、周监军自一、毛户部象来而外,无几也。尝曰:『谢皋羽之为人,尚矣。然吾观其主月泉吟社之席,同社至二千余人;兹二千余人者,能保无失行之士在其中?是则可以已而不已者也!夫以王炎午之末路,尚有惭德;况彼二千余人者耶』!闻者为之悚然。董给事幼安从亡,先生匿其子士骧于家;抚之如子,勉以大义。

晚年,辑「雪交亭正气录」十六卷;盖甲、乙以来诸忠小传也。又与林评事辑「甬上正气录」八卷、别辑「敬止录」四十卷,则甬上文献掌故所萃也。又有「礼贯」一书,狱中所作也。其诗曰「野哭集」、「怀游集」、「蓼圃集」、「知生阁集」、「屏山集」,最后合之曰「肘柳集」。尝自言得年六十当死;及六十,竟无恙。次年戊午,无疾而逝。

自东江建国,继以翁洲、又继以林门,吾乡志士如云;然千磨百折、涉历万死,未有如先生之困者;而先生则曰「吾心无日不在牢狱中也」。盖其倔强,至死不变;其可谓之大丈夫矣。先生古文最雄,大略皆辨亡之笔、思旧之音;惜未见其全集也!

何跋

是书首尾剥落不全,庋置书箧久矣。辛亥夏五,课徒之暇,谋改录之。偶阅全吉士「鲒埼亭集」,知是书曾经谢山先生手订;爰即将先生所撰原序并「墓志」录之,弁诸简首。原不分卷次,分年为纪;惟壬辰无纪。其中鼠蚀蠹伤,浸漶模糊,几不可辨。仑学识譾陋,何敢擅加参订!惟仍依其原本录之,而阙其蠹蚀者;字画拙劣,深恐以鲁鱼亥豕见罪。爰跋数语,庶览斯集者可无伏猎弄獐之诮也巳!

咸丰辛亥岁皋月望后八日,甬上后学何树仑谨跋,并书。

傅跋

右「雪交亭集」十二卷,明高宇泰撰。宇泰字元发,晚号檗庵;鄞县人。父斗枢,官副都御史、陕西巡抚。宇泰仕监国鲁王,官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所着尚有「敬止录」、「肘柳集」;事蹟,详全氏祖望所撰「墓表」(见「鲒埼亭集」)。其书荟萃明末忠臣、义士、烈女,各立小传,详略不等;按年分纪,以殉节先后为序。始于甲申,讫于癸巳;又以流离尽瘁、賫志以殁者为「特纪」,初曾迎降、后仍效死者为「附纪」。并载诸人遗着、绝笔,而当时同志哀挽之作亦间及焉。独癸巳纪,只署万曰吉、杨卓然、朱升、余鵾翔名氏,注云:『万曰吉一类未考其详,容续补之』;而于「附纪」末又列余、万二人及蒋德璟行略诗什,未免分隶不伦。似宜稍加厘订,移入癸巳纪中,俾与上文连属,补所未备。

此本乃鄞县黄氏家藏,今春从骏声太守假读,亟命侍史录副,用广流传。惜以钞帙仅存,从未墨版;二百年来辗转袭写,遂致断烂不全。开卷「自序」,即首尾不具;又缺「壬辰纪」一卷,且多空行残篇。加以缮写草率,每纪虽自为一帙,顾漏标卷数洎撰人姓名。此外,错简亦复不少。幸所采诗文,往往见诸各家本集,据以校雠,或刊误、或拾遗;惟无别本可证者,仍付阙如。他若篇目之混淆、字句之颠倒,罔勿反覆紬绎,分别是正;即未能通体完善,第较之原本则大相迳庭巳。

集末有咸丰辛未甬上何树仑跋,各卷亦间附识语。据何跋,旧本原载墓表,当是此本偶遗;宜录「鄞县志」「人物传」一并增入,庶后之读者藉得考见其行谊云。

光绪丁酉天中节,大兴傅以礼节子氏识于三山寓邸。

张跋

据谢山「檗庵高公墓石表」,公讳宇泰,初字元发,改字虞尊,别字隐学,晚年自署宫山,巳又署檗庵;此书自序「隘夫」,又其别字也。「雪交亭集」十二卷,传记之属,宜归「史部」;「续耆旧传」作「雪交亭正气录」十六卷,称名甚是(光绪「鄞志」「艺文」归「史部」)而卷数不合。全序称分年为纪,然壬辰无纪;癸巳仅记万曰吉等四人姓名,注云「未考其详,容续补之」:则似未完之书(「癸巳纪」录席邱僧讥吴梅村诗,亦似不伦)。此书末有何树仑跋语,时在咸丰辛亥;余见之先舅氏刘艺兰先生所,因劝妹夫汤鸿九农部出赀借钞,分装四册,时为光绪壬午。今先舅氏藏书巳归天上,农部殁亦十年矣;孤甥岘亭六月曝书,检以相示。余方搜访吾乡桑海掌故,谋为校刻;而海上二次革命,烽火惊闻。老眼摩挲,忧乱弥甚!

癸丑季夏,蹇叟张美翊记。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 王敬则陈显达·萧子显
  卷三·戴冠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六·佚名
  卷二·温达
  读春秋偶笔·佚名
  秦纪·张居正
  一八一 先母事略·周作人
  十国春秋卷三十四·吴任臣
  侯挚传·脱脱
  枣林杂俎仁集·谈迁
  ●皇朝通典卷四十一·佚名
  潘司空奏疏巻四·潘季驯
  兵饷例·佚名
  譊、妘刑殺人等案·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一十二·彭定求

        卷612_1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石窗】皮日休   窗开自真宰,四达见苍涯。苔染浑成绮,云漫便当纱。   棂中空吐月,扉际不扃霞。未会通何处,应怜玉女家。   卷612_2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过云】皮日休

  • 蔡幼学·唐圭璋

      幼学字行之,瑞安人。生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乾道八年(1172)进士,试礼部第一。绍熙四年(1193),秘书省正字。嘉定元年(1208),试中书舍人。二年(1209),试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历官宝谟阁直学士、提举万寿宫、进权兵部尚书、兼直学

  • 第三十一出 定计·梁辰鱼

    【一翦梅】〔小生生末上小生〕海黑山昏剑气沈。誓奋雄心。未奋雄心。〔生末〕蛰龙困久夜长吟。欲作甘霖。定作甘霖。〔相见介小生〕寡人受怨旣深。劳心亦久。日夜焦苦。思复前仇。今兵甲颇精。粮草初足。欲乘此时伐

  • 第三折·费唐臣

    (马正卿上,开)老夫马正卿是也。自从子瞻学士贬来黄州,又早许久,我常常差人问候。他虽一时被谗,终无大害。况他受知朝廷,必有宣回之日。但本州杨太守度量狭隘,不能济人。又兼是王安石门客,也无周给。我且看如何,再作处置。(下)

  • 提要·杨巍

    【臣】等谨案存家诗稿八卷明杨巍撰巍字伯谦号梦山海丰人嘉靖丁未进士累官吏部尚书赠少保巍敭歴中外居官有能声自跋称幼习举子业不知诗至嘉靖乙夘外补晋臬提学曹忭始导之为诗归田后与山人吕时臣相倡和得诗六百余篇属邢

  • 卷五十一·徐世昌

    吴铭道吴铭道,字复古,贵池人。有《复古诗集》。潘稼堂曰:“复古示余《滇海》诗,山川形胜,摹写如绘,才识志趣,卓荦不群。毅然以古为师,绝去近代卑靡纤巧之习,可谓能自树立者也。”雁峰山上酒送子去江东彭禹峰先

  • 七言巻三十八·洪迈

    七言重阳二首赵 嘏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病酒坚辞绮席春菊花空伴水邉身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琴酒曽将风月须谢公名迹满江湖不知贵拥旌旗后犹暇怜诗爱

  • 卷八十二·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八十二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郭 爱【一首】爱字善理鳯阳人宣宗闻其才召至京病卒赠国嫔【顾言云贵嫔事见淑秀集其自哀古体源出蔡文姬得性情之正】京邸病革自哀脩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

  • 卷三百五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七刘禹锡春有情篇为问游春侣春情何处寻花含欲语意草有鬬生心雨频催发色云轻不作隂纵令无月夜芳兴暗中深七夕二首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一作地】为车机罢犹安石桥成

  • 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班固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原也。昔天下之罔尝密矣,然奸轨愈起,其极也

  • 本纪第五 文帝·沈约

    太祖文皇帝讳义隆,小字车儿,武帝第三子也。晋安帝义熙三年,生于京口。卢循之难,上年四岁,高祖使谘议参军刘粹辅上镇京城。十一年,封彭城县公。高祖伐羌至彭城,将进路,板上行冠军将军留守。晋朝加授使持节、监徐兖青冀四州诸军

  • 一二五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议添派覆校官及功过处分条例折(附条例)·佚名

    一二五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议添派覆校官及功过处分条例折(附条例)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十八日多罗质郡王臣永瑢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仰惟我皇上典学右文,表章经籍。钦奉谕旨,采访遗编。集中外之秘藏,萃古今之著述。搜罗大备,裒

  • 第七章 在苏联 一 疑惧和幻想·溥仪

    飞机飞到赤塔,天差不多快黑了。我们是第一批到苏联的伪满战犯,和我同来的有溥杰、两个妹夫、三个侄子、一个医生和一个佣人。我们这一家人乘坐苏军预备好的小汽车,离开了机场。从车中向外瞭望,好像是走在原野里,两边黑忽

  • 懿安郭太后传·欧阳修

    宪宗懿安皇后郭氏,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孙女。其父郭暧,娶升平公主为妻,而生郭后。宪宗受封广陵王时,娶郭氏为其王妃。顺宗因其娘家为唐室建有大功,而其母向来贵盛,以故其礼数不同于诸妇。她生下穆宗。元和元年(806),进封为贵妃

  • 卷三百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弭盗宋高宗时监察御史郑刚中奏曰臣窃闻张守以江西盗贼未平兵力单寡乞行增戍朝廷降指挥差左护军千人马三百疋听张守节制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五·法藏

    (此尽相海品)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十明品第二十三初释名者。谓妙用自在。委照称明。明用无限寄圆辨十。即带数释也。二来意者。一通论以下五品来意。谓前显证位成满。自下明其胜进行用。又前是位体。此辨行用。又前位内

  • 檀弥离缘品第四十一·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园之中。时拘萨罗国中。有一长者。字昙摩贳质。豪贵大姓。无有子息。祷祀国中一切神祇。求索有子。精诚感神。妇即怀妊。日月期满。生一男儿。躯体端严。世所希有

  • 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佚名

    一卷,清性炅说,海栋编(依驹本印)。收序、上堂、示众、颂古、牧牛颂、联芳、法语、佛书、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