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三十一

列祖提纲录卷第三十一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为住持迁化佛事法语

圆悟勤禅师为佛眼和尚秉炬。如来涅盘日。娑罗双树间。放出三昧火。阇维金色身。有条攀条。无条攀例。故褒山佛眼禅师道播四海名闻九洲。二十年间三据大剎。退席褒岭宴坐钟山。以平生所受用栗棘蓬驱耕夫之牛。以杨岐所付嘱金刚圈夺饥人之食。传持一大事。提振向上机。衲子云从。诸方景慕。岂谓一弹指顷坐断报化佛头。谈笑之间遽失人天正眼。今则乾坤廓落人境萧条。雪映高山风清大野。圆顶后相放万里神光。大众。正与么时。还委悉么。看取亘天红焰里。华发优昙大地春。

为佛真大师秉炬。触目菩提真解脱。顶门正眼耀乾坤。透得生死关。廓然无起灭。佛真大师生平滴水滴冻。勇猛截铁斩钉。举世重其为人。闻见莫不钦叹。内侍丛中跳出。衲僧队里修行。渊圣锡徽名。皇后赐度牒。惊群伏众绝类离伦。将谓万里前程。岂期百年顷刻。今则翻身长往。透出金圈栗棘蓬。顶后圆光。应现无生大火聚。佛真佛真。急着眼。保云程。一炬红光才举处。毗卢顶上任纵横。

为范和尚秉炬。忠臣不畏死。故能立天下之大事。勇士不顾生。故能成天下之大名。衲僧家透脱生死。不惧危亡。故能立佛祖之纪纲。昭觉和尚神机峭拔。智辩滔天。肘臂下有符。顶门上具眼。奋喝散白云底意气。操打破虚空底钳锤。一归锦官。两住雄剎。辟开荆棘路。坐断是非关。接物利生光扬佛日。临岐一着摆拨便行。绝后光前。头正尾正。如今既到者里。可谓世缘毕备。末后殷懃坐断。路头一堆猛火。大众。且道毕竟向什么处去。举火炬云。烈焰亘天留不得。当空宝月镇长圆。

弘觉忞禅师为权和尚火。干将狱底光冲斗。一出丰城万怪降。天宝人间留不住。空遗寒影写澄江。子不谭父德。师岂誉徒贤。恐孤芳之不着。将青史其遂湮。唯我权公长老智足超宗仁能缵绪。初臻觉岸。高升太白之堂。末到牢关。深入山僧之室。闲吸西江水。涓滴无余。直接济北流。滔天有浪。枝叶廉纤。不带瞬视全彰本色之人。偷心毫发。靡容针锥痛下时流之疾。一衲披十周寒暑。半逐飞云。三门绝今世尘嚣。平堆古霰。所以人天四众欣戴真慈。云水方来雅推善导。何意德生魔色。岂期天丧予躬。苦海波心遽尔顿停慈擢。琉璃地上无端拨转夜船。云遮一带峰峦巢迷归鸟。雪覆千湾芦泾岸失行舟。正当今日。指穷於为薪。火传而不尽。一句又作么生道。分形散体周诸国。为瑞为祥遍九垓。

安骨

育王元禅师为澹庵和尚安骨。浙水东头是故乡。黄金台畔忽云亡。虽当明月清霜重。犹见秋花晚节香。恭惟澹庵和尚道重山林名扬海宇。俨先辈之典型。作后人之规矩。风云际会。早尝出世於浮梁。雨露骈繁。屡觐天颜於帝所。分座钟山。荣升玉几。承远召住大慈恩。踞猊床肆谈宗旨。选官利人兼利己。正宣一代而阐扬。岂料数朝而已矣。虽然不灭不生无彼无此。青青翠竹尽是真如。岌岌青山无非妙体。今日归来事若何。全始全终切骨切髓。千古安然梦庵里。

弘觉忞禅师为权和尚安骨。鲸吞水尽露珊瑚。撑起枝枝桂影孤。剎海三千澄后夜。法身端坐大毗卢。白云断处家山。劫壶空中世界。日月双丸回薄。无繇正照旁临。虚闲六户开张。不受森围翠绕。帘垂黄阁逈。帐合紫罗寒。最妙最玄。先圣独推此位。非偏非正。诸佛罕处其中。安下骨龛云。且道者汉以何为功能俨然高踞。雪鬓霜眉从火出。堂堂终不落今时。

起骨

天隐修禅师为达本大师起骨归入龙池塔。海底泥牛衔月走。崖前石虎抱儿眠。吾兄既达元初本。何故淹留在此间。归去来。归去来。故山院里绝尘埃。相逢俱是旧相识。管使吾兄笑眼开。

转骨

天如则禅师为报恩定长老中路转骨。道吾迁塔就石霜。知子莫若父。报恩移骨归天目。家富小儿骄。虽然一种恩情。争柰两家机轴。抚骨云。若不是定动衲僧。侠路相逢放伊不过。

煅骨

密云悟禅师为豁然师弟煅骨。以火炬指骨云。纵然皮肤脱尽。白骨也须火煅。惟我师弟豁然。却具者般体段。以火炬打圆相云。大众会么。撺火炬云。看。

弘觉忞禅师为玄玄其公煅骨。皮肤脱落露真常。那个将身北斗藏。火后依然还入煅。精金要见十分黄。惟我同参其公禅师。丛林卫霍之臣。知识萧曹之佐。始也受生阳羡。饮光之中天降迹。县知佛日当兴。少焉脱白龙池。耶舍之鹿苑皈投。默计法轮定转。所以二十年事先师。朝挈盖暮提缾。恒随步武。五六处襄法社。栉甚风沐甚雨。历尽艰辛。然则丹山出而毛骨权奇。师窟游而爪牙锋利。事应乃尔。理实当然。其柰智困於天刑。神疲於物务。兼之风云未遘羽翮先摧。后先师仅五周。趋寂灭将一纪。於戏。泰岳颓而群峰偃。象王去而象子随。白日不移轮。青山常举足。寒崖一归卧。嗟哉春复春。今则其徒萃章辈深恐异草之横生。谋迁涅盘之大宅。正当移身换步时。如何道得越格超方句。放下骨衬云。红炉一点清嵩雪。梅放香林第一枝。

灵骨入塔

应庵华禅师为此庵和尚入塔。摩酰三眼洞彻无私。末后全提今之是也。故我此庵和尚平生担板不受差排。会尽物我一如。透过生死窠臼。履刀山剑树如步红莲。入镬汤炉炭似登宝所。全体是个大解脱门。更无一丝毫许外物。化缘既毕。借路经过。火光三昧自焚躯。烈焰亘天谁着眼。黄阵灵骨五色璨然。不昧高踪斩新光彩。今日安藏窣堵。坐断溪山。万木生风。千江照月。真灯烈焰。少室增辉。正恁么时。且移身换步一句作么生道。还知落处么。宝印当空妙。重重锦缝开。喝一喝。

密云悟禅师为守元大师入塔。以拄杖指塔云。尽十方世界是个无缝塔。复敲塔门云。且道者一缝作么合煞。以手举露骨送入云。请师兄塞却。

弘觉忞禅师为云门雪大师入塔。以拄杖指塔户云。大众还知者一段因缘也未。若也未知。山僧不免借[浦/女]帔子拜[浦/女]年去也。须弥顶上铁围龛。内有空王月一函。莫谓秋光净如练。佛来相见也垂帘。且道当山堂头和尚到此又作么生。珊瑚枝枝撑着月。千古万古众同瞻。

撒骨

毒海良禅师自遗撒骨法语云。太湖三万六千顷。中有浮图绝正偏。今日遗骸归去也。碧天连水水连天。

安牌

元叟端禅师为别谷和尚入祖堂。白云作丛林纪纲。以达磨居中。开山居左。百丈居右。天下依而行之。丝毫无有紊乱。别谷和尚在兹山为二十六代。捐以此日。居于此堂。晨香夕灯。其永无替。

愚庵及禅师为平山林和尚入祖堂。召大众云。亭亭石塔东峰上。此老初来百神仰。福源浩浩起当湖。千岁岩头飞白浪。宗镜高悬二十年。不啻焰光高万丈。翻身靠倒灵鹫峰。双树悲风撼穹壤。扑碎破沙盆。灭却正法眼。动静绝行踪。去来无影象。是谓眼空佛祖道重王臣。年逾八秩五处住山平山老和尚。指牌云。湖光潋滟山空蒙。觌体全彰大人相。

天童性禅师为前住当山第六十四代仁叟怀禅师生入祖堂。大机大用阐单传。震动东南半壁天。一句不言群象主。威音王佛莫齐肩。某德重丛林道通渊脉。深得西印宗旨。大弘广慈世家。照用则正眼洞明。放行则真风卓迈。发劈箭机以的破的。鼓霹雳舌以空遣空。所以人天自化外道归降。两坐名山法轮大转。回浇漓之末运。续无尽之真灯。希年养高自他具足。且最后一着还居正位。毕竟作么生道。当阳提起破沙盆。佛祖堂中称独尊。

佛涅盘日师送自牌位入祖堂。捧牌位云。三界都来总大梦。十方世界一空洞。为他恐堕断常见。又向虚空中凿空。个汉行脚全无。禅道罔措。坏灭临济正宗。籍没大慧家世。为伊正眼瞎却不能普振真风。故自罪犯弥天。今又预居祖席。我且贬汝异类横身。西州作牛东州作马。衔铁负鞍拖犁拽耙。饶伊要骑便骑要下便下。摇动尾巴天上天下。也只是精灵业识。好与一顿。且道正位端居一句又作么生。喝一喝。遂放牌位。

弘觉忞禅师送密云先和尚入先觉堂。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从上佛祖莫不乘此愿力而受生。顺兹化仪而趋寂。所以我堂头先和尚从无住本建最胜幢。踞寂灭场现人间世。风行六处草偃入埏。金粟峰头蹴踏千千龙象。太白山里变化亿亿鹍鹏。今则法雨既周於此界。慈云将布於他方。天台五百罗汉遮留不住。此会百万人天牵挽莫回。遂独步於南辰。竟藏身於北斗。既然如是。因甚从前鼻头绳索仍落在手里。正恁么时。且道把住即是放行即是。海神知贵不知价。留与人间光照夜。

尊宿遗书至提纲

云盖智禅师黄龙死心和尚遗书至上堂。法门不幸法幢摧。五蕴山中化作灰。昨夜泥牛通一线。黄龙从此入轮回。

龙门远禅师黄龙山死心和尚遗书至上堂。死心心已死。心死死犹生。抝折黄龙角。翻身卧地行。者老子从来翻着襕衫倒携席帽。口头粗慥肚里柔和。检点丛林呵叱学者。虽传晦堂道。爱用云门禅。以骂风骂雨为训徒。以种菜种蔬为作务。兴灾降祸少喜多嗔。愚人见即攒眉。智者点头相许。要去便去。果然作家。腾身元是莫徭人。睡中失却死心老。呜呼哀哉。法门不幸。

黄龙灵源和尚遗书至上堂。昔开正续铭。今示真归告。一路涅盘门。行说皆亲到。明然临济灯。妙唱黄龙道。空海久澄虚。云涛方浩浩。横吞巨海高驾铁船。隐显同源卷舒无际者。其惟灵源乎。禅师居究竟地。住本觉境。虽曰示生。实无生而可示。虽曰示灭。实无灭而可示。明明密密密密明明。真化不移何妨出没。所以遗言作训。真告普闻。能事始终。一期云毕。而某曩岁游方之始邂逅龙舒。许以半面之交。气投分感虽则荆山隐玉已遇良知。尔后[虫*半]腹剖珠登舟获剑。欧峰再会素愿尤谐。欢洽妙期有同符节。自初及此三十年间。理契同风至音无间。夫何遽别。特示遽书。感存念亡。此情弥切。虽然如是。佛佛不思议。不许长住世。大众审思惟。毕竟祇者是。然则子期既没伯牙绝弦。盖伤其无知音尔。况此至道。离见超情莫逆於心。夫何言也。昔人问长沙。南泉迁化向什么处去。沙云。石头作沙弥时参见六祖。云。不问石头作沙弥时参见六祖。南泉迁化向什么处去。沙云。教伊寻思去。师乃呵呵大笑云。会么。水长船高。泥多佛大。共至灵前。不劳观听。

蒋山佛鉴和尚遗书至上堂。恶恶师兄师兄。出在我前。去复我先。恶恶师兄师兄。出在我前。许我并驾而齐肩。去复我先。使我只翼而孤骞。岂不念兹苦海群迷未度。况乃五湖玄学负笈趋筵。遽辞舟檝孰济长川。然佛法道理自有因缘。此盖众生无佑薄福使然。永违丛社。法炬无传。我闻如来双林示灭。又闻达磨只履西迁。佛佛祖祖其道绵绵。况我钟山佛鉴法兄妙机无间出没应缘。去来生死吾何预焉。而某於师门最为深契。在雁序手足相连。义交金石气薄云天。听遗音而何忍。念朽质以非坚。同心共照。夫复何言。尚记得如来灭度。阿难问迦叶曰。世尊传金襕外更传何法。迦叶曰阿难。阿难应喏。迦叶曰倒却门前剎竿着。大众。若无者个公案。生死炽然。白云师翁道。金襕之外复何传。弟应兄呼岂偶然。倒却门前剎竿着。免教伊旧倚墙边。大众。会得么。倚墙边。倚墙边。寂灭光中礼白莲。

大慧杲禅师天童觉和尚遗书至。受书云。古人道。末后一句始到牢关。把断要津不通凡圣。举起书云。者个是天童和尚末后把断要津全提底消息。还委悉么。如未委悉。却请维那分明说破。宣了遂升座云。法幢摧。法梁折。法河乾。法眼灭。虽然如是。正是天童真实说。且道说底事作么生。知音知后更谁知。

密庵杰禅师木庵和尚遗书至。拈香云。大众。还识者尊慈么。虽与我同条生。不与我同条死。稔闻在七闽扬尘兼簸土。凌篦宗风不柰何。今朝喜见清平路。清平路。既见异。竟如何。茶倾三奠。香爇一炉。伏惟尚享。

灵隐佛海禅师遗书至上堂。呼猿洞口。虚空迸裂。鸦飞不度。如行如说。三十三天扑帝钟。打刀须是邠州铁。喝一喝下座。

元叟端禅师天童云外和尚遗书至上堂。举云居膺和尚迁化次问侍者云。今日是何日。者云初三。居云三十年后但云只者是。遂乃端然告寂。师云。云居得曹洞正传。为宗门百世师表。末后全提。因甚一场懡[怡-台+罗]。击拂子云。无缝塔中云匼匝。不萌枝上月团圆。

愚庵及禅师育王石室和尚遗书至并入祖堂上堂。五十三年弄巧成拙。踏破虚空赤脚行。万象森罗笑不彻。大众。个是育王石室和尚末后为人底句子。明如杲日宽若太虚。权实照用俱备。擒纵杀活皆全。可以津济四生。可以梯航九有。蚊子上铁牛。无你插嘴处。卓拄杖云。者里见得。无一处不睹慈容。无一时不闻说法。苟或未然。少间下座普请讽经庄严品位。香烟起处一任观瞻。

笑隐欣禅师金山长溪和尚遗书至上堂。大法既微。赖恢宏於堪忍界内。幻身虽没。当鼓舞於寂灭海中。临济道。不得灭吾正法眼藏。大觉道。我要付与一只箭。良由弘法心重。愍物情深。故有落草之谭。诸人还见金山垂手处么。铁船无底蹋翻去。依旧东山水上行。

灵隐独孤和尚遗书至上堂。灵机绝待不涉去来。妙用无方宁存轨则。大梅闻鼯鼠声。埋没自己。普化索木直裰。诳惑他人。争如我灵隐和尚随缘施设不堕功勋。七十四年光前绝后。直得飞来峰起舞。冷泉亭[跳-兆+孛]跳。诸人还见此老涅盘后大人相么。落落横身三界外。堂堂独步劫空前。

东林古智和尚遗书至上堂。拈兔角杖。敲出佛祖骨髓。握吹毛剑。扫荡今古葛藤。临行道个听末后句。烜赫虚空。如临济灭却正法眼。得三圣直下承当。盘山告众索传真。普化独解翻觔斗。龙翔与么追悼。众中莫有换手搥胸者么。击拂子云。寥寥天地无知己。不听遗音空绝弦。

径山和尚遗书至上堂。昔妙喜祖到蒋山应庵和尚上堂云。天下具大眼目尊宿。惟法叔一人而已。今我径山法叔。再世妙喜也。小侄曾闻於朝请为兹寺开山而未果所愿。遗书忽临。如睹象驾之至。堂堂正体俨金锡之横肩。琅琅法音闻虚空之振铎。四众攀恋不胜哀感。既是生死无间。未免宾主相见去也。传家只个金刚王。留与儿孙作标格。

楚石琦禅师因龙翔昙芳和尚遗书至上堂。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既无是法又无非法。则诸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入般涅盘如梦相似。昙芳老子佛海禅师。屡董名蓝亲承眷遇。方辞径坞即据龙翔。末后光明全身舍利。八斛四斗未足为多。试拈一粒与诸人看。竖拂子云。海神知贵不知价。留与人间光照夜。掷拂子。

了庵欲禅师宣州天宁遗书至上堂。铁牛吼破双溪月。石女含笙悲不彻。鹘眼龙睛总不知。聋子亲闻哑子说。山僧二十年前亲见草庭老子向万仞崖头拾得个断贯索。到处穿他天下宗师鼻孔。及乎应缘而出瑞世天宁。水到渠成风行草偃。又欲用此索穿他天下衲僧鼻孔。化缘既毕奄尔真归。撒手那边全无朕迹。所以道声前非声色后非色。蚊子上铁牛无你下嘴处。山僧今日不免倒行此令去也。少间下座诣灵前烧一炷香点一盏茶。欲与他穿了鼻孔。何故。吃拳须记打拳时。

报国希白和尚讣至上堂。未达境惟心起。种种分别。达境惟心已。分别则不生。於不生法中独露本来面目。直是离相离名绝对绝待。破尘破的透色透声。故我报国和尚得此三昧。两处住山单传正印。扫除邪解扶树此宗。能事既毕撒手那边。末后全提甚生光彩。且道与他摩胸告众椁示双趺是同是别。拍禅床云。羚羊挂角千峰上。更有羚羊在上峰。

仙岩仲谋和尚遗书至上堂。杜城山顶打凤罗龙。黄池水边张虾钓鳖。逗到衣锦还乡。一味斩钉截铁。如今傀儡线索断。五色祥麟步天岸。有伴何妨却再来。了却先师旧公案。且先师公案作么生了。卓拄杖喝一喝。

弘觉忞禅师天童和尚断七复闻显圣尔密弁山久默二禅师讣音。师为安灵设奠云。平地西风起。吹倒空王殿。亦有善法幢。以次相倾淀。慧命尚县丝。人天胡可恋。子细思量着。无如衲僧便。海底泥牛已绝踪。草鞋不用行乡县。休云世界何寥寥。须信皇封成一片。好衲僧。荐不荐。於此犹未达根源。香烧一炷茶三奠。搥胸只得哭苍天。魔王拍手恣欢忭。

护法遗书至提纲

密庵杰禅师施司谏讣音至上堂。风行草偃。水到渠成。信脚与么来。云收雾卷是处皆春。信脚与么去。空澄海湛物我一如。所以道。去来不以象。动静不以心。如是则尘尘剎剎普现威权。盖色骑声纤尘不立。罗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古圣不安排。至今无辙迹。且道司谏施公即今在什么处。良久云。黄梁才梦断。竺国一花敷。复说偈云。昔年相见谈真谛。今日升堂话去来。一念廓然无向背。春光铁树自花开。

请西序头首提纲(两序)

恕中愠禅师请西序上堂。如来藏中不留一法。衲僧门下岂有多端。灵树和尚云。我首座生也。我首座行脚也。一字不着画。会么。不见道。客来无茶点。蒿汤备礼仪。

月江印禅师请头首上堂。善哉三下板。知识尽来参。既善知时节。我今不再三。古人与么道。大似按牛头吃草。云峰则不然。善哉三下板。收足上蒲团。脊梁生铁铸。透过祖师关。一气转一大藏教。背手拈却须弥山。七处征心无心可觅。八还辨见无见可还。梦入天宫犹未醒。金鸡飞上玉栏杆。

笑隐欣禅师请头首上堂。腾今耀古。摩酰正眼洞明。鍜圣镕凡。向上钳锤妙密。定佛祖纲宗之句。须是其人。展主宾互换之机。要求作者。所以道。作大厦非一木能成。涉巨川岂一棹可济。直得照用同时。星飞电卷。人境俱夺。玉振金声。正恁么时。诸人鼻孔在山僧手里。且道山僧鼻孔在什么处。掷拂子云。一任横拖倒拽。

请两堂首座

真净文禅师请首座维那典座上堂。三德六味施佛及僧。香积厨中善调在手。三世诸佛向砧槌上声声相应。且道相应个什么。良久云。问取堂中第一座。

请首座典座及逍遥和尚来上堂。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昨日监院名。今朝首座号。缘应百千般。立处头头妙。典座把杓柄。一一临时料。众口若能调。逍遥同一道。诸法立处今已彰。作么生说个不动真际底道理。喝一喝下座。

请首座上堂。一番新。一番旧。新旧相资要成就。诸禅德。且道成就个什么。为成就佛事耶。成就道场耶。成就丛林耶。若与么成就。岂有教外别传。乃拈拄杖云。此为复是教内教外。是新是旧。不得唤作柱杖。便成就取好。遂掷下下座。

圆悟勤禅师请首座上堂。合千差。包万有。齐往来。印古今。混有无。一生死。举不犯之令。行不言之教。齐不齐。平不平。於此建立。於此辨明。於此纪纲。於此表帅。何法不容。何事不成。何德不圆。何心不契。且风行草偃一句作么生道。为山登九仞。捻土定千钧。

元叟端禅师请首座上堂。有际天之云涛。可容吞舟之鱼。有九万里之风。可负垂天之翼。建法幢。立宗旨。苟非其人。安任其事。拍禅床云。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恕中愠禅师请首座上堂。开凿人天眼目。挽回上古风规。坐断情尘意想。不落玄妙机关。斩新日月特地乾坤。须是其人堪任其事。灵树虚第一座而待云门。盖为此也。拍禅床。莫怪渠侬多意气。他家曾踏上头关。

愚庵及禅师请昌国吉祥亨子元充首座上堂。临济建立黄檗宗旨。普化尽力成褫无端。仰山道。此人有头无尾有始无终。山僧昔年承乏海山。子元横身辅佐。兹者备员宕寺。又荷分座说法。却不似仰山道此人有头无尾有始无终也。谛观佛祖。各各出兴随方化导。莫不全宾全主全主全宾。大用齐彰大机普应。流通正法眼藏。显示涅盘妙心。直得云行雨施水到渠成。还他过量人堪任过量事。卓拄杖云。龙得水时添意气。虎逢山色长威狞。

笑隐欣禅师请首座提点兼谢吉祥崇教二长老上堂。擘开泰华。巨灵谩逞其威。百步穿杨。由基未为中的。所以接云门嗣雪峰。指临济参黄檗。睦州眼里无筋。拽耙牵犁种田博饭。杨岐腕头欠力。龙翔寻常不敢轻意用人。不及用时以一当百。如汉高不善将兵而善将将。非惟纪纲丛林。要作后来榜样。更有难弟难兄来往更酬迭唱。不妨打凤与罗龙。龟毛结网三千丈。

牧云门禅师请首座上堂。日南长至。节屇书云。天心复见。扶阳抑阴。紫罗抹额绣裙腰。甚生标致。赫赤布裙无来替换。家无滞货不发。所以烹金琢玉须资作有钳锤。荷教扶宗全仗本色兄弟。挥佛日於西垂。回狂澜於既倒。岂不是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你大众还见么。物宜求新。楼前海棠花开却。一朵两朵。人宜求旧。即日堂中第一座。少渠不得。且阿那个是第一座。卓拄杖云。苏州有。

留首座

圆悟勤禅师留首座上堂。古道坦然。真规不坠。纪纲得所。表帅得人。内肃外宁。安家乐业。以大千界为一真境。以十方佛同一舍那。文殊普贤交光相罗。观音弥勒擎拳合掌。临济德山互相赞成。白牯狸奴了无向背。可以演无生曲。唱太平歌。且超情离见一句作么生道。木人把板云中拍。石女含笙井底吹。

虎丘隆禅师留首座上堂。田地稳密。鬼家活计。从空放下。坐井窥天。虎丘门下不说老婆禅。只要诸人眼横鼻直。三十年后免得敲砖打瓦。何故。物宜求新。人宜求旧。不起於座现诸威仪。且道出格一句作么生。良久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请藏主侍者

南石琇禅师请藏主维那侍者上堂。一大藏教是个切脚。直指单传秦时[车*度]轹。国师唤侍者。净地何必抛泥沙。兴化打克宾。瘥病岂假驴驮药。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却你拄杖子。

请藏主侍者上堂。少林心印触处昭彰。衲子生涯随时施设。侧身对客原梦度茶。擎叉辊球卓牌打地。一一全体全用。着着迈古迈今。十地菩萨尚颟顸。四果声闻应罔措。径山者里又且不然。含晖亭上圣沧溟。凌霄峰头挹南岳。

愚庵及禅师请侍者诸山客至上堂。一叶落。天下秋。法身须透闹啾啾。定光金地遥招手。智者江陵暗点头。唤侍者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句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且道与上来说话相去多少。良久云。若也不会。问取诸山和尚。

恕中愠禅师请侍者上堂。赵州与文远。斗劣不斗胜。老大不识羞。相席还打令。致使明眼人。无由辨邪正。邪正既不辨。转转成毛病。瑞岩百不能。爱用无星秤。称起太虚空。锱铢无欠剩。以此为瑞为祥。以此为坑为阱。断衲僧之咽喉。续佛祖之慧命。

请东序知事提纲(监寺 提点 典座)

真净文禅师请知事上堂。至道无难。惟嫌拣择。岂可以亲疎好丑择而然后用之。要用便用。入到手中土作黄金。抛来掷去满目光辉。也要众人见。诸德又作么生。不拣择好丑而用之。喝一喝下座。

笑隐欣禅师朝廷降给斋粮并请监寺典座上堂。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杨岐金刚圈十分光彩。东山铁酸馅百味具足。若是知恩报恩。不妨大家受用。且道受用个什么。几片白云横谷口。数声寒雁起沧洲。令人苦忆寒山子。红叶断崖何处秋。

了庵欲禅师请提点上堂。杨岐栗棘蓬。东山铁酸馅。多处添些子。点即不到。少处减些子。到即不点。万机俱赴。八面玲珑。一句全提。风行草偃。击拂子。龙得水时添意气。虎逢山色长威狞。

保宁勇禅师上堂。十方梵剎。事同一家。量才补职。买帽相头。衲僧家一日二时向长连床上开单展钵拈匙把筯。欠个什么。糊饼馎饦糖糕馂饀乃寻常茶饭。虽然如是。且道杓柄在什人手里。若也知得。一任恣意餐啜。若也不知。今日请新典座。

密庵杰禅师请典座上堂。举夹山在沩山充典座。沩山一日问。今日堂中吃甚菜。座云两年同一春。山云如法修事着。座云龙宿凤巢。师云。柄霸在手纵夺临时。敲磕将来百味具足。其中只欠一味。且道是油是酱。若检点得出。华藏功不浪施。其或未然。更听重下注脚。辅弼宗门有老成。一番提掇一番新。咬姜呷醋知咸淡。便是丛林过量人。

元叟端禅师请典座上堂。草木衰谢。春至自荣。众生颠倒。妄尽自觉。僧问三平如何是有漏。平云笊篱。如何是无漏。平云木杓。乱走衲僧。一任图度。

列祖提纲录卷第三十一

猜你喜欢
  大乘玄论 第二卷·吉藏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佚名
  卷第二十三·佚名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五·弘储
  卷二百一十二·佚名
  梦东禅师遗集·彻悟
  不可高推禅宗藐视教典·印光
  大意经全文·佚名
  顿渐品第八·释法海
  如净和尚语录卷下·文素
  卷第一·李遵勖
  远离讥嫌品第九·佚名
  卷第六(从第十一经至第十六经三纸)·澄观
  卷第十一·佚名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二·宗密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十三 张籍【字文昌苏州人】 宛转行 华屋重翠幄绮席雕象牀远漏微更疎薄衾中夜凉炉气暗徘徊寒灯背斜先妍姿结宵态寝觉幽梦长宛转复

  • 卷四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十三李百药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七岁能属文隋时袭父德林爵为太子通事舍人兼学士炀帝衔之夺爵还乡里唐太宗重其名拜中书舍人授太子右庶子卒谥曰康百药藻思沉郁尤

  • 卷一百二·志第六十九·柯劭忞

      ○刑法上 刑律上   元之刑法,论者,谓得之仁厚,失之纵弛;是不然。蒙古初入中原,百司裁决率依金律。至世祖,始取见行格例,颁之有司,为《至元新格》。然帝临时裁决,往往以意出入增减,不尽用格例也。其后挟私用谲之吏,夤缘放

  • 第七十六回 山东圈剿悍酋成擒 河北解严渠魁自尽·蔡东藩

      却说捻众自任柱死后,推赖文洸为首领,文洸激厉众捻,为任柱复雠,自赣榆县奔至海州,收拾余烬,再图大举。会清军营内又添了一员郭松林,郭向隶李督麾下,平苏常有功,应七十二回。任福建陆路提督,前时因病乞假,此番病愈来营,由李鸿

  • 卷之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列传卷第二十七 高丽史一百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尹桓。○尹桓军簿判书秀之孙也。 忠肃时拜护军。 忠惠立授代言。 忠肃在元复位党狱起囚桓于巡军夺告身杖流海岛遂亡入元。 桓尝与曹益淸执忠

  • 卷七十一·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七十一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索隐

  • 提要·王世贞

    臣等谨案弇山堂别集一百卷明王世贞撰世贞字符美号弇州山人太仓人宣大总督忬之子嘉靖丁未进士厯官南京刑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文苑传其书専载明代典故凡盛事述五卷异典述十卷竒事述四卷史乗考误十一卷表三十四卷分六十七目

  •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四·允禄

    雍正四年正月二十六日奉上谕嗣后各部院大臣及旗下大臣等凡面奏事件一应所降谕防俱着缮写底稿交与奏事人等令其登记档案特谕雍正四年正月二十九日奉上谕从前因八旗亏空钱粮之人甚多朕特施恩从宽办理不得以此为例嗣后凡

  • 公孫龍子·公孙龙

    趙人 公孫龍 著跡府第一〈府聚也述作論事之跡聚之於篇中因以名篇〉公孫龍六國時辯士也疾名實之散亂因資材之所長為守白之論假物取譬以守白辯〈物各有材聖人之所資用者也夫衆材殊辯名恃所長更相是非以邪削正其賞罰不

  • 大学衍义卷三十九·真德秀

    齐家之要二严内治内臣忠谨之福春秋左氏传僖公二十四年晋文公既入【文公重耳也】吕郤畏偪【吕甥郤苪惠公之臣畏为文公所偪害】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寺人内官披其名也】公使让之且辞焉【辞不见】曰蒲城之役君命

  • 卷五百八十八·佚名

    △第十二净戒波罗蜜多分之五尔时世尊告舍利子,汝能如是安住妙智。谓如实知如是菩萨取著净戒有所毁犯。如是菩萨不取著戒无所毁犯。时舍利子便白佛言:我信如来应正等觉所说妙法起如是智。非我自能作如是说。如我解佛所说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四·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瞿昙弥记果经一卷 慧琳  瞻波比丘经一卷 慧琳  伏氵㸒经一卷 慧琳  魔娆乱经一卷 玄应  弊魔试目连经一卷 慧琳  赖吒和罗经一卷 玄应  善生子经一卷 慧琳  数经一卷

  • 指月录卷之五·瞿汝稷

    六祖下第一世 ▲南岳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唐仪凤二年四月八日降生。有白气上属天。太史奏之高宗。宗问。是何祥乎。对曰。国之法器。不染世荣。宗传敕金州太守韩偕。亲往存慰。年十岁。惟乐佛书。有玄静三藏。告师父

  • 附录一:《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境 色阴十魔·印光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1],动静不移,忆(识忽起)忘(识忽灭)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2],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3],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暗,名色阴尽。是人则能,

  • 卷第二十八·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二十八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净土立教志第十二之三往生高尼传法盛。居金陵道场寺习十六观想。一夕礼像。遇病假寐。见大士乘杂华云出宝色光前来相迎。时诸尼款门问疾。咸见光明迸溢。盛曰。佛及菩萨放

  • 剪灯余话·李昌祺

    传奇小说集。四卷二十篇,另附《还魂记》一篇。明李昌祺撰。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李昌祺,名祯。生于洪武九年(1376年),卒于景泰三年(1452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一说元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曾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