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五

列祖提纲录卷第二十五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即入院日请开堂提纲

五祖演禅师海会入院开堂。问答毕乃云。问话且止。夫第一义适来若於四面槌下荐得。千圣不能近。祖师言不到。天下作者拱手归降。何也。况第一义本来清净不受诸尘。如何说得。同道方知。今日放过一着。向建化门中别作个解话会。是以绍先圣之遗踪。称提祖令。为后学之模范。建立宗风。若非当人曷能传授。(谢词不录)乃云。陈谢既毕。不可空然。有一颂举似大众。日暖风和花正开。七重山锁白云堆。翻思城市繁华处。又出松门步一回。

梦庵信禅师万寿入院上堂。渊默难明。旁求可显。即事造理。随处圆。成虽万变之有殊。且一真而不别。所以道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既能如是。何待三祇果满万行因圆。渐证无生方成正觉。便能高超世表独步大方。任运升腾随缘自在。然后和光同尘周旋五趣。出生入死接物应机。利乐有情报恩酬德。然虽如是。且如皇恩圣德又作么生报。良久云。一炷香云腾碧汉。愿王圣寿与天齐。是事且置。某丛林日浅道业荒芜。只欲随众延时。曷有利生之望。兹者伏蒙军使承议付以疏帖令於当寺住持。实媿非才诚难当克。即将此日开堂少善恭为祝延今上皇帝圣寿无穷。玉叶金枝长芳永茂。军使承议阖郡采僚惟愿永佐圣君常居禄位。诸院宿德僧职名员勤旧高人满筵清众举郡檀那随喜众信。伏愿般若光中常相会遇。久伫众慈伏惟珍重。

雪岩钦禅师龙兴入院上堂。少林一曲五传至于六祖。山深水寒发太古之清音。调翻南岳九世至於慈明。唱高和峻奏绝听之希声。所以佛法盛於江西湖南。恢恢然浩浩然。不可得而名焉。岂料三百年后土旷人稀道随时变。黄钟大吕寂而不作。郑音卫向亦乃不闻。钦上座固无长处。既在浙江那畔。被一阵业风吹到潭州城里。只得改声换调。向十字街头重翻此曲去也。且道是何节拍。击拂云。万年欢。复举赵州三佛。师拈云。揭示如来正体。发明向上宗猷。赵州固是好手。只是不合强生节目。新龙兴见处又且不然。金佛度炉。木佛度火。泥佛度水。真佛[妳-女+口]。切忌话堕。忽有个汉出来道。你恁么说正是强生节目。拍膝一下。将谓无人证明。

道林入院上堂。老屋半千间。启煅圣煅凡泼天炉鞴。乌藤六七尺。振乃佛乃祖坠地宗纲。风高月冷海阔山遥。逆顺卷舒纵横在我。有时恁么。有时不恁么。家家门首透长安。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处处绿杨堪系马。只如高超物表不堕见知。毕竟如何是六国晏清一句。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复举保寿开堂公案。师拈云。一收一放。有主有宾。盖是寻常茶饭。就中保寿三圣犹较一着。且如何见得。若无举鼎拔山力。千里乌骓不易骑。

护圣入院上堂。皇图更统。佛运亦新。四海八蛮咸倾化日。穷岩绝壑共舞阳春。竖起拂子云。直得拂子头上百亿毫端示现百亿国土。莫不梯山入贡率土来宾。击拂子一下云。同转如来正法轮。复举法灯开堂话。师拈云。跨灶起家。法灯是则好手。其柰自身不了殃及祖翁。若是新护圣。欲了先师公案别有人在。且道是阿谁。乃喷啑一下。

光孝入院上堂。伏虎岩前。骆驼桥畔。有一句子。去来不以象。动静不以心。直得囊藏大地。该抹古今。三世佛望风敛影。六代祖却步沉吟。钦上座固是向文彩未彰以前和声嚼碎。忍俊不禁。且听拂子点头自许。临风对月流出胸襟。击拂子云。四海五湖归至化。更看比屋是黄金。复举兴化和尚云。三圣道。逢人则不出。出则便为人。与化则不然。逢人则出。出则不为人。师拈云。二大老所谓一条拄杖两人舁。被天宁抝作两橛了也。以拄杖倚左边云。且听各自平分。

仰山入院上堂。日中一食。夜后一息。只得其体。不得其用。锄一片畬。下一箩种。只得其用。不得其体。假使掀翻大地拨转晨昏。体用双全人法双泯。在我临济门下正是万里望崖州。大远在。如何见得。皇风荡荡皇天阔。和煦发生晴昼长。复举兴化道。三圣云。我逢人则不出。出则便为人。兴化则不然。我逢人则出。出则不为人。师颂云。弄晴微雨湿春风。柳自青青花自红。寄语游人急回首。歌楼不在画桥东。

尼无着妙总禅师入院上堂。宗乘一唱。三藏绝诠。祖令当行。十方坐断。二乘闻之怖走。十地到此犹疑。若是俊流未言而喻。设使用移星换斗底手段。施搀旗夺鼓底机关。犹是空拳岂有实义。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灵山付嘱俯狥时机。演唱三乘各随根器。始於鹿野苑转四谛法轮度百千万众。山僧今日与此界他方乃佛乃祖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现前四众各转大法轮。交光相罗如宝丝网。若一草一木不转法轮则不得名为转大法轮。所以道於一毫端现宝王剎。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乘时於其中间作无量无边广大佛事周徧法界。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步游弥勒楼阁。不返闻入观音普门。情与无情性相平等。不是神通妙用亦非法尔如然。於此倜傥分明。皇恩佛恩一时报足。且道如何是报恩一句。天高群象正。海阔百川朝。

尼妙道禅师开堂云。问话且止。直饶有倾湫之辩倒岳之机。衲僧门下一点用不着。且佛未出世时一事全无。我祖西来便有许多建立。列剎相望星分派列。以至今日累及儿孙。遂使山僧於人天大众前无风起浪。向第二义门通个消息。语默该不尽底弥亘大方。言诠说不及处徧周沙界。通身是眼觌面当机。电卷星驰如何凑泊。有时一喝生杀全威。有时一喝佛祖莫辨。有时一喝八面受敌。有时一喝自救不了。且(道那一喝是生杀全威。那一喝是佛祖莫辨。那一喝是八面受敌。那一喝是自救不了。若向者里荐得。堪报不报之恩。脱或未然。山僧无梦说梦去也。拈起拂子云。还见么。若见。被)见刺所障。击禅床云。还闻么。若闻。被声尘所惑。直饶离见绝闻。正是二乘小果。跳出一步盖色骑声。全放全收主宾互换。所以道。欲知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敢问诸人。即今是甚时节。荡荡仁风扶化日。熙熙和气助升平。掷拂子下座。

松源崇岳禅师上堂。大凡扶竖宗乘。须具顶门正眼。悬肘后灵符。只如宝寿开堂。三圣推出一僧。宝寿便打。三圣道。恁么为人。瞎却镇州一城人眼去在。宝寿掷下拄杖便归方丈。二尊宿等闲一拶一挨。便乃发明临济心髓。只是不知性命总在者僧手里。还有检点得出者么。昔年觅火和烟得。今日担泉带月归。

无准范禅师住径山入院上堂。灵山指月。曹溪话月。递代相传。证龟成鳖。范上座寻常有一张口。挂在壁上未曾动着。今日无端入者行户。事到如今只得东簸西簸。未免拈起多年历日。於中点出些子悞赚处说似诸人。且要郭大李二邓四张三知得江南两浙春寒秋热。虽然如是。黄河三千年一度清。

天目礼禅师广寿入院上堂。从上来事逈绝名模。列祖出兴卒难启口。迫不得已向第二义门拈椎竖拂棒喝交驰。或擎叉或辊球。或拽石或搬土。礼上座寻常横草不敢拈。竖草不敢踏。今日被人推出。不顾危亡露个消息。使诸人知道眉毛在眼上。竖拂子云。千峰势到岳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复举玄绍二上座参乌臼。臼问二上座发足甚处。玄云江西。臼便打。玄云久知和尚有此机要。臼云。汝既不会。后面个僧抵对看。绍拟近前。臼便打云。同坑无异土。师云。人人尽道乌臼用处如烧尾霹雳。殊不知性命落在二僧手里。似败阵将军投戈散地。

愚庵及禅师隆教入院开堂。海日高明。海天空阔。峰峦海涌。楼阁天开。头头无上妙门。在在金刚正体。诸佛出世以讹传讹。祖师西来将错就错。一大藏教诳赫闾阎。明眼衲僧自救不了。但能无心於事无事於心。便见尧风荡荡舜日熙熙。天清地宁民康物阜。山僧道薄人微。远承院命。三江九堰航海梯山。为国开堂举扬宗旨。无一丝毫瞒诸人。诸人亦无一丝毫瞒山僧。冀各存诚共相委悉。复举僧问百丈如何是奇特事。丈云独坐大雄峰。僧礼拜。丈便打。师云。大小百丈只好无佛处称尊。今日忽有问新隆教如何是奇特事。但对他道。汝等皆当作佛。他若礼拜。更向他道。但办肯心。必不相赚。

普慈入院开堂。道业无成愧昔贤。行藏去住谩随缘。自怜宿债难逃避。又向沧溟驾铁船。其柰大法陵迟时当象季。新长老用尽神通又且如何施设。敢请文殊普贤为普慈打篙摇鲁。势至观音张帆把柁。见前胜流交相唱和。但能同德同心自然无可不可。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直教尽十方尘毛剎海愚痴下劣贫苦疲乏秽恶不净众生。任运流入萨婆若海为依为怙。正与么时。且风恬浪静共乐清平一句又作么生道。竖拂子云。天高群象正。海阔百川朝。

净慈入院上堂。皇皇南宕胜觉场。奕奕永明高广座。山僧才疎德薄。岂敢跻扳。然遇缘即宗。难为辞让。湖光潋滟山色空蒙。廓示真如境界。宗镜高悬慧日朗耀。恢张少室风规。一一腾今焕古。头头玉转珠回。直得释迦弥勒共乐尧年。文殊普贤同倾舜日。虽然如是。犹未拨动向上一窍在。喝。干戈才偃息。四海乐升平。师复举当山智觉禅师示众云。欲识永明旨。门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风吹波浪起。师云。诸人还见祖师么。卓拄杖云。要识是非。面目现在。

径山上堂。通上彻下逈绝罗。笼匝地普天了无朕迹。识不可识智莫能知。一自拈花微笑面壁安心。但见五叶流芳千灯续焰。体究将来。总是强生节目。直饶上无扳仰下绝己躬。常光见前壁立万仞。何异癞马系枯桩。黑牛卧死水。借使斩新日月逸格风规。氷棱上度过九曲。剑刃上拾得全身。正好朝打三千暮打八百。岂不见云门大师道。尽乾坤大地无纤毫过患犹是转句。不见一色始是半提。须知更有全提时节。虽然。一向与么去。法堂上何啻草深一丈。官不容针私通车马。五峰突兀双径回环。大觉国师愿力宏深。孚佑龙王净缘际会。维禅林之首剎。实天下之名山。不妨与诸人高挂钵囊抝折拄杖。直得八方宁谧万姓歌谣。鸦鸣鹊噪总契真源。风动尘飞皆明佛事。扬不扬之正化。报不报之深恩。正与么时。且开堂祝圣一句如何举似。击拂子。黎元顿息三灾劫。睿算延洪亿万春。复举僧问当山諲禅师。掩息如灰时如何。諲云犹是时人功干。僧云干后如何。諲云耕人田不种。僧云毕竟如何。諲云禾熟不临场。师云。諲禅师与么答话。劳而无功。者僧若是个汉决不依他作解。后来应庵和尚道。凤阁香沉。雪巢夜冷。半窗明月。和气蔼然。正与么时。且道归宗与径山还有相见分也无。喝。直饶相见。也是虾蟆窟里作活计。要见四方八面逸格变通。别着个眼始得。新径山莫有长处么。拍禅床云。敲出凤凰五色髓。击碎骊龙明月珠。千古华山山脚下。只应潘阆倒骑驴。久立珍重。

楚石琦禅师福臻入院上堂。未离兜率已降王宫。未出母胎度人已毕。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老和尚说心说性举古举今。总是无风匝匝之波。实情好与二十拄杖。新福臻今日不是尽法无民。打头不遇作家。到底翻成骨董。人若相委悉。拈却炙脂帽子脱却鹘臭布衫。其或未然。明朝后日大有事在。复举临济示众赤肉团公案。师云。临济若无后语。洎被打破蔡州。虽然。家有白泽之图。必无如是妖怪。

永祚入院上堂。山僧昔在此山得度。是个脱白沙弥。无端被人推出。人天众前称为长老。泥猪疥狗还避得么。今日掇向曲录木床指东画西。是最初入门第一杓恶水。到者里事不获已。只得擘破面皮将些葛藤东葛西葛。是以释迦老子在正觉山前明星出时忽然大悟。且道悟个什么。山僧今日开堂说法又说个什么。不免将第二杓恶水浇泼诸人去也。拈拄杖卓一卓喝一喝。复举六祖风幡公案。师云。诸禅德。风动幡动心动。为你拈了也。向什么处见祖师。

上堂。孤逈逈峭巍巍圣贤罔措。活滚滚明落落周匝无余。有世界以光明为佛事。有世界以庄严为佛事。有世界以香饭为佛事。有世界以音声为佛事。有世界以寂默为佛事。且道报恩者里以何为佛事。以不可思议为佛事。所谓诸佛出现不可思议。众生业果不可思议。世界成坏不可思议。此不可思议亦不可思议。是故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大中现小小中现大。方一毫端现宝王剎。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毕竟承谁恩力。喝一喝。复举南堂云。君王了了。将帅惺惺。一回得胜。六国平宁。师云。虽然如是。尧舜之君犹有化在。大勋不竖赏一句作么生。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报国入院上堂。三世诸佛横说竖说。不曾道着一字。六代祖师全提半提。不曾接得一人。虽然不接一人。各各眼横鼻直。虽然不道一字。言言玉转珠回。双放双收同生同死。全明全暗有杀有活。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睦州见僧便道现成公案。资福道隔江见剎竿便回去。脚跟下好与三十棒。八十翁翁入场屋。真诚不是小儿戏。你若对众决择分明。山僧分付钵袋子。复举白云端和尚示众云。若端的得一回汗出。便向一茎草上现出琼楼玉殿。若未端的得一回汗出。纵有琼楼玉殿被一茎草盖却。师云。拈却一茎草。琼楼玉殿在什么处。到江吴地尽。隔山越山多。

本觉入院上堂。百尺竿头进一步。海阔天宽。万人丛里夺高标。眼亲手办。空劫已前自己即是日用自己。日用自己即是空劫已前自己。不可说不可说香水海浮幢王剎都卢在你眉毛眼睫上普光明殿。本是卢舍那与文殊.普贤.观音.弥勒.目连.鹙子.马鸣.龙树一一为诸人演说心地法门了也。还闻么。若闻去。不妨随处度生。若不闻。寿山入院事繁。未有工夫与你说在。复举僧问曹山诸佛未出世时如何。山云曹山不如。僧云出世后如何。山云不如曹山。师云。大小曹山口甜心苦。或有人问寿山诸佛未出世时如何。向他道好。出世后如何。好。与他三个好。且听一生参。

石屋珙禅师入院上堂。把住也锋铓不露。放行也十字纵横。水云深处相逢却在千峰顶上。千峰顶上相逢却在水云深处。今朝福源寺里开堂演法。昨日天湖庵畔垦土耕烟。所以道法无定相遇缘即宗。可传真寂之风。仰助无为之化。正与么时如何。拈拄杖卓一下云。九万里鹏才展翼。三千年鹤便翱翔。

云峰高禅师蒋山入院上堂。世界未形。乾坤泰定。生佛未具。觌体全真。无端镜容大士鹰巢跃出劈破面皮。早是遭人描邈。那更缺齿老胡不依本分。遥望东震旦有大乘根器。迢迢十万里来。意在搀行夺市。直得凤堂鼓响。阿阁钟鸣。转喉触讳。插脚无门。合国难追。重遭讦露。新蒋山迫不得已。跨他船舷入他界分。新官不理旧事。毕竟如何。拍禅床云。戍楼静贮千峰月。塞草闲铺万里秋。

径山入院上堂。五峰峭峙。到者须是其人。一镜当空。无物不蒙其照。祖师基业依然犹在。衲僧活计何曾变迁。着手不得处正要提撕。措足无门时方堪履践。直得山云淡泞涧水潺湲。一曲无私万邦乐业。正恁么时功归何所。车书自古同文轨。四海如今共一家。

呆庵庄禅师奉勅住径山入院开堂。山僧道惭先哲。迹混丛林任运度时。贵图藏拙。何期京师宿德谬采虚声。俾预高僧之选。叨蒙圣主之恩。召对禁庭亲承睿奖。法衣特赐。光扬少室宗风。宠命载颁。来主国一祖席。教中所谓我本无心希求。今此法玉大宝自然而至。当此之时。下情惟知忻感而已。若曰阐扬佛法报答皇恩。且佛法如何阐扬。皇恩如何报答。到者里也要诸人共相知委。击拂子。万派千溪皆渤澥。七金五岳尽须弥。复说偈曰。亲奉纶音出禁闱。凌霄峰顶唱玄机。报恩一句能相委。选佛场中及第归。

恕中愠禅师广福入院上堂。灵山奥旨。少室真机。日月不足喻其明。虚空不足喻其广。巍巍独运。荡荡无私。思之则差。议之则错。五千四十八卷说食向人。一千七百葛藤持蠡测海。在今诸方莫不尽谓驱其耕夺其食。贵图宗风不坠。殊不知正是救渴进火。御冻赠氷。愈增其剧。新灵岩与么道。不是压良为贱。取笑大家。臂三折而知医。阅多人而晓相。伶俐底不用如何若何。便请单刀直入扫荡搀抢。坐享太平岂不快哉。少涉迟疑白云万里。复举台山婆子公案。师拈云。婆子如虫蚀木偶尔成文。赵州见义勇为翻成特地。诸人还会么。云收雨霁长空阔。一对鸳鸯画不成。

无文灿禅师荐福入院上堂。天高地厚。日盈月昃。全提半提。天地悬隔。灿上座平生只会着衣吃饭。闻人说佛法二字如风过树头。如水浇顽石。今日裂破面皮唤作长老。也欲与诸人论说一上。无端冒五六月大热。行二千里修途。一时打失了也。虽然。赖有拄杖子在。拈拄杖云。拄杖子试说看。卓一下。清平世界切忌讹言。复举三圣道。我逢人则出。出则不为人。兴化道。我逢人则不出。出则便为人。师颂云。弟兄财本不多争。共驾官船各自撑。撑去撑来回首看。依前不出蓼花汀。

了庵欲禅师开福入院上堂。建法。幢立宗旨。拓开无上妙门。显示第一义谛。天何宽。地何窄。青山不青。白云不白。十字街头醉翁子。梦里惺惺。三家村里臭胡狲。甚生标格。掀翻是非窠窟。截断凡圣踪由。德山棒头全彰大用。临济喝下脱体风流。垂衣正裳圣天子。继唐虞之化。修文偃武贤宰相。霈霖雨之秋。所以道。一毛现神变。一切佛同说。经於无量劫。不得其边际。喝一喝云。将谓合有恁么说话。拈拄杖云。拄杖子穿过诸人鼻孔即不问。梁宝公骑佛殿出山门。毕竟成得个什么事。卓拄杖云。千尺鲸喷洪浪飞。一声雷震清猋起。复举祖师云。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五祖演和尚云。达磨大师信脚来信口道。后代儿孙都成计较。诸人要会开花结果处么。郑州梨。青州枣。万物无过出处好。师云。提本分钳锤。碎情解窠窟。还他五祖老人。要见开花结果处则大远在。诸人要会开花结果处么。拈却郑州梨。放下青州枣。出门便是长安道。久立珍重。

灵岩入院上堂。石门巇险铁关牢。举目分明万仞高。四十年中重到此。始终不隔一丝毫。好大众。湛湛湖光平开镜面。青青山色上插云霄。乃智积应现之方。诚圆照嘉遁之所。继兹芳躅。实愧非才。不免向普贤毛孔宽着程途。维摩掌中拓开世界。直教四圣六凡重重普会。风不鸣条。雨不破块。天清地宁。时康道泰。报不报之深恩。扬不扬之教化。拈起铁蒺藜。骊珠尽击碎。千古万古黑漫漫。填沟塞壑无人会。喝一喝。

月江印禅师育王入院上堂。佛法徧在一切处。一切山河及国土。无他方此土之殊。无过现未来之异。云门大师云。你诸人担钵囊行脚不知有佛法。佛殿上鸱吻却知有佛法。上是天。下是地。日月星辰森罗万象各依定位。唤甚么作佛法。马祖大师道。我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少盐酱。唤作佛法得么。大梅云。任你非心非佛。我只是即心即佛。唤作佛法得么。杨岐云。金刚圈要你透。栗棘蓬要你吞。唤作佛法得么。东山五祖云。我向白云门下咬破一个铁酸饀。直得百味具足。唤作佛法得么。且喜没交涉。须知生佛未具已前八万四千舍利光明常在你诸人面门出入。自是诸人不觉不知当面讳却。山僧到者里说个什么即得。所以道。我若坐时你须立。我若立时你须坐。我若野干鸣。你即狮子吼。你若野干鸣。我即狮子吼。可以光扬佛日大振玄风。建立法幢发挥宗旨。即辰秋高气清。伏惟诸山和尚合山大众各各起居轻利。拈拄杖。浙东山。浙西水。四海五湖皇化里。卓拄杖一下。

用彰俊禅师瑞岩入院上堂。释迦世尊未离兜率已自七错八错。何况达磨航海东来其错尤甚。俊上座既是他家儿孙。只得将错就错。拈拄杖。提向上机。指其中事。无过只要诸人明自本心。证自本法。蓦忽一个半个心法双忘。解道穿山渡口虎咬大虫。剪月亭前蛇吞鳖鼻。如此则三世诸佛六代祖师总在新瑞岩拄杖头上乞命。虽然。祇如西天广额屠儿放下屠刀道。我是千佛一数。且道是从本心中发现耶。从本法中发现耶。以拄杖画一画。天上有星皆拱北。人间无水不朝东。复举外道问佛昨日说什么法。佛云说定法。又问云今日说什么法。佛云说不定法。再问昨日定今日因甚不定。佛云昨日定今日不定。师拈云。大小释迦龙头蛇尾。忽有问新瑞岩昨日说什么法。只答道说法。又问今日说什么法。亦答云说法。但只与么答去。教他外道无入作处。无凑泊处。不见道。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季潭宗泐禅师於洪武元年戊申四月十五日住中竺入寺上堂。金刚王剑横挥。千妖屏迹。烁迦罗眼洞照。万物潜形。到此卷舒在己杀活临时。直得千岁岩中天[跳-兆+孛]跳。钱塘水东海逆流。诸人还知也无。遂竖拂子云。庭前石笋抽条也。会见高枝宿凤凰。复举南泉初入院。大众送归方丈。僧问端居丈室将何指示於人。泉云。昨夜三更失却牛。天明起来失却火。师云。大小南泉不惟瞒人亦且自瞒。新天竺用处也要大家知有。忽有问端居丈室将何指示於人。劈脊便棒。且道与古人是同是别。卓拄杖下座。

石林巩禅师住净慈入院上堂。横眸碧汉。万国风清。垂手红尘。千峰日出。才恁么便不恁么。所以道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在所游方勿妄宣传。横按拄杖云。佛灭二千二百单六载。沙门行巩今於苕霅尽头鼓钟清处显示此印。丝毫无有妄者。卓拄杖云。谨白。

笑隐欣禅师乌回入院。拈花付法。面壁安心。列派分宗。递相钝置。拈拄杖画一画云。一画画断了也。且喜天下太平。然则兵随印转将逐符行。新长老出世为人。毕竟明什么边事。不见保寿开堂。三圣推出一僧。寿便打。圣云。与么为人。非但瞎却者僧眼。瞎却镇州一城人眼去在。寿掷拄杖便归方丈。斩钉截铁发挥格外真机。捏聚放开显示当阳正眼。直得龙吟雾起虎啸风生。一道神光贯通今古。如斯举唱犹涉程途。且到家稳坐一句作么生道。三事衲衣青嶂外。一炉沉水白云中。

天竺入院上堂。夫为宗师者提持纲要接物利生。岂是细事。况兹山千载名蓝五天化境。大丞相号令明肃出於至公。山僧既已回避无门。诸人亦要知时识节。拈拄杖云。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三千年黄河清。五百载圣人出。复举僧问投子。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和尚出世当为何事。投子云尹司空为老僧开堂。投子老人可谓应机施设不犯锋铓。中峰不免因斋庆赞。一发繇来引万钧。全肩荷负见当人。通身手眼重拈掇。枯木花开大地春。

集庆入院上堂。释迦世尊舍金轮而登佛位。今上皇帝从佛位而御金轮。收摄三千剎海於一印中。具足八万法门於一毫上。如华严会上菩萨得无尽福德藏解脱门。於一器中出生种种美味饮食。又於众会仰观空中而雨种种珍宝。随众生心悉令满足。然后得其宝者尽证法门。食其味者咸成妙道。无一尘而不具足佛事。无一法而不圜满正宗。即今崇建宝坊阐扬法施。诸天音乐不鼓自鸣。梵呗咏歌自然敷奏。十方菩萨咸集道场。八部天龙同伸庆赞。还有不历化城径登宝所者么。击拂子云。四海已归皇化里。时清休唱太平歌。复举世尊与众行次以手指地云。此处宜建梵剎。时天帝释将一竿竹插地上云建梵剎竟。世尊微笑。师云。帝释为三十三天之主。虽则一期施设。其柰理事未备。今上皇帝以兴龙潜邸改创梵宫。复命禅宗发扬向上宗旨。与天帝释所成功德何啻百千万亿倍。纵使虚空为口赞叹莫穷。臣僧借水献花輙成一颂。丈六金身一茎草。璚楼玉殿恰相当。交罗帝网山河景。旋绕须弥日月光。华雨昼飘龙座暖。天风时送御炉香。臣僧共仰恩光近。五色祥云拥帝旁。

南石琇禅师普门入院。如来出世是担屎汉。祖师西来是卖卜人。自余德山.临济.云门.沩山.雪峰.玄沙.南泉.赵州各逞机锋互分照用。尽是贩私盐贼。新普门者里一时与他扫荡。何故。幸逢尧舜世。自合乐无为。复举僧问杨岐如何是佛。岐云三脚驴子弄蹄行。僧云莫者便是。岐云湖南长老。师云。大小杨岐被者僧一问。未免手脚俱露。

灵岩入院上堂。正法眼藏亘古亘今。般若真灯照天照地。当阳无向背。直下绝承当。灵然独露透色透声。廓尔现前绝闻绝见。常在一切处。不为一切处所拘。非离一切时。不为一切时所摄。者里见得。无迷无悟非后非先。百千法门无量妙义不假思惟悉皆具足。建化法中斯为可矣。若是衲僧门下。直须向百尺竿头阔步。蟭螟眼里藏身。娑婆掷去他方。妙喜拈来此土。不知承什么恩力得恁么奇特。良久。惯从五凤楼前过。手握金鞭贺太平。复举妙喜竹篦话。师云。灵岩今日开堂。不举竹篦亦不分背分触。且道有何长处。万寿和尚复白槌。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便下座。

径山入院上堂。如来四十九年说法。不曾道着一字。达磨十万里西来。何曾遇大乘器。自余德山.临济.云门.赵州天下善知识。设大机施大用。尽是青天霹雳旱地波涛。正眼观来不直一笑。虽然。炉鞴之所多钝铁。良医之门足病人。纵是举一明三目机铢两之士。於毫毛未动之先便解承当。早已不堪种草。所以道。言前荐得犹为滞壳迷封。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古人为诱接方来。多向第二义门抛三放两。一向拖泥带水。山野曩於智积峰顶禅月山中曾开皂角灯心铺子。听他要者来买。纵是法堂前草深一丈。终不将佛法当人情。三载之中於九重城内。日与陶泓毛颕对谈亦不烦略动一念。今到凌霄峰头更是不劳心力。何故。幸有吾通祖妙喜佛照寂照旧化俨存。麻三斤乾屎橛不用提持。黑竹篦碁盘石何须拈出。人人鼻孔辽天。个个脑门着地。行则同行坐则同坐。自然上古风规。灼尔西来的意。且喜四海八纮风恬浪静。含齿带发尽乐无为。且道应时及节底句子作么生举。拈起少林无孔笛。等闲吹出万年欢。复举保寿开堂公案。雪窦拈云。保寿三圣虽(发明)临济正法眼藏。要且只解无佛处称尊。当时者僧若是个汉。才被推出便掀倒禅床。直饶保寿全机也较三千里。师云。保寿三圣发明临济正法眼藏。直是斩钉截铁。争柰承当者少。雪窦既是权柄在手。便合与者僧雪屈。说什么当时。诸人还会么。若无举鼎拔山力。千里乌锥不易骑。

列祖提纲录卷第二十五

猜你喜欢
  般若灯论释 第十一卷·清辨
  佛说离垢施女经·佚名
  第七·佚名
  卷第二·智旭
  释氏要览卷下·道诚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九·念常
  纪念佛诞的意义·太虚
  指月录卷之五·瞿汝稷
  显扬圣教论 第七卷·无著
  卷四十三(玄奘译)·佚名
  重刻大佛顶经玄文序·智旭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田)·唐慧琳
  由诸行无常求合理的进步·太虚
  修行胜道升进分第六·佚名
  四大种之研究·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一十二·彭定求

        卷612_1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石窗】皮日休   窗开自真宰,四达见苍涯。苔染浑成绮,云漫便当纱。   棂中空吐月,扉际不扃霞。未会通何处,应怜玉女家。   卷612_2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过云】皮日休

  • 卷八百八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八十四杜牧【诗一首】渡吴江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厉玄【诗一

  • 御选明诗卷三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三十七七言古诗二宋讷吴兴唐子华画云山小景圗君不见夏圭昔写渔邨春雾时江山半入无声诗又不见马麟昔作闗山秋色图千里风烟来座隅夏圭马麟去已逺一入九原呼不返只今画者乱如麻吴兴近数唐子华子华

  • 卷一百七十八·列传第六十五·宋濂

        梁曾   梁曾,字贡父,燕人。祖守正,父德,皆以曾贵,赠安定郡公。曾少好学,日记书数千言。中统四年,以翰林学士承旨王鹗荐,辟中书左三部令史,三转为中书省掾。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佩银符。久之

  • 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五十八·赵尔巽

      徐乾学翁叔元 王鸿绪 高士奇   徐乾学,字原一,江南昆山人。幼慧,八岁能文。康熙九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十一年,副蔡启僔主顺天乡试,拔韩菼于遗卷中,明年魁天下,文体一变。坐副榜未取汉军卷,与启僔并镌秩调用。寻复故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五·佚名

    正统六年春正月乙亥朔 上诣 奉先殿 太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以是日日当食免文武群臣朝贺筵宴 太皇太后 皇太后免命妇朝贺○庚子行在礼部尚书胡濙奏今年正月朔午刻日当食 皇上敬谨天戒预敕群臣救护至期天气晴明太阳正

  • 卷二·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二乾隆二十五年夏四月庚辰谕定边左副将军成衮扎布等查办乌梁海总管事宜上谕军机大臣曰成衮扎布等奏据额尔克沙喇报称乌梁海总管扎巴罕等游牧逺隔以致被掠又不加意防范致所属逃走并疎

  • 跋·查继佐

    ●跋张菊生先生命校「罪惟录」竟,复以是书见督,亦海宁张氏传钞秘籍也。书中所纪,皆明亡殉国传略,分省为编,以地系名,凡为浙语、楚语、闽语、粤语等,多至十余编,而签题则曰「查东山稿」。心窃惑之。覆按「海昌艺文志」卷四载有

  • 卷十四·彭百川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十四宋 彭百川 撰神宗朝臣议论新法神宗即位励精求治以王安石学行负时望召为翰林未几引参大政一日紫宸早朝二府奏事颇久日刻既晏例隔登对於崇政殿上更衣复坐以次赞引中丞吕诲待对於崇政殿

  • 大学衍义卷十二·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一明道术吾道源流之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

  • 卷二十一·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二十一    宋 卫湜 撰既封主人赠而祝宿虞尸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有司以几筵舍奠於墓左反日中而虞葬日虞弗忍一日离也是日也以虞易奠郑氏曰赠以币送死者於圹也有司视虞牲谓日中将虞省其

  • 体念观音菩萨的精神·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仰光观音山讲──各位都有信仰佛法的因缘,在中国所盛行的是大乘佛教,“大慈大悲”,就是“观音菩萨”。信观世音菩萨,凡有所求,都能得到感应。因为观音菩萨,是救苦救难 ,故大家都信仰观世音菩萨。所以仰

  •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追念我的师父——印光大师·印光

    王慧常居士不佞[1]业重福轻,障深慧浅。中年以前,只以科学为重,军略为高,罔(wǎng没有)识佛法正因,更误了修持行业。一旦烦恼降临,无法摆脱,才向释迦文佛求救,时民国十七年事也。从南京支那内学院搜购经论,都是唯识宗经典,傍及禅宗

  • 佛说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迦利哩城。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今有陀罗尼能除一切暴恶雷电。汝当受持。此随求如意宝经。过去如来应正等觉亲所宣说。我今亦说。于其

  • 麟角集·王棨

    一卷。唐王棨(约873前后在世)撰。王棨,字辅文,一作字辅之,福清 (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咸通三年(862)登进士第。官至水部郎中。黄巢起义后,不知所终。著有《麟角集》。唐代取士,科目至多,而所最重者当推进士。其

  • 蜀道难·李白

    中国古代诗歌。唐李白作。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以丰富想象,着力描写了秦蜀道路上的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某些忧虑和关切。全诗47句,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来描写

  • 皇清开国方略·阿桂

    又名《清开国方略》、 《开国方略》、《皇朝开国方略》。33卷。清乾隆三十九年 (1774) 阿桂、梁国治、和珅等奉敕编辑,乾隆五十一年 (1786)成书。该书采用编年体体例记载了清朝开国史。在卷首篇里,记载了努尔哈赤前史;

  •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佚名

    梵名 Maha^-man!i-vipula-vima^na-vis/va-supratis!t!hita-guhya-parama-rahasya-kalpa-ra^ja-dha^ran!i。凡三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宝楼阁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卷首列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轮二图、根本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