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八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八

诸般佛事门

设斛文

窃闻圆盖才成便分万象。万舆始立乃育群生。未离三界之中。必在六尘之表。扰扰似钻石火。壮壮如汲井轮。舍本逐末而烦恼影随。背觉合尘而菩提路隔。贪名贪利如逐兔者不见太山。为是为非似捕蝉者岂知黄雀。正因既丧。邪法遂生。三毒杳不能除。六识由是而乱。沉沦苦海汩没爱河。忙忙业性而靡所不为。[六/衣][六/衣]尘劳而何中摆脱。是故我佛为世尊师。设顿渐之二权。救沉迷之七趣。化四生而为道。道显名彰。统三界以为心。心空境灭。大张法网开有为福慧之门。直相圆常入无相涅盘之域。演二谛三乘之法。济度群生。开八百四千之门。特携品汇。况乃浮生碌碌阴界茫茫。狐魂滞魄而绝祀颇多。依草附木而伤亡不少。在世上不修善果。处生前惟造恶因。致使沉沦无由解脱。是夜(入意陈词)发慈悲想。生怜悯心。特营香积之羞。严洁道场之地。济给狐羸之古。少资适化之方。岂不周知实缘多幸。今则法音大震梵呗高扬。请召孤魂俯临法会。(入洒净善变)盖闻地中有狱名为地狱。地狱不同有其多种。八寒八热一十八重。万死万生三十六所。无非饥吞热铁渴饮熔铜。受苦无时。罪终长劫。且如一十八狱主。都缘一念差舛。长年只闻苦辛。永劫不逢快乐。狱具千般俱有。善言一句全无。劒树而夹道森森。火城而四围烈烈。苦苦莫说。事事休闻。未论炉炭难堪。且是劫数长远。鸟门难辟幽路不通。若非我佛真言。曷得狱门摧折。今请三藏振动金铃。为汝加持破地狱陀罗尼曰。 (伽陀)

诸佛垂慈降甘露  威神速疾妙真言  能令无间柰落伽  破坏如尘悉空隙

南无阿瑟吒扇啼喃三藐三殁陀俱胝喃怛侄[口*陀]唵枳曩枳曩嚩婆细地唎地唎吽吽

上来加持破地法陀罗尼已竟。谅冀狱门关鎻而摧折。镬汤炉炭以消停。狱卒垂慈。王官放赦。向下輙凭大众同运潮音举扬圣号。 (唱)大圣引魂地藏菩萨。

(唱)修斋斋主合道场人稽首和南。一心奉请尽虗空境遍法界中三千大千无边亿界鬼神等众。诃利帝母。焦面鬼王。婆罗门仙。河沙饿鬼。三途八难受苦众生。水府山林人间阴界。非命恶死无主孤魂。愿乘佛力同降道场。是夜今时。领沾供养。

窃闻混沌初分之後。阴阳首辟以来。有君有臣有父有子。偃武修文之士灯窗失意以何为。安邦定国之人身死王事而何忍。或在九流之数。或居三教之门。道有穷通性分愚智。为商为贾执农执工。围碁愽弈之徒。妓乐戏场之党。歌喉宛转舞袖翩翻。粧翠眉红脸之容。卧绿野黄沙之地。或货君平之术。或垂吕望之鈎。炉下生涯巫师套数。或学诊医而不显。闲消日月以亡身。或传伎术以未精。枉涉川途而舍识。或作梁上君子。习为道畔奸[一/凶/几]。夺他财货以招殃。冒触玉条而诛命。自刑自缢投火投崖。因产难以倾殂。历[真*真]危而堕落。蛊毒虫蛇之害。冤憎呪咀之牵。贫病亡躯饥荒致死。或在船车不济。或因桥道崩摧。父娘财本而违弃成闲。妻子亲朋而抛离暗苦。尺牍难书於骥尾。寸怀谁达於鸿毛。雾露鎻千山。烟云笼万水。或向乱时征战无辜遇害以伤形。或遭洪水漂流不觉渊波而殒命。亡失忠勤之节。即成阿党之徒。游手于他罕遇知音之者。离家荡业少逢背顾之人。深村爨熟虽香希闻嗜味。大地笙歌宴罢莫获沾濡。蓦然大限到来。寂尔长泉遽往。红蓼丛间鸥鸟宿未称邻居。绿杨树下露珠悬空增泪滴雨。夜人闻号哭。晴天谁识踪。由存生谩有於交朋。殁世浑无於故旧。屍横源野骨葬蓬蒿。生前但逐於欢情。殁後竟招於苦恼。他乡异土水远山遥。名姓尚乃不知。节朔岂蒙祭祀。千古山头明月徒掩映於孤魂。四时木上清风但激扬於怨气。是夜暂离冥寞。来赴坛场。受诸佛之教言。飨坛心之供馔。脱离邪径。超化净方。人天境上得以优游。般若门中好生究竟。复有一切地狱道众。曩因造罪业力所牵。入彼铁城抱乎铜柱。灰河惨淡冰堑严凝。阎王纵不偏颇。狱卒宁无糙暴。驱登劒树抱向火坑。力困炎炉魂消沸鼎。曩因自造今遣谁当。到来千群万群。出去大劫小劫。被遭涂炭受尽艰辛。生平既有亲知。死後杳无音耗。泉路空增怅望。人间永绝追思。是夜托佛慈光走临法会。复有一切饿鬼道众。此等受报更可伤嗟。面骨槎牙筯骸断续。遇水则心中火起。逢餐则舌上烟生。长居秽污之间。永在幽冥之下。比之鬼趣此最卑微。只因迷昧一心。所以业通三世。上中下之九品各以不同。业轻重之两途报之不一。伏愿暂离恒河之界。走临蕴藻之筵。疲羸沐香水之中姿容[陡-土+止]变。法食享珍羞之味饥渴永抛。是夜托佛威光走临法会。复有一切畜生道众。傍生异类殃债所招。蹄穿尚遣耕云。脊烂犹驱负重。虫生鳞甲。火熨疮痍。当宰戮而头角分张。被剥灭而羽毛零落。谅以多生累劫故作悞为。口不戢於四愆。意每含於三毒。堕兹业网为彼畜生。上及飞禽下兼走兽。天际翩翩万种。云中碌碌千群。游渊潭尚畏网罗。在山林却忧弹射。宁论巨质不拣微形。愿登无碍之门回光返照。走赴今宵之会返本还源。但系三途六道五姓孤魂。不昧真心咸临法会。上来唐言赞请。次当密语加持。今请三藏振动金铃。加持普召集。有陀罗尼曰。

薜茘五姓孤魂众  长居冥道受饥羸  遭承佛勑赐斋馐  暂出苦轮生欢喜

南无[口*步]咘哩迦哆哩怛哆孽哆耶

唵萨罗婆薛茘哆誐罗舍耶萨婆诃

上来振动金铃。呼召汝等鬼众。然且汝等从地狱中出。业道中来。乍闻镙钹之声。必起惊惶之念。今请三藏振动金铃。为汝加持离怖畏。有陀罗尼曰。 (伽陀)

久处泥犂多苦趣  乍闻法乐恐惊惶  瑜珈秘密力难思  便获安宁临法会

唵卓计吒吒罗卓计噌贺隶嚤诃噌贺隷阿罗遮耶多罗萨婆诃

佛念众生犹若赤子。既蕴慈悲之念。宁无覆护之心。今请三藏振动金铃。为汝加持诸佛慈护陀罗尼曰。

(伽陀)

尘刹如来悲大愿  长垂方便护众生  宣谈秘密妙真言  能使闻者沾利乐

唵没哆没地哩嚩罗洛叉[羊*含]

法报依止名曰净邦。人天所登号宝楼阁。彩幡摇曳檀屑氤氲。欲登宝阁琼楼。须仗毗卢妙旨。今请三藏振动金铃。为汝加持神幡引路陀罗尼曰。 (伽陀)

宝楼圣阁甚高广  幡彩轻摇灯烛光  毗卢才演众圣闻  上方行路所依止

唵哞呢哒哩母曩曳怛哆孽哆耶阿罗曷帝三藐三没駄俱胝喃怛侄他唵劒铭劒铭萨嚩婆嚩鉢罗劒铭宁萨婆诃

上来数本真言。一一加持已竟。呼召汝等鬼众。且夫汝等长居鬼趣。各有业报。是夜今时承佛毫光降临道场。受沾供养。由虑汝等久系三途。身田不净。今宵已置香汤沐浴。令汝清净身田。今欲迎於汝等入于香浴。众等虔诚香花奉请。 (讽)化衣真言。

南无佛陀耶  南无达磨耶  南无僧伽耶(三遍)

南无佛陀耶。愿汝等始从今夜乃至无上菩提。誓愿将此身心与佛常为弟子。愿不堕地狱道。

地狱道中君不见。见了还须起悯伤。牛头法卒守形骸。执戟持叉常忿怒。驰向刀山攀劒树。一日千回万死生。如斯苦苦百千般。惟有佛陀耶能救度。

南无达磨耶。愿汝等始从今夜乃至无上菩提。誓愿将此身心与法常为弟子。愿不堕饿鬼道。

饿鬼道中君不见。见了还须起悯伤。头如华岳腹如山。颈细如针不容水。业风吹向河边立。欲饮之时化作脓。如斯苦苦百千般。惟有达磨耶能救度。

南无僧伽耶。愿汝等始从今夜乃至无上菩提。誓愿将此身心与僧常为弟子。愿不堕畜生道。

畜生道中君已见。见了还须起悯伤。负鞍含铁被人骑。戴角披毛偿宿债。蹄穿颔破登长路。有口何曾解语言。如斯苦苦百千般。惟有僧伽耶能救度。(唱)归依佛法僧三宝。

切以三界升沉。四生流浪。或处焰摩罗界。或居捺落伽中。永受波吒。长萦苦楚。甘浆不覩。异服宁逢。盖缘不善之因。遂招十恶之报。今欲迎於汝等。入於道场受沾供养。然且汝等乍离地狱遍体腥臊。女则少衣少裳。男则无冠无带。既乖庄束。难近圣贤。不可将捺落伽之秽身。便径入曼拏罗之净会。今夜斋主发广大心。就此处置男女浴堂两所。香汤两盆。於都供内抽出男女衣裳各一统。先向浴堂前烧化讫。使陀罗尼力变少成多。想此水为欢喜之池。池中有五方教主在空中放大光明。灌注汝等。身不净者沐此香汤。形裸露者着以妙服。然後装束齐整。随从我等入於道场。受沾供养。今请三藏为汝加持法澡浴堂陀罗尼曰。 (伽陀)

孤魂鬼类薛荔众  盖由多劫恣愚迷  因成垢染在身田  秽污形驱须忏洗  今来既奉如来勑  为汝加持令涤除  速成法水灌身田  便赴人天平等会

唵佐哩[宁*页]佐伊萨婆诃

上来为汝等加持法澡浴真言已竟。今当为汝加持净身。有陀罗尼曰。 (伽陀)

旷劫无明相惹绊  阿鼻无间久经过  致令身业未清凉  仗此真言皆荡涤

唵秫殿都秫驮那耶萨婆诃

上来为汝加持净身真言已竟。今当为汝加持净三业。有陀罗尼曰。 (伽陀)

汝等自从无量劫  常持三业不善心  瑜伽秘密妙真言  身口意业悉清净

唵萨嚩婆嚩秫都秫都萨嚩达磨萨嚩婆嚩秫都[羊*含]

上来为汝加持法澡浴净身净三业陀罗尼已竟。且夫汝等从无始旷大劫来。或有冤家债主未曾解舍。今时偶相逢遇。便生嗔恨之心。今请三藏振动金铃。为汝加持解百生冤结。有陀罗尼曰。 (伽陀)

身三口四相连结  积成债主与冤家  恐於法会偶相逢  怨气如山嗔似海  我佛曾演微妙法  能解冤结与仇雠  瑜伽秘密力难思  愿舍仇雠生欢喜

唵讷贺讷贺萨婆讷瑟吒鉢罗讷瑟吒喃萨婆诃

上来为汝等加持法澡浴净身净三业解百生冤结陀罗尼已竟。且夫汝等摆尘劳於澡浴堂中。获解脱於人天会上。然後三业清净。六根淳和。入于道场受沾供养。斋主设拜。攀迎大众。香花奉请。(和)香花请(迎入斛食所)。

上劳诸神特垂临降。请男排左畔。女列右行。各宜息念息心。於此享财享食。勿以强凌弱。勿以贵凌贱。拥遏孤幼令不得食。上乖诸佛平等之心。下违斋主虔诚之意。递相扶持更相爱念。如父如母如忆子想。同沾依养咸听法音。今当依教为汝诵持破地狱开咽喉施燋面鬼王食陀罗尼。伏乞诸佛慈悲。令得加持成就。 (伽陀)

前因为造悭贪业  感果生於鬼趣中  咽喉闭塞受饥羸  永劫不逢浆水字  清泉变作熔铜汁  甘果翻成热铁丸  我今为汝诵真言  获得清凉甘露味

唵步布帝哩迦哆哩怛驮孽哆野(结印七遍)

上来诵持密语加持破地狱开咽喉已竟。次当为汝诵持施香水乳海陀罗尼。庶几汝等咽喉宽大。无不沾濡。展转十方普皆饱满。伏乞诸佛慈悲。令得加持成就。 (伽陀)

面然鬼类经多劫  针咽岳腹苦难堪  愿承法水沃心田  饥渴业缘咸涤尽

南无苏噜婆曳怛他孽哆耶怛侄他唵苏噜苏噜跋罗苏噜跋罗苏噜萨诃

上来结此印加持此陀罗尼。变此饭食皆成法喜禅悦之食。又能令一切鬼神所得饭食尽皆入於口腹。犹如比丘入第三禅形神敷悦。皆令一切神等随愿往生四方妙乐国土。又能令斋主所施之心满足。果报遂圆。横害不生。福禄延远。从此向下更有一字王心水轮灌施甘露乳海陀罗尼。能令一切诸神所得饭食犹如甘露。犹如醍醐。令诸神等食比食已。身中所有罪障业障报障无不消灭。所有善因果因福因无不增长。次当结印加持。伏乞诸佛慈悲。令得加持成就(印在左手掌中憩甘露)。 (伽陀)

一字王心水轮观  观成就处力难思  甘露乳海涌流时  尽是醍醐充法食

南无三满哆勃陀喃嚩吽(真言毕动法器就座)(伽陀)

加持无碍诸法食  普施河沙众鬼神  愿智饱满息贪心  尽脱幽冥生善道

汝等鬼神众。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

今则诸神受食。虽济饥肠。识性沉迷。罪业窂固。我佛教中有消罪障真言。谨为诵持。神当谛听。即说真言曰。 (伽陀)

汝等自从无量劫  造诸罪业积如山  愿乘我佛妙真言  一切罪根咸荡涤

南无三满陀没陀喃唵鉢罗摩诃[宁*页]娑诃

上来讽诵总持句。愿诸罪障若氷消。正念现前。真心豁达。向下恭为诸神称扬三宝名号不可思议。一历耳根河沙罪灭。伏乞诸神志心谛听志心听受。

南无佛陀耶  南无达摩耶  南无僧伽耶

上来称扬三宝名号已竟。所谓梵语佛陀耶者是其佛。达摩耶者是其法。僧伽耶者是其僧。一切神道举皆得闻。向下欲为诸神传授三归依五戒。令证真如。今且为忏悔身三口四。然後则为受戒。今且依我口念起三遍。闻道弟子(某甲)等合道场人。(各各称名)我等自从无始以来。至於今生。今生以来至於今日。未识佛时。未识法时。未识僧时。或有身二口四。妄言绮语两舌恶言。破斋犯戒。毁骂尊卑。不敬三宝。起贪嗔痴。如是十恶五逆一切罪障不可数知。今夜今时幸对清净道场志心忏悔。所有烦恼所有报障皆悉消灭。得离三途苦趣。生人天中受诸快乐。先得道者誓相度脱。愿诸佛子无退转心(三遍)。

上来是第一遍忏悔。更有第二第三遍。伏请诸神众等众。各各合掌志心谛听志心听受。

上来是第二遍。更有第三遍。伏请诸神亦当听受。

今则三遍为诸神等忏悔身心各得清净。向下恭为诸佛传授三归依戒。但随沙门(某)口叠起三遍。闻道弟子(某甲)等合道场人。(各各称名)弟子某甲等合道场人。

归依佛  归依法  归依僧  归依佛无上尊  归依法离欲尊  归依僧众中尊  归依佛竟  归依法竟  归依僧竟

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导师。从今已往礼(佛法僧)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唯愿如来护念摄受。慈愍故(三宝各□遍)。

(唱)归依佛法僧三宝。

上来三归依戒已为称扬。是为诸神翻邪网。归正真。冀果证三只。愿位登十地。向下更有东方满月世界行十二上愿药师琉璃光佛。因地之时发宏誓愿。若有一切众生於未来世得闻吾之名号。得闻吾之宏愿。能令彼等众生出烦恼海到菩提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我无异。今夜诸神既至道场。同僧众。随愿宣扬。伏请在会诸神各各合掌志心谛听志心听受。

请僧众抛愿至十二愿止。

上来已为一切诸神称扬十二上愿已竟。伏愿沾斯胜善。纳此殊勋。超生於满月国中。成佛於琉璃会内。更有七宝如来名号不可思议。难可得闻。此七宝如来因地之时。各发宏愿。且如宝胜如来发宏愿道。若有众生临命终时得闻我名。皆生天上。是故流水长者称念。十千枯鱼超腾忉利。为十千天子。乃至蒙佛受记各证菩提。何况我今为汝众流说七宝圣号。所获功德无量无边。今当向下恭为称扬。汝等宜须志心听受。

南无多宝如来  南无宝胜如来  妙色身如来  广愽身如来  离怖畏如来  甘露王如来  阿弥陀如来

此是七宝如来圣号称扬已竟。向下更有十二因缘法亦为宣说。汝当谛听。十二因缘法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此是十二因缘法也。汝既得闻。宜须究竟。

夫食以资身。法食养神。今则馔列馨香位分高下。况以加持之力变少成多。为无碍法食。恣意饱满。生懽喜心。善根和同。莫相纷挠。悉愿慈悲普沾供养。然後各各发菩提心。离诸苦趣。至成佛果永不退转。先得道者誓相度脱。原夫福有优劣。位有高低。为力不同得名各异。并愿承诸法食。宜润身田发欢喜心。获饱满相。莫相欺诳。莫相娆恼。闻法忻娱得食安泰。处平等行。发菩提心。生祝受之情。获佛僧之利。递相敬仰各遂情缘。普愿随己威德普遍福生。危者与安。病者与瘥。无救护者令作救护。无归依者与作归依。努力精修。早还出离。 (次白烧钱)

夫聚散非常。往来无定。缘成即会。事毕则离。飘风无竟日之期。骤雨勿终朝之降。今之夜攀迎神道来赴法筵。受檀信之香馐。听如来之密语。所冀诸神等心生精进。意绝狐疑。出烦恼之爱河。到菩提之彼岸。顿明真谛。了悟上乘。返度含生。齐归觉道。今则留连时久。淹滞竟多。请游正涂。各还所止。拜跪诸神。伏惟珍重。

即说攀送陀罗尼曰。

一唵嚤惹罗穆羯吉又穆。

(唱)香花送。

高峯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八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六·佚名
  卷第四·佚名
  卷第十二·箬庵通问
  恶行品法句经第十七(二十有二章)·佚名
  达摩宝传下卷·悟真子
   禪是一枝花自序·胡兰成
  卷第十六·霁仑超永
  卷十六·佚名
  06.说不净业处品·佛音
  卷第二·佚名
  卷二百五十七·佚名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第二(第三同卷)·佚名
  菩提行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卷第二·呆翁行悦
  宗镜录卷第八十九·延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益·唐圭璋

      益字舜良,临川人,王安石之父。淳化四年(993)生。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任蜀之新繁令,官至都官员外郎。宝元元年(1038)卒,年四十六。   诉衷情   烧残绛蜡泪成痕。街鼓报黄昏。碧云又阻来信,廊上月侵门。   愁永夜,拂

  • 提要·杨甲

    棣华馆小集 宋 杨甲 撰 乙卯八月据金陵朱氏开有益亝藏钞本校刊 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小传 杨甲,字鼎卿,重庆昌州人。大观时游京师,颇有声望,尝仕于蜀,旋以事去官,寓居灵泉山中。故其诗有微官也谪居之句。棣华馆小集一卷,多游览吊

  • 巻九·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九     明 宋公传 编无题体无题之诗起于唐李商隠多言闺情及宫事故隠讳不名而曰无题其间用隠语如身无防鳯防飞翼心有灵犀一防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类可见此编效颦于李观其辞

  • 东林列传卷二十二·陈鼎

    ○明丁元荐传丁元荐字长孺号慎所浙江长兴人万厯丙戍进士质刚骨劲见大识超厯挫抑甘厄穷百折而终不馁其浩然之气初官中翰矢口而陈当世之弊时以为贾谊之疏与世遂不相臭味一斥而归沉寂田间者数年再起仪部复矢口而陈当世之

  • 卷第四十七·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四十义师(二)钱棅(钱枬、屠象美、郑宗彝、弟宗琦、钱应金、项嘉谟、张翃)姚志倬(方元章、张起芬)金有鉴(王士麟等)李长祥(章有功)冯京第 王翊(王江)张梦锡 陆宇■

  • 殿阁词林记卷四·廖道南

    (明)廖道南 撰○院学翰林院学士封姑孰郡公陶安陶安字主敬太平当涂人幼颕敏有大志通判马昂夫令赋喜雨诗立就竒之自是肆力问学博极羣书得程氏读书日程及吕舍人学规益究心濓洛沉潜道艺元至正甲申举浙江乡荐为明道书院山长

  • 史记集解卷六十·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六十三王世家第三十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过聴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専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诚见陛下忧劳天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损郎员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

  • ·上刘玉坡制军论台湾时事书仝卜年·丁曰健

    台湾自道光十三年程前宪旋斾后,又径一十四载。督、抚大宪每遇巡阅之年,均以有事未获亲临;而地方情形,较之曩时迥不相同。凡在属吏,各羁职守,不克躬诣崇辕;虽复详禀时申,中怀莫由罄吐。幸值旄节东渡,不特东瀛父老

  • 李道儿传·沈约

    李道儿,临淮人。本来是湘东王的老师,又升到湘东国学官令。太宗做皇帝,李道儿又升到员外散骑常侍郎,淮陵太守。泰始二年(466),兼任中书通事舍人,转任给事中。四年(468)因病逝世。

  • 卷四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四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哲宗元佑三年孙升上奏曰臣窃以威福势利人主既当独执则法度纪纲上下所以相维自古法度废纪纲坏而天下不乱者未之有也

  • 卷七十九学堂二·冯煦

    武备学堂省垣旧有武备学堂一所,光绪二十五年四月巡抚邓华熙遵旨奏设。常年经费九千余两,逐年递增至一万八千两,由防军支应局及铜圆盈余项下动拨。三十二年,巡抚恩铭遵照练兵处奏定章程,专办陆军小学堂,于是年十月奏明裁撤。

  • 钦定书经传説汇纂卷二十一·王顼龄

    吕刑集传吕侯为天子司寇穆王命训刑以诘四方史録为篇今文古文皆有○案此篇専训赎刑葢本舜典金作赎刑之语今详此书实则不然葢舜典所谓赎者官府学校之刑尔若五刑则固未尝赎也五刑之寛惟处以流鞭扑之寛方许其赎今穆王赎法

  • 陆氏诗疏广要卷下之上·毛晋

    吴 陆玑 撰释鸟明 毛晋 广要关闗雎鸠雎鸠大小如鸠【一作鸱误】深目目上骨露出幽州人谓之鹫禽经云王雎雎鸠鱼鹰也亦曰白鹥亦曰白鷢张华注云毛诗曰王雎挚而有别多子江表人呼以为鱼鹰雌雄相爱不同居处诗之国风始闗雎

  • 卷四十六·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六丧服小记二第十五之二虞杖不入於室祔杖不升於堂正义郑氏康成曰哀益杀敬弥多也虞於寝【孔疏士虞礼文】祔於祖庙【孔疏檀弓文】 孔氏頴达曰此论

  • 四书正误卷四 论语下·颜元

    先进吾友陈翁戆庵述旧解曰:「先辈于礼乐一段质朴意思,还是无位的野人存着;后辈华靡光景,都是有位的君子干的。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也。」问修己「『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夫子何日不用礼乐,怎说『如用之』?」对:「不解。」予曰

  • 杨岐会禅师·惠洪

    禅师名方会。生冷氏。袁州宜春人也。少警敏滑稽。谈剧有味。及冠不喜从事笔砚。窜名商税。务掌课最。坐不职当罚。宵遁去。游筠州九峰(或云潭州道吾)。恍然如昔经行处。眷不忍去。遂落发为大僧。阅经闻法。心融神会。

  •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一·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序    御制  大朴(普剥反俗字也正作朴王弼曰朴真也真犹气象未分也声类云凡物未雕刻曰朴说文云木素也从木菐声菐音卜也)。  牵[乎-丁+ㄎ](企坚反广雅牵挽也连

  • 诸法集要经卷第二·佚名

    观无畏尊者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无常品第五之余  尔时诸天人  著乐生喜悦  过彼时分已  各怀于忧恼  如树当滋荣  密叶而弥布  过彼时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