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宗鉴法林卷三

集云堂 编

诸经

法华

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

蛮奴赤脚上皇州。卖尽珍奇跨白牛。贪看市朝人作市。又随歌舞上官楼。多意气。好风流。月冷珠帘挂玉钩。分明忘却来时路。百尺竿头辊绣球。(圆极岑)

法华。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天宁琦云。说了也止得么。黄面老人分疎不下。卓拄杖云。有时拈在千峰顶。划断天云不放高。 虎角焸画○相举起云。世尊。我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免使者老子自生疑惑。 妙伟俊云。世尊五戒不持。将常住物掩为己有。

春满皇都月满阶。婆心痛切为谁哀。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将金掘窌埋。(默庵慧)

法华。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

五祖演云。寻常衲僧家。高揖释迦不拜弥勒。是会佛智。不会佛智。众中有则有。祇是藏牙伏爪。太平有个见处。不惜眉毛举向诸人。待有人问随口便答。 破庵先云。毕竟如何是佛智。乃颂。

雪子落纷纷。乌盆变白盆。忽然日头出。依旧是乌盆。

东廊壁洞竟无遮。百衲花针补绮纱。掩在风前人不识。细看还是破袈裟。(树南祚)

法华。譬如长者有一大宅。於后宅舍忽然火起。

胡蜂休恋旧时窠。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来无走路。痴心要上白牛车。门前羊鹿权为喻。室内啀喍总是讹。熢勃臭烟相恼处。出身不用动干戈。(冶父川)

法华。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深固幽远无人能到。

谩言幽远涉途程。到者方知不夜城。鼓角声寒莲漏永。佛灯犹作向来明。(圆极岑)

法华。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云门云。释迦老子甚处去也。 法林音云。人说跛脚老。单单祇一橛。果然。

犬子便吠贼。牛子便牵犁。衲僧若恁么。未曾摸着皮。(杨岐会)

世间相常住。黄莺啼绿树。真个可怜生。动着便飞去。(朴翁铦)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尚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祖翁锐)

法华。若人散乱心入於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平阳忞举偈毕云。且道以何为验。良久云。片叶飘庭际。西风万里秋。

一样花蹊一样红。千株桃李万株秾。何人识得春风面。五色芳菲处处逢。(远庵僼)

法华。授记品。

祖翁田地旧皇都。且莫从人向外图。空劫国名何处起。威音佛号是谁呼。溪山在在虽云异。云月家家岂有殊。宁可无鞋赤脚走。丈夫岂肯受涂糊。(百愚斯)

法华。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一朝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酢茶。有人识得其中主。不用天涯问作家。(竺庵成)

法华。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憨休乾云。如何是方便说。寒夜凝朝露。晴天散夕霞。

法华。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三际断时凡圣尽。十身圆处剎尘周。无私应物随高下。抹过僧祇大劫修。(保宁勇)

燕坐道场经十劫。一一从头俱漏泄。世间多少守株人。掉棒拟打天边月。(径山杲)

太平时代不谈兵。路不赍粮户不扃。十劫坐来成底事。平生肝胆一时倾。(道场融)

劫初铸就毗卢印。古篆雕虫尚宛然。堪笑堪悲人不识。却嫌字画不完全。(环溪一)

穴处巢居太古风。鱼潜水底鸟翔空。一腔朴素浑无象。云卷星攒文自工。又安容乎窍凿混沌。脂粉鸿蒙。(湛然澄)

端妍娇面露些些。因甚还将衫袖遮。疑杀古今人无数。半思半恨满天涯。(圣可玉)

法华。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於三界。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

岣嵝峰头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无目仙人才一见。便应抚掌笑嘻嘻。云暗苍龙化葛陂。(圆极岑)

火虐风饕水渍根。石边尚有旧苔痕。化工肯未随寒暑。又捻清香为返魂。(闲极云)

法华。普门品。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於本人。

东坡别云。念彼观音力。两家都没事。法眼益因阅至此。乃颂云。咒诅毒药。形杀之逆。眼耳若通。本人何失。

法华。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观音门普普门收。才着襕衫便不羞。昨夜猿啼新岭上。今朝鹤唳古溪头。恶风飘堕回光息。欲火焚烧当处休。璎珞受来都不用。平生活计冷湫湫。(冶父川)

文殊般若

清净行者不入涅盘。破戒比丘不入地狱。

僧问洞山全意旨如何。全云。度尽无遗影。还他越涅盘。 理安问拈拄杖云。清净行者不入涅盘。破戒比丘不入地狱。卓一下云。曼殊大士来也。靠杖云。断岸孤舟。 天岳昼云。我为你作个方便。譬如有人自不欲屙。却要走出占人坑厕。你道还好笑么。若向者里辨得。我也许你向衲僧门下识得些子臭气。

养就家栏水牯牛。自归自去有来由。而今稳卧深云里。秦不管兮汉不收。(祖印明)

壁上安灯盏。堂前置酒台。闷来打三盏。何处得愁来。(径山杲)

清净行者不涅盘。破戒比丘无地狱。天台相接到西川。总是自家亲眷属。(照堂一)

夜来村饮归。健到三四五。摩挲青莓苔。莫瞋惊着汝。(自得晖)

陪钱弄傀儡。拌命打秋千。浑家无眼见。掩面哭苍天。(或庵体)

国有定乱剑。家无白泽图。神仙张果老。踏破药葫芦。(朴翁铦)

清净行者清净。破戒比丘破戒。各自安怗家邦。切忌放贼过界。(退庵奇)

涅盘地狱本无差。祇为从前被眼遮。三脚瞎驴才[跳-兆+孛]跳。镬汤炉炭即吾家。(高峰妙)

常拌白日寻花巷。尽把黄金作酒钱。反着襕衫高拍掌。大家齐唱太平年。(楚石琦)

一叶翩翩不系船。夜深月落正堪眠。芦花两岸无余影。白鹭飞来破晓烟。(即念现)

维摩

因须菩提持钵入维摩舍乞食。时摩诘取钵盛饭谓言。汝能於食等者诸法亦等。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乃至彼外道六师是汝之师。因其出家。彼师所堕汝亦随堕。乃可取食。入诸邪见不到彼岸。住於八难不得无难。同於烦恼离清净法。汝得无诤三昧。一切众生亦得是定。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养汝者堕三恶道。为与众魔共一手作。同诸劳侣。汝与众魔及诸尘劳等无有异。於一切众生而有怨心。谤诸佛。毁於法。不入众数。终不得灭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须菩提闻此茫然。不知以何答。置钵欲出。

宝峰清云。义出丰年还他摩诘。其奈须菩提贪观天上失却手桡。致令食到口边被人夺却。 广胤标云。掩驰说之口。夺纷争之辩。莫之敢逆者贵乎明断。尊者当时何不取一抟食。待伊恁么道。直下塞却渠口。免得者汉向葛藤窠里着倒。虽然於今看来。亦似冷地输他先一着。分明笑倒老空生。 林友卉云。尽谓须菩提不能倒拈蝎尾逆捋虎须。致令食到口边被人夺却。殊不知尊者置钵欲去。不是好心。

无边无际休斟酌。潮去潮来本自平。清浊浅深并苦澹。一般滋味迥分明。(保宁勇)

邪见归依外道师。与师同堕复何疑。凭君满钵盛香饭。午日亭亭腹正饥。(张无尽)

入林不动草。入水不动波。镬汤无冷处。合眼跳黄河。(鼓山珪)

独坐许谁知。青山对落晖。花须连夜发。不待晓风吹。(径山杲)

白日街头独自行。夜间屋里独自卧。山高不碍白云飞。竹密不妨流水过。(照堂一)

维摩。智度菩萨母。容受一切法而无分别相。

一切法离分别相。依前诸相自如如。春风景里乾坤大。无限江山开画图。(仰山钦)

维摩。示疾毗耶。佛敕文殊往问。殊曰。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辨才无滞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降伏众魔游戏神通。智慧方便皆已得度。虽然。当承佛旨诣彼问疾。

沩山果云。居士门高。可谓壁立万仞水泄不通。拟心则差动念则隔。不拟不动落在无事界中。作么生入。良久云。退后退后。

冷坐毗耶城。百病一时发。不得文殊来。几乎无合煞。(径山杲)

示疾毗耶方丈。文殊亦难近傍。看来无药可医。祇是忌口为上。(淛翁琰)

诈病从来不可医。文殊特为下针锥。事褫一喙长三尺。问着依前似鼓椎。(无准范)

手提拂子坐胡床。眼似流星鬓似霜。终日无言长示疾。却将好肉剜成疮。(率庵琮)

皱断娘生八字眉。者些病痛有谁知。文殊针出膏肓穴。也是将为死马医。(仲宣琈)

丈室端居错用心。那堪独树不成林。焉知病在膏肓里。却被文殊下一针。(笑翁堪)

维摩。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伊庵权云。眼里藏针。耳中出气。

自小从来不脱空。掘翻海底种青松。街头撞见李三黑。你自西兮我自东。(济水洸)

无欠无余无必无固。法法圆融头头显露。无住为本兮妙叶难量。立一切法兮沙界罔措。咄咄。好鸟不栖无影树。(竹浪□)

维摩。不断烦恼而入涅盘。

朝生暮死千万徧。一日几回相见面。展阵开旗放出来。一指动时客戏见。(白云端)

维摩。三十二菩萨各说竟。文殊曰。我於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殊又问维摩。摩默然。殊叹曰。乃至无有语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门。

保福展云。维摩一默未出化门。又云。大小维摩被文殊一坐。至今起不得。报恩秀云。要起有甚么难。便掌。 雪窦显举文殊语毕。维摩道甚么。良久云。勘破了也。 琅琊觉云。文殊赞善。也是杓卜听虚声。维摩默然。汝等不得赞龟打瓦。 大沩智云。不二法门是默然不是默然。若是。文殊则为剩语。不是。维摩一场虚设。 报恩秀云。横身为众不免祸出私门。那堪文殊点破已露瑕玼。直饶天童道现居俗尘而无俗气。也是掩鼻偷香。 磬山修云。语默上摸索有甚交涉。若向众菩萨未启口处识得根源。方知说即是默。默即是说。众菩萨未曾说一字。老维摩其声如雷。会么。龙象蹴踏。非驴所堪。 博山来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若以语默商量。何异钵盂安足。二大士虽别。涂脂傅粉水泄不通。以不二法门较之尚远在。 瀛山誾云。不二法门。文殊尽其神力捶击不开。争奈保福犹嫌未出化门。为甚如此。祖关无险易。玄路有高低。 天目灏云。维摩若不得文殊。几乎病杀。

维摩大士去何从。千古令人望莫穷。不二法门休更问。夜来明月上高峰。(明觉显)

虚空鸟迹谩追寻。幽鸟投声又报春。若识东西无异路。净名一室不平沉。(慈明圆)

一个两个百千万。屈指寻文数不办。暂时放在暗窗前。明日与君重打算。(白云端)

言言言兮飘风洒雪。默默默兮雷轰电掣。藕丝孔里骑大鹏。等闲挨落天边月。(懒庵需)

曼殊问疾老毗耶。不二门开看作家。珉表粹中谁赏鉴。忘前失后莫咨嗟。区区投璞兮楚国膑士。璨璨报珠兮隋庭断蛇。休点破。绝玼瑕。俗气浑无却较些。(宏智觉)

深入不二门。巧尽反成拙。一默定千差。常说炽然说。说拙万古清风寒彻骨。(松源岳)

有无语默谩徒劳。居士何曾动一毫。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别峰印)

夜行侵早尽贪程。共听鸡声到五更。忽觉投明天自晓。各安生理乐欣欣。(南磵问)

渔人有睡时。蚕妇无闲日。三九夜寒天。朔风吹水立。(节岩琇)

维摩。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怖畏或断疑。

或有怖畏或断疑。双明一句绝针锥。於斯切莫生欣厌。觌面还须眼似眉。(禾山方)

维摩。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眼空四海恣纵横。鼻孔撩天信脚行。拏得电光为火把。却来日午打三更。(或庵体)

四大将无来作有。一身以己去方人。曾闻打水鱼头痛。我佛原来共一真。(古南门)

金刚

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须菩提言。希有世尊。

食讫跏趺坐石床。斗闲闲气烛天光。几多业识茫茫者。衲被蒙头在醉乡。(水庵一)

卫城乞食沿门处。祇苑收衣洗足时。善现无端赞希有。斯文安得是如斯。(宝叶源)

金刚。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希有希有佛。妙理极泥洹。云何降伏住。降伏信为难。二仪法中妙。三乘教喻宽。善哉今谛听。六贼免遮拦。(傅大士)

七手八脚。神头鬼面。棒打不开。刀割不断。阎浮跳踯几千回。头头不离空王殿。(冶父川)

截断从教来滚滚。随流未必去滔滔。青山长锁欲飞势。沧海合知来处高。(心闻贲)

金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法眼益别云。若见诸相非相即不见如来。 宝华忍云。大小世尊抱桥柱洗澡。不肖则不然。若见诸相非相。即见诸相。虽然。要见如来即易。见诸相则难。 妙伟俊云。大小宝华只解草鞋里[跳-兆+孛]跳。要见诸相非相。更参三十年。

有相有求皆是妄。无形无相堕偏枯。堂堂密密何曾闲。一道寒光烁太虚。(冶父川)

映林映日一般红。吹落吹开总是风。可惜撷芳人不见。一时分付与游蜂。(心闻贲)

金刚。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千严长云。世尊有两个舌头。无明祇有一个舌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而无差别。

一金成万器。皆由匠者智。何必毗耶城。人人说不二。(觉海元)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寒时向火。热时乘凉。健即经行。困即打睡。仰面看天。开口取气。(保宁勇)

金刚。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僧问首山如何是此经。山云低声。云如何是受持。山云莫染污。 冶父川云。且道此经从甚处出。须弥顶上。大海波心。

佛祖垂慈实有权。言言不离此经宣。此经出处还相委。便向云中驾铁船。切忌错会。(冶父川)

水出昆仑山起云。钓人樵客问来因。祇知洪浪岩峦阔。不肯抛丝弄斧斤。(投子青)

金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山堂静坐夜无言。寂寂寥寥本自然。何事西风动林野。一声寒雁唳长天。(冶父川)

应无所住生其心。廓彻圆明处处真。直下顶门开正眼。大千沙界现全身。(呆堂定)

东村市接西村路。南舍花开北舍春。山月如银牵老与。又贪纵目上高岑。(理安问)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栖。(石奇云)

应无所住豁心空。金屑依然着眼中。蓦地虚空连底脱。大千经卷一时通。(孤云权)

单枪疋马走风尘。柳色烟花敢近身。羌笛一声辽胆丧。霜轮现处更愁人。(隐元琦)

金刚。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崇寿稠别云。心外有法应堕恶道。守住自己为人轻贱。 博山来云。缚杀多少人。解脱多少人。兼雌带黄。若以因果评。入地狱如箭射。

明珠在掌。有功者赏。妍媸不来。全无伎俩。伎俩既无。波旬失途。瞿昙瞿昙。识我也无。(明觉显)

水不洗水谁不知。旋岚常静太驱驰。千年历日如能算。免被巡官掌上推。(白云端)

四序炎凉去复还。圣凡祇在剎那间。前人罪业今人贱。倒却前人罪业山。(张无尽)

缀缀功过。胶胶因果。镜外狂奔演若多。杖头击着破灶堕。灶堕破。来相贺。却道从前孤负我。(天童觉)

关关幽鸟啼红翠。一榻熏风惊午睡。舞袖单衫入市廛。张公吃酒李公醉。(石雨方)

故邦不相使单于。啮雪吞毡意自如。沙漠十年持汉节。忠英不假雁传书。(具足有)

金刚。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虚。

菩提无实亦无虚。几个男儿是丈夫。丹穴不归金鸑鷟。碧潭空浸玉蟾蜍。(佛慧泉)

生涯如梦若浮云。活计都无绝六亲。留得一双青白眼。笑他无限往来人。(冶父川)

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如来所得。一款招成。堪笑僧繇虽敏手。何曾描得志公真。(牧云门)

金刚。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南堂静举德山到潭州诣婆觅点心。婆问。三心不可得。上座点那个心。德山无语。今夜代德山下转语。待他道三心不可得。祇向道咄咄。老婆不得无礼。似恁么莫太刚么。不然道。婆子你从甚么处得者消息来。似恁么又却太弱么。当时待他道三心不可得点那个心。祇向他道与我换热底一只来。才拟议。便与换却眼睛。乃颂云。

过去现在未来心。播土扬尘无处寻。坐卧经行无不是。承当直下莫沉吟。

过去心。不可得。收纶罢钓秋江碧。扁舟古岸恣闲眠。明月芦花深稳密。(承天宗三)

现在心。不可得。法王家法存今昔。谋臣猛将定封疆。说甚隋珠并赵璧。

未来心。不可得。不可得中祇么得。石含玉兮地擎山。惟证乃知难可测。千古流芳谁共知。清风匝地有何极。

三清道士无仙骨。八教阇黎毁梵书。黑漆昆仑舞花鼓。天亲无着暗嗟吁。(或庵体)

去岁春风燕子多。社前先到旧时窠。今年春色归将半。帘幕萧萧不见过。(宝叶源)

金刚。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弥山头。大洋海底。拟欲动时。错矣错矣。(捬松[寤-丬])

金刚。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色见声求也不妨。百花影里绣鸳鸯。自从识得金针后。一任风吹满袖香。(涂毒策)

尽却耳根并眼底。不知何处见如来。数声幽鸟啼寒木。一片闲云补断崖。(野庵璇)

金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幻化空身即法身。个中无染亦无尘。拈匙把箸如明了。扫地烧香不倩人。(慈受深)

作事存心贵要精。不精终是不通灵。棋逢绝处着方妙。梅到寒时香愈清。(闲极云)

暑往寒来总不知。有无名相一时离。正如黑漆屏风上。醉写卢仝月蚀诗。(雪岩钦)

华严

普眼欲见普贤。不能得见。乃至三度入定。徧观三千大千世界。了不可得。白佛。佛曰。汝但於静三昧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普眼於是才起一念。见普贤乘六牙白象住在空中。

翠岩芝云。我道普眼推倒世尊。世尊推倒普眼。你道普贤在甚么处。 林皋豫云。才起一念便见普贤。祇如普贤还见普眼么。 崇先奇云。普眼不见普贤则且置。你道世尊还见普贤么。诸人不得随人脚跟转。世尊云但於静三昧中起一念。见底是普贤。不是普贤。若说是。前三度为甚不见。若不是。又道向空中乘六牙白象。不可总作野狐精见解。 破暗灯云。尽大地是个普贤。未举念时早已相见了也。何用作许多伎俩。虽然。从前汗马无人识。祇要重论盖代功。

飘飘一雁落寒空。步步追空觅雁踪。踏破草鞋跟子断。巍然独坐大雄峰。(瞎堂远)

华严。佛告普眼。颇有人能说幻术文字中种种幻相所住处不。眼曰不也。佛言。普眼。幻中幻相尚不可得。何况普贤秘密身境界。秘密语境界。秘密意境界。而能入其中。能入能见。

晃晃在心目。昭昭居色尘。莫将银世界。唤作假银城。(北磵简)

华严。解脱长者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佛。随意即见。

古木云封暗吐馨。微风吹动鸟啼新。夜明帘外翻身转。满袖花香满袖春。(本珠玥)

华严。菩萨以菩提心为家。以如理修行为家法。

浪宕楼头无籍人。零丁利帝可怜生。恶叉聚是此中入。佛子住非他处成。(北磵简)

丈夫何必硁硁然。兰麝香分妓女边。酤酒烹羊且会客。尤欣酩酊笑顽仙。(灵润机)

张公原不隐深山。家住青溪白石湾。编得笊篱随处卖。清风明月为谁闲。(海慧惺)

华严。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尘中。一切尘亦然。有一聪慧人。净眼悉能见。破尘出经卷。广饶益众生。

拟破一微尘。分明昧此经。如何破经卷。出此一微尘。(北磵简)

华严。我今普见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短篷烂醉绿蓑翁。月落江村睡正浓。晓觉起来双眼碧。波心牵动一丝风。(断桥伦)

迷是谁兮悟是谁。山僧赢得眼如眉。新糊纸被烘来暖。睡到天明日上时。(无文灿)

自沽村酒。醉烂如泥。开得眼来。日又西驰。(粟庵鼎)

华严。法界观。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故令众生现时法身不现。

佛真法身。抵死谩生。自沽村酒。自把瓷瓶。却着衫来作主人。(北磵简)

楞伽

五法。三自性。二种无我。

破瓶岂复作瓶事。焦种不因生蘖芽。如彼灵空盘大子。毛轮垂法翳开花。(鼓山珪)

陕府铁牛白癞。嘉州大象耳聩。两个病痛一般。咄哉漆桶不快。(径山杲)

楞伽。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百八全该一句通。毫端不涉示真宗。无门衍出泼天户。千圣同途辙不同。(竹浪)

涅盘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径山杲云。真生无可生。真灭无可灭。寂灭忽现前。虾蟆吞却月。 天宁琦云。寂灭不现前。心心生与灭。龟毛扇子扇。泥牛一点血。 天奇瑞云。三界大师何得似灵龟拽尾。既是诸行无常。因甚却存寂灭。 兴善广云。黄面老汉话作两橛。

涅盘。譬如猛火不能烧薪。火出木尽名为烧薪。

黑夜三更。认子为贼。赶到天明。笑杀老伯。(古南门)

心经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黯淡滩。黯淡滩。十度船来九度翻。惟有三山陈上舍。担一柄伞岸上行。奈我何。(无准范)

是大神咒。四大六根元不有。是大明咒。三世十方无透漏。是无上咒。海印圆光明已久。是无等等咒。士农工商各成就。何故。去年梅。今年柳。颜色馨香依旧。等闲勘破悟桃花。选甚法身藏北斗。(或庵体)

应化圣贤

文殊

因庵提遮女问。明知生是不生之理。因甚却被生死之所流转。殊曰其力未充。

进山主问修山主。明知生是不生之理。因甚被生死之所流转。修云。笋毕竟成竹去。如今作篾使得么。进云你向后自悟去。修云上座作么生。进云。者个是监院房。那个是典座房。修礼谢。 罗汉机云。有者道与么答话添上一重枷锁。殊不知文殊等闲出一语。如金刚王剑。才拟议早是血溅梵天了也。虽然。今日却被机上座捉败。 云松品云。眉梢头日上月下。修山主未别机宜。脑顶后云卷风驰。进山主惯得其便。虽然如是。修山主礼拜不是好心。 木庵标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庵提文殊。问在答处。答在问处。二俱且从。祇如生死还干涉得伊么。良久云。白日青天。切忌说梦。

将军有力下重围。八户风高马不嘶。两眼忽开天地阔。太平无象到今时。(中峰本)

渔蓑倒挂祇么行。苦雨恶风昼掩门。阵阵吹来迷古渡。闲愁徒自向谁分。(法林音)

文殊问庵提遮女曰。生以何为义。女曰生以不生生为生义。曰如何是生以不生生为生义。女曰若能明知地水火风四缘未尝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随其所宜。以为生义。又问死以何为义。女曰死以不死死为死义。曰如何是死以不死死为死义。女曰若能明知地水火风四缘未尝自得。有所离散而能随其所宜。以为死义。

生无所生。死无所死。风动尘飞。波沈浪止。和合离散。随处发现。满月弯弓。双雕一箭。(佛性泰)

问处分明答处端。当机觌面不相瞒。死生生死原无际。月上青山玉一团。(简翁敬)

文殊令善财采药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徧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曰无不是药者。殊曰是药者采将来。财乃拈一茎草度与殊。殊曰此药能杀人亦能活人。

五祖戒出善财语。云惭愧。 首山念云。文殊大似掩耳偷铃。 琅琊觉云。文殊可谓诚实之言。要且额头汗出。口里胶生。 沩山喆云。善财能采。文殊善用。非但寝疾毗耶。直饶尽大地人抱必死之疾到文殊所。教他个个脱体而去。何故。解用不须霜刃剑。延龄何必九还丹。 梁山远云。得之於心。伊兰作栴檀之树。失之於旨。甘露乃蒺藜之园。文殊当时与么举扬。若不是善财声应气求。未免一场懡[怡-台+罗]。还知二老落处么。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首透长安。 天童华云。文殊被善财换却眼睛。 乌石道云。尽道善财能采不能用。文殊能用不能采。殊不知两个汉。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 崇先奇云。二人互相热瞒。不顾旁观者哂。

是药拈来更不疑。师资相见在临时。从兹病甚无医处。杀活还应作者知。(佛印元)

大地苍生病似麻。吉祥灵药示无涯。其间杀活难分辨。又是重添眼里花。(保宁勇)

药病相治贬更褒。当机杀活按吹毛。毗卢海阔烟波静。谁把长竿钓巨鳌。(照觉总)

采药与用药。相逢一会家。杀人活人不眨眼。白玉无瑕却有瑕。(石田熏)

无着菩萨

问善财曰。我欲见文殊。何者即是。财曰汝发一念心清净即是。无着曰我发一念心清净。为甚么不见。财曰是真见文殊。

神鼎揆云。无着不见文殊。颟顸不少。善财钩头有饵。头上安头。若起心精进得见文殊。三生六十劫。复颂。

不见如何真是见。水中盐味色胶青。翻怜掩鼻偷香者。眼里无筋一世贫。

无边身菩萨

将竹杖量世尊顶。丈六了又丈六。量至梵天不见其顶。乃掷下杖合掌说偈曰。虚空无有边。佛功德亦然。若有能量者。穷劫不可尽。

白岩符云。无见顶相。莫说一无边身。设使百千万亿无边身。尽其神力穷未来劫亦量不尽。虽然。乃抬眸云。白岩者里不消一觑。 法林音云。白岩也是贪观天上。殊不知世尊无见顶相被无边身狼藉殆尽。

点天棒月浪施功。竹杖抛时亲到顶。夜深摸着枕头边。被窝肩满朔风冷。(三峰藏)

利益菩萨

白然灯佛。我欲得阿耨菩提。唯愿世尊教示我。令速成菩提。灯曰。利益。汝观此世间。何者一法是汝所问。

含元殿里话长安。明暗双双互热瞒。无量劫来成底事。依然忘却宝华冠。(涧庵怡)

宗鉴法林卷三

猜你喜欢
  僧伽吒经卷第一·佚名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丛林公论·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三(之下)·智俨
  续高僧传卷第六·道宣
  卷一·彭绍升
  楞严经卷第一文句·智旭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大乘庄严经论 第七卷·无著
  卷之上·佚名
  第八 醯摩迦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太虚
  致湖北教育厅长书·太虚
  卷十九·佚名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赵磻老·唐圭璋

      磻老字渭师,东平人。娶欧阳懋女,以懋待制恩补官。绍兴三十年(1160),宝应县主簿。乾道九年(1173),自尚书吏部员外郎除直秘阁知庐州。淳熙二年(1175),两浙路转运副使。四年(1177),工部侍郎知临安府。坐失于弹压,放罢,送饶州居住。有

  • ●玉井樵唱卷上·尹廷高

    (元)尹廷髙 撰○五言絶句松下晚兴飞云憇松梢倚松觅诗句沉吟不成章白云亦飞去题山水画卷身在山水间心在山水外世无锺子期白云兀相对妙高庵半山亭寳所已在近游子倦跻攀努力上复上安乐刹那间○七言絶句江乡夜兴极浦霜清鴈

  • 卷五·邓雅

    ●钦定四库全书主笥集卷五(明)邓雅 撰○七言拗体寄石门梁先生山中讲道当隆平时人共说梁五经诸生长年沐化雨贱子独夜瞻文星石门天清一鹤远玉笥云敛诸峰青明年容我操几杖拟乞文字留芳馨江上有怀谢检校叔宾江树历历江风清

  • 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范晔

    宣秉 张湛 王丹 王良 杜林 郭丹 吴良 承宫 郑均 赵典宣秉字巨公,冯翊云阳人也。少修高节,显名三辅。哀、平际,见王氏据权专政,侵削宗室,有逆乱萌,遂隐遁深山,州郡连召,常称疾不仕。王莽为宰衡,辟命不应。及莽篡位,又遣

  • 第九十五回 杨玄感兵败死穷途 斛斯政拘回遭惨戮·蔡东藩

      却说高丽事起,征兵索粮,骚动天下,百姓不堪供亿,铤而走险,相聚为盗。邹平民王薄,据长白山,此系山东之长白山。自称知世郎。平原民刘霸道,据豆子珪,号为阿舅贼。蔻人高士达,聚众清河,穉人张金称,聚众河曲,还有漳南人窦建德,也与

  • 邵陵携王萧纶传·李延寿

    邵陵携王萧纶字世调,小字六真,是梁武帝的第六个儿子。他从小聪明,博学并善于写诗文,尤其善于写书信。天监十三年(514),受封为邵陵郡王。普通五年(524),萧纶以中郎将的身份代理南徐州事。他在州中轻佻暴虐。喜怒无常,使用的车

  • 246.卢象升战死巨鹿·林汉达

    当李自成等十八人正在商洛山区休整的时候,明朝东北边境的形势越来越紧张。自从熊廷弼、袁崇焕被冤杀以后,明朝在东北没有得力将材。后金军曾一再派兵进关,掠杀人口和牲畜。公元1638年,清太宗派亲王多尔衮(gǔn)等率领大军第

  • 四书章句附考序·朱熹

     朱子之注四书也,毕生心力于斯,临没前数日,犹有改笔。但其本行世早,而世之得其定本者鲜,此注本所以有异也。又有因传写而异者,亦未免焉。定本如大学“欲其必自慊”,后为“欲其一于善”而定也;论语“行道而有得于心”,后为“得

  • 景公病水梦与日斗晏子教占梦者以对第六·晏婴

    景公病水,卧十数日,夜梦与二日斗,不胜。晏子朝,公曰:“夕者梦与二日斗,而寡人不胜,我其死乎?”晏子对曰:“请召占梦者。”出于闺,使人以车迎占梦者。至,曰:“曷为见召?”晏子曰:“夜者,公梦二日与公斗,不胜。公曰:‘寡人死乎?’故请君占

  • 帝学卷四·范祖禹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濬哲明孝皇帝上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濬哲明孝皇帝大中祥符八年十二月封寿春郡王九年正月命尚书戸部郎中直昭文舘张士逊戸部员外郎直史舘崔遵度并爲王友眞宗宣谕曰儿子才七歳朕每

  • 第十二章 8·辜鸿铭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辜讲一位诸侯国的官员(棘子成,卫国大夫)有一次向孔子的一位学生(子贡)评论说:“聪明而高尚的人所追求的只

  • 卷十九·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十九    明 湛若水 撰宣公【名倭一名接文公子在位十八年】【匡王五年】元年【晉靈十三年齊惠公元元年衛成二十七年蔡文四年鄭穆二十年曹文十年陳靈六年杞桓二十九年宋文三年秦共公稻元年

  • 卷二十六·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二十六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周颂 【清庙之什】序清庙祀文王也周公既成洛邑朝诸侯率以祀文王焉笺云清庙者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宫也谓祭文王也天德清明文王象焉故

  • 禅林宝训卷第三·净善

    东吴沙门净善重集雪堂行和尚住荐福。一日问暂到僧。甚处来。僧云。福州来。雪堂云。沿路见好长老么。僧云。近过信州。博山住持本和尚。虽不曾拜识好长老也。雪堂曰。安得知其为好。僧云。入寺路径开辟廊庑修整。殿堂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五·法藏

    魏国西寺沙门法藏撰不敬请法戒第六初制意者。诸佛所师谓是法。菩萨理应敬人重法灭身求请。而反露踞傲轻慢人法。失道之甚故须制也。二次第者。前则于失者不教诲。今则于得者不敬请也。三释名者。轻人慢法名不敬请。戒

  • 卷第二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九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定品第八之二如是已说所依止定。当辩依定所起功德。诸功德中先辩无量。颂曰。无量有四种  对治嗔等故慈悲无嗔性  喜喜舍无贪此行相如次  与乐及拔

  • 警世钟·陈天华

    近代陈天华著。作于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初刊于日本东京。全书两万余字。指出当时中 国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亡国灭 种就在眼前”的深重危机。呼吁“做官的”、“当兵的”、 “世家贵族”、“读书

  • 观音义疏·智顗

    凡二卷。隋代天台智顗述,门人灌顶记。又称普门品疏、别行义疏、观音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为天台五小部之一。内容解释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文句。初设时节、标人、敬仪、正问等四问,而答以口机感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