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师学生会筹备员之训勉
──三十一年一月在汉藏教理院讲──
为我的学生从四方面学:
一、修行:这中间包括闻、思、修慧,由听讲、研究、静坐、思惟,以至于根据六度四摄之原则,表现于行为上者都属之。
二、讲学:如法会讲经,或学院授课,乃至著书立说,翻译流通等皆是。
三、用人:一件较大的事,不是那一个人可以成功的,必需和合各种才能不同的人。所以要有团体的组织,并要有领导的人,善能用人,最重要的能自知知人。
四、办事:佛教的事,亦有多方面的,如学院、僧寺等,往往与政府社会发生种种关系。若遇疑难的事,要有判断力;困难的事,要有忍耐力。观察于法于众有益的事,务须任劳任怨去处理应付,不可畏缩。如于法于众无益者,勿为虚荣私利,和人
争持不舍。
以上四事,各人宜时时对自己反省,对他人观察,于上四事中,长于那种,或短于那种,互采其长以补其短。切不可以己之长而骄人,亦尊重他人长处而勿生嫉忌,对他人短处要原谅而不轻视,自己短处要自励而不放松,可以改正补充。以此种精神为和合同事之准则,则机缘一到,将来许多佛教的大事,当可必成。
在我的意境上,向来是以全国乃至世界人群佛教为对象,摄受的人非常广泛,觉得无论什么人,都有他的用处的。比方说:魔、总算最不好的,然在佛的法会中,他有时亦发心护法;八部护法众中,连饿鬼、畜生的大力分子都在内。所以在我的看法上,只要用之得当,没有一个人没有用的。如有些学生还了俗,甚或跑到异教中去,只要对我或对佛教的信仰没有完全破坏,也可借他将佛教输送到异教里去,达到佛教细胞深入社会各阶层之最高目标。所以,只要能有集中的信仰精神摄持力,不管亲疏近远,在有秩序的系统组织下,以整个世界人类和佛教为对象,方能人尽其才,才尽其
用。好将我此意从组织学生会而贯达得到我的各个学生。(福善记)(油印单张)
猜你喜欢 雪峰语录大尾·雪峰义存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九·欧阳竟无 卷第十六·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三·佚名 卷十二·性音 赞叹品第二十三·佚名 法华经传记卷第八·佚名 缘起·聂先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佚名 卷第四·佚名 卷第三十一·元来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九·佚名 王朔生居士写华严经序·太虚 炼丹运气为外道之法·印光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