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对大师学生会筹备员之训勉

──三十一年一月在汉藏教理院讲──

为我的学生从四方面学:

一、修行:这中间包括闻、思、修慧,由听讲、研究、静坐、思惟,以至于根据六度四摄之原则,表现于行为上者都属之。

二、讲学:如法会讲经,或学院授课,乃至著书立说,翻译流通等皆是。

三、用人:一件较大的事,不是那一个人可以成功的,必需和合各种才能不同的人。所以要有团体的组织,并要有领导的人,善能用人,最重要的能自知知人。

四、办事:佛教的事,亦有多方面的,如学院、僧寺等,往往与政府社会发生种种关系。若遇疑难的事,要有判断力;困难的事,要有忍耐力。观察于法于众有益的事,务须任劳任怨去处理应付,不可畏缩。如于法于众无益者,勿为虚荣私利,和人

争持不舍。

以上四事,各人宜时时对自己反省,对他人观察,于上四事中,长于那种,或短于那种,互采其长以补其短。切不可以己之长而骄人,亦尊重他人长处而勿生嫉忌,对他人短处要原谅而不轻视,自己短处要自励而不放松,可以改正补充。以此种精神为和合同事之准则,则机缘一到,将来许多佛教的大事,当可必成。

在我的意境上,向来是以全国乃至世界人群佛教为对象,摄受的人非常广泛,觉得无论什么人,都有他的用处的。比方说:魔、总算最不好的,然在佛的法会中,他有时亦发心护法;八部护法众中,连饿鬼、畜生的大力分子都在内。所以在我的看法上,只要用之得当,没有一个人没有用的。如有些学生还了俗,甚或跑到异教中去,只要对我或对佛教的信仰没有完全破坏,也可借他将佛教输送到异教里去,达到佛教细胞深入社会各阶层之最高目标。所以,只要能有集中的信仰精神摄持力,不管亲疏近远,在有秩序的系统组织下,以整个世界人类和佛教为对象,方能人尽其才,才尽其

用。好将我此意从组织学生会而贯达得到我的各个学生。(福善记)(油印单张)

  


猜你喜欢
  雪峰语录大尾·雪峰义存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九·欧阳竟无
  卷第十六·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三·佚名
  卷十二·性音
  赞叹品第二十三·佚名
  法华经传记卷第八·佚名
  缘起·聂先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佚名
  卷第四·佚名
  卷第三十一·元来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九·佚名
  王朔生居士写华严经序·太虚
  炼丹运气为外道之法·印光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杨绘·唐圭璋

      绘字元素,绵竹人。生于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上第,通判荆南。以集贤校理为开封推官。请知眉州,徙兴元府。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擢翰林学士,为御史中丞。罢为侍读学士,知亳州,历应天府、杭州,再为翰林学士

  • 李纲·唐圭璋

      纲字伯纪,邵武人。生于元丰八年(1083)。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南渡,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御史所劾,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绍兴十年(1140)卒,年五十

  • 第三十一出·李开先

    【天下乐】(旦上唱)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征雁不来莺渐老,只将幽恨度芳晨。(白)重门昼不开,东风何处来?桃李本无言,如何燕影猜?伤哉薄命郎,骸骨不还乡!夫死妾苟活,所忧在姑嫜。姑安贫亦足?肯慕他人富?郎非卖赋人,妾岂听琴妇

  • 卷七·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七 宋 陆游 撰 题明皇幸蜀图 天宝政事何披猖使典相国胡奴王弄权杨李不足怪阿瞒手自裂纪纲八姨富贵尚有理何至诏书襃五郎【天宝末下诏雪张易之兄弟】卢龙贼骑已汹汹丹凤神语犹琅琅人知大势

  • 卷一 古體詩·王士祯

    【對酒】對酒歌慨慷,自我屬有生。共得睹太平,皇帝陛下惟樂康。宮府治,丞相無私人。諸諫官彈射奸慝,咸有直聲。自中丞刺史良二千石,各各有廉名。日南交趾皆我郡縣,蠻夷君長以時稽首殿庭。屬國具為令,文笥生翠來王京。幸太學,三

  • 春之末章·闻一多

    被风惹恼了的粉蝶, 试了好几处底枝头, 总抱不大稳,率性就舍开, 忽地不知飞向那里去了。 啊!大哲底梦身啊! 了无粘滞的达观者哟!太轻狂了哦!杨花! 依然吩咐两丝粘住罢。娇绿的坦张的荷钱啊! 不息地仰面朝上帝望着, 一心地默祷并且

  • 卷六十四·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六十四兵部主事陈焯编金诗附李献能【字钦叔河中人年二十一以省元赐第廷试第一人宏词优等授应奉翰林文字在翰苑凡十年出为鄜州观察判官用荐者复应奉俄迁修撰以镇南军节度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丁年玉笋志》·张次溪

    (清)蘂珠旧史(杨懋建) 撰●目录丁年玉笋志●丁年玉笋志蕊珠旧史桐仙以丁酉首夏为花君,乞立传。一时诸郎咸愿得厕名《看花记》中,争请余顾曲,乞品骘色艺,冀得一言为重。招邀者踵武相接也。于时传写『看花记』者,几有洛阳纸贵之

  • 青溪寇轨 全文·方勺

      宣和二年十月,睦州青溪县碣村居人方腊,詑左道以惑众,知县事、承议郎陈光不即鉏治。腊自号圣公,改元永乐,置骗裨将,以巾饰为别,自红巾而上凡六等,无甲胄,惟以鬼神诡秘事相扇摇。数曰,聚恶少千余,焚民居,掠金帛子女。提点刑狱张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佚名

    正德二年夏四月甲戌朔子 太庙○升山西按察使李善为四川右布政使○丙子赐钜野恭定王阳蓥碑名曰旌孝鲁王阳铸奏王事其继母妃李氏孝行笃至王弟阳锱等于其葬所自为立碑表之以名请 上特赐焉○巡按广东监察御史陈霖奏官兵以

  • 卷之一千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七 陈师曾的风俗画·周作人

    陈师曾的画世上已有定评,我们外行没有什么意见可说,在时间上他的画是上承吴昌硕,下接齐白石,却比二人似乎要高一等,因为是有书卷气,这话虽旧,我倒是同意的,或者就算是外行人的代表意见吧。手边适值有师曾的《北京风俗图》影印

  • 程颢传·脱脱

    程颢,字伯淳,世代定居中山,后来从开封府迁到河南府。高祖父程羽,宋太宗时期的三司使。父亲程王向,仁宗时录用旧时大臣的后裔,被委任为黄陂县尉。任职很久后,升为龚州知州。当时宜獠区希范已经被杀了,他故乡的人忽然传说他的神

  • 卷十八·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十八宋 高闶 撰文公二六年春葬许僖公因鲁往会而着其臣子私諡之罪夏季孙行父如陈臧文仲以陈卫之睦也使行父继旧好且娶焉行父季友之孙公孙无佚之子也以王父字为氏季氏自是世执鲁国之政秋季孙行

  • 井观琐言·郑瑗

    明代笔记。3卷。郑瑗撰。郑瑗字仲璧,莆田(今属福建)人。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官至南京礼部郎中。该笔记在考证上尚有可取之处,恰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说:“其书大抵皆考辨故实,品骘古今,颇能有所发明。如论王柏改经之非,斥

  • 研北杂志·陆友

    元代笔记。2卷。陆友仁撰。书前有作者写于元统二年(1334)二月的自序:“余生好游,足迹所至,喜从长老问。前言往行必谨识之。元统元年冬,还自京师,索居吴下,终日无与晤语,因追记所欲言者,命小子录藏焉。取段成式之语,名曰《研北

  • 牛郎织女传·朱名世

    全名《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白话小说。明朱名世编。四卷不分回。描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小说据民间传说繁衍而成。叙金童与天孙织女互相爱慕。玉帝得知要斩金童,太上老君保奏金童下凡,托生到牛员外家为次子,名牛金郎。令

  • 诗经·佚名

    儒家经典之一。本称《诗》。编成于春秋时。共三百零五篇。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分“风”、“雅”、“颂”三大类: “风”包括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多为民间诗歌; “雅”分“大雅”、“小雅”,一百零五篇,多为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