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总目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总目

田赋考【凡六卷】

卷一【至】卷六

钱币考【凡五卷】

卷七【至】卷十一

户口考【凡三卷】

卷十二【至】卷十四

职役考【凡三卷】

卷十五【至】卷十七

征榷考【凡七卷】

卷十八【至】卷二十四

市籴考【凡三卷】

卷二十五【至】卷二十七

土贡考【凡二卷】

卷二十八【至】卷二十九

国用考【凡四卷】

卷三十【至】卷三十三

选举考【凡十三卷】

卷三十四【至】卷四十六

学校考【凡四卷】

卷四十七【至】卷五十

职官考【凡十四卷】

卷五十一【至】卷六十四

郊社考【凡十二卷】

卷六十五【至】卷七十六

羣祀考【凡三卷】

卷七十七【至】卷七十九

宗庙考【凡五卷】

卷八十【至】卷八十四

羣庙考【凡二卷】

卷八十五【至】卷八十六

王礼考【凡十四卷】

卷八十七【至】卷一百

乐考【凡二十卷】

卷一百一【至】卷一百二十

兵考【凡十四卷】

卷一百二十一【至】卷一百三十四

刑考【凡六卷】

卷一百三十五【至】卷一百四十

经籍考【凡五十八卷】

卷一百四十一【至】卷一百九十八

帝系考【凡七卷】

卷一百九十九【至】卷二百五

封建考【凡四卷】

卷二百六【至】卷二百九

象纬考【凡六卷】

卷二百十【至】卷二百十五

物异考【凡十三卷】

卷二百十六【至】卷二百二十八

舆地考【凡八卷】

卷二百二十九【至】卷二百三十六

四裔考【凡十四卷】

卷二百三十七【至】卷二百五十止

【臣】等谨案

钦定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卷乾隆十二年奉敕撰马端临文献通考断自宋宁宗嘉定以前采摭浩博纲领宏该元以来未有纂述明王圻起而续之体例糅杂舛错丛生遂使数典之书变为兎园之策论者病焉然终明之世亦无能改修岂非以包括历朝委曲繁重难于蒐罗而条贯之哉我

皇上化洽观文道隆稽古

特命博徵旧籍综述斯编黜上海之野文补鄱阳之巨帙合宋辽金元明五朝事迹议论彚为是书大抵事迹先徵正史而参以说部杂编议论博取文集而佐以史评语録其采取王圻旧本者十分不及其一至於考证异同辨订疑似王书固为疎陋即马书亦略而未详兹皆本本元元各附案语一折衷于

圣裁典核精密纎悉不遗尤二书所不逮初议於马氏原目外增朔闰河渠氏族六书四门嗣奉

敕续修通志以天文略可该朔闰地理略原首河渠氏族六书更郑樵之旧部三通既一时并辑两笈即无庸复陈兹惟於郊社宗庙内析出羣祀羣庙广为二十六门此则仍马氏之旧例变通而匡正之者也乾隆五十四年正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通考总目

猜你喜欢
  千百年眼卷八·张燧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一四四五 盛京将军琳宁等奏重校文溯阁书籍人员事竣回京折·佚名
   第二十七章 域外·林语堂
  完颜昌传·脱脱
  元江土司传·张廷玉
  罗大纮传·张廷玉
  卷十七·鄂尔泰
  第一讲·孙中山
  王端毅奏议巻十二·王恕
  卷三十六·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五八·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齣~第十齣·孙柚

    第一齣 家门始终【月下笛】〔末上〕屈指少年。无端过了几番寒食。流光可惜。白驹驰。锦梭掷。频敎燕子留春住。儘力留他不得。但黯然春去。落红成阵。暮云凝碧。无那新愁积。把才子文章。美人颜色。全凭翠管。巧将一

  • 二集卷五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二古今体七十九首【甲戌八】车驾至吉林得七言排律十二韵踰千塞甸历迢迢畅慰初心到一朝天作高山保之永地呈沃壤壮哉饶星分箕尾神臯衍俗重耕桑协气调左氏浮夸纪周晋史家建置考金辽为藩南接

  • 卷四百八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八十三促织类【络纬同】七言古【附长短句】促织鸣         【元】陈 高促织鸣鸣唧唧嬾妇不惊客心凄恻秋夜月明露如雨西风吹凉透絺苎嬾妇无裳终懒织逺客衣单恨砧杵促织

  • ●目录·沈行

    咏雪集句序 咏雪集句题词 卷上之一咏雪集句(七言律诗共二百四十首内禁体一百二十首) 卷上之二咏雪集句(七言律诗一百二十首) 咏梅花集句序 卷下之一咏梅集句(七言律诗共一百二十首内禁体六十二首) 卷下之二咏梅集句(七言绝句

  • 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三十三·柯劭忞

      仳里伽贴木儿 岳璘贴木儿都尔弥势 哈剌普华偰文质 偰列篪撒吉思 答理麻哈剌阿思兰都大塔塔统阿玉笏迷失 力浑迷失哈剌亦哈北鲁 阿邻贴木儿沙剌班 世杰班野里术 铁哥术孟速思 阿失贴木儿八丹 阿散亦辇真 昔班斡罗

  • 卷二二三 唐紀三十九·司马光

      起昭陽單閼(癸卯)七月,盡旃蒙大荒落(乙巳)十月,凡二年有奇。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廣德元年(癸卯,公元七六三年)   秋,七月,壬寅,羣臣上尊號曰寶應元聖文武孝皇帝。壬子,赦天下,改元。諸將討史朝義者進官階、加爵邑有差。冊回

  • 第四节 入学·老舍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叫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怕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

  • 卷之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甲申传信录卷七·钱士馨

    董狐剩荚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征恶而劝善,春秋所以纪事也。予传甲申事,皆以类从,大率断自闯入西安以后。其西安以前,及戮于献忠,与闯时二三从逆之迹,不类前简者,缀述于此。据事直书,其义自见,仲尼所言:『董狐书法不隐』

  • 卷一百九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节俭宋神宗熙宁元年翰林学士司马光上奏曰臣伏覩宰臣曾公亮等奏以河朔葘沴调用繁冗欲望将来大礼毕两府臣僚更不赐银绢

  • 卷五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五十諡略【三】追封皇后諡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顺治十七年八月恭上】顺治十七年八月甲辰世祖章皇帝谕礼部曰皇贵妃栋鄂氏於八月十九日薨逝奉圣母

  • 卷第十·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十怀让禅师第三世下六十一人池州南泉普愿禅师法嗣一十七人湖南长沙景岑禅师荆南白马昙照禅师终南山云际师祖禅师邓州香严下堂义端禅师赵州东院从谂禅师池州灵鹫闲禅师鄂州茱萸山和

  • 十二门论品目·龙树

      观因缘门第一   (万法所因似各有性推而会之实自无性通达无滞故谓之门)。  观有果无果门第二   (重推无性之法为先有而生为先无而生有无无生以之为门)。  观缘门第三   (上推因此推缘四缘广略皆无有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中·佚名

        无著菩萨造颂 世亲菩萨释    三藏法师义净奉 诏译  何谓能立因相。  两成尊重故  由等流殊胜  烦恼因性故  由劣亦胜故  言两成尊重者。由所托处成制底塔故。谓是说法之地。其所依身成如大

  • 续诗品·袁枚

    清代诗论著作。1卷,由32首四言诗组成。袁枚著。书前有作者小序,称“余爱司空表圣《诗品》,而惜其只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首续之”。袁枚此书正是讲诗法之作,如“崇意”、“精思”、“博习”、“选材”、“布格”、“择韵

  • 三鱼堂剩言·陆陇其

    十二卷。清陆陇其撰。此书原名《日钞》,皆陆氏平时札记之文,未分门类。其甥陈济为之排次成编,亦不立标题,而基本有类可寻。一卷至四卷皆说五经;五卷、六卷皆说四书,又附《太极图说》、《近思录》、《小学》数条;七卷、八卷

  • 末罗王经·佚名

    全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叙述佛陀显现神通力,移去横于末罗国中道上之大石,并为末罗王及其国中九亿人民宣说精进力、忍辱力、布施力、父母力等四力,以度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