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後传卷十一    宋 陈傅良 撰定公

元年春王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谷梁有传】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胡氏从冯山以从祀先公为祔祭昭公据葬称諡不应不祔庙今不取】九月大雩立炀宫冬十月陨霜杀菽

二年春王正月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秋楚人伐吴

此囊瓦也贬人之

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

三年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二月辛卯邾子穿卒夏四月秋葬邾庄公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

传曰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晋之合诸侯至平邱而止则是役刘子为之也刘子定内难复辟于周而楚纳子朝於是合十八国之师伐楚虽五伯未有盛於此时者也以周之不竞而能合诸侯盛於五伯俄而刘子卒君子盖深悲之也

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五月公及诸侯盟于臯鼬?伯成卒于会

有晋侯在何以书公及诸侯盟非晋主盟也公会诸侯盟于薄公会诸侯盟于宋皆後至之文也非後至也而曰公及诸侯盟则以鲁主之也是故书及刘卷卒诸侯无会同於是有特相盟者矣

六月葬陈惠公许迁于容城秋七月公至自会刘卷卒王卿士不卒【据成十三年成肃公昭十一年单成公】有关於天下之故则卒之於襄王之难有王子虎焉於敬王之难有刘子焉君子曰王室其庶几乎而无救于周是故特卒之也司马迁於诸国世家多缺卒而卒孔子盖知此者也

葬?悼公楚人围蔡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葬刘文公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栢举楚师败绩

於是蔡侯如晋请伐楚晋辞蔡侯天下诸侯莫与忧蔡者而愬之吴吴子兴师以伐楚是则吴知忧中国也是故吴始称子书战书败绩皆进吴也而楚囊瓦贬称人

楚囊瓦出奔郑庚辰吴入郢【公谷有传】

入国不言邑入楚也而曰入郢非得国之辞也是役也鬬辛王孙由于王孙圉锺建鬬巢申包胥王孙贾宋木鬬怀皆悉宣力焉秦师救楚楚子入于郢则楚为有人矣书入郢非得国之辞也前曰吴子今曰吴复从其旧号也舍黄池书吴而已

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夏归粟于蔡於越入吴

向曰越人今曰於越复从其旧号也越未有闻也昭定之春秋吴楚争而後越入中国会于琐也【昭五年】越常寿过始见於经而亟称人後三十年而入吴不复称人矣晋楚之初春秋未以敌言之战于邲也则楚称子矣吴楚之初春秋未以敌言之战于栢举也则吴称子矣至於吴越终春秋不以敌言之也是故越入吴书吴入越不书【哀元年】

六月丙申季孙意如卒秋七月壬子叔孙不敢卒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

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二月公侵郑公至自侵郑

自宣之季年凡伐不言公鲁无君将者八十年矣至是而书侵郑则以公山不狃侯犯阳虎之专也故曰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犂冬城中城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围郓

七年春王正月夏四月秋齐侯郑伯盟于咸

此特相盟也特相盟自齐桓以来未之有也於是再见其再见何诸侯无主盟矣是故石门志诸侯之合也咸志诸侯之判也

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齐侯卫侯盟于沙大雩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九月大雩冬十月

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公至自侵齐二月公侵齐三月公至自侵齐曹伯露卒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公会晋师于瓦公至自瓦

不曰会士鞅曰会晋师重师也鞌之战公会晋师于上鄍不书讳之也四卿并将而以禽郑自师逆公三家之张成於此矣故讳之也於是齐师伐我晋士鞅赵鞅荀寅救我公会晋师于瓦勿讳可也

秋七月戊辰陈侯柳卒晋士鞅帅师侵郑遂侵卫此其言遂何晋始伐与国也於襄之二十三年齐始叛晋取朝歌去年郑始叛晋盟齐于咸卫始叛晋盟于沙於是侵郑卫又明年及齐平虽鲁亦叛晋矣故悉书之也

葬曹靖公九月葬陈怀公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冬卫侯郑伯盟于曲濮从祀先公盗窃宝玉大弓於是禘于僖公不书书从祀先公非常也顺祀则曷为谓之非常阳虎欲去三桓而为此也阳虎欲去三桓是以陪臣废置大夫也虎陪臣也欲废置三卿而追正宗庙之礼已而弗胜取周公之分器以出曾莫之禁者书曰从祀先公盗窃宝玉大弓鲁无人之辞也是故陪臣叛皆不书【据昭二十二年南蒯以费叛定十三年晋赵稷涉宾以邯郸叛之类】书阳虎为盗是治陪臣也君子之作春秋治至於陪臣斯极矣【见公羊】

九年春王正月夏四月戊申郑伯虿卒得宝玉大弓六月葬郑献公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

外会书次自厥貉以来未之有也於是再见其再见何中国无伯也齐卫伐盟主则其不书伐何春秋重絶晋也於襄之二十三年尝书齐伐晋至是而不书何齐始叛晋诸侯犹有盟主也前年郑叛晋盟齐于咸卫叛晋盟齐于沙明年及齐平鲁亦叛晋诸侯无盟主矣有盟主非美事也无盟主非细故也是故春秋重絶晋也

秦伯卒冬葬秦哀公

十年春王三月及齐平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公至自夹谷晋赵鞅帅师围卫齐人来归郓讙龟隂田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

未有言来归田者言来归必自外至者也【据郑来归祊及齐来归卫宝之类】郓讙龟隂田言来归以是为齐人之愿也济西言取讙阐言取郓讙龟隂之田不言取以是为齐人之愿则犹齐田也【何休从外来常文与齐人来归卫宝同】齐强於天下伐盟主合诸侯于鄟陵矣於是愿归田则以孔子相夹谷之会也谓春秋之诸侯不足用为善者是不即人心者之论也故曰如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

秋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宋乐大心出奔曹宋公子地出奔陈冬齐侯卫侯郑游速会于安甫叔孙州仇如齐宋公之弟辰暨仲佗石彄出奔陈

十有一年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地自陈入于萧以叛夏四月秋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冬及郑平传曰始叛晋也书输平以志诸侯之合书及郑平以志诸侯之散此春秋之所以终始也

叔还如郑涖盟

十有二年春薛伯定卒夏葬薛襄公叔孙州仇帅师堕郈

郈叔孙之邑也费季孙之邑也叔孙州仇堕郈季孙斯堕费以是为二家之愿也三家专鲁出昭公矣於是愿堕其都则以孔子之相鲁也谓春秋之大夫不足用为善者是不即人心者之论也故曰如有用我者朞月而已可也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堕费秋大雩冬十月癸亥公会齐侯盟于黄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公至自黄十有二月公围成公至自围成成孟孙之邑公行不越竟不书至至围成危之也初作三军也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季氏尽征之叔孙氏臣其子弟孟氏取其半焉三家之强孟氏为犹有君也莫难於堕郈费成堕易耳而公自将围成弗克是不足与有为也齐人归女乐三日不朝是以微罪行也

十有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夏筑蛇渊囿大蒐于比蒲卫公孟彄帅师伐曹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荀寅士吉射伐赵氏鞅奔晋阳韩魏伐范中行氏寅吉射奔朝歌鞅非始祸者也则曷为皆以叛书之春秋之季家有藏甲都邑皆百雉之城矣鞅必奔晋阳寅吉射必奔朝歌则是皆叛也

晋赵鞅归于晋

归不言自鞅无所自也归易辞也栾盈鱼石犹言入至鞅而後言归则晋无人之辞也此韩赵魏分晋之本也叛臣至於书归则佚贼不足录矣此韩魏赵分晋之本也

薛弑其君比

十有四年春卫公叔戍来奔卫赵阳出奔宋二月辛巳楚公子结陈公孙佗人帅师灭顿以顿子牂归夏卫北宫结来奔五月於越败吴于檇李吴子光卒

光尝弑君矣其君称国以弑而光书卒何他君无贬焉然则光无罪欤以莒展舆之罪不着于春秋而逾年不成君则光罪不容诛矣

公会齐侯卫侯于牵公至自会秋齐侯宋公会于洮天王使石尚来归脤卫世子蒯瞶出奔宋卫公孟彄出奔郑宋公之弟辰自萧来奔大蒐于比蒲邾子来会公会公於比蒲也【从谷梁范甯注】自舍中军公不与兵政者四十年矣於是蒐比蒲则以季孙斯叔孙州仇之堕费郈也故曰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城莒父及霄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邾子来朝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二月辛丑楚子灭胡以胡子豹归夏五月辛亥郊壬申公薨于高寝郑罕逹帅师伐宋齐侯卫侯次于渠蒢邾子来奔丧

诸侯来奔丧於是始

秋七月壬申姒氏卒【左氏公羊有传】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九月滕子来会葬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辛巳葬定姒

妾母也自成风讫於宣襄子苟为君则其母为夫人子尝为君不敢以其母为夫人者隐公而已矣是故声子不葬声子不葬葬定姒则是哀公之以夫人丧其母犹宣襄也哀公之丧其母犹宣襄也则何以卒不称夫人葬不称小君徒以丧在殡不及尊其母焉耳

冬城漆

 

 

 

春秋後传卷十一

猜你喜欢
  第八章 12·辜鸿铭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七·王顼龄
  卷三十四·乾隆
  卷十八·魏了翁
  卷七·易祓
  书经衷论卷四·张英
  仲春纪第二·吕不韦
  五种成败章第五·佚名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弘明集卷第十·僧祐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八·佚名
  在锡兰科仑坡麻里卡坎达最高巴利文学院致词·太虚
  卷第三十七·佚名
  第三十八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一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56 ·佚名

    苏辙 次韵子瞻赠张憨子 得罪南来正坐言,道人闭口意深全。 天游本自有真乐,羿彀谁知定不贤。 构火暾暾初吐日,飞流滚滚旋成川。 此心此去如灰冷,肯更逢人问复然。 苏辙 次韵子瞻招王蘧朝请晚饮

  • 卷七十九·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七十九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六 简文帝三 登城北望 登楼传昔赋出蓟表前闻灞陵忽囘首河堤徒望军兹焉聊回眺极目杳难分一水斜开岸双城遥共云 登琴台 芜阶【一作陌】

  • 卷二三 漢紀十五·司马光

      起旃蒙協洽(乙未),盡柔兆敦牂(丙午),凡十二年。   孝昭皇帝始元元年(乙未、前八六年)   夏,益州夷二十四邑、三萬餘人皆反。遣水衡都尉呂破胡募吏民及發犍為、蜀郡奔命往擊,大破之。   秋,七月,赦天下。   大雨,至于十

  • 两汉刊误补遗卷六·吴仁杰

    史书令史艺文志尚书御史史书令史刊误曰史与书令史二名今有书令史仁杰曰史书大篆也太史籀所作以志考之盖太史课试善史书者以补史书令史而分隶尚书及御史也按尚书御史皆在禁中受公卿奏事故下文云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輙举劾

  • 第十九回 惊异表吕公妻女 经大泽刘季斩蛇·黄士衡

    话说吕公接过刘邦名帖,见贺礼甚厚,不觉大惊,亲自出到门前迎接。刘邦见了吕公,上前施礼。吕公一见刘邦状貌,愈加敬重,引到厅上。萧何见刘邦入门,两手空空,知他万钱都是假话,便笑道:“刘季本来喜为大言,都无实事。”刘邦故作不曾听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五·佚名

    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辛未朔礼部言亲郊久旷誓戒不闻人心不无少怠顷奉 圣谕务秉精虔乞命纠仪御史三令而五申之俾肃然清静以称 大祀之威仪得旨 郊祀重典朕以服药静摄不得躬亲此心兢兢不敢一息少逸宫中斋沐恭默如对 上

  • 卷之五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金佗稡编卷二十七·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二十七宋 岳珂 撰天定録中经进百韵诗臣一介孱庸滥饕世禄每念沉寃未雪直笔久汚一意纂修五年勤瘁比干宸览误简渊衷万死尚寛九殒莫报今因追感先臣飞事辄赋百韵诗一篇缮写躬诣天庭投进伏望圣慈特

  • 李延孙传·令狐德棻

    李延孙是伊川人。祖父李伯扶,在魏太和末年参与征讨悬瓠有功,被任命为汝南郡守。父亲李长寿,性格雄奇豪迈,会武艺。少年时与蛮人酋长结交,互相勾结,侵吞函谷关以南地区。孝昌年间,朝廷担心他发动叛乱,就任命李长寿为防蛮都督,给

  • 则天皇后本纪·刘昫

    则天皇后武氏,名明空,是山西并州文水人。父亲名士..,隋朝大业末年做鹰扬府队正的官。高祖在汾、晋行军作战,常在他家休息。高祖初举义旗起事之时,武士..跟从高祖平定了京城。贞观年间,逐步升到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为应国公

  • 萧惠传·脱脱

    萧惠,字伯仁,乳名脱古思,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初时因为是中宫亲眷,为大国舅帐下详稳。随同伯父排押征讨高丽,至奴古达北岭,高丽依靠险阻拒守,萧惠力战,破之。待到进攻开京,以军纪严整闻名,授职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开泰二年(1

  • 卷二百四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二四裔考西南夷云南土司一明太祖洪武十四年诏谕云南诸郡蛮时大军至滇梁王走死既置云南府自是诸郡以次来归明史土司传曰云南诸郡垂及累世规

  • 卷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二十八户部十三经费国初廪禄自诸王及公侯文武官以下皆为定制其後又有折色之例随时损益今具録之王府禄米明祖训凡亲王每岁合得粮储皆在十月中一次尽数支拨其本府文武官吏俸禄及军士粮储皆系按月支

  • 西铭述解·曹端

    西铭大意明理一而分殊文公注之明且备矣然初学者或未得其说端为分经布注以解之或者便之而请书焉辞不获已于是乎书干称父(干天也)天阳也至健而位乎上父道也然不曰天而曰干者天其形体也干其性情也干者健而无息之谓万物所

  •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卷第六·知礼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二明十法摄位。谓下摄于上上摄于下。中摄上下。故一一三法皆摄六位。三障覆六位者。斯由三障从迷说。六即从解说耳。若即三障之非道。通达三障之佛道。即此佛道须论六位。此之六位摄一切位。理即摄博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五(本)·窥基

    譬喻品第三三门分别。一叙来意。二解品名。三释妨难来意有二。一鹙子上根闻法说而已悟。四人中性必假况而方知。上已化于上根。下将晓于中性故此品来。二论云自此已下为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说七譬喻。对治七种增上慢

  • 卷第十一·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十一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七世 袁州仰山西塔穆禅师法嗣 吉州资福如宝禅师(凡四) 僧问。古人拈槌竖拂。意旨如何。师云。古人与么那。僧云。拈槌竖拂。又作么生。师便喝出。 云门

  • 瑜伽师地论释·最胜子

    全一卷。最胜子等诸菩萨造,玄奘译。又称瑜伽论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为瑜伽师地论最古之注疏。最胜子(梵Jinaputra ,音译作辰那弗多罗),系佛陀入灭后一千一百年之北印度钵伐多国人,投于护法之门下,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