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萬如和尚語錄序

萬如和尚語錄序

昔如來以一大事因緣出興於世,續其命者,荷擔之責,無時可懈,故未悟悟難悟,已守難守,已行難往往有善力偶諧,雖名唱道,秪屬世諦流布於祖父田園,未免拋家失業,非具正見達圓機,如覆載無心,順應不滯者,不能堪斯任也。吾於萬如大師深嚮往焉。師受法,天童老人不事矜炫,深居一庵,與二三衲子草衣木食,多歷年所。昨冬親覲,老人還適,緇素合詞,堅請方起,諾之。會閩江善信,不遠千里,虛曹山法席,請師開爐,於是飛錫南指,勉應一期。復棄而還,則龍池勤舊,齎彼中名公暨諸檀護,尺牘請師,繼席龍池,為祖父,開化地,慈音勝軌,昭然在前,照耀等於日月,自非本際契合。若磁石之於鐵,自然相吸者,安能踐其位,披其衣,行其令哉?師雖每事恬退,而時緣稔會,法爾難辭。況通真達俗,等心普愛,隨宜攝受,真得一行三昧者,今讀其語,有收有放,全殺全生,肘後靈符,逗機發藥,殆所謂腕頭不費絲毫力,恢恢乎游刃,有餘地者矣。夫順風之呼應者加疾當兩世化緣已熟,纘其緒者,暨茨丹雘,以終厥圖,事半功倍前哲有光,使人謂禹門不死,天童復生。蓋深蓄厚養,培之者有素也。為報百川,來朝此地,請歌唐人龍池篇為左券焉。

晉昌唐世濟敬題

萬如禪師語錄序

萬如大師住持東塔,隨機響應,廣度含靈。余謁

師禪室中,偶舉因緣,數則絲來線去,大有作家風規,且喜天童一枝佛法又與麼流將去也。

海岸道人黃端伯拜題

萬如禪師語錄序

德山入門便打,臨濟入門便喝,何處更著文字語言?然浮山以一偈識白雲祥庵主,以一轉語識聰老,香林遠在雲門作侍者十八年,稱大悟。辭行時,一語不愜,更留三年。古人重言句如此,蓋貴知其落處耳。末法淆訛,雌黃莫辯,非具正知正見,續佛慧命,嫡嫡相承,誰能於十斛驢乳?以一滴獅子乳迸散卻萬如大師天童密和尚法嗣也。天童得法於幻老人上,溯臨濟為第三十世源流歷然,譜牒具在單拈白棒,掀翻窠臼,穿盡天下衲僧鼻孔,令十方參學,義路偷心,無處棲泊。萬大師於師傳秘密,深入閫奧,親承囑累,宗風大振。今所居龍池,故幻老人選佛場,雲山鐘拂,提唱重新,遂使幻老人當年燈,花熚爆聲,雷轟電掣,照天照地,孫祖同堂,靈山一會,儼然未散,豈非栴檀之宿緣、震旦之勝事哉?所願一切有情於此法語,若見若聞,若相傳頌,如聞塗毒鼓,喪身失命去。

佛弟子梁谿高世泰齋沐書

萬如禪師語錄序

臨濟一宗,代有杰起,至天童密老人,乃復載振。凡瓶錫所臨,法筵龍象,師師濟濟遐邇,四眾聞風神肅。猗歟休哉!可稱極盛矣。吾萬大師,參承有年,得印心印。今其據座敷揚,拈條白棒,斷人命根。若方便接引處,橫說豎說,有說無說,俱是大師婆心昊也。捧讀大師語錄,見其掃盡枝蔓,抉剔本根,斬絕理路,單明向上真機,所謂獅子出窟,百獸潛蹤,億千載之下,何時何地?何人而不歸向於大師也哉?斯臨濟一宗,得密老人而中興,而大師於老人,又始稱克家之子。謹序。

檇李如如居士黃承昊敬題

萬如禪師語錄序

萬如和尚於崇禎辛巳間開法如如禪院,剎竿方建,日繞千指,歲殣洊臻,香積無匱。爾時語錄初就,即屬埽道人為序序曰:嘗論震旦聖賢之書,一言半句儘可徹底,不得徹者,滯語言文字也。于是大部般若西來,以梵書左行,滴骨滴髓,開示何言?非棒喝何句?非麻三斤、乾屎橛,無奈語言文字習氣熟爛,認翻譯不認般若,辜負黃面老子婆心,無出頭吐氣分。于是面壁老子西來抹煞翻譯經典,單提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詎知八字流傳,益添爛熟,話頭公案支離曼衍,三車八藏,難分軒輊,認得棒喝字麻三斤、乾屎橛字者,曾不認得西來意,無乃此方語言文字實為魔祟。何若并此八字梵書左行之教,震旦人摸索鼻孔不著,庶得少分相應,有日㘞地一聲響耶?昔高坐道人不學晉語,非簡應對之煩的是面壁前直指一著子。今萬如和尚幻住苧溪微塵剎裏,機緣湊泊,說法熾然,隻眼冷看,卻不曾道著一字句,一時騎臨濟項,築天童肋,掀倒黃面面壁,兩老子窠臼,總是到家後白地風光,不許旁人將甜頌蜜多澆佛頭一點也。倘此時有菩提流支在,應彈指讚歎,仍翻梵書左行,轉流西土。兩老子見之:咄咄!怪叱震旦中語言文字,盡的的西來意,的的威音、王那畔事,無有差別云。此序自明。迨清,已閱滄桑萬和尚,延主龍池,整頓祖庭,歷有歲年,復經鼎革於順治丁酉示寂之後,法嗣介為重梓,如如曹山禹門三會語錄,送入楞嚴紫柏院經坊,附藏流通,拮据將事,可謂法門幹子矣。奈因龍池原本付囑,機緣輒多,更無異同。於是同門昆季,自立素嚴,中明古鏡,松若古鑑,法海永如爾。初一輩,法嗣群起,有言和尚語錄,行世多冊,自于丁酉春彙刻全部刪存,十之一二編為十卷。時欲送入藏坊,因梓敘不恭,留鎮龍池,覆按生前,原本持論,確有證據。質成於埽道人,稍加點定,字句真蹟,得還舊觀。此慧命衣缽所關法語義難假借片時率爾徐復翻然,因為錄成原序,明著事宜以白諸方而昭千古,謂是震旦中語言文字,可謂是西來意。梵書左行亦可,而萬和尚光明且長炳於三千大千世界矣。

順治己亥春仲國子司業前戊辰二甲進士虞衡郎副廷尉曹溪憨祖弟子福徵道一居士譚貞默槃談謹譔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二·佚名
  十一 见性成佛·正果法师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八·佚名
  卷十·佚名
  目次·灯来
  卷之四·即非如一
  菩提道次第心论卷第三·宗喀巴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序·元照
  卷十七·彭绍升
  隱元禪師全錄序·隐元
  卷第四十五·佚名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卷上·道宣
  語錄題辭·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九·玄奘
  慈悲道场忏法 第七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回 皇甫敬麟凤双生·陈端生

    第二回皇甫敬麟凤双生陈寅恪评:……端生长生之文学,与其母有关,自不待论。即再生缘中孟丽君、苏映雪、刘燕玉、皇甫少华等主要人物,皆曾活动于云南省之首府,当亦因作者之外祖曾任云南省首府知府,其母或侍父宦游,得将其地概

  • 御选金诗卷二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二十二七言絶句四刘从益宋楼道中十里羊肠路诘盘过花穿栁几回还马头忽转青林角緑绕人家水一湾戏荅侯威卿觅墨万松火厄化缁尘依旧徂徕雪里春冷剂香螺夔一足破悭分与画眉人【宫中取张遇墨烧去胶以

  •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陈寿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蜀记曰:曹公与刘备

  • 卷一百二·志第五十·刑法一·宋濂

        ◎刑法一   自古有天下者,虽圣帝明王,不能去刑法以为治,是故道之以德义,而民弗从,则必律之以法,法复违焉,则刑辟之施,诚有不得已者。是以先王制刑,非以立威,乃所以辅治也。故《书》曰:“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

  • 书事第二十九·浦起龙

    昔荀悦有云:"立典有五志焉:一日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退古今,四曰着功勋,五曰表贤能。"干宝之释五志也,"体国经野之言则书之,用兵征伐之权则书之,忠臣烈士孝子贞妇之节则书之,文诰专对之辞则书之,才力技艺殊异则书之。"于是采二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七·汪楫

      崇禎三年八月   ○崇禎三年八月   三年庚午八月戊申朔祭社稷免朝   順天府府尹劉宗周上言大興縣皂隸張登欺官悞公為縣官申報府丞行經歷究觧張登拉弟內官張進忠於前月十九日闖入經歷司罵詈不遂復於二十日

  • 卷之二十九·佚名

      顺治三年。丙戌。十一月。癸卯朔。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既定全浙随分兵由衢州广信两路、进师福建。固山额真公图赖等击败伪阁部黄鸣骏等于仙霞关遂破浦城前锋统领努山等擒斩伪巡抚杨廷清、李暄、分遣署护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纪昀

    列传元 【二十】○元二十巴延△巴延巴延蒙古巴林部人曾祖苏噜克图事太祖为巴林部左千户祖阿拉袭父职兼断事官平呼察有功得食其地父舒库尔台世其官从宗 王锡里库开西域 【按巴延庙碑苏噜克图谥武定阿拉谥武康舒库尔台

  • 卫王拓跋仪传·李延寿

    秦王翰的儿子名仪,身高七尺五寸,容貌长得很魁伟,美须髯,有谋略。从小就会舞剑,骑马射箭都是常人难及。道武帝到贺兰部时,他陪同左右,出入不离。登国初年,赐爵为九原公。跟从道武帝击败各部时,因有谋略和善战而立功。  当时道

  • 张承业传·薛居正

    张承业,字继元,本姓康,同州人。咸通年中,内常侍张泰养为义子。光启年中,主持..阳军事,赐紫衣,入朝廷为内供奉。武皇讨伐王行瑜时,张承业多次奉使渭北,因而留下监守武皇军事,贼寇平定,改任酒坊使。三年,昭宗将到太原,因为张承业与武

  • 卷之八十七  君子堂日詢手鏡下(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君子堂日詢手鏡,二卷(別本有作一卷者),未著撰人姓氏。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明顧氏文房叢刻本、明紀錄彙編本皆作王濟撰。濟,字伯雨,號雨舟,烏程人,官至廣西橫州判官。事蹟詳國朝獻徵錄卷一0一本傳。) 君子堂日詢手鏡

  • 三、释训·佚名

    明明、斤斤,察也。 条条、秩秩,智也。 穆穆、肃肃,敬也。 诸诸、便便,辩也。 肃肃、翼翼,恭也。 廱々、优优,和也。 兢兢、憴々,戒也。 战战、跄跄,动也。 晏晏、温温,柔也。 业业、翘翘,危也。 惴惴、忄尧々,惧也。 番番、矫矫,

  • 提要·刘绩

    【臣】等谨按三礼图四巻明刘绩撰绩字用熙号芦泉江夏人宏治庚戌进士官至镇江府知府是书所图一本陆佃礼象陈祥道礼书林希亦考工记解诸书而取诸博古图者为尤多与旧图大异考汉时去古未逺车服礼器犹有存者郑康成图虽非手撰

  • 一切秘密最上名义大教王仪轨卷上·佚名

      此于瑜伽大部中略出。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奉 诏译  归命一切佛。  五身作者如是生  不见众生决定身  亦复不见决定心  观想诸佛亦如是  若欲顶礼佛大士  应当顶礼自实智 

  • 昆虫记·法布尔

    法国法布尔(Jean Henri Fabre,1823~1915)著。法布尔出身贫寒,自学成才,早年曾在小学、中学任教,热心于科普写作,31岁时取得生物学教师资格,并决心把昆虫研究作为毕生事业。56岁时脱离教育界,买下一块田园隐居,以全力进

  • 伊犁略志·佚名

    (清)佚名撰,管兴才译,纪大椿整理。本书原为锡伯文抄本,成书年代未署,从内容看应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后作品。内容主要是记载乾隆中叶以降,驻防伊犁的满营、索伦营、锡伯营、厄鲁特营、绿营的建置,驻防官兵的待遇,伊犁的

  • 真气还元铭·强名子

    道家养生学著作。五代时强名子注,1卷。首有作者自序,自谓于后梁贞明(915~920年)年间从仙人受屈伸吐纳练形之术,于二纪后“翻作新经”,即此铭。铭文为四言体,逐句有注,铭、注盖出一人之手。述吐纳、导引、服气、咽津等

  •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序释·佚名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存斯1313号,首尾齐全。原卷无标题,现题系据内容所拟。本文是对昙旷撰《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序言的疏释。文中有“辛酉年十二月十二日了竟”题记一行,文末又有“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