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第二十九
但自古作者,鲜能无病。苟书而不法,则何以示后?盖班固之讥司马迁也,"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又傅玄这贬班固也,"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折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节,述时务则谨辞章而略事实。此其所失也。"寻班、马二史,咸擅一家,而各自弹射,递相疮。夫虽自卜者审,而自见为难,可谓笑他人之未工,忘已事之已拙。上智犹其若此,而况庸庸者哉!苟目前哲之指踪,校从来之所失,若王沈、孙盛之伍,伯起、德之流,论王业则党悖逆而诬忠义,叙国家则抑正顺而褒篡夺,述风俗则矜夷狄而陋华夏。此其大较也。必伸以纠摘,穷其负累,虽擢发而数,庸可尽邪!子曰:"于予何诛?"于此数家见之矣。
抑又闻之,怪力乱神,宣尼不语;而事鬼求福,墨生所信。故圣人于其间,若存若亡而已。若吞燕卵而商生,启龙而周灭,厉坏门以祸晋,鬼谋社而亡曹,江使返璧于秦皇,圯桥授书于汉相,此则事关军国,理涉兴亡,有而书之,以彰灵验,可也。而王隐、何法盛之徒所撰晋史,乃专访州闾细事,委巷琐言,聚而编之,目为鬼神传录,其事非要,其言不经。异乎《三史》之所书,《五经》之所载也。
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观其所取,颇有奇工。至于《方术》篇及诸蛮夷传,乃录王乔、左慈、廪君、盘瓠,言唯迂诞,事多诡越。可谓美玉之瑕,白圭之玷。惜哉!无是可也。又自魏、晋已降,着述多门,《语林》、《笑林》,《世说》,《俗说》,皆喜载调谑小辩,嗤鄙异闻,虽为有识所讥,颇为无知所说。而斯风一扇,国史多同。至如王思狂躁,起驱蝇而践笔,毕卓沈湎,左持螯而右杯,刘邕榜吏以膳痂,龄石戏舅而伤赘,其事芜秽,其辞猥杂。而历代正史,持为雅言。苟使读之者为之解颐,闻之者为之抚掌,固异乎记功书过,彰善瘅恶者也。
大抵近代史笔,叙事为烦。榷而论之,其尤甚者有四。夫祥瑞者,所以发挥盛德,幽赞明王。至如凤皇来仪,嘉禾入献,秦得若雉,鲁获如。求诸《尚书》、《春秋》,上下数千载,其可得言者,盖不过一二而已。爱及近古则不然。凡祥瑞之出,非关理乱,盖主上所惑,臣下相欺,故德弥少而瑞弥多,政逾劣而祥逾盛。是以桓、灵受祉,比文、景而为丰;刘、石应符,比曹、马而益倍。而史官征其谬说,录彼邪言,真伪莫分,是非无别。其烦一也。
当春秋之时,诸侯力争,客擅雄伯,自相君臣。《经》书某使来聘,某君来朝者,盖明和好所通,盛德所及。此皆国之大事,不可阙如。而自《史》、《汉》已还,相承继作。至于呼韩入侍,肃慎来庭,如此之流,书之可也。若乃藩王岳牧,朝会京师,必也书之本纪,则异乎《春秋》之义。夫臣谒其君,子觐其父,抑惟恒理,非复异闻。载之简策,一何辞费?其烦二也。
若乃百职迁除,千官黜免,其可以书名本纪者,盖惟槐鼎而已。故西京撰史,唯编丞相、大夫;东观着书,止列司徒、太尉。而近世自三公以下,一命已上,苟沾厚禄,莫不备书。且一人之身,兼预数职,或加其号而阙其位,或无其实而有其名。赞唱为之口劳,题署由其力倦。具之史牍,夫何足观?其烦三也。
夫人之有传也,盖唯书其邑里而已。其有开国承家,世禄不坠,积仁累德,良弓无改,项籍之先世为楚将,石建之后廉谨相承,此则其事尤异,略书于传可也。其失之者,则有父官令长,子秩丞郎,声不着于一乡,行无闻于十室,而乃叙其名位,一二无遗。此实家谍,非关国史。其烦四也。
于是考兹四事,以观今古,足验积习忘返,流宕不归,乖作者之规模,违哲人之准的也。孔子曰:"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其斯之谓矣。
亦有言或可记,功或可书,而纪阙其文,传亡其事者。何则?始自太上,迄于中古,其间文籍,可得言焉。夫以仲尼之圣也,访诸郯子,始闻少之官;叔向之贤也,询彼国侨,载辨黄能之祟。或八元才子,因行父而获传;或王大夫,假赵良良而见识。则知当时正史,流俗所行,若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书,虞、夏、商、周春秋、杌之记,其所缺略者多矣。
既而汲冢所述,方《五经》而有残,马迁所书,比《三传》而多别,裴松补陈寿之阙,谢绰拾沈约之遗,斯又言满五车,事逾三箧者矣。夫记事之体,欲简而且详,疏而不漏。若烦则尽取,省则多捐,此乃忘折中之宜,失均平之理。惟夫博雅君子,知其利害者焉。
荀悦五志语在荀《纪高祖》第一。
班讥司马见《探赜》篇。此处多采一句。
传玄贬班《晋书》:傅玄字休奕,御史中丞。迁太仆。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评断得失,各为区例,名为《傅子》,为内、外、中篇。
笑他人二句陆机《豪士赋序》中语。
指踪《史记萧相国世家》: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吞燕卵郑氏《商颂谱》:有氏之女名简狄,吞卵而生契。《殷本纪》:简狄为帝与喾次妃。《尔雅释鸟》:燕,燕。
启龙《外传郑语》:宣王之时,童谣曰:"弧箕服,实亡周国。"有夫妇鬻是器者。夏之衰,褒神化为二龙,王请其藏之,殷、周莫之发也。及厉王发之,流于庭,童妾遭之而孕,育而弃之。鬻弧服者取之,以逸于褒,是为褒后。《周本纪》亦载之。
厉坏门《左》成十年: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
鬼谋社《左》哀七年: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曹叔振铎请待公孙疆。旦而戒其子曰:"我死,尔闻公孙缰为政。必去之。"及伯阳即位,好田弋。曹鄙人公孙缰好弋,说之。因访政事,有宠,使听政。梦者之子乃行。八年:宋灭曹。
江使返璧注见《书志》篇。再按:前注"郑客",乐资《春秋后传》作"郑容"。
圯桥授书事在《史记留侯世家》。裴《注》:徐广曰:"圯,桥也,圯音怡。"李奇云:"上、下邳人谓桥为圯。"按:"圯桥"二字连用,似误。然其后《杂说》中有"江目桥为圯"之文,知其非失考也,特随俗通用耳。
王乔左慈见《采撰》篇。
君盘瓠《后汉南蛮传》: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未有君长。乃共令各乘上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君。君死,魂魄世为白虎。盘瓠,见《断限》篇。
语林笑林《隋经籍志》:《语林》十卷,东晋处士裴启撰。《笑林》,见《因习》篇。
世说俗说《世说》即临川所撰,见《尚书》家。《隋经籍志》:《俗说》三卷,沈约撰。
驱蝇《魏志注》:《魏略》云:王思性急,常执笔作书,蝇集笔端,驱去复来。思恚怒,自起驱蝇,不能得,还取笔掷地,踏坏之。
持螯《晋书》:毕卓字茂世。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膳痂《宋书刘穆之传》:穆之之孙邕,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尝诣孟灵休,灵休疮痂落床上,取食之。灵休大惊。答曰:"性之所嗜"。灵休疮痂未落者,悉取以饴邕,遂举体流血。南康国吏二百许人,不问有罪无罪,递互与鞭,鞭疮痂,常以给膳。
伤赘《南史》:朱龄石字伯儿。少好武,不事崖检。舅淮南蒋氏,才劣。龄石使舅卧听事,剪纸方寸,帖着舅枕,以刀子县掷之。相去八九尺,百掷百中。舅畏龄石,终不敢动。舅头有大瘤,龄石伺舅眠,密割之,即死。按:伤赘,即割瘤也。
嘉禾《书序》: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之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
秦得若雉《史记封禅书》:秦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来也常以夜,则若雄鸡,其声殷云,野鸡夜鸣。以一牢祠,号曰陈宝。按:"雄鸡",《汉书郊礼志》作"雄雉"。
鲁获如《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孰狩之?薪采者也。薪采者则微者也,曷为以狩言之?大之也。麟者仁兽也,有王得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
呼韩入侍《汉宣帝纪》:甘露二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款五原塞。三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呼韩邪单于稽侯来朝,赞谒称藩臣而不名。上自甘泉宿池阳宫,蛮夷君长夹道陈。上登渭桥,咸称万岁。
肃慎来庭《孔子世家》: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蛮,肃慎贡矢石,长尺有咫。《后汉书》: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在夫余东北千余里。《晋文帝纪》:"肃慎来献石、貂皮等,天子命归于大将军府。按:《魏志陈留王纪》景元三年,肃慎遣使重译入贡,即其事。又《晋武纪》:咸宁五年,肃慎来献矢石。
黄能之祟《晋语》:郑简公使公孙成子来聘,平公有疾,韩宣子赞授客馆。客问君疾。对曰:"今梦黄能入于寝门,人杀乎?抑厉鬼邪?"子产曰:"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举之。""今周室少卑,晋实继之。其或者未举夏郊邪?"《左》昭七"黄能"作"黄熊"。二传皆无叔向问语,《史通》似误。
谢拾沈遗谢绰《宋拾遗》十卷,见《书志五行》章。
猜你喜欢 卷三十五 前秦録三·崔鸿 第八回 投真定得婚郭女 平邯郸受封萧王·蔡东藩 卷第一百九十八·胡三省 皇清开国方略三十二卷书成进·阿桂 大事记续编卷三十九·王祎 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第五章 财产·吕思勉 第四册 崇德元年二月·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六·佚名 第13章 何梅协定以后·冯玉祥 弇山堂别集卷十二·王世贞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61.周勃夺军·林汉达 纲鉴易知录卷四八·吴楚材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