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浮石禪師語錄卷九

嗣法門人行浚等編

偈贊

古林寺募糧

世界未成,此寺先興,歲序既行,不動此林,中有偉人,勞構軒楹,頓空我相,善接雲朋,百事皆具,一切現成,十方歸望,若故居亭,駢肩接踵,絡繹如雲,日給不敷,用告檀那,儘力施來,泥多佛大。

十二時

夜半子,昨日纔完今日始,唯有無為學道人,終日凝然貓捕鼠。

雞鳴丑,一覺翻身便抖擻,無端豎起銕脊梁,驚得泥牛銜月走。

平旦寅,披起衲衣開大門,踢醒巖前睡菸菟,佛祖都來一口吞。

日出卯,萬仞山頭先已炤,入廛垂手沒疏親,兔兒不食窠邊草。

食時辰,一眾都餐不溼羹,偃鼠飲河非吾種,大鵬劈海取龍吞。

禺中巳,萬行花敷普賢智,豈做尋常鱉鼻蛇?養長頭角興雲雨。

日南午,分明打出三更鼓,金毛獅子忽翻身,木馬嘶風叫冤苦。

日昳未,大白牛車平等賜,雖有小根小莖來,不效瞿曇羊鹿濟。

晡時申,打得獼猴箇箇惺,直教不外攀花手,便是如來清淨身。

日入酉,窗禽也解尋窠走,須臾大地黑漫漫,千聖從來不知有。

黃昏戌,我家獵犬當門立,管你千賢萬聖來,劈面一口要見骨。

人定亥,野豬帶箭攻人稼,震威一喝豁然惺,一輪明月當空掛。

山中四威儀

山中行,楖栗橫擔破白雲。上層巒,遠眺愈精神。

山中住,卓立懸崖無所繫。者一層,那個人敢履?

山中坐,爐焚柏子香易過。峭巍巍,冷眼俱覷破。

山中臥,月移松影穿窗過。蝶夢斷,不識人間路。

示鑒可禪人

屈指參隨已十年,鵬程尤滯半途邊,直教展翅南溟候,得座披衣事事全。

觀音大士

稽首大悲王,能拔諸有苦,一手援一道,六道悉安妥。欲與一切樂,是樂等於我,若有一不肖,罪自心未普。眾生何所之?但向染邊趣,捨自尊貴身,說法示同類。日月掌中擎,晝夜永立佇,引入聞思修,共證圓通智。

眾生好染不知非,大士隨機現白衣,瓶瀉柳頭甘露水,得霑一滴世間稀。

鬚髮青疏,慈容滿月,跏趺端坐,度諸苦厄。將錢買餅人盡知,拈出瓦瓶誰測識?要測識,問取嘉禾孫和石。

誰家籃裏無金鯉?賣弄人前努著嘴,不辭提得臂兒酸,要使人人暗相委。暗相委,一段風流徹骨髓。

渺渺洪波不易尋,多年撈摸始相親,今朝豈是閒提出?要使閻浮人見真。咄!

普門大士示多身,遍歷塵間六道行,逆順強良慈一體,故將多手接多情。

普門大士狀千般,隨相生情被孰瞞?昨日入廛今出海,何曾異卻半毫端?

不向街頭賣,冷坐待人來,問著籃中物,言魚口錯開。

達磨

一函經,一拄杖,一箇缽盂隨身放。梁皇殿上聖亦無,少室峰前法豈剩?默然趺坐語如雷,九十六種俱膽喪,接得神光一個兒,斷臂安心作榜樣。

杖頭經,腳下葦,褰裳濡足誰相委?不因走入驚人浪,那得竿頭稱意魚?

採寶須憑識寶人,陽春雪曲孰曾聞?不是祖師來太早,要留樣子曉兒孫。

壽亭侯

協力匡先主,全憑偃月刀,七軍謀已決,三足鼎時操。破壁光炎漢,封金壓魏曹,書中明底事,儘可悟英豪。

天童密和尚像贊

一條白棒,不離宴坐,是聖、是凡,毫無放過,打斷命根猶未歇手,直待再蘇有出身路。出身路,未舉棒前都蹉過。

世壽七十七,說法二十五,萬指常繞圍,半字何曾吐?牽出楊岐三腳驢,便教認取玄沙虎。

邵先生遺真

心宇邵先生,余生未相識,所以睹尊容,是非莫能決。或曰是先生,余乃未敢諾;或曰非先生,余亦未敢別。不諾不別間,恰與先生合。先生達生理,故曰帶不來;先生達死理,故曰帶不去。不來與不去,此是無生訣。無生、無不生,生生繼不絕,臨行三囑言,子孫遵未歇。於此見先生,先生奚生滅。

冶堂孫居士小像

童子倚杖而立,冶翁執拂而坐,余欲發其高誼,未敢輕意露布。不露布,午夜正明,天曉不露。

一空禪師小像

秦山曾結社,東塔共參隨,破家散宅後,天涯各自趨。愧我多飄泊,羨君獨掩扉,兀坐三十載,陶然如一日。生平不露頭角,臨終稍吐風規。咄!莫待夜行剛把火,直須當道與人知。

湘南居士乞題行樂

長松下,怪石旁,揮羽扇,坐琴床,一段天機,急須自薦。討盡世間便宜,不落思筭徬徨,待伊轉得身時,方好喫余痛棒。

明湛法師像

聽出聲,見超色,一點孤明,湛然不息。有時陞座談經,有時跏趺靜默,欲識阿師行履,不落聖凡階級。

俞秋來小像

是僧非僧、是俗非俗,三教精通,百氏咸熟。突出烏珠仔細看,展開兩手是什麼?非但淨名杜口,鼻祖也道不識。

白齋律師像

四大本空,人人著相;五蘊非有,念念攀緣。著相故,莫肯捨其一毛;攀緣故,誰能空於一念?一念若空捨,全身不吝、四相不著,燃諸體何難?顧爾白齋,其見是歟?兩手秪存五指,一身備及萬行。古之藥王善見即今白齋、今之白齋即古藥王善見,分實不分,相原無相,渾古今為一體,濟五濁而無方。

先老和尚贊

銅棺山頂大徹,禹門堂上親傳。一條白棒,振起濟北將墜之綱宗;六坐道場,直指積劫沉埋之故寶。若貧兒遇王父,受用無窮;似病子得良醫,了生脫死。慈悲莫及,恩大難酬。當年不遇提攜,今日何從得識?寤寐尋思無可酬,舍己從人堪報德。

若言是我師,我師已去世;若言非我師,面目渾不異。是與不是總皆虛,我師之真紅冶知。

老漢從來沒樣,丹青妄描其狀。若還是我本師,那有閒功坐上忙?忙六道,拯迷流,度盡眾生方了願。

描也描不成、畫也畫不就,通身一條棒,棒下令人透,果能透體露,堂堂無別有。咄!

巖芝師小像

纔出龍池門,開闢罄山去,今將四十年,撐天并拄地。有耳誰不聞?有眼誰不見?露柱掛燈籠,山門朝佛殿,一生參學事已成,兩手相扶猶不放。

護法鎮府楊公像贊

堂堂楊公,維周之虎,世出名胄,在夫子所。爰及公身,繼光乃祖,不煩一矢,定茲南土。吳民艾安,辭祿養素,德望信人,功烈遠播。晚歸法王,作法金湯,追美大年,為紀為綱,物外世間,並濟休光。眉宇豐隆,實維楊公,南山有松,媲美斯容。

侍者純素為師祖洞然請題像贊

欲識洞然師,從來未常晤,忽見紙上的,怳然如會過。者個即洞然,只恐成差誤,者個非洞然,眉目誰遮護?直須掇轉太虛看,萬象光中全體露,亭亭兮玉樹丰標,凜凜兮冰壺襟度。琅玕山裏建叢林,玅泉堂上真慈父,輪珠靜坐默無言,從教海底旋烏兔。咄!懸向高堂,松蒼石古。

雲停耿居士像

身居濁世,意尚清閒,屠刀放下,與佛齊肩。參禮多方知識,唯求一著機先,誠為法門弟子,世儒拱手推賢。仁廉義廉,青草卓卓白雲邊;道弘德弘,綠水涓涓碧澗中。踏翻大海,踢倒孤峰。咄!這裏識得,不枉覿面相逢。

見月律師像

持戒但束身,非身何所束?當頭能坐斷,是名真見月。

雲山居士像贊

雲山自古兩相依,雲作山裳山作居,脫去遍空籠宇宙,收來小塢可藏伊。花開碧軸家常畫,水瀉清泉供客炊,彼此互為誠自得,天然一種不思議。

自贊

孤卓首座請

行也然、坐也然,語也然、默也然,行坐語默體安然,從來本體難描畫,畫出誰知失本然?欲本然,卓卓孤峰獨頂天。

範圍首座請

者漢本來沒樣,丹青怎生描狀?認取者個便是,摘花碓杵頭上,不假摩醯隻眼,洞徹元初意況。總然畫得成渠,也是範圍模樣。

無奇西堂請

自他有異,形影還同,兩沒交涉,吞吐虛空。隨緣不變兮,突出難辨;不變隨緣兮,觸處皆逢。咄!正恁麼時,隨緣耶?不變耶?今日斬新翻舊案,曹谿無底水無痕。

均實監院請

先天不生,後天不滅,正恁麼時,丰姿越格。握臨濟之吹毛,截野狐之窠窟,乘慈明之巨舟,拯苦海之沉溺。慣將一喝驗來機,耳聾三日求人識。

拳石都監請

者老漢,禪不明、教不諳、律不持、佛不念,脫體無依,道方一貫。噫!到底還他肌骨好,不搽紅粉也風流。

山衣書記請

不譚玄、不說玅,三拜得髓,鼻祖已道。整衣就座又如何?千古萬古令人造。

古余書記請

咄哉!者漢全沒思筭,聖亦不希、凡亦不厭,好不自誇、歹常自見,輕輕拈出口頭句,落草求人續正傳。

祖田知客請

前三三,後三三,一領袈裟搭半肩,剛然洞徹其中旨,天上人間事不凡。

碧岑禪人請

手持麈尾默無言,一領袈裟搭半肩,直視兩傍筵下眾,箇中誰不占機先?

玉田知客請

諸佛出世,唯為一事,脫珍御服,著弊垢衣,隱勝現劣,捨淨入穢。者漢無端走入群隊,被人問著一事,料你開不得嘴。

雪屏知客請

智者不自贊,自贊即是愚,除卻愚與智,於中作麼題?欲題題極處,惟有自家知。

白菴維那請

咄哉!者漢無一可羨,自幼家貧失學,未老氣血先弱,不貴門庭熱鬧,秪圖賢衲數人,各各冰霜節操,永繼太白傳燈。

楚雲西堂請

天童一會人,惟汝不唧溜,祖師向上事,晝夜苦參究,鈍置二十年,方識自家醜。欲作他家兒,莫效伊做就,徹底盡掀翻,斬新成活計,針眼裡

猜你喜欢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第一·义天
  答杨荦哉问(二次十则)·太虚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佚名
  卷第一百四十八·佚名
  卷之九·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澄观
  大乘宗地引论(注一)·太虚
  甲三 流通分·太虚
  卷二百一十九·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澄观
  文昌帝君阴骘文·周梦颜
  卷第二十九·志磐
  大乘玄论 第二卷·吉藏
  十住经卷第二·佚名
  卷一百一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范纯仁·唐圭璋

      纯仁字尧夫,仲淹次子。生于天圣五年(1027)。第皇祐元年(1049)进士,除官不赴。仲淹没,始出仕。治平中,为侍御史、争濮王典礼,出通判安州。神宗朝,知谏院,加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忤王安石,出知河中府。哲宗立,命同知枢密院事。元

  • 昼梦·周作人

    我是怯弱的人,常感到人间的悲哀与惊恐。严寒的早晨,在小胡同里走着,遇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充血的脸庞隐过了自然的红晕,黑眼睛里还留着处女的光辉,但是正如冰里的花片,过于清寒了,——这悲哀的景象已经几乎近于神圣了。胡

  • 二集卷三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三十古今体九十五首【辛未九】山庄起程之作两日山庄驻清跸三秋塞猕发行旌洒尘细已霏凉雨送爽轻刚值快晴背眄渝关千嶂叠径穿涧水一桥横讵惟习武勤边计欲答贤王爱戴诚蒙古王公例於波罗河屯晋接

  • 卷四百四十五·列传第二百四·文苑七·脱脱

        ◎文苑七   ○陈与义 汪藻 叶梦得 程俱张嵲 韩驹 朱敦儒 葛胜仲 熊克 张即之   陈与义,字去非,其先居京兆,自曾祖希亮始迁洛。故为洛人。与义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登政和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六十九·杨仲良

      神宗皇帝   青苗法下   熙宁三年四月戊辰[1],诏:『御史中丞吕公著,比大臣之抗章,因便坐之语对,乃诬方镇有除恶之谋,深骇予闻,乖事理之实。可翰林侍读学士、知颍州。』   司马光记所闻于赵抃曰:上谕执政以吕公著自贡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六·佚名

    永宪录选录永宪录选录萧奭〔圣祖仁皇帝御极之康熙六十有一年(岁在壬寅)春正月甲午〕,始命满、汉监察御史巡察台湾。御史专稽察非常,整饬营务,不干预地方事。如有条奏,照本衙门例行。一年而替,如巡盐例;后巡察同。乾隆元年后多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第三子也母曰 孝恪皇太后杜氏初 世宗以储嗣未广建高禖之祀亲佩弓韣率后宫以祷 太后时为康嫔常从祀焉嘉靖十六年正月廿三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万历二十四年五月丁卯朔河南道御史周孔教题参石星误国并参赵志皋内言东事之始志皋不顾 宗社大计曲昵私交引同乡宋应昌几败乃公事先是台臣郭实上疏力争不可语侵志皋乃志皋切齿贬而去之闻彼时刑部侍郎朱鸿谟自南都移书

  • 第二十四册 崇德元年八月·佚名

    第二十四册 崇德元年八月八月初一日,遣嫩科尔沁部伊儿都齐贝勒夫妇还。和硕豫亲王、和硕肃亲王依礼送至五里外,设宴饯行。初三日,都察院各官奏圣汗曰:“圣汗宽仁,各地闻知,咸来归附,归附之我,悉加优赏,给以房屋,仁之至也

  • 儒林宗派卷四·万斯同

    鄞县万斯同撰魏王珔 国渊【以下郑门人】崔琰王基 公孙平王朗【杨赐门人】王肃【朗子】 孙炎 周生烈董遇 贾洪 薛夏隗禧 邯郸淳蘓林乐祥【谢该门人】杜恕杜寛【恕弟】刘劭 王象 严干刘仲始秦静髙堂隆任嘏 

  • 卷一百七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六经籍考子【杂家上杂学 杂考】【臣】等谨案马端临因班史之例立杂家一门其说则班固所称杂家者流出於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在见王治之无不贯此杂家所长也要之汉以後名家墨

  • 第三节 商 业·吕思勉

    古代之市,皆别为一区,而设官加以管理,后世此制渐坏,然其遗意犹存。隋制:司农市统平准署。署有令二人。京市有肆长四十人。州有市令、丞,郡县亦皆有市令。缘边交市监,置监、副各一。畿内者隶司农,自外隶诸州。炀帝改交市监曰互

  • 卷十四·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觧卷十四宋 陈经 撰太甲上【商书】读此篇之书伊尹何其不幸哉当其处有莘之野乐尧舜之道天下之责不在伊尹及其幡然而改以天下自任则其责在伊尹矣一出而相汤以放桀其次则放

  • 春秋正传辩疑·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辯疑附答門人高簡春秋正傳辯疑【甲午四月十一日】竊校正傳而兩讀之見老先生之於是經也真有以得千載不傳之秘而孔子光明正大之心如秋陽皜皜者不可得而支離穿鑿之不可得而附會深刻之燦然若星斗在天

  • 卷四·柯尚迁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全经释原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全经释原卷四明 柯尚迁 撰地官司徒第二官以地为名象地也地形载万物司徒掌教以安万民同也司主也専主一官之事也徒众也谓万民也万物附属于地万民附属于司徒宜矣又古

  • 僖公·僖公二十一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一年春,狄侵卫。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夏,大旱。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会于盂。执宋公以伐宋。冬,公伐邾。楚人使宜申来献捷。十有二月癸丑,公会诸侯盟于薄。释宋公。【传】二十一

  • 卷第三十五(第五诵之七)·佚名

    十诵律卷第三十五(第五诵之七)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八法中诤事法第八佛在王舍城。尔时诸比丘。共比丘诤。恶口相言。诸比丘尼共比丘尼诤。诸式叉摩尼共式叉摩尼诤。诸沙弥共沙弥诤。诸沙弥尼共沙弥尼诤。恶口相言

  • 六朝文絜·许梿

    文总集。清许梿评选。12卷,本书系清人对六朝骈文之一种选本。收赋、诏、敕、令、教、策问、表、疏、启、书、移文、序、论、铭、碑、诔、祭文等类骈文凡七十二篇。近十四万字。便利初学,偏重小品,篇幅不多,但基本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