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刀杖品法句经第十八(十有四章)

刀杖品者,教习慈仁无行刀杖贼害众生。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现世不逢害,後世长安隐。不当粗言,言当畏报,恶往祸来。

刀杖归躯,出言以善,如叩钟磬。身无论议,度世则易,欧杖良善。妄谗无罪,其殃十倍,灾迅无赦。生受酷痛,形体毁折,自然恼玻

失意恍惚,人所诬咎,或县官厄。财产耗尽,亲戚离别,舍宅所有。灾火焚烧,死入地狱,如是为十。虽倮剪发,长服草衣,沐浴踞石。

奈痴结何,不伐杀烧,亦不求胜。人爱天下,所適无怨,世党有人。能知惭愧,是名诱进,如策良马。如策善马,进道能远,人有信戒。

定意精进,受道慧成,便灭众苦。自严以修法,灭损受净行。杖不加群生,是沙门道人。无害於天下,终身不遇害。

常慈於一切,孰能与为怨。

猜你喜欢
  卷第六十四·佚名
  佛说法集经卷第三·佚名
  卷第三·佚名
  卷第三十五·智旭
  目录·佚名
  曹溪大休珠禪師普說卷第十·佚名
  阎罗王众赞叹·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二·澄观
  光赞经卷第二·佚名
  大光明藏下卷·宝昙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全文·佚名
  卷第三(帝年下魏晋宋齐梁周大隋)·费长房
  跋·永觉元贤
  示念佛方法·印光
  分别功德论卷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巧对录卷之四·梁章钜

    《金陵琐事》云:顾东桥巡抚湖广,时衙斋菊开,邀数门生赏之。一狂生拣好花摘两三枝戴于头。东桥不悦,因出一对云:“赏菊客来,两手擘残彭泽景。”张太岳对云:“卖花人过,一肩挑尽洛阳春。”东桥曰:“此

  • ◆丁孝子鹤年(海巢集)·顾嗣立

    鹤年,以字行,一字永庚,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为巨商,以其赀归元世祖,世为显官。父职马禄丁,官武昌县达鲁花赤,有惠政,留葬焉。鹤年年十八,值兵乱,仓卒奉母走镇江。母殁,盐酪不入口者五年。避地越江上,又徙四明,行台省交辟不就。时方

  • 五集卷十二·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十二古今体一百十七首【乙巳二】雍和宫曕礼首岁跃龙邸年年礼必行故宫开詄荡净域本光明书室聊成憩经编无暇横来瞻值人日吾亦念初生五福堂有咏尧额楣间焕舜欢膝下承

  • 卷二·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目録【起二十八字至三十四字】南乡子【又一体】欧阳炯【五首】甘州曲蜀王衍乾荷叶刘秉忠九张机无名氏落梅风解缙喜春来张雨法驾导引陈与义上清蔡

  • 阵雨·刘半农

    阵雨初过万山绿,断续钟声出林曲。 君如不怕归去迟,稍留共看今宵月。

  • 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脱脱

        天祚皇帝三   保大元年春正月丁酉朔,改元,肆赦。初,金人兴兵,郡县所失几半。上有四子:长赵王,母赵昭容;次晋王,母文妃;次秦王、许王,皆元妃生。国人知晋王之贤,深所属望。元妃之兄枢密使萧奉先恐秦王不得立,潜图

  • 卷八十五·列传第二十三·世宗诸子·脱脱

        ◎世宗诸子   ○永中 永蹈 永功(子璹) 永德 永成 永升   世宗昭德皇后生显宗、赵王孰辇、越王斜鲁。元妃张氏生鄗王允中、越王允功。元妃李氏生郑王允蹈、卫绍王允济、潞王允德。昭仪梁氏生豫王允

  • 卷二百七十四·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癸卯朔 龙轝度开平○甲辰○文渊阁大学士兼翰林院学士杨荣御马监少监海寿至自行在致 大行皇帝遗命 皇太子哭恸几绝强起拜受命进荣等问故复恸哭 皇太孙亲王皆恸哭易服宫中设几筵朝夕哭奠 皇太子命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一·佚名

    弘治七年八月丁巳朔释奠先师孔子遣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刘健行礼○戊午祭 大社 大稷○监察御史张缙言张家湾至京城一路实为京师要冲凡入贡军需粮运以至商贾经营官民趋赴率皆由此但桥梁坍塌道途低洼一经淫雨

  • 一二二六 江南道监察御史莫瞻菉奏请于武英殿重校三分书籍折·佚名

    一二二六 江南道监察御史莫瞻菉奏请于武英殿重校三分书籍折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初六日江南道监察御史臣莫瞻菉跪奏,为请就近重校三分书,以归画一事。恭照钦定四库全书,近屡蒙我皇上指示错谬,派令多员详加校阅,已可依限竣事。

  • 卷一百八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八 朱批孙文成奏摺 雍正元年十一月初一日杭州织造【臣】孙文成谨 奏为遵 旨覆奏事前奉 圣旨着令【臣】估看磬山情形巳经具摺奏 闻【臣】随唤各匠人等商酌务将百年旧刹重壮观瞻其山门

  • 卷三十一·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三十一士丧礼下第十三之三记正义敖氏继公曰此上下二篇之记也士处适寝寝东首于北墉下【适低益反首舒救反墉音庸注今文处为居于为于】正义郑氏康成曰将有疾

  • 卷二百五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凶礼九防礼仪礼防服不杖麻屦者【注此亦齐衰言其异于上 疏此不杖章轻于上禫杖故次之此章与上章虽杖与不杖不同其正服齐衰裳皆同五升而

  • 卷十六·佚名

    △梵行品第八之二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所有思惟悉是真实。声闻缘觉非真实者,一切众何故不以菩萨威力等受快乐。若诸众生实不得乐。当知菩萨所修慈心为无利益。佛言:善子,菩萨之慈非不利益。善男子,有诸众生或必受

  • 小乘佛学概略之科目·太虚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小乘佛学之名义 一 小乘佛学当名佛教之小乘学 二 佛教与佛学之区别及关系 &

  • 阳春集·冯延巳

    一卷。冯延巳撰。马令《南唐书·冯延巳传》谓延巳“著乐章百馀阕”。宋嘉祐三年(1058)陈世修编为《阳春集》,其《阳春集序》称冯延巳为其“外舍祖”,“公薨之后,吴王(李煜)纳土,旧帙散失,十无一二。今采获所存,勒为一

  • 五蕴皆空经·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初为五比丘说苦空无常之义。亦出杂阿含经第二卷。

  •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法成

    亦称《佛说大乘稻秆经随听手镜记》。佛典注疏。唐法成集。一卷。仅存于敦煌遗书中。是敦煌遗书所藏的《佛说大乘稻秆经》的注疏书。疏释分五门:(1)立所宗,谓本疏“依经中宗”,即依龙树中观派立宗;(2)明归乘,谓本疏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