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嘉兴大藏经 大忏悔文略解

大忏悔文略解序

夫欲求生净域。先须洗浣身心。入圣超凡。必使根尘迥脱。所以如来。示忏悔之方。先德述修净之法。摄生之要。无逾此也。惟智者觉照愚者沉迷。故我本师见月老和尚。每于布萨之期。先令忏摩。然后说戒。今此文者。乃大唐不空三藏。所译三十五佛名经礼忏法也。五天竺国遵行。甚有灵应。迨于赵宋不动三藏。复以五十三佛洪名。增之于前普贤十大愿偈。续之于后。共成一百八礼。题云大忏悔文始从赞礼称名终于发愿回向。事理一贯权实双彰。令人朝夕礼诵。期断百八烦恼。后来人根渐薄。皆悉跪讽由是诵者颇多而达者无几心既不诚。云何感通诸佛。故余不揣荒陋详阅诸经。采取要文。发明少义名曰略解。文虽不广三忏全收。法或未周五悔并摄愿诸览者如法行持庶得理显情忘。则莲邦净域不期而至也。

康熙四十八年迦提吉旦兰陵律学苾刍书玉题

猜你喜欢
  顯揚聖教論卷第九·欧阳竟无
  第十六章 佛教首次遇敌及其恢复时期·多罗那他
  上佛教总会全国支会部联合会意见书·太虚
  卷二百八十三·佚名
  妙法莲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佚名
  善根品第九·佚名
  卷第五·佚名
  卷四·佚名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二·欧阳竟无
  从世界危机说到佛教救济·太虚
  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欧阳竟无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一卷·安慧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玄奘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上·慧思
  兜率不磷坚禅师语录卷中·宗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刘修撰闻(容窗集)·顾嗣立

    闻字文廷,安成人。父蒙正,八岁能举子业,号曰奇童。闻习《春秋》,受知于欧阳文公玄。登至顺庚午王文晔榜进士第,安成登第自此始。调临江录事,有善政。迁国子助教,进太常博士。顺帝祀南郊,告祭太庙,至宁宗室曰:朕,宁宗兄也,当拜否?闻

  • 卷402 ·佚名

    卫宗武 寓萧塘皆春堂偶成 红云逐水流,春事随飞扬。 昔嗟节序移,今苦岁月长。 洊为萧水游,物是人则亡。 西园得逍遥,暂寄风雨床。 栾栾荆棘中,尚余趙紫妆。 晚芳衒鲜妍,婉娩春满堂。 倚栏俯

  •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百十七言絶句十王穉登种荳庭下秋风草欲平年饥种荳緑隂成白花青蔓高于屋夜夜寒虫金石声望湖亭亭边杨柳水边花落日行人正忆家不及江南湖上寺木兰舟里载琵琶访董述夫不遇扣户无人问四邻萧然木榻

  • 卷十·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 涉斋集卷十       宋 许纶 撰七言律诗 南省帘外唱和五首 句读江西独亢宗笔禆造化蚤论功相逢客已传河尹未见天教忆戴公歘讶鞭鸾仙尚散犹怜小草味能同明朝遣客方公事醉墨何妨落暮鸿 寒似西来不

  • 卷二百五十一 熙寧七年(癸丑,1073)·李焘

      起神宗熙寧七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庚子,分命輔臣祈雨。   知虔州、都官員外郎劉彞【一】直史館、知桂州。知桂州、刑部郎中、天章閣待制、集賢殿修撰沈起令於潭州聽旨。初,廣西轉運使張覲言都巡檢薛舉擅納儂善美

  •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六·徐乾学

    宋纪九十六【起阏逢涒滩五月尽柔兆阉茂十二月凡二年有八月】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崇宁三年五月丁丑以收复鄯廓遣亲王奏告太庙侍从官分告社稷诸陵 戊寅罢开封权知府置牧尹少尹改定六曹以士户仪兵

  • 卷之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稽古录卷十六·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臣光拜手稽首曰臣闻商书曰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终始慎厥与惟明明后周书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歴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慎厥徳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

  • 六一六 谕曹锡龄着加二级许烺着加一级·佚名

    六一六 谕曹锡龄着加二级许烺着加一级乾隆四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吏部奏四库全书处修纂各员及行走期满之誊录分别等第奏请议叙一疏,大学士于敏中等奉谕旨:依议。曹锡龄着加二级,许烺着加一级。(起居注册)

  • 志卷第二 高丽史四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天文二[月五星凌犯及星变]。○毅宗元年六月丙辰流星出河鼓入* {须}女。 七月太史奏: "太白自六月望后晨见经天今又连日昼见。" 八月戊

  • 韦仁寿传·刘昫

    韦仁寿,雍州万年县人。隋朝大业末年(618),为蜀郡司法书佐,审判案件平息争端,那些被判获罪的人都说:“韦君所审判的案子,死而无恨。”高祖进入函谷关内执政,派遣使臣安抚巴蜀两郡(今四川境内)之地,使臣奉诏命授予仁寿..州都督

  • 卷之十一 齐俗训·高诱

    齐俗训齐,一也。四宇之风,世之众理,皆混其俗,令为一道也。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性失然后贵仁,道失然后贵义。是故仁义立而道德迁矣,礼乐饰则纯朴散矣,是非形则百姓眩矣,珠玉尊则天下争矣。凡此四者,衰世之造也,末世之

  • 春秋集传详説卷三·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桓公上【名允惠公子隠公弟桓王九年即位】元年春王正月谷梁曰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弑兄臣弑君天子不能定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以为无王之道可以至焉尔元年有王所以治桓也伊川曰桓弑君

  • 卷七·史浩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讲义卷七      宋 史浩 撰商书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其诰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则尹固汤之所以尊信也尹之告太甲曰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则尹固以是自

  • 提要·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御纂朱子全书       儒家类提要【臣】等谨案御纂朱子全书六十六卷康熙五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南宋诸儒好作语录卷帙之富尤无过于朱子咸淳中黎靖德删除重复编为一集尚得一百四十卷

  •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二·陈梦雷

    北齐北齐置昭元寺。设大统诸员。以掌佛教 按隋书百官志后。齐昭元寺。掌诸佛教。置大统一人。统一人。都维那三人。亦置功曹。主簿员。以管诸州郡县沙门曹显祖天保二年。诏稠禅师至邺都。建寺居之。帝请受菩萨戒 按

  •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一·佚名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独园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于夜后分入无垢光三昧。文殊师利法王子于夜后分入遍照三昧。弥勒菩萨摩诃萨于夜后分入遍炬三昧。尔时尊者舍

  • 施八方天仪则一卷·佚名

    大兴善寺翻经院灌顶阿阇梨述凡施八方天先办所施饮食。五味杂粥稠煮勿令稀。五味者粳米菉豆油麻牛乳苏。各量多少。以意令其有味。著少许盐切须护净。盛于瓷盆。小蜡烛十二枚磨白檀香。时华清水于所施处。八方各各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