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 静虑相应

第一 恒河广说

[一]第一 初清净

一~二

舍卫城。

“诸比丘!有四静虑。以何为四静虑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于由离生喜与乐之初静虑具足而住。

寻伺止息故,则内净,心则一趣,于由无寻、无伺三摩地,生喜与乐之第二静虑具足而住。

离喜故,于舍而住,正念正知、身于乐正受,如诸圣之所宣,有舍与念而住于乐,具足第三静虑具足而住。

断乐断苦故,灭先之喜与爱故,为不苦不乐、对舍念清净,具足第四静虑而住。

诸比丘!此为四静虑。

诸比丘!譬如恒河趣向于东、倾向于东、临入于东。诸比丘!如是,比丘修习四静虑、多修四静虑者,则趣向涅槃、倾向涅槃、临入于涅槃。

诸比丘!比丘云何修习四静虑、多修四静虑者,则趣向涅槃、倾向涅槃、临入于涅槃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于由离生喜与乐之初静虑具足而住。

寻伺止息故……具足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而住。

诸比丘!比丘如是修习四静虑、多修四静虑者,则趣向涅槃、倾向涅槃、临入于涅槃。”

静虑相应之初清净经(终)

如念处(相应)可广说。

[二~一二]第二~十二

恒河广说

摄颂曰:

 趣向东者六

 趣向海者六

 共有一十二

 广说恒河品

第二 不放逸品

[一三~二二]第一~十

摄颂曰:

 如来与足迹

 屋顶与根核

 夏生花王月

 日衣等十句

第二 不放逸品(终)

第三 力所作品

[二三~三四]第一~十二

诸比丘!譬如作诸力所作之事业……乃至……可广说。

摄颂曰:

 力与种子龙

 树与瓶及芒

 虚空与二云

 船舶与客河

第三 力所作品(终)

第四 寻觅品

[三五~四四]第一~十

诸比丘!有三种寻觅。以何为三寻觅耶?谓:欲寻、有寻、梵行寻是……乃至……

摄颂曰:

 寻觅次第漏

 有以及三苦

 碍与垢与舍

 受与二渴爱

第五 瀑流品

[四五]第一

诸比丘!有四种瀑流。以何为四瀑流耶?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是……乃至……可广说。

[四六~五三]第二~九

[五四]第十 上分结

※二

“诸比丘!有五上分结。以何为五上分结耶?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是。诸比丘!此为五上分结。

诸比丘!为对此五上分结证知……遍知……遍尽……予断,应修习四静虑。何为四静虑耶?

三~六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与乐具足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而住。

诸比丘!为对此五上分结证知……遍知……遍尽……予断,应修习此四静虑。”

摄颂曰:

 瀑流与轭取

 系以及随眠

 妙欲乃至盖

 蕴与上下分

第五 瀑流品(终)

如道相应,可广说静虑相应。

第九 静虑相应(终)

猜你喜欢
  时轮法会设千僧斋上堂·太虚
  大方广曼殊室利童真菩萨华严本教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毗遮噜迦仪轨品第三十一(六足本尊品第二)·佚名
  法华文句记卷第一·湛然
  第九 森林相应·佚名
  卷第六十六·佚名
  卷二百八十五·佚名
  决疑品第三·释法海
  放下什么·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四卷·灌顶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十·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四十·佚名
  清信士女之学佛以完成正信为要素·太虚
  林野和尚語錄序·通奇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第一·佚名
   第四十二則 龐居士好雪片片·胡兰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林横舟·唐圭璋

      知不足斋丛书本霁山集卷二有“送横舟真士游茅山”诗。章祖程注:任真,平阳人,姓林氏。   大江词   寿仙尉十一月初一   一蓂呈秀,近迎长佳节,拟书云物。隐隐虹桥天际下,光照梅仙丹壁。鹏路横飞,蟾宫直上,早脱麻衣雪

  • 卷一·何汶

      讲论  《漫斋语录》云:“学诗须是熟看古人诗,求其用心处,盖一语一句不苟作也。如此看了,须是自家下笔要追及之,不问追及与不及,但只是当如此学,久之自有个道理。若今人不学不看古人做诗样子,便要与古人齐名,恐无此

  • 提要·徐釚

    【臣】等谨案词苑丛谈十二卷国朝徐釚撰釚字电发别号虹亭呉江人康熈已未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工于填词所刻菊庄乐府有名于时又撰有南洲草堂词话亦颇足资谈柄已着于録是书専辑词家故实分体制音韵品藻纪事辨证谐谑外编

  • 初集卷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四古今体一百首庚申【二】秋日奉皇太后驾幸南苑即事八首岁荷天恩庆有秋欣陪慈辇驾龙輶如京畿甸风光好万户欢声夹道周虞人建帜甸人随南苑秋清好猎时閲武此来兼省歛香风饼饵拂旌旗万物熙和大造

  • 后集卷五·蔡正孙

    黄山谷《豫章先生传赞》云:“山谷自黔州以后,句法尤高,笔势放纵,实天下之奇作。自宋兴以来,一人而已。”东坡云:“读鲁直诗,如见鲁仲连、李太白,不敢复论鄙事,虽若不适用,然不为无补于世。”《王直方诗话》

  • 16.孟浩然:五言律诗三首·施蜇存

    临洞庭赠张丞相 八月潮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十六·倪在田

    东南殉节佥都御史左懋第闻将遣使臣,自以母丧在北,请行;陈洪范、马绍瑜副之。行次北京,以衰绖入;或讶之,曰:『国丧也;且有母丧』。又争待使臣礼,乃馆之鸿胪寺。刚林责朝见;曰:『未谒梓宫,不敢见』。时刚林犹未悉中朝事,洪承畴教之;懋

  • 卷二十二·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二十二  宋 陈均 撰哲宗皇帝【起丙寅元祐元年止戊辰元祐三年】丙寅元祐元年春二月授阿里库节度时栋戬已死养子阿里库代立授河西节度闰

  • 孙搴传·李百药

    孙搴,字彦举,乐安人氏。少时厉志好学,从检校御史迁为国子助教。太保崔光推荐其撰修国史,后又做过行台郎,因文才而被世人称许。由于参与过崔祖螭的反叛活动,被迫逃到王元景家中躲藏,得大赦令才出门。孙腾看在宗族的情份上向朝

  • 姚最传·令狐德棻

    姚最是姚僧垣的次子,字士会,自幼就聪明机敏,长大以后,博通经史,特别喜欢著述。十九岁时,随姚僧垣入函谷关。世宗大聚学徒,在麟趾殿校订书籍,姚最也参与其事,任学士。不久,被任命为齐王宇文宪府水曹参军,主管记室。被宇文宪特别礼

  • 完颜跋黑传(附完颜崇成传)·脱脱

    跋黑和他的同母兄弟两个人,在小时候常常争抢饮食,昭祖见了很嫌恶,说“:我娶了这个妾生出这样的儿子,以后必定是子孙的祸患。”世祖刚刚即位,跋黑果然另有志向,他引诱桓赤皮、散达、乌春、窝谋罕离间部属,使他们对世祖怀有二心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 洪武二十三年十一月己丑朔,人有上书,言申明善恶,以劝惩天下。上览之,以示廷臣曰:“好善恶恶,人之常情,彼上书者言此,亦知为政之道。夫旌善则善人劝,惩恶则恶人息。朕往令天下立申明旌善亭,正为此

  • 卷三百八十六·佚名

    △初分诸法平等品第六十九之四善现,四念住非法界亦不离四念住别有法界。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非法界亦不离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别有法界。四念住即法界。法界即四念祝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即法界。法界即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七·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七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第二持随法瑜伽处菩萨相品第一云何真实诸菩萨相。嗢拖南曰真实诸菩萨五种相应知自性依处果次第摄五转 谓诸菩萨有五真实菩萨之相。若成就者堕菩萨数。何等

  • 卷第二十七·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十七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绪分假结品之二若人眠没见疑戒道结中。此人有几结。有十。若人眠没欲染嗔恚结中。此人有几结。或十或七。若人眠没色染无色染无明慢掉结中。此人有几结。

  •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八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八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入庵示众。恁么恁么。理随事变。不恁么不恁么。事得理融。恁么中不恁么。宽廓非外。不恁么中却恁么。寂寥非内。寂寥非内也。观法界于一尘之

  • 孙廷尉集·孙绰

    诗文集 东晋孙绰(314—371)撰。一卷。绰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文学家。居家会稽,初历著作佐郎,迁征西参军,太学博士,永嘉太守,累廷尉卿。少爱隐居,放游山水,博学善属文,名冠当时,为玄言诗代表作家。《诗品

  • 康熙辽阳州志·杨镳

    知州杨镳修,奉天府(今沈阳)经历施鸿纂。清康熙二十年(1681)抄本。二十八卷。镳字莲峰,河南洛阳人。康熙举人,官辽阳知州。施鸿字则威,福建邵武人。官奉天府经历。著有《澂景堂史测》。此志康熙二十年(1681)成书,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