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女人相应
第一 中略品 第一
[一]第一 可意不可意
※二
“诸比丘!具五支之女人,于男人为甚不可意。何等之五支耶?容貌不好、无财产、无戒德、懒惰、不为男子得儿。诸比丘!具此等五支之女人,为男人甚不可意。
三
诸比丘!具五支之女人,男人甚为可意。何等之五支耶?容貌好、有财产、有戒德、巧妙而不懒惰、为男子而得儿。诸比丘!具此等五支之女人,男人甚可意。”
[二]第二 可意不可意
※二
“诸比丘!具五支之男人,于女人为甚不可意。为何等之五支耶?容貌不好、无财产、无戒德、懒惰、不为彼女得儿。诸比丘!具此等五支之男子,于女人为甚不可意。
三
诸比丘!具五支之男子,于女人甚为可意。何等之五支耶?容貌好、有财产、有戒德、巧妙而不懒惰、为彼女而得儿。诸比丘!具此等五支之男子,于女人为甚可意。”
[三]第三 特殊
※二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特殊之痛苦。于此,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何等为五耶?
三
诸比丘!女人年轻嫁于他家,离别亲族。诸比丘!此为女人第一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四
复次,诸比丘!女人为有经水者。诸比丘!此为女人第二特殊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五
复次,诸比丘!女人为怀胎者。诸比丘!此为女人第三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六
复次,诸比丘!女人有分娩。诸比丘!此为女人第四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七
复次,诸比丘!女人奉侍男子。诸比丘!此为女人第五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八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四]第四 三法
※二
“诸比丘!具三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是何等之三法耶?
三
于此有女人,早晨以充满悭贪之心住于家庭,日中以充满嫉妒之心住于家庭,日暮以充满染欲之心住于家庭。
四
诸比丘!具此等三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
(阿难律 一 黑分)
※二
时,尊者阿那律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那律,向世尊曰:“大德!于此,余以比人更殊胜之清净天眼,见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大德!具几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耶?”
[五]第一 有忿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何等之五法耶?
五
无信、无惭、无愧、有忿、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
[六]第二 有恨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有恨、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七]第三 有嫉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有嫉、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八]第四 有悭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有悭、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九]第五 犯行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犯行、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一〇]第六 戒劣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戒劣、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一一]第七 寡闻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寡闻、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一二]第八 懈怠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懈怠、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一三]第九 忘念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忘念、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一四]第十 五禁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何等之五法耶?
五
夺生命、不与而取、于诸欲邪行、妄语、用谷酒、花酒之狂醉放逸事。
六
阿那律!具此种五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
第二 中略品 第二
[阿那律 二 白分]
※二
时,尊者阿那律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那律,白世尊曰:“大德!于此,余以比人更殊胜清净之天眼,见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大德!具几种法之女人,于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耶?”
[一五]第一 无忿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何等之五法耶?
五
有信、有惭、有愧、无忿、智者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一六]第二 无恨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何等之五法耶?
五
有信、有惭、有愧、无恨、智者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一七]第三 无嫉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何等之五法耶?
五
有信、有惭、有愧、无嫉、智者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一八]第四 无悭
※五
“……无悭、智者是。”
[一九]第五 无犯行
※五
“……无犯行、智者是。”
[二〇]第六 持戒
※五
“……持戒者,智者是。”
[二一]第七 多闻
※五
“……多闻、智者是。”
[二二]第八 精进
※五
“……起精进,智者是。”
[二三]第九 有念
※五
“ ……念现在前,智者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二四]第十 五戒
※五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何等之五耶?离夺生命、离不与取、于诸欲离邪行、离妄语、离谷酒、花酒之狂醉放逸事。
六
阿那律!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二之中略品[终]
此摄颂曰:
可意不可意
特殊阿那律
忿恨嫉及悭
犯行与劣戒
寡闻及懈怠
忘失与五禁
于黑分中说
阿那律无忿
无恨并无嫉
无悭无犯行
多闻持戒者
精进念五戒
于白分中说
第三 第三品
[二五]第一 无所畏
※二
“诸比丘!此等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诸比丘!此等五者,为女人之力。
三
诸比丘!具此等五力之女人,无所畏而住于家。”
[二六]第二 抑制
※二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诸比丘!此等之五为女人之力。
三
诸比丘!具此等五力之女人,抑夫而住于家。”
[二七]第三 克服
※二
“诸比丘!此等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人之力。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
三
诸比丘!具此等五力之女人,克服于夫而存也。”
[二八]第四 单一
※二
“诸比丘!具一力之男子、克服女人而生存。如何为一力耶?主权之力是。
三
诸比丘!依主权之力所克服之女人,亦不护容色之力、亦不护财产之力、亦不护亲族之力、亦不护儿之力、亦不护戒德之力。”
[二九]第五 部分
※二
“诸比丘!此等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
三
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而不具财产力之女人,如是其部分不满。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而又具财产之力,如是彼女即满其部分也。
四
诸比丘!具容色力与财产力,而不具亲族力之女人,是其部分之不满。诸比丘!女人具容色力、财产力、亲族力故,如斯彼女则满其部分。
五
诸比丘!具容色力、财产力、亲族力、而不具儿力之女人,是其部分之不满。诸比丘!女人具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故,如是彼女则满其部分。
六
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而不具戒德力之女人,如是其部分之不满。诸比丘!女人具有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故,如是彼女则满其部分。
七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
[三〇]第六 放逐
※二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
三
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而不具戒德力之女人,亲族将之放逐,不令住家。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财产之力而不具戒德力之女人,亲族将之放逐,不令住家。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而不具戒德力之女人,亲族将之放逐,不令住家。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而不具戒德力之女人,亲族将之放逐,不令住家。
四
诸比丘!具戒德之力,而不具容色之女人,亲族令之住家,而不放逐。诸比丘!具戒德之力,而不具财产力之女人,亲族令之住家而不放逐。诸比丘!具戒德之力,而不具亲族力之女人,亲族令之住家而不放逐。诸比丘!具戒德之力,而不具儿力之女人,亲族令之住家而不放逐。
五
诸比丘!此等五者为女人之力。”
[三一]第七 因
※二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
三
诸比丘!女人以容色之力为因,或以财产之力为因,或以亲族之力为因,或以儿力为因,身坏命终后,不生于善趣、天界。
四
诸比丘!女人以戒德之力为因,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五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
[三二]第八 位处
二
“诸比丘!此等五种之位处,乃不修善业之女人所难得者。何者为五耶?
三
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此为不修善业之女人难得之第一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嫁于适当之家。’此为不修善业之女人,难得之第二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嫁于适当之家,夫无他妻住于家。’此为不修善业之女人,难得之第三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嫁于适当之家,夫无他妻住于家而举儿。’此为不修善业之女人,难得之第四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嫁于适当之家,夫无他妻住于家,举儿,克服于夫而住者。’此为不修善业之女人,难得之第五位处。诸比丘!此等为不修善业之女人,所难得之五种位处。
四
诸比丘!此等五种之位处,为已修善业之女人所易得者。何者为五耶?
诸比丘!‘我出生于适当之家。’此为已修善业之女人,易得之第一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嫁于适当之家。’此为已修善业之女人,易得之第二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嫁于适当之家,夫无他妻住于家。’此为已修善业之女人,易得之第三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嫁于适当之家,夫无他妻住于家,举儿。’此为已修善业之女人,易得之第四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嫁于适当之家,夫无他妻住于家,举儿,克服于夫而住者。’此为已修善业之女人,易得之第五位处。
诸比丘!此等为已修善业之女人,易得之五种位处也。”
[三三]第九 无所畏
※二
“诸比丘!具五法之女人,无所畏而住于家。何者为五耶?
三
乃离夺生命、离不与取、离诸欲邪行、离妄语、离用谷酒、花酒、狂醉放逸之事。
四
诸比丘!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为无所畏而住于家。”
[三四]第十 增长
※二
“诸比丘!圣女弟子依五种增长而增圣女弟子,因圣之增长而增长,得身之极精者,得最良者。何等为五耶?
三
依信而增长,依戒而增长,依闻而增长,依施舍而增长,依智而增长。
四
诸比丘!依此等五种增长而增长之圣女弟子,依圣之增长而增长,得身之极精进者,得最良者。
于此,依信或依戒而增长,依智、依舍施,或依闻两处增长,如是持戒之信女,于此,已得最精。”
女人相应之三品
其摄颂曰:
无所畏抑制
克服与单一
第五之部分
丧亡及原因
位处无所畏
增长等为十
猜你喜欢 黔南会灯录卷第七·善一如纯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六·玄奘 卷第二·晦翁悟明 持诵准提真言法要·弘赞 卷第二十九·志磐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二·佚名 潭州开福报慈禅寺道宁师语录序·开福道宁 第十八卷·佚名 释摩诃衍论 第七卷·龙树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六·澄观 下三·元照 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佚名 卷第一百十·李通玄 卷三十一·佚名 碧岩录卷第六·圆悟克勤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