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蝶儿】〔生旦上〕上国观光。一曲阳关迭唱。 〔旦〕相公。今当大比之年。士子们纷纷上京应举。你正该努力前程。为甚逡巡不果。是何主意。〔生〕小生功名之念虽切。儿女之情更长。因此踌躇未决。进退两难。〔旦〕 
-                     卷十三离别难柳永词、万氏注云、此词俱用十二侵韵甚严、按宋韵侵第二十一部、醉思仙[醉思仙]吕渭老词、尚未散拂天香句、万氏谓、不应比前段怎惯不思量句多一字、非散字羡、则拂字羡也、按王氏校 
-   刘观堂读赦诗   绍兴己未,金人归我侵疆,曲赦新复州县,赦文曰:"上穹开悔祸之期,大金报许和之约,割河南之境土,归我舆图;戢宇内之干戈,用全民命。"大酋兀术读之,以谓不归德其国,明年,遂指为衅,以起兵复陷而有其地。后二年,和议 
- 一铁围山丛谈六卷,有宋蔡絛氏撰。上自乾德,下及建炎,中间二百年轶事,无不详志备载,亹亹动听。至於北伐之繇,靖康之祸,则诿咎於王黼诸人,且曰:「是实戎首,吾父不与也。」呜呼,酿靖康之祸者,非伊父而谁哉!谨按,崇宁初,蔡京与修哲宗实录 
-                     台北府正堂陈,对新埔街庄总理范文华给发谕戳赏戴花翎、署理台北府正堂陈为给发谕戳奉公事。本年拾月二十八日,据竹北二保新埔街庄监生苏黎照。暨绅耆、铺户等禀称:「新埔街庄地广民稠,事务繁杂,前二总 
- 外戚传金○金实嘉努  费摩达  图克坦恭唐古德温李石赫舍哩志宁布萨忠义【揆】乌凌阿晖富 察鼎寿图克坦思忠  乌库哩元忠  唐古贡图克坦公弼  图克坦铭图克坦肆喜实嘉努费摩达图克坦恭唐古德温李石赫舍哩志宁布萨忠义 
- 列传唐 【六十二】○唐六十二白志贞  裴延龄  崔损韦渠牟  李齐运  李实皇甫镈  王播【起  龟式】  杜元颖白志贞裴延龄崔损韦渠牟李齐运李实皇甫镈王播杜元颖△白志贞白志贞者本名琇珪故太原吏也事节度使李光弼硁硁 
- 四七四 谕内阁国泰审办王仲智收藏不法书籍案殊属过当着交部察议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日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国泰奏审办泰安县民王仲智潜居修炼,收藏不法书籍一案,将王仲智比照大逆律问拟,殊属过当。王 
- (野記,四卷,明祝允明撰。祝允明,字希哲,號枝山,長洲人。弘治五年舉人,官至應天通判。以書法、詩文稱世。明史卷二八六有傳。) 野記三 景泰末,在廷多擇君之志,二張都督輗、軏、石武清亨、楊鴻臚善、曹太監吉祥則主復辟。諏於許學 
-         一、明末遗民之志节清人入关,遭遇到明代士大夫激昂的反抗,尤其是在江南一带。      他们反抗异族的力量是微薄的,【因其非世家贵族。】然而他们反抗异族的意识,则极普遍而深刻。【随于社会文化传播之广,北宋不如南 
-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十八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毛诗大雅文王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三○音义下武至文王有声二篇是武王之大雅【至衍字】序疏受命至周邦○受命谓受殷王嗣位之命【 
-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二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二问此四无量加行云何。答缘七有情而起加行。七有情者。谓分欲界一切有情为怨亲。中三品差别。怨亲二品。复各分三谓下 
-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六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业品第四之四又经中说。业有四种。谓或有业黑黑异熟。或复有业白白异熟。或复有业黑白黑白异熟。或复有业非黑非白无异熟能尽诸业。其相云何。颂曰。依黑黑 
-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十七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开示偈(三)	示汪省庵居士	假心地主汪居士。今日相逢有甚奇。解道圣凡同一体。夙缘密行少人知。疑情隐隐天机现。华藏光明祇一线。洞彻曹源滴水时 
- 作者是松本清张 。在植物链的底层,有一种名为“隐花植物”的低等植物,它们一生都没有机会在阳光下开出鲜艳的花,只能在黑暗中缠绕爬行。在广袤平原下阴暗潮湿的角落中,隐花植物以各自奇形怪状的藤须盘根,交错形成一朵巨大 
- 中国古代长篇抒情诗。原收于《楚辞》。战国时宋玉所作。宋玉(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人。出身寒微,曾为楚顷襄王小臣,终生怀才不遇。东汉王逸言其为屈原弟子,无确证。但其辞赋创作显然是受屈原影响, 
- 东汉桓谭著。《后汉书·桓谭传》载:“谭著 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共十六题,分别 是:《本造》、《王霸》、《求辅》、《言体》、《见征》、《谴非》、 《启寤》、《祛蔽》、《正经》、《识通》、《离事》 
- 原名《唐梵两国言音文字》。梵文学习词典。唐全真撰。一卷。系梵汉对照本,约编撰于唐开成三年(838),书前有全真自序。全书收汉字一千一百个,分两部分:前一部分约收八百字,基本内容抄自义净的《梵语千字文》,体例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