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至大金陵新志

元南京都邑志。十五卷。元张铉撰。刊行于至正四年(1344年)。该志采用纪传体,分为图考、通纪、世表、代表、志、谱、列传、摭遗、论辨。图考“以著山川郡邑形势”;通纪“以见历代因革,古今大要”;表、志、谱、传“以及天人之际,究典章文物之归”;摭遗论辨“以综言行得失之微,备一书之旨,文摭其实,事从其纲”。卷一,地理图。卷二,金陵通纪。卷三,金陵表。卷四,疆域志。卷五,山川志。卷六,官守志。卷七,田赋志。卷八,民俗志。卷九,学校志。卷十,兵防志,卷十一,祠祀志。卷十二,古迹志。卷十三,人物志。卷十四,摭遗。卷十五,论辨。

《至大金陵新志》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数学九章·秦九韶
  译语·尹耕
  长安志图·李好文
  江汉丛谈·陈士元
  绝域纪略·方拱乾
  乾道临安志·周淙
  浑盖通宪图说·李之藻
  同文算指·李之藻
  庄氏算学·庄亨阳
  三齐略记·伏琛
  黑龙江舆图说·屠寄
  番禺杂记·郑熊
  阳羡风土记·周处
  数学九章·秦九韶
  澎湖厅志·林豪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三·徐世昌

    惲格惲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武进人。有《南田诗钞》。王郎移家桃源涧搴幽缀山楹,解辙弄薜荔。上交杉篁音,下瞰欲无地。激波澹花林,翰墨散春气。半壑异昏明,瑶琴枕独寐。窥庭如在山,探山山晖閟。有时风

  • 玉川子集卷第一·卢仝

    古今诗 月蚀诗新天子即位五年岁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调黄钟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赑屃顽无风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天色绀滑凝不流冰光交贯寒朣胧初疑白莲花浮出龙王宫八月十五夜比并不可双此时怪事发有物吞食来轮如

  • 志第三十 百官下·沈约

    给事黄门侍郎,四人,与侍中俱掌门下众事。郊庙临轩,则一人执麾。《汉百官表》秦曰给事黄门,无员,掌侍从左右,汉因之。汉东京曰给事黄门侍郎,亦无员,掌侍从左右,关通中外,诸王朝见,则引王就坐。应劭曰:“每日莫向青琐门拜,谓之夕郎。

  • 卷二十二·志第三·历下·脱脱

        ◎历下   ○步月离第五   转终分:一十四万四千一百一十,秒六千六十六。   转终日:二十七日,余二千九百,秒六千六十六。   转中日:一十三日,余四千六十五,秒三千三十三。   朔差日:一,余五千一百四,秒三

  • 卷一百四十六·毕沅

      ◎宋纪一百四十六 ∷起强圉作噩十月,尽屠维大渊献四月,凡一年有奇。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淳熙四年金大定十七年   冬,十月,戊辰,金州副都统制李思齐请官军择有才略智勇人,不次升擢,帝

  • 雍正实录卷之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资治通鉴考异卷一·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周纪安王二十五年鲁穆公薨子共公奋立【司马迁史记六国表周威烈王十九年甲戌鲁穆公元年烈王元年丙午共公元年显王十七年己巳康公元年二十六年戊寅景公元年赧王元年丁未平公元年二十年丙寅文公元年四十三

  • 卷之十七·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囘部王公表传卷之十七传第一科尔沁部总传科尔沁部在喜峯口外至京师千二百八十里东西距八百七十里南北距二千有百里东界扎赉特西界扎噜特南界盛京边墙北界索伦元太祖起和林削平西北诸国建王驸

  • 史记集解卷七十五·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七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五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田婴自威王时任职用事与成侯邹忌及田忌将而救韩伐魏成侯与田忌争宠成侯卖田忌田忌惧袭齐之边邑不胜亡走会

  • 卷69·陈邦瞻

    ○吴玠兄弟保蜀高宗绍兴元年冬十月癸酉,金兀术寇和尚原,吴玠及其弟璘大败之。玠自富平之败,收散卒,保和尚原,积粟缮兵,列栅为死守计。或谓玠宜退保汉中,扼蜀口,以安人心。玠曰:“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是所以保蜀也。”玠在原

  • 三十年(上)·佚名

    (丁酉)三十年大明萬曆二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壬辰,上在貞陵洞行宮。○行望闕禮。○欽差遊擊將軍葉〈鱨。〉馳詣闕內,上出自便殿,迎入于閤門之內,行茶禮。○申時,日有左珥。○十二月二十七日成貼,統制使李舜臣書狀:臣諸將中,有

  • 榕村语录卷二十七·李光地

    治道一天下有道不止是朝廷清明连士庶人都依傍着道理上行方算清明在上重浊在下其实息息相应如天气清朗则地下百物滋生人靣上光润则体中无病果然朝廷清明便百姓殷实矣草木无根岂能开花结实学问不有心得总不相干功名亦然

  • 心术下第三十七·管仲

    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冶。正形饰德,万物毕得,翼然自来,神莫知其极,昭知天下,通于四极。是故曰: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此之谓内德。是故意气定,然后反正。气者身之充也,行者正之义也。充不美则心不得,行不

  • 卷十二·李光坡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述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十二安溪李光坡撰○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地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坡谓邦礼有五独言掌吉礼者礼有五经莫重于祭举首以该终也建立也保安也正伦理则立笃恩义

  • 卷十六·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十六明 王志长 撰大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国之治掌灋以逆官府之治掌则以逆都鄙之治注典则亦灋也逆迎也六典八灋八则冢宰所建以治百官大史又建焉以为王迎

  •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六·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譯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六   問.諸藴分位有幾種。答.有多種.謂得無想定等心不相應行.廣說如前。問.依何分位建   立得.此復幾種。答.依因自在現行分位建立得.此復

  • 集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歷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用西藏勝友等譯阿毗達磨集論對勘.校註略稱藏本。又用玄奘譯安慧糅   阿毗達磨雜集論參證.校註略稱釋論。   三.譯校凡有四例。(一)藏本章句歧異可資硏究者.皆註出曰.藏本

  •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一切如来大三昧曼拏罗仪轨分第二十二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复说诸佛大三昧法弟子灌顶仪轨:&ldquo;凡当欲受诸佛大三昧秘密灌顶法者,先须发起诸佛最上秘密阿耨多罗三